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不给予特殊干预,仅给常规治疗护理,通过自制问卷进行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依从性、症状改善情况、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相关知识及各项检查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合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病情控制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给予知识宣教及健康教育、运动锻炼以及免疫调节剂的应用等。从治疗依从性、细菌学、胸部x线和血糖值等指标观察对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值,痰菌阴转、胸片病灶转归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4.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上较常见,近年来每年以较快的速度递增,且痰菌阳性率、空洞率及复发率高,是全球医学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两病并存情况呈增长趋势,肺结核合并糖尿病60岁以上老人占37.7%[1].老年结核病合并糖尿病因自身特点不同,病程长,用药饮食矛盾,治疗难度大,常导致病情难以控制.为提高临床效果,近年来,我们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实施全程的护理干预模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给予知识宣教及健康教育、运动锻炼以及免疫调节剂的应用等。从治疗依从性、细菌学、胸部X线和血糖值等指标观察对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值(P<0.01)、痰菌阴转、胸片病灶转归(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为(5.3±0.3)mmol/L和(6.1±1.8)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7±0.5)mmol/L和(7.8±1.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灶缩小率、空洞闭合率和临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显著地提高患者的病灶所效率和空洞闭合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月湖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肺结核治疗效果、血糖水平、血脂水平。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 7)。研究组肺结核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 5)。护理后,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肺结核治疗效果,有效控制血糖、血脂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抽取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和肺结核病灶闭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以及餐后2h血糖值低于对照组,肺结核病灶的闭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以达到提高疗效,有效治疗,防止并发症的目的。方法:通过对86例患者的饮食护理,检查,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86例中,58例痊愈,32例好转,无一例死亡。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的治疗与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动态评价血糖、肺结核病灶及痰菌培养结果的演变情况。结果痰菌阳性者57例(86.5%),继发性肺结核50例(75.8%),慢性纤维空洞型11例(16.7%),粟粒型肺结核3例(4.5%),胸膜结核2例(3.0%),病变广泛者61例(91.9%),有空洞者47例(70.6%);66例中血糖控制良好者有23例(34.8%),血糖控制一般者26例(39.4%),血糖控制差者17例(25.8%),单纯肺结核组疗效(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痰菌阴转率)高于血糖良好组(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和血糖控制一般组高于血糖控制差组(P〈0.05);总疗程1年组空洞闭合率及痰菌阴转率高于总疗程9个月组(P〈0.05)。结论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关键,长程抗结核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9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肺结核和血糖控制情况,并评价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肺结核治愈率和血糖控制良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56%(43/45),对照组为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肺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结核病人肺功能的变化,分析可能影响因素,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测定3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肺功能各项指标,并与27例无肺结核的2型糖尿病人做对照。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人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无合并结核病的2型糖尿病病人,且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合并肺结核组。各项肺功能指标下降与合并肺结核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弥散功能与代谢控制水平密切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人肺功能明显下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结核病的病变程度和糖尿病的病程程度及代谢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处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及用药依从性、护理依从性和随访观察依从性。结果通过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护理依从性及随访观察依从性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收集2013-2017年间大连市结核病医院33例1型糖尿病、89例2型糖尿病及106例非糖尿病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组患者之间临床及影像学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三组患者均以男性为主,1型糖尿病肺结核患者HbA1C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肺结核患者(P<0.05);影像学方面,相对于非糖尿病肺结核患者而言,糖尿病肺结核患者渗出性病变及多发空洞征象更为多见(P<0.05),但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肺结核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不良反应方面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疗效方面,1型糖尿病肺结核患者2个月痰结核茵涂片阴转率低于非糖尿病肺结核组,但三组患者治愈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相对于非糖尿病肺结核患者而言糖尿病肺结核患者在影像学方面实变及空洞征象多见.1型与2型糖尿病肺结核患者在影像学、药物不良反应及治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性,但1型糖尿病肺结核患者血糖不易控制;2个月痰结核茵涂片阴转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II型糖尿病并发结核病小鼠模型,对其肺组织病变过程进行评价。方法 高脂高糖饲料喂养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STZ,建立II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采用滴鼻的方式将结核分枝杆菌H37Rv接种至糖尿病小鼠体内,建立糖尿病并发结核病小鼠模型。分别于感染后的1-8周、10周及12周解剖小鼠,肉眼观察小鼠肺脏病变情况,活菌菌落计数,肺组织行HE及抗酸染色,镜下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 肉眼观察发现,随着感染时间的增长肺部感染情况逐渐加重,至第8周时病灶达到全肺的80%,第10周时病变范围开始缩小;感染8周后HE染色肺组织出现典型的肉芽肿结构,至第10周部分病变肺组织出现修复现象;抗酸染色可见结核分枝杆菌。结论 从大体病变、菌落计数及病理改变等方面对小鼠模型进行评价,发现糖尿病并发结核病小鼠模型较单一的结核病小鼠模型具有发病早,病程进展快等特点,与临床患者表现类似,因此实验构建的糖尿病并发结核病小鼠模型基本成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生命力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生命力护理干预,采用WHOQOL-100生活质量量表和Deborah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血糖的变化。结果两组护理后生理功能、精神支柱、社会关系、环境和独立性评分较护理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理功能、精神支柱、社会关系、环境和独立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观察组护理后运动、饮食、用药、检查依从性评分较护理前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护理后运动、饮食、用药、检查依从性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护理后运动、饮食、用药、检查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O.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6.52±1.25)mmol/L、(9.07±1.89)mmol/L和(5.25±0.92)%,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的(8.32±1.68)mmol/L、(12.78±2.34)mm01/L和(9.76±1.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生命力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更好的控制血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变时性功能的特点及缬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4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用缬沙坦80~160mg/d治疗12周,观察心脏变时性功能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运动中最大心率(MaxHR)未达年龄预测最大心率(220-年龄)的85%和心脏变时指数(CRI)<0.8、心率储备率(HRR)<80%为心脏变时功能不全的诊断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MaxHR(132±22)次/min、CRI0.70±0.20、HRR(57.5%)明显低于对照组(160±17)次/min(t=2.899,P<0.01)、CRI1.22±0.24(t=3.209,P<0.01)、HRR(2.5%)(χ2=28.81,P<0.01);经过缬沙坦每天80~160mg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MaxHR(144±18)次/min、CRI0.81±0.21、HRR(37.5%)明显高于治疗前MaxHR(t=2.131,P<0.05)、CR(It=2.024,P<0.05)、HRR(χ2=3.21,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存在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情况,可能与心脏自主神经受损有关,缬沙坦在降低血压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 选择1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合并糖尿病60例,无糖尿病60例,根据临床特点及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明显重于单纯冠心病组.多表现为多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主要表现为广泛和严重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s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120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treated with coronary angiography, including 60 cases with type 2 diabetes,60 cases of non -diabetic,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aging resul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ith diabetes mellitus was more serious than the other group ( P < 0.05). Conclusions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diabetes mellitus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mainly manifested more extensive and sever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