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方案及根除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的效果。方法158例十二指肠溃疡并Hp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结果治疗后三组溃疡径长及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p根除率和上腹疼痛评分显著高于B、C组,B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C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轻,是根除Hp感染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且1个月内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前5d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后5d给予雷贝拉唑、替硝唑、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7d。两组均继续予雷贝拉唑治疗3周,记录用药后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疗程结束1个月后复查胃镜并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4.1%,对照组根除率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率为94.1%,溃疡治愈率为91.2%,对照组症状缓解率为88.9%,溃疡治愈率为86.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具有疗效高、耐受性和依从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寻找根除Hp感染的最佳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内科门诊就诊的120例Hp感染患者的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使用传统四联疗法(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胶体次枸橼酸铋)治疗7d;观察组60例给予四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胶体次枸橼酸铋)治疗7d。两组4周后均做”C尿素酶呼气试验,并做比较。结果对照组Hp根除率为70.9%,观察组Hp根除率为92.9%,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胶体次枸橼酸铋)能更有效地根除HD.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elieobacterpylori,HP)感染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HP感染消化性溃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50例和对照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50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溃疡愈合和HP根除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愈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纽。结论以埃索关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HP根除率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Hp根除率。方法:将Hp阳性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7例,雷贝拉唑20mg,每日晨服,治疗2周,羟氨苄青霉素1g,克拉霉素0.5g,每日2次,治疗1周;对照组78例,胶体次构橼酸铋480mg,羟氨苄青霉素1g,克拉霉素0.5g,每日2次,治疗1周。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93.81%,91/97)明显高于对照组(74.36%,5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活动期溃疡愈合率(95.87%,93/97)明显高于对照组(78.21%,6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共149例(84.08%)Hp根除,154例(87.04%)溃疡愈合,6例发生副作用。结论: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早期联合使用抗生素治疗胃溃疡能显著根除Hp,提高溃疡愈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加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探讨中药治疗胃溃疡的机理。方法将87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自拟愈胃汤加西药四联(奥美拉唑+果胶铋+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四联疗法治疗。结果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3.34±1.84d和4.36±2.57d,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77.27%溃疡完全愈合率高于对照组55.81%的完全愈合率(P〈0.01),幽门螺旋杆菌(Hp)清除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93.18%和90.7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根除Hp与单纯西药方案相同,但症状消失时间和溃疡愈合率存在差异,以中西医结合组为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痢特灵、阿莫西林、果胶铋联合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经胃镜检查确诊的慢性胃炎且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予达克普隆+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疗程7d;治疗组予雷贝拉唑(波利特)+痢特灵+阿莫西林+果胶铋治疗,疗程5d。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9.0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97%(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9.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21%(P〈0.05)。结论采用雷贝拉唑、痢特灵、阿莫西林、果胶铋联合有更好的Hp根除率,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不良反应低、依从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雷贝拉唑、奥硝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方法62例经胃镜检查确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经快速尿素酶法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均为阳性患者,随机分为雷贝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两组分别予以三联疗法:雷贝拉唑10mg或奥美拉唑10mg,2次/d;奥硝唑0.5g,2次/d;阿莫西林1000mg,2次/d,连用7天。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并检测Hp,并记录用药后病人症状缓解程度。结果雷贝拉哇组1、3天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4%、94%;奥美拉唑组为40%、6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0.05)。雷贝拉唑组溃疡治愈率为94%,奥美拉哇组为7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雷贝拉唑组Hp根除率为94%,奥美拉唑组为9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具有溃疡愈合迅速、瘟状消失快、Hp根除率高与奥美拉唑组相比较,雷贝拉唑组在症状缓解率及溃疡愈合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牛燕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203-2204
目的:评价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不良反应、幽门螺杆菌(Hp)以及患者胃溃疡愈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愈合率显著较高,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治疗胃溃疡,具有不良反应少、Hp根除率高、愈合率高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短程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伴有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2组,A组50例,给予雷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nag,2次/d,口服,疗程7d(A组);B组30例,给予雷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2次/d,口服7d,后继服雷贝拉唑10mg,2次/d,口服21d(B组)。5周末后复查胃镜,检查Hp。结果A组Hp根除率78%、活动期溃疡愈合率94%、症状缓解率为10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而B组上述指标则分别为83.3%、96.6%、100.0%、6.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短程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8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果胶铋、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观察组给予雷贝拉挫、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一,治疗4周后通过对患者进行胃镜和HP检查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腹痛缓解率92.5%,与对照组(7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愈合有效率和根除率分别为75.0%、9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为临床上该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经内镜诊断并检测证实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埃索美拉唑组(52例):埃索美托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托霉素500mg,每日2次,共7d;奥美拉唑组(52例):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共7d。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观察腹痛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结果埃索美拉唑组第1天和第2天腹痛缓解率分别为34.6%和59、6%,高于奥美托唑组的17.3%和38.5%(P〈0.05)。埃索美托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2.3%和88.5%,Hp根除率分别为88.5%和82.7%,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安全有效.腹痛缓解速度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13.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6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短程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132例Hp阳性胃、十二指肠渍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疗程均为10d。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为89.39%,溃疡愈合率为93.93%;对照组Hp根除率为81.81%,渍疡愈合率为90.9l%。两组比较,溃疡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比较Hp根除与否对渍疡愈合关系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Hp耐药菌株多见,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是一种安全、疗效高、耐受性好的根除Hp感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陈定 《右江医学》2014,(3):351-353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确诊为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48例患者口服雷贝拉唑+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溃疡总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为78.26%,两组溃疡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根除率为93.75%,对照组为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后的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症状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能有效促进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清除Hp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治疗效果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以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和甲硝唑三联治疗,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片三联治疗。均为饭前口服,连续服用2周。治疗结束后4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通过胃镜检查,观察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结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80.0%,有效率为13.3%,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73.3%,有效率为16.7%,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根除率为90.0%,对照组Hp根除率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好、疗程短、依从性好、费用低的优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刘超 《西部医学》2012,24(7):1277-1278
目的比较两种用药方法对老年人消化性渍疡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把48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呋喃唑酮治疗组24例(对照组)和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呋喃唑酮治疗组24例(实验组)。观察记录服药后症状变化及副反应,并随访一年。结果实验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HP的根除率为95.83%;对照组为66.67%,实验组HP的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恶心、头痛、食欲不振等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实验则未发现。结论埃索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和促进渍疡愈合的疗效较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7.
谢鸥 《中国医疗前沿》2011,(23):33+19-33,19
目的探究含雷贝拉唑的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将98例快速尿素酶和病理学检查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铋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铋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四联疗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结束4周后的Hp根治率。结果观察组的Hp根除率为95.92%,对照组的Hp根除率为77.5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用药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雷贝拉唑的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疗效好,可作为治疗幽门螺杆菌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根除率比较以及药物的副作用。方法随机将64例PU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雷贝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均每日2次,治疗1周;7d后服用雷贝拉唑20mg,每日1次,治疗3周。对照组:法莫替丁2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均每日2次,治疗1周;7d后服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疗程3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62%和53.12%,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P根除率分别为84.37%和56.25%,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PU治疗及根除HP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质子泵抑制剂治疗HP相关性溃疡的效果。方法:HP相关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雷贝拉唑治疗组与奥美拉唑对照组,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雷贝拉唑组溃疡愈合率92%,奥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7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雷贝拉唑组HP根除率为84%,奥美拉唑组为7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具有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小、溃疡愈合迅速、疗程短等优点,是目前治疗HP阳性溃疡及根除HP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文立献  邢少玉  张立群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844-1844,1878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胃镜检查证实是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窦炎并伴有Hp感染患者10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患者口服克拉霉素500mg加阿莫西林1000mg和奥美拉唑20mg,bid,疗程1周;对照组(47例)患者口服甲硝唑400mg加阿莫西林1000mg和奥美拉唑20mg,bid,疗程1周。疗程结束4周后胃镜复查溃疡和胃炎愈合情况,快速尿素酶和组织切片复查Hp根除情况。结果溃疡、胃炎愈合率:治疗组94.6%(53/56),对照组89.4%(42/47),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Hp根除率:治疗组96.4%(54/56),对照组87.2%(41/47),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5.4%,对照组19.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方案与甲硝唑、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方案疗效相当,前者三联疗法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