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胸段食管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与相关病理因素的关系,探讨胃左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意义。方法:对178例胸段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全部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根据术后病理分为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78例食管癌中发生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21.91%。胸段食管癌病变部位越低、病理分期越晚,贲门旁淋巴结转移越多,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越大。同时,本资料还显示食管旁、隆突下和贲门旁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患者其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也均在18%以上。结论:食管中下段癌需常规进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清扫,这对于有效的控制癌肿术后复发转移,改善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少辉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0):1897-1899
目的 分析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以便探讨提高胸段食管鳞癌的根治性、减少复发、改善长期疗效的术式.方法 选择2000-2004年在我院行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术的200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其中Ivor-Lewis术145例,右胸、腹正中、左颈三切口55例,清扫的淋巴结详细标记后送病理检查.分析不同部位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本组共清扫淋巴结3 219枚,有癌转移752枚(23.4%).食管癌旁(252枚,占33.5%)、隆突下(156枚,占20.7%)、胃左血管旁(150枚,占20.0%)、下肺静脉旁(108枚,占14.4%)、贲门旁(80枚,占10.6%)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部位主要是食管癌旁(占60.0%)、隆突下(占33.3%)和颈部(占6.7%);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部位主要是食管癌旁(38.2%)、隆突下(28.8%)、下肺静脉旁(16.1%)等;胸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部位分别是食管癌旁(28.6%)、胃左血管旁(27.0%)、贲门旁(15.6%)、隆突下(14.6%)和下肺静脉旁(14.2%).患者5年生存率达54.3%.结论 胸上段食管癌主要向颈部淋巴结转移;胸中段食管癌主要向颈部、纵隔、腹部淋巴结转移;胸下段食管癌主要向纵隔、腹部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扫描诊断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的4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CT检查。观察食管癌CT扫描影像学表现、肿瘤侵犯、淋巴结转移等,分析CT检查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的结果与术后病理比较。结果:47例患者食管均有不同程度增厚,其中管壁环形增厚39例,偏侧性增厚8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19例,其中侵犯气管8例,血管5例,纵隔胸膜5例,心包1例。淋巴结转移:食管肿瘤旁8例,隆突下5例,胃左动脉旁4例,气管食管沟3例,贲门旁2例。CT诊断原发性肿瘤分期的准确率为85.11%,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99%、76.60%、78.72%。结论:CT扫描可显示食管癌的形态、大小、周围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等,有利于指导术前肿瘤分期,对确定手术方案、评估预后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54例食管癌IMRT靶区勾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基于CT的食管癌调强放疗(IMRT)治疗靶区勾画的准确性.方法 54例食管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前均行胸部及上腹部CT增强扫描,比较根据CT所勾画的靶区和手术病理所提示的靶区.结果 食管原发肿瘤的勾画:CT显示肿瘤外侵4例,占7.4%,而手术病理示18例外侵(侵犯脉管13例,侵犯神经10例,8例肿瘤周围组织中有癌结节),占3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淋巴结的勾画:2区(上气管旁淋巴结)及4区(气管支气管脚淋巴结)的CT检出率(65%,35/54)优于手术探查结果(2%,1/54)(P=0.00),而对于中段食管旁淋巴结(8M区)的CT检出率(2%,1/54)明显低于手术探查检出率(19%,10/54)(P=0.01),其余淋巴结区域根据CT勾画的靶区与病理情况无明显差别.结论 基于CT的食管癌IMRT的靶区勾画,在存在外侵的食管原发肿瘤及中段食管旁淋巴结区域的范围明显不足,在实际治疗计划的制定中要考虑这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食管中段鳞癌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分析,指导食管中段鳞癌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65例食管中段鳞癌手术中共清扫淋巴结521枚,有转移淋巴结108枚。各区域淋巴结转移率分析,肿瘤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统计学分析,阐述食管中段鳞癌淋巴结廓清范围。结果食管中段鳞癌多有癌肿旁,隆突区,下肺韧带区、腹腔胃左血管旁,胃小弯网膜及贲门上下区等区域淋巴结转移。结论食管中段鳞癌要进行规范的二野淋巴结清扫,同时术后1个月内辅助第三野(颈部及上胸段)规范的放射治疗,尽可能做到根治,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胸段食管癌222例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2 2例胸段食管癌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2 2例中 86例 (38.7% )淋巴结转移。清扫淋巴结 1342枚 ,转移度 15 .7% (2 11/1342 ) ,其中胸上、中、下段癌转移度分别为 35 .2 %、12 .3 %、2 0 .2 % ,胸上段食管癌转移以颈部、食管旁、支气管旁为主 ;中段癌以瘤旁、胃左动脉旁、食管旁、贲门旁及隆突下转移为主 ;下段以瘤旁、贲门旁、隆突下及胃左动脉旁转移为主。不同浸润深度的转移度有差异 (P <0 .0 1) ,不同分化程度的转移度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胸段食管癌病灶部位越靠上转移度越高 ,但胸下段比胸中段转移度高 ,转移率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螺旋CT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今后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与借鉴,提高对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水平。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探讨螺旋CT诊断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结果 CT诊断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4.2%,特异性为78.3%,准确率为82.5%,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上段中以最上纵隔组、气管旁组最多,分别为42.9%、33.3%;胸中段中以最上纵隔组、气管旁组、隆突下组最多,分别是22.9%、37.5%、25.0%;胸下段中以贲门旁组、胃左动脉旁组最多,分别是54.5%、27.2%。结论螺旋CT诊断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影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够提高诊断正确率,可以清楚显示淋巴结的转移与否,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左开胸贲门癌手术与经腹路径的治疗效果.方法左开胸于癌上、下至少5em行胃食管部分切除胃食管弓下吻合,清扫纵隔淋巴结,病理证实食管下段受累情况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切缘均〉5cm,纵隔淋巴结转移率21.2%,其中,隆突下(7区)6.7%,下段食管(8区)旁11.7%,肺下韧带(9区)2.5%,贲门癌累及食管下段69.5%,纵隔淋巴结转移数占纵隔淋巴结总数的17%.结论左开胸手术较腹部路径更能达到根治目的,开胸优于开腹。  相似文献   

9.
王成  祝会斌  方汉林  卢荣鑫 《安徽医学》2013,34(12):1797-1799
目的 分析150例食管癌术中淋巴结清扫,分析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探讨食管癌术中淋巴结清扫方式的依据.方法 150例食管癌根治术,术中常规清扫各部位淋巴结,并分别标记送病理分析,研究淋巴结转移规律和清扫方式.结果本组136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本组清扫淋巴结累计1 233枚,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8.3枚,517枚淋巴结有转移,转移率为42.6%.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中上纵隔,颈部食管旁及锁骨上,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在上纵隔、颈部和腹部均能发现转移,胸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中下纵隔和上腹腔.肿瘤长度,肿瘤浸润深度越深,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率相关.结论 胸上段食管癌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胸中段食管癌行隆突下淋巴结,下胸段食管旁,胃小弯侧淋巴结清扫.胸下段食管癌行隆突下淋巴结,下纵隔淋巴结,胃小弯侧,胃左动脉旁淋巴结清扫.食管癌病灶长度越长,肿瘤分化越低,淋巴结转移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扩大二野清扫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从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对52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以Ivor-Lewis术式为基础进行扩大二野清扫,并对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52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6.5%(19/52),死亡1例。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50%(26/52)。共清扫淋巴结1 426枚,其中99枚淋巴结发生转移,淋巴结转移度为6.9%;主要集中在颈深组、食管旁、喉返神经旁、隆突下、贲门区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3%、19.2%、7.6%、13.4%、25%和5.7%;转移度分别为15.2%、17.2%、6.1%、19.2%、24.2%和3.0%。早期食管癌和进展期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5%和52.1%,转移度分别为1.9%和7.1%,两者转移率和转移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78、1.083,P<0.05)。结论胸中段食管癌有广泛转移的倾向,颈深区及上纵隔区域是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区域。Ivor-Lewi术式更方便胸中段食管癌切除和现代二野淋巴结的清扫,并且以此为基础经右胸顶对颈深区淋巴结清扫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验证单孔后腹腔镜下后腹壁肌肉韧带定位肾门寻找肾动脉方法的价值。方法2011年4月-2012年8月我们进行了60例单切口后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男4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2岁,平均体重指数24.87。所有病例行CT检查提示肿瘤最大径2.3—10.1cm,平均5.16cm。在腋后线12肋下向前做切口5~6cm,放置自制的2个控制环和7号手套构成单孔多通道装置,应用后腹壁肌肉韧带定位法寻找肾动脉的技术进行单孔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结果本组60例均经自制单孔多通道后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手术成功,按照通过腰大肌和膈肌的内侧弓状韧带的指引和参照膈肌脚的走行可以直接定位肾门,分别找到并处理肾动脉和肾静脉,切除肾脏。术中出血20~400ml,手术时间1~3h,平均131min。本组60例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应用自制单孔多通道后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后腹壁肌肉韧带定位肾门寻找肾动脉的方法在单孔后腹腔镜相对狭小的操作空间更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左心膈角区病变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区域病变的认识水平。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1月~2010年3月间经手术、病理或CT增强扫描、CT三维重建、心脏超声证实的临床和CT资料完整的左心膈角区病变46例,分析其X线和CT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X线平片和CT平扫,其中42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周围型肺癌5例,左中央型肺癌3例,左肺下叶肺不张3例,肺部感染6例,肺隔离症4例;食管下段癌5例,贲门癌3例,贲门失弛缓症2例,左膈疝5例;巨大左心房2例,降主动脉瘤3例;后纵隔蔓状血管瘤1例,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3例;下胸段胸椎结核伴椎旁脓肿1例。结论:X线平片上心脏左后缘病变因来源不同,表现各异,但各具有一定影像特征,CT平扫+增强扫描在左心膈角区病变的发现和鉴别诊断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CT检查在左心膈角区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并且是诊断该区域病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不切膈肌游离胃在手术治疗食管癌中的应用及优点。方法在168例食管癌病人的手术治疗中均采用左胸入路,切开纵隔胸膜,吊起胸下段食管,切开贲门周围胸膜及腹膜反折,提出贲门,依次切开胃脾、肝胃、胃结肠、胃胰韧带及胃大弯网膜,清扫胃周淋巴结。结果165例顺利完成手术,2例因脾门组织出血打开3cm膈肌止血,1例因幽门淋巴结肿大打开3cm膈肌清扫淋巴结。术后病人呼吸平稳,咳痰有力,返流性食管炎减少,无胸胃潴留、膈肌裂孔疝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住院费用。结论该术式避免切断膈神经分支,保留膈肌完整性,降低手术对病人呼吸功能的影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近期效果满意,生活质量提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CT表现,对肿瘤的密度、囊变、钙化、界限和强化特征与病理类型和组织成分对照研究.结果 肿瘤位于肠系膜根部9例,腹主动脉旁8例(其中左旁7例,右旁1例),肾上腺上方3例(其中右侧2例,左侧1例),肾门外方3例(其中右侧1例,左侧2例),下腔静脉后3例,肝门区3例,十二指肠壶腹部2例.肿瘤平均6.8 cm×5.6cm(2.7 cm×2.5 cm-18.0cm×11.0cm).CT平扫:实质部分CT值平均45(32 -58) Hu,坏死囊变部分CT值平均21.5(18-25)Hu;肿块边界清楚28例,不清楚3例;肿块实质部分呈等密度24例,呈高密度7例;肿块中心有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21例;肿块内见斑片状、点状及线状散在分布钙化灶8例.CT增强:动脉期实质部分CT值平均76(47-105) Hu,其中肿块内见纡曲扩张的增强血管影8例;静脉期实质部分CT值平均65(45-90)Hu,其中实质增强部分密度明显下降7例,轻度下降19例,持续强化5例;延迟期实质部分CT值平均56 (42 - 70) Hu,其中实质部分与动脉期及静脉期相比强化程度有不同程度下降26例,持续强化5例.结论 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征象与病理类型和组织成分相关,CT表现结合临床可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5.
胃重复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异常疾病,约占重复消化道畸形的4%,通常于出生前或婴儿时诊断。成人腹膜后胃重复病例文献报道极为罕见,多无症状或症状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特异性差,易误诊为其他腹膜后囊性病变。腹膜后胃重复可通过腹部增强CT、胃内超声及超声引导细针活检等检查的典型表现明确诊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于2019年3月收治1例外院CT提示腹膜后囊性病变的成年女性患者,术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腹部增强CT提示左肾上方囊性灶,最大截面9.0 cm×5.2 cm,需要鉴别淋巴囊肿及其他,病灶考虑来源胃可能大。术前未明确腹膜后胃重复诊断,用腹腔镜经腹腔探查见囊性病变位于腹膜后,胰腺、左侧肾及肾上腺受压可完全分离,囊性病变顶部与胃小弯相连但与胃腔内不通,成功完整切除腹膜后囊性病变,周围脏器无损伤,经术后病理结合术中所见明确诊断腹膜后胃重复。患者术后1周出院,无胃肠道损伤,饮食排便正常,因此腹膜后囊性病变鉴别诊断应考虑到腹膜后胃重复可能,当CT可见典型表现或肿物与胃壁分界不清时,可进一步行胃内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细针活检明确诊断。明确诊断或怀疑腹膜后胃重复的患者,可行腹腔镜经腹腔途径完整切除腹膜后胃重复囊肿,并彻底修复胃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胡桃夹”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以及左肾静脉受压情况,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胡桃夹”综合征方面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使用64排多层螺旋CT,回顾性观察134例正常检查者及4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左肾静脉水平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距离,左肾静脉最窄内径及左肾门左肾静脉最宽内径,以明确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对左肾静脉形态的影响,并计算出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参考范围。结果134例正常人中,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为49.8°±26.2°,“胡桃夹”综合征患者为25.3°±8.0°;正常人左肾静脉水平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距离为(1.26±0.72)cm,“胡桃夹”综合征患者为(0.58±0.21)cm,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影响左肾静脉的形态,漏斗型左肾静脉(左肾门区左肾静脉最宽内径与左肾静脉最窄内径的比值〉3)的出现率在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35°时为30.6%((15/49),〉35°时为4.7%(4/85),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清楚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以及左肾静脉受压情况。  相似文献   

17.
曾富春  刘胜中 《四川医学》2010,31(11):1600-1601
目的探讨贲门及部分胃小弯整块切除在食管中下段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的110例食管中下段癌患者行根治术,骨骼化胃左动脉,并整块切除胃贲门及部分胃小弯组织,常规送病检。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术后病检证实均为食管鳞状细胞癌。28例发生胃左动脉旁淋巴结癌转移,阳性率25.5%。其中胸中段食管癌5例,阳性率15.6%;中下及下段食管癌23例,阳性率29.5%。pTNM分期:0~Ⅱ期46例,发生胃左动脉旁淋巴结癌转移7例(15.2%);Ⅲ~Ⅳ期54例,发生胃左动脉旁淋巴结癌转移21例(38.9%)。有3例患者病变呈食管壁内跳跃性转移,均发生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结论胃贲门及部分胃小弯整块切除在食管中下段癌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手术疗效密切相关,应作为食管中下段癌手术的常规步骤。  相似文献   

18.
海南地区665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海南地区食管癌和贲门癌发病特征。方法收集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1996~2008年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住院治疗资料,并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665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均来自海南各地区。占同期全部恶性肿瘤8712例的7.6%,各年所占比例变化不大。其中食管癌531例(79.8%),贲门癌134例(20.2%)。食管和贲门癌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4.6:1和4:1。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海南地区仍为非食管癌和贲门癌高发区,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9.
胃充气状态下上腹部加强CT扫描判断贲门癌的可切除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判断贲门癌切除的可能性。方法 77例贲门癌患者术前行胃充气状态下用76%泛影葡胺100mL(离子型造影剂)做上腹部加强CT扫描。结果 CT预测55例能完成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病例中,53例行根治性切除,2例行姑息性切除。预测22例不宜手术,结果 10例手术探查,10例姑息切除,2例根治性切除。其判断贲门癌是否根除手术的阳性预测准确率为90.9%,阴性预测准确率为96.4%。结论 术前胃充气状态下上腹部加强CT扫描对贲门癌的可切除性的估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分析30例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2008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患者为本次研究的试验组,选取30例接受经典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分析试验组患者术后的临床表现,并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前的门静脉直径(16.6±2.2)显著高于术后(12.3±1.9);试验组患者术前的门静脉血流速度(17.6±3.2)显著高于术后(12.3±1.9);试验组患者术前的脾静脉直径(11.4±1.9)显著高于术后(8.5±1.5);试验组患者术前的脾静脉血流速度(13.3±1.8)显著高于术后(9.6±.3);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组远期随访结果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疗效显著,且与传统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相比术后并发症较少,少复发,3年存活率更高,提升了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