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麻口腔颌面部手术后插胃管的方法.方法 对180例口腔颌面部骨折及肿瘤术后需留置胃管,通过鼻饲给予营养支持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采用方法同教科书,实验组则采用插胃管前先喂少量温开水,在插胃管至接近咽喉部前(插入胃管约10~12 cm)暂停操作,再嘱家属或助手用小汤匙喂水,在患者咽水的同时迅速轻柔插入胃管,直到所需的长度.结果 常规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78.9%,实验组为97.8%.两组比较实验组方法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实验组提高了一次插管的成功率,患者恶心、呕吐、伤口疼痛明显减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地卡因局部麻醉后插胃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插胃管的一次成功率,减轻患者手术前的痛苦。方法将190例需手术前插胃管患者分为两组,麻醉组(95例)术前给予1%地卡因咽喉部、舌根部喷雾,15min后插管;对照组正常插管;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发生率、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血压、心率等指标。结果麻醉组插管时间、恶心发生率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一次插管成功率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组插管后血压、心率与插管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插胃管前15min给予地卡因喷雾,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高危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拟行上腹部手术的高危老年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照组为单纯全麻.观察围术期麻醉前、诱导时、插管时、切皮时、腹腔探查时、拔管时、拔管后15min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插管至拔管时,对照组血压及心率均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血压及心率较为平稳;对照组血压及心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高危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中,能有效地抑制各种应激反应,使病人循环功能稳定,对高危老年病人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丁卡因胶浆对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70岁以上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全麻插管前在气管导管前端均匀涂抹丁卡因胶浆3g为观察组,对照组无特殊处理。监测记录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停止输注麻醉药物后5min(T 1)、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2)、拔管后5min(T3)及拔管后30min(T4)的血压、心率及拔管时躁动例数。并在术后3d随访记录发生咽痛、声音嘶哑的例数。结果:对照组在T1、T2、T3、T4不同时间点心率和血压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拔管时4例躁动,对照组拔管时19例躁动。观察组苏醒期躁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咽痛、声音嘶哑发生例数对照组20例高于观察组5例(P〈0.05)。结论:方法:结果:结论:丁卡因胶浆能降低高龄全麻术中拔管后的心血管反应,并且能减轻拔管后患者的声嘶、咽喉痛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自制带"J"形导丝胃管对进行鼻饲插管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制带"J"形导丝胃管在气管插管患者鼻饲插管的实用价值.方法比较30例自制带"J"形导丝胃管(观察组)和30例常规硅胶胃管(对照组)一次鼻饲插管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鼻饲插管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带"J"形导丝胃管在气管插管患者鼻饲插管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高血压患者上腹部手术各类血压指标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择期接受上腹部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9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接受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B组仅进行单一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血压测量时间分别为:诱导前、插管时、插管后5min、手术中、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结果:观察组在插管时、插管后5min、手术中、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多数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测量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可以显著改善择期上腹部手术高血压患者各类血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下全麻患者的胃管置入新方法,提高手术中插入胃管的成功率.方法 选择气管插管下全麻需胃管置入的患者7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置入方法,实验组采用气管导管经口腔插入食道,胃管经气管导管腔直接插入到胃内.观察两组的成功率、操作时间.结果 实验组成功率97.368%,平均操作时间7.8 min,而对照组成功率74.286%,平均操作时间13.6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插胃管采用气管导管导入胃管的方式,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孙兴兵 《中外医疗》2010,29(26):44-44,46
目的 观察盐酸丁丙诺啡预防鼻内镜病人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鼻息肉或鼻中隔偏曲手术患者80例,年龄20~60岁,随机分为盐酸丁丙诺啡组和对照组,全麻插管后分别静注盐酸丁丙诺啡0.15mg或生理盐水2.0mL.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并测定拔管前2组患者的Comfort坪分及苏醒期的躁动评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术后低氧血症、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低氧血症、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mfort评分:镇静满意率盐酸丁丙诺啡组为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5%(P<0.05).躁动评分:盐酸丁丙诺啡组中无或轻度躁动的比率为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5%(P<0.05).结论 鼻息肉或鼻中隔偏曲手术患者术前静注盐酸丁丙诺噗0.15mg可获得苏醒期良好的镇静效果,减少拔管期病人的躁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宫颈癌根治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与麻醉效果.方法 60例择期宫颈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A组(实验组)硬膜外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B组(对照组)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组.观察患者麻醉前、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手术2h、气管拔管时的BP、HR以及麻醉药用量,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和完全清醒时间.A组采用硬膜外术后镇痛.结果 A组整个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药用量明显少于B组,拔管及完全清醒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宫颈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期短,术后镇痛完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徐志杰 《大家健康》2014,(7):183-183
目的:探讨乳癌根治术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麻醉疗效。方法:将我院68例行乳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仅单纯采用全麻。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即刻、切皮时及拔管时心率均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1%(33/34),而对照组仅61.8%(21/34),两组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12.95,P<0.01)。结论: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乳癌根治术,是一种良好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鼻胃管置管改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通过抬高床头15°~30°,改变胃管置管的方向,提高一次置管的成功率。方法:160例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置管,实验组置管采用抬高床头15°~30°,当胃管插至12~16cm时旋转胃管180°后直接插入所需长度,比较两组一次置管的成功率。结果: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53.75%,实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9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改良法操作简单方便,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可减少粘膜损伤率和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2.
王苏华  杨华 《西部医学》2008,20(5):1031-103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术后带气管插管患者合适的拔管时间。方法对230例体外循环术后带气管插管的病人不同拔管时间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早拔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0.8%,晚拔组为2.0%,两组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外循环术后1~2h拔气管插管能明显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复合活性肽复配蛋白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手术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纳入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患者106名,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2)。两组患者均给予整蛋白全营养配方粉,观察组补充复合活性肽复配蛋白粉20 g/d。干预前后分别测量体重;检测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记录伤口红肿、伤口渗出、脓液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伤口红肿、伤口渗出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高于干预前,伤口轻度红肿、伤口有少量渗出液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白蛋白、前白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伤口红肿和伤口有中等量渗出发生率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复合活性肽强化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4.
刘伟  阚清芳  吴浩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2):1677-1679
目的: 比较光棒和直接喉镜在缺齿无齿老年患者经口气管插管麻醉中的应用,寻找有效的插管方法.方法: 缺齿无齿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光棒组(L组)和直接喉镜组(M组).比较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5 min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以及2组插管成功率、插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插管成功率皆100%;M 组气管插管后5min的血压和心率均较L组升高(P< 0.05~P< 0.01).2组插管成功后口腔咽喉黏膜和牙龈牙齿损伤、术后咽痛和声音嘶哑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光棒引导经口气管插管用于缺齿无齿老年患者插管,具全麻诱导,简便、有效、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应用动脉测压管做引导,置换经鼻气管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经鼻气管内插管的病人由于呼吸机报警提示气管导管漏气、或气管导管内痰痂阻塞等原因经常规处理无效,需要再次气管插管。实验组12例患者不使用先拔管再插管的老办法,而是徒手(不借助其他如纤支镜等器械)将引导管插入气管导管内至隆突水平,并拔出原气管导管;将欲更换的气管导管套在引导管外,在引导管引导下将新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完成换置;对照组为20例患者通过常规先拔管再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完成更换。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全部32例病例均顺利完成更换经鼻气管导管,术后均未发生与更换导管相关重大并发症,但实验组较对照组在换管过程中病人氧合更加稳定,心率血压变化小,鼻出血、心律失常发生率低,耗时短。结论应用气管导管置换,方法安全、简便易行,可替代传统的先拔管再借助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导管换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纵向干预实验,探讨牙周感染是否为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治疗并伴有慢性牙周炎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24h内完成一次性牙周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2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两组患者在接受牙周治疗后进行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统计学分析牙周干预治疗6周后,两组的临床指标以及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6周后菌斑指数(PLI)、探诊出血指数(BOP)、牙周袋探诊深度(PPD)和临床附着丧失水平(CAL)低于对照组,牙龈退缩水平(GR)数值高于对照组,牙周炎症的控制和好转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PLI、BOP、PPD数值下降,GR和CAL数值与基线水平组间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7.11%,P<0.01.实验组的咳嗽、咳痰以及症状发生率合计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牙周感染是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之一.牙周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和改善牙周状况,降低该类患者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以及咳嗽和咳痰等临床症状的发生率,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方法.  相似文献   

17.
布托啡诺预防气管拔管不良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抑制全麻患者术后气管拔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布托啡诺组、对照组),每组30例.缝皮前停用麻醉药时,布托啡诺组立即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 mg,对照组立即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在围拔管期,观察无创动脉血压、呼吸、心率、脉氧饱和度、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拔管时、拔管后2 min,对照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P<0.05),心率、呼吸频率加快(P<0.05);而布托啡诺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均较平稳,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布托啡诺组躁动发生率更低(P<0.05);虽清醒时间延长(P<0.05),但拔管时间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全麻患者在拔除气管导管前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可抑制气管拔管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机械通气清醒患者用持续管饲法和间歇管饲法给予肠内营养致胃肠道反应的差异,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管饲方式。方法将108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间歇管饲组58例)和对照组(持续管饲组50例),比较这两种管饲方式引起的呕吐、返流、腹胀、腹泻的发生情况以及病人的饥饿感。资料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中呕吐、返流和腹泻发生率及饥饿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的清醒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宜采用间歇管饲法,它能减少病人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更合乎病人的生理需要。  相似文献   

19.
夏水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3):63-64,70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胆囊切除患者术中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为胆囊切除术中麻醉安全提供参考。方法82名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过程及手术过程心血管反应的差异及血清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前心率(heart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无差异,插管后及拔管后研究组患者HR、MAP低于对照组,牵拉胆囊时研究组患者HR、MAP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插管前及插管后血清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无显著差异,牵拉胆囊后及拔管后研究组血清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减轻胆囊切除患者心血管应激反应,增加麻醉安全,可能与其对植物神经反射通路的阻断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管饲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行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中度AECOPD需行NPPV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管饲肠内营养组(30例)和经口摄食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7 d内每日营养摄入量和累计营养摄入量,7 d后血浆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浓度的变化,脱机成功率,无创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气管插管率,以及28 d死亡率。结果与经口摄食组比较,管饲肠内营养组7 d内每日营养摄入量和累计摄入量明显增加(P〈0.05),7 d后血浆前白蛋白[(258.4±16.5)mg/L比(146.7±21.6)mg/L]和转铁蛋白[(2.8±0.6)g/L比(1.7±0.3)g/L]浓度明显升高(P〈0.05),脱机成功率明显升高(83.3%比70.0%,P〈0.05),无创通气时间[5.6(3.2~8.6)d比8.4(4.1~12.3)d]、住ICU时间[9.2(7.4~11.8)d比13.6(8.3~17.2)d]明显缩短(P〈0.05),气管插管率(16.6%比30.0%)和28 d死亡率(3.3%比10.0%)明显降低(P〈0.05)。结论管饲肠内营养较经口摄食能迅速改善中度AECOPD行NPPV治疗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脱机成功率,缩短无创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率和死亡率。研究结果提示对中度AECOPD行NPPV治疗的患者应首选管饲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