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针对抑郁大鼠海马组织CREB/BDNF/Trk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MS)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每组10只。电针组选取“百会”、“神庭”、“合谷”、“太冲”,每日造模前1 h针刺,留针20 min,1次/d,持续21 d;氟西汀组:每日造模前1 h氟西汀(10 mg/kg, 1 mg/mL)灌胃给药,持续21 d。观察大鼠的体质量变化、旷场实验的站立次数和运动距离、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ELISA法检测血清5-HT、DA、NE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BDNF、CREB、TrkB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组织中BDNF、CREB 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站立次数、运动距离、血清5-HT、DA、NE的含量、海马组织中BDNF、CREB、TrkB的表达显著下降(均P<0.01),不动时间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氟西汀组大鼠体质量、站立次数、运动距离、血清5-HT、DA、NE的含量、海马组织中BD...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海马内环磷酸腺苷(cAMP)-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转导通路探讨助阳开郁方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助阳开郁方高、中、低剂量组和氟西汀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接受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刺激并孤养28 d。在造模同时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助阳开郁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助阳开郁方浓缩煎剂(11.7 g/kg、23.4 g/kg、46.8 g/kg)灌胃,氟西汀组灌胃盐酸氟西汀(3.33 mg/kg),造模及药物干预结束后取大鼠海马组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cAM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BDNF、CREB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cAMP水平和BDNF、CREB 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大鼠(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助阳开郁方高剂量组、氟西汀组大鼠海马cAMP含量明显增高,同时助阳开郁方高剂量组大鼠海马CREB、BDNF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P0.05)。结论:抑郁症大鼠海马cAMP-CREB-BDNF通路中信号分子的表达异常,助阳开郁方抗抑郁作用可能与调节海马组织BDNF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分子的表达与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对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行为学改变及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PSD的机制。方法从60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入正常组,其余造模。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拴阻塞法复合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应激法建立大鼠PS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氟西汀组。针刺组针刺百会(GV20)、风府(GV16)、神门(HT7)、太冲(LR3),每日1次,氟西汀组每日1次灌胃(2 mg/kg),均连续治疗3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皮质、杏仁核BDNF、GFAP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海马、皮质、杏仁核BDNF、GFAP mRNA的表达情况;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内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皮质、杏仁核的BDNF、GFAP蛋白及BDNF、GFAP 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与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皮质、杏仁核中BDNF、GFAP蛋白及BDNF、GFAP 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1)。结论针刺可以改善PSD大鼠的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刺提高大鼠海马、皮质和杏仁核BDNF、GFAP的表达,增强星形胶质细胞ATP的释放,进而改善神经元损伤,促进神经元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电针对抑郁症大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对抑郁症大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SD成年大鼠32只,随机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盐酸氟西汀,剂量为1.8mg·kg-1 ·d-1),每组8只.空白组进行正常饲养,不给予其他处理;模型组大鼠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复制抑郁症模型;针刺组大鼠造模后针刺合谷穴和太冲穴,并加电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督调气法"麦粒灸对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结构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麦粒灸组和氟西汀组,每组8只。采用孤养,并予以21 d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空白组除外);模型组造模后不予其他处理;氟西汀组每日氟西汀灌胃(按照1.8 mg/kg)1次;麦粒灸组灸百会、大椎、至阳、合谷(双)、太冲(双),每穴3壮,每日1次;治疗10 d后各组大鼠禁食12 h过夜,次晨以脱臼法处死大鼠,快速取出大鼠海马组织。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结构,免疫印迹法(WB)检测大鼠海马BDNF的蛋白表达量。结果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Open-Field得分、糖水偏爱率及BDNF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海马神经元细胞核固缩、溶解,线粒体水肿、空泡样变性;②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麦粒灸组均可明显增加大鼠体质量、Open-Field得分、糖水偏爱率及BDNF蛋白表达量(P0.05),海马神经元细胞核结构改善,细胞核溶解程度减轻,无细胞核固缩、线粒体水肿和空泡样变性;③氟西汀组与麦粒灸组比较,大鼠体质量、Open-Field得分、糖水偏爱率及BDNF蛋白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神经元细胞核结构轻度异常,核仁完全溶解。结论 "通督调气法"麦粒灸可改善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上调BDNF蛋白表达量和改善海马神经元结构可能是改善抑郁症状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柴甘解忧汤对帕金森抑郁(PDD)大鼠海马神经元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柴甘解忧汤组、氟西汀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大鼠均单笼饲养。帕金森抑郁模型复制成功后,模型组、柴甘解忧汤组、氟西汀组分别以蒸馏水2.0 m L、柴甘解忧汤(剂量为8 g·kg~(-1)·d~(-1))及氟西汀药液(剂量为1.8 mg·kg~(-1)·d~(-1))灌胃,连续21 d。采用尼氏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及BDNF表达的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出现明显的形态学损伤;柴甘解忧汤、氟西汀均可改善PD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对海马神经元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区BDNF阳性细胞数与阳性染色面积、积分光密度、平均光密度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甘解忧汤组、氟西汀组海马BDNF阳性细胞数与阳性染色面积、积分光密度、平均光密度均显著上升(P0.05或P0.01)。【结论】柴甘解忧汤能减轻帕金森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和增加BDNF阳性表达,这可能是其抗帕金森抑郁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和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 4,PDE4)在缺血性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发病中的作用及行气调神针刺疗法对其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行气调神针刺组、西药组,每组各2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电凝结合应激和孤养的方法复制PSD模型。针刺组取"人中"、双侧"合谷"和双侧"太冲",针刺治疗6周,西药组予以盐酸氟西汀灌胃治疗6周。采用RT-PCR检测左前皮质及海马CREB mRNA和PDE4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最终各组样本量为1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前皮质及海马CREB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PDE4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及针刺组大鼠左前皮质及海马CREB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PDE4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结论行气调神针刺疗法治疗PSD的机制与上调脑组织CREB mRNA的表达和下调PDE4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组织Bax和Bcl-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刺激结合孤养建立抑郁症动物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大脑组织Bcl-2和Bax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Bcl-2 2-ΔΔCt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Bcl-2 mRNA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高剂量组和氟西汀低剂量组Bax 2-ΔΔCt显著降低,表明Bax mRNA表达下调;而氟西汀高剂量组和氟西汀低剂量组Bcl-2 2-ΔΔCt显著升高,表明Bcl-2 mRNA表达上调。结论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结合孤养可诱导大鼠脑组织Bcl-2表达下调,而氟西汀通过抑制海马组织Bax mRNA的表达和促进Bcl-2 mRNA表达,进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刺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的抗抑郁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应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慢性应激刺激复制抑郁大鼠模型,同时西药组按2 mg·kg-1·d-1剂量给予氟西汀灌胃,针刺组予以针刺百会、心俞、肝俞穴,每天1次,共21 d.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BDNF和NGF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DNF和NGF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而针刺组、西药组BDNF和NGF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针刺可以增加抑郁大鼠海马BDNF与NGF表达,这可能是针刺抗抑郁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组织SynI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刺激结合孤养建立抑郁症动物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大脑组织SynI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SynI2-ΔΔCt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SynI mRNA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SynI2-ΔΔCt显著升高,表明SynI mRNA表达上调。结论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刺激结合孤养可诱导大鼠脑组织SynI mRNA表达下调,而氟西汀通过促进SynI mRNA表达,进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转导通路阻断下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及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氟西汀组、模型+二甲基亚砜(DMSO)组、模型+JNK通路阻断剂SP600125(以下简称SP)组、针刺+SP组、氟西汀+SP组,每组9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采用慢性应激结合孤养的方法造模。电针干预选取"内关""三阴交"穴,每次20 min,每天1次,治疗21 d;阳性对照药物给予氟西汀5 mg/kg灌胃,治疗21 d。通过旷场实验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和血清中caspase-12蛋白表达。结果实验前各组大鼠行为学检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第21天,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能提高模型大鼠的水平穿越格数(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spase-12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DMSO组、氟西汀组、氟西汀+SP组、模型+SP组、针刺组、针刺+SP组大鼠海马caspase-12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aspase-12蛋白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模型+DMSO组、模型+SP组、氟西汀组、针刺+SP组大鼠血清caspase-12蛋白表达降低,而氟西汀+SP组、针刺组大鼠caspase-12表达升高,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能是通过抑制JNK信号转导通路活性,从而降低慢性应激模型大鼠海马caspase-12蛋白表达,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从而发挥抗抑郁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督调气法"麦粒灸对抑郁症大鼠炎症小体NLRP3含量及海马神经元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麦粒灸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采用不可预见温和刺激模型构建抑郁症大鼠模型(空白组除外);模型组造模后不予处理;氟西汀组造模后每天给予药物灌胃治疗(1.8 mg/kg)1次,连续给予10 d;麦粒灸组造模后灸百会、大椎、至阳、合谷双、太冲双,每穴3壮,每日1次。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检、WB法检测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结构变化及海马组织炎症小体NLRP3的蛋白含量。结果 (1)造模后,空白组大鼠体质量、敞箱试验得分及糖水偏爱度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干预后,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体质量、敞箱试验得分及糖水偏爱度均显著下降;相较于模型组,氟西汀组和麦粒灸组大鼠体质量、敞箱试验得分及糖水偏爱度均上升(P0.05)。(2)干预后,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NLRP3炎症小体的表达显著升高,相较于模型组,麦粒灸组及氟西汀组NLRP3炎症小体的表达显著降低。(3)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核发生明显改变(P0.05);相较于模型组,麦粒灸组及氟西汀组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核存在细微改变(P0.05);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麦粒灸组、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结构在细胞核、核仁、核膜、线粒体发生显著改变(P0.05)。结论"通督调气法"麦粒灸对抑郁模型大鼠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小体NLRP3含量,减少对海马神经元结构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解郁开心丹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及缰核中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使用慢性应激结合孤养的方法造模。给药,西药组盐酸氟西汀10 mg/d;中药高、中、低组分别给予2.0、1.0、0.5 g/d的解郁开心丹中药汤剂,连续28 d。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及缰核中BDNF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组大鼠海马及缰核中BDNF的表达升高(P0.05);中药高、中剂量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郁开心丹与西药氟西汀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及缰核中BDNF的表达具有同样的调节作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海马及缰核中BDN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突触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明确其治疗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均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建立抑郁动物模型。电针组于每日应激前选取百会、印堂两穴进行电针治疗,每天1次;氟西汀组于造模前通过灌胃给予阳性药氟西汀水溶液,剂量为10 mg/kg,持续21 d。于应激造模后7、14、21 d分别采用旷场测试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样行为,Golgi染色观察海马突触结构的病理特点,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SYN、PSD-95、CREB、BDN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大鼠7 d时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5),14 d时旷场自主活动评分显著下降(P<0.05),抑郁样行为明显,海马突触结构损伤,突触可塑性蛋白SYN、PSD-95、CREB、BDNF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经电针治疗后,大鼠抑郁样行为得以明显改善(P<0.01),树突棘形态及数量趋于正常,SYN、PSD-95、CREB、BDNF表达均明显回升(P<0.01)。结论:电针能显著改善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与改善突触结构,上调突触可塑性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1):1001-1006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抑郁大鼠行为学表现及海马组织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及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每组10只。正常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刺激;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给予8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于CUMS第5~8周,氟西汀组大鼠给予氟西汀(10 mg·kg-1·d-1)灌胃,生理盐水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10 mg·kg-1·d-1)灌胃;正常组和抑郁症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分别于CUMS前(造模前),CUMS4周后(造模后)、8周后(干预后)评估4组大鼠行为学变化,最后一次行为学评估后处死大鼠,并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内MKP-1、JNK、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p-JNK/JNK比值。结果造模前各组大鼠体质量、蔗糖偏好指数、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及旷场实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正常组大鼠造模前后各行为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造模前比较,造模后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氟西汀组大鼠体质量降低,蔗糖偏好指数下降,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减少(P <0. 05)。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氟西汀组大鼠体质量降低,蔗糖偏好指数下降,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减少(P <0. 05)。造模后,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氟西汀组大鼠各种行为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正常组比较,干预后生理盐水组及抑郁症组大鼠体质量降低,蔗糖偏好指数下降,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减少(P <0. 05)。干预后,氟西汀组与正常组大鼠各项行为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生理盐水组与抑郁症组大鼠各项行为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生理盐水组和抑郁症组比较,氟西汀组大鼠体质量增加,蔗糖偏好指数上升,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减少,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增加(P <0. 05)。抑郁症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海马组织内MKP-1蛋白表达量高于正常组(P <0. 05),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组织内MKP-1蛋白表达量低于抑郁症组和生理盐水组(P <0. 05),氟西汀组与正常组大鼠海马组织内MKP-1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4组大鼠海马组织内p-JNK、JNK蛋白表达量及p-JNK/JNK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MKP-1改变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一个重要基因,其影响抑郁症发病的机制可能不是通过JNK信号通路。氟西汀可能通过下调MKP-1表达水平而改善大鼠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柴胡对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40只,随机将其分成4组(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组及氟西汀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予以孤养及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的方法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从第2天起灌胃给药至实验第21天。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3区BDNF的表达。结果比较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海马区BD-NF的阳性的细胞数、表达的总面积及平均光密度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柴胡、氟西汀组能够显著上调大鼠海马BDNF表达(P<0.01),但柴胡组上调比氟西汀组明显;柴胡组能够明显提升BDNF表达的平均光密度(P<0.01)。结论柴胡能够明显上调大鼠海马BDN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学表现及海马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磷酸化p38(p-p38)和p38表达的影响,为抑郁症的分子病理学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4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每组10只。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给予8周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CUMS)制备抑郁症模型,第5~8周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氟西汀灌胃。正常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及干预后评估4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最后1次行为学评估后,取大鼠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MKP-1、p-p38和p38蛋白表达,并计算p-p38与p38蛋白表达的比值(p-p38/p38)。结果造模前4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造模前比较,造模后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蔗糖偏好指数降低(P<0.05),旷场实验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减少(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5)。造模后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蔗糖偏好指数降低(P<0.05),旷场实验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减少(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5)。与抑郁症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干预后氟西汀组大鼠蔗糖偏好指数升高(P<0.05),旷场实验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增加(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缩短(P<0.05)。抑郁症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表达显著低于抑郁症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抑郁症组与生理盐水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与正常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p38、p38蛋白表达及p-p38/p3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KP-1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有关,MKP-1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可能不是通过p38信号通路起作用。氟西汀可能通过下调MKP-1表达而发挥治疗抑郁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对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针刺治疗组、氟西汀对照组4组,每组12只。通过孤养结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复合造模法制备抑郁症模型大鼠。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针刺治疗组、氟西汀对照组分别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与盐酸氟西汀胶囊进行干预。每只动物于造模第1天、第8天、第21天分别称量体重,Open-Field法测定行为。结果:造模后第8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针刺治疗组及氟西汀对照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得分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第21天),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针刺治疗组及氟西汀对照组大鼠体重及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得分升高(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对抑郁症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百会穴针刺加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对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区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PSD模型组、针刺穴注组、氟西汀组,造模后针刺穴注组予百会穴针刺加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氟西汀组予氟西汀水溶液灌胃治疗。观察各组大鼠旷野实验、蔗糖水消耗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四组动物均第56天行无菌断头处死,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C-los蛋白表达。结果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和氟西汀治疗均能改善PSD大鼠行为学测试,针刺穴注组疗效优于氟西汀组。C-fos蛋白表达:模型组表达最强,空白组和氟西汀组表达相似,针刺穴注组表达最少。结论百会穴针刺加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PSD大鼠有效,可以显著改善其抑郁行为学异常,且疗效优于氟西汀;可减少PSD大鼠海马区C-fos蛋白表达,增加大鼠活跃度,对PSD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百合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的影响,探讨百合逍遥散对抑郁症的干预作用,并观察其与氟西汀是否具有协同抗抑郁作用。方法:60只雌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百合逍遥散组及百合逍遥散联合氟西汀组(中西医结合组),各12只。除空白组外,各组均采用CUMS法造模28 d。造模成功后,氟西汀组给予1.8 mg·(kg·d)-1氟西汀,百合逍遥散组给予12.8 g·(kg·d)-1百合逍遥散,百合逍遥散联合氟西汀组予1.8 mg·(kg·d)-1氟西汀及12.8 g·(kg·d)-1百合逍遥散,空白组及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液体量均按20 m L·(kg·d)-1计算。共给药28 d。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体质量变化及行为学改变,并于实验后测定大鼠海马5-HT、NE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2周后,3个给药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长(P<0.01),中西结合组大鼠水平和垂直运动明显增多(P<0.05),总液体消耗明显增加(P<0.01),糖水偏爱率明显上升(P<0.05);给药4周后,同上,并且体质量变化:中西结合组>中药组>西药组,水平运动增加:中西结合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结合组大鼠糖水偏爱百分比显著高于另两组(P<0.05);3个给药组大鼠与模型组的5-HT及NE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并且3个给药组海马5-HT及NE水平的趋势均为:中西结合组﹥西药组﹥中药组。结论:百合逍遥散能上调抑郁模型大鼠海马5-HT及NE水平,与氟西汀联用可增强疗效,这可能是百合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