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连东  高开拓 《中原医刊》2005,32(23):18-20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后路椎间盘镜进行单侧开窗减压术,通过"C"形手臂X线机或摄侧位X线片定位,于后正中做长约1.5cm小切口,逐级扩张后置入工作通道管,钻除部分椎板,置入内窥镜,于电视监视器下显示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彻底解除其对硬脊膜、神经根的压迫.结果本组共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5例,平均随访8个月,按Prolo标准评定,治愈21例,有效3例,无效1例.结论本术式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前提下对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正>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相当高。陆裕朴报告225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者占92%。主要原因是脊柱的退行性变。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我院自1991~1997年间共收治42例,根据不同病变选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2例中,男34例,女8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27岁,平均51岁。有轻度外伤16例,占38%。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后路椎间盘镜经椎板间隙入路行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技术改进及处理要点。方法:采用MED对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侧隐窝减压、髓核摘除、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本组13例,随访3~12个月,疗效评定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8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2.3%。结论:合理选择患者,配合应用改良工具,MED技术可用于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精准、微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徐超 《河南医学研究》2003,12(3):247-249
目的 :探讨显微内窥镜后路椎间盘手术系统 (microedoscopydiscectomy ,MED)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手术适应症和临床早期效果。方法 :术前通过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定位 ,在局部麻醉或浅硬外麻醉下于腰部后正中做一长约 1 5cm的小切口 ,置入内窥镜于电视监视下用自制微型骨刀凿去部分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钙化的后纵韧带 ,彻底解除硬脊膜及神经根周围的压迫。结果 :48例获随访 ,时间 3~ 40个月 ,平均 15个月 ,按照Nakai评价标准 :优 3 4例 ,良 8例 ,差 6例。优良率 87 5 %。结论 :MED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在神经充分减压的前提下 ,能尽可能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且较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切口选择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达周 《广西医学》2006,28(1):109-110
我院从1999年6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腰椎管狭窄部分合并椎间盘突出症48例,均采用小切口选择性开窗潜行减压扩大椎管、摘除椎间盘的手术方式,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MED为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系统 ,是近年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因其损伤轻 ,疗效确切 ,受到欢迎。由于开展的时间短 ,迄今为止 ,其手术和适应症和禁忌症尚不明确。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 ,一般对使用该技术治疗 ,心存疑虑。我科于 1 999年 1 2月~ 2 0 0 0 2年 1月间采用美国sofamorDANKESH EN公司生产的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系统治疗 46例 ,近期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6例患者中 ,男性 31例 ,女性 1 5例。年龄 34~ 81岁 ,平均 5 5 3岁。病程时间 2~2 0…  相似文献   

7.
微创手术已经成为外科发展的趋势,随着对脊柱生物医学的研究,大家逐渐认识到保持腰椎结构的完整对脊柱稳定的重要性。第二代后路纤维椎间盘镜(MEDⅡ)手术即属于高新技术显微内窥镜的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我院自2001年9月-2003年5月应用MEDⅡ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后路椎间盘手术系统(ME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手术适应症和临床早期效果.[方法]通过术中C形臂X线机定位,后期采用术前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定位,在局部麻醉或浅硬膜外麻醉下于腰部后旁正中做一长约1.5 cm的小切口,置入内窥镜于电视监视下用特制微型骨刀凿去部分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钙化的后纵韧带,彻底解除硬脊膜及神经根周围的压迫.[结果]82例获随访,时间3~40个月,平均7个月,按照Nakai评价标准:优65例,良6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86.6%.[结论]MED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在神经根充分减压的前提下,能尽可能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且较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手术及术后随访等临床资料。结果:1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全椎板切除103例,半椎板切除38例,开窗术15例,术后疗效优良率全椎板切除95%,半椎板切除90.1%,开窗术86.2%,腰背肌锻炼好的患者无一例发生脊柱不稳,结论:全椎板切除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半椎板切除术和开窗术,三种方法对脊柱稳定性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与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5-07月作者医院骨科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54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老年患者(60~74岁,平均64岁),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采用PELD治疗的患者29例,其中男17例,女12例,MED组25人,其中男16例,女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术后6月ODI评分与次末ODI评分变化。结果 PELD组较MED组手术时间长,术中透视次数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LD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优于MED组(P<0.05)。两组术后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LD组1例术后1月复发,保守治疗6周后效果欠佳,行融合术;MED组1例术后出现腰椎间盘源性腰痛,经保守治疗3月后疗效欠佳,行融合术,两组随访均终止于二次手术前。结论 MED术及PELD术均为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患者有效的方法,较之于MED技术,PELD技术更适合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腰椎间盘镜手术(micro 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传统开放椎间盘切除术(opening discectomy,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腰椎间盘镜与传统开放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用改良Jadad量表评分,纳入符合研究质量的文章。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1 198例患者,其中椎间盘镜组599例,传统开放手术组59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MED短于OD(P<0.05)、术中出血量MED少于OD(P<0.05)、切口长度MED小于OD(P<0.05)、术后住院时间MED短于OD(P<0.05)、术后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两者无差别(P>0.05)。结论:腰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术后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两者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1月本院骨伤科收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术前、术后1d、1、3个月VAS评分,术前、术后1、3个月ODI、JOA评分,术后3个月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d VAS评分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 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优良率为93.8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障碍,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LDH)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采用PELD治疗FLLDH患者10例,其中椎间孔内型7例,椎间孔外型3例。于术前、术后1d、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1d、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及JOA评分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其中优4例,良4例,可2例。10例患者末次随访时症状均无复发。结论PELD治疗FLLDH可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且安全、微创。  相似文献   

14.
童立苗  姚丰产  刘红书 《海南医学》2013,24(15):2219-2221
目的探讨臭氧在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采用臭氧经皮注射治疗46例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严密随访6个月,并分别于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采用MacNab改良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比较不同时点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周时显效率为80.4%(37/46),总有效率为93.5%(43/46);术后3个月时显效率为76.1%(35/46),总有效率为91.3%(42/46);术后6个月时显效率为76.1%(35/46),总有效率为89.1%(41/46);三个时点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1),术后6个月显著低于3个月(P<0.01)。术后轻度不良反应2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肯定,远期效果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4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椎间盘造影证实14个椎间盘后方纤维环均撕裂,行PELD治疗.比较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前、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60 ~120(96±18.1)min,术中出血量10 ~30(16±8.6)mL.住院时间3~9(4.6±1.3)d.14例均获随访,时间2~12(6.9±4.3)个月.术中未发生脑脊液漏、脊髓神经损伤.VAS术前为6~10(7..9±1.8)分,术后为0~3(1.8±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ODI术前为52.0%~85.1%(78.1±17.3)%,末次随访时为10.8% ~24.1%(16.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7例,良6例,可1例.结论 PELD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盘内减压术(PLDD)联合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激光盘内减压术联合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术后6个月时采用VAS和MacNab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6个月时优良率为93.7%(75/80例).结论 经皮激光盘内减压术联合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靶向单通道髓核摘除术(TO-PTED)对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运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3月在我院行TO-PTED术的45例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LDH患者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的45例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LDH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影像学资料,采用改良MacNab标准来进行疗效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临床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1月观察组相对椎间高度及节段角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术后12月,观察组相对椎间高度及节段角度维持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1月及12月相对椎间孔面积均无显著变化,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PTED能明显缓解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LDH患者的疼痛状况,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具有创伤小、术中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疗效优于传统的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ED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神经根解剖变异的价值。方法采用第二代经后路腰椎间盘镜系统(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0例,术中发现16例神经根解剖变异,发生率为2.8%。按Kadish分型:Ⅱ型10例,Ⅲ型1例,Ⅳ型5例。其中腰4,5间隙突出6例,腰5骶1间隙突出9例,腰4,5及腰5骶1间隙均突出1例。16例手术均在镜下顺利完成。结果16例术后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没有神经根损伤表现。近远期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腰骶神经根解剖变异发生率低。MED椎间盘镜手术系统视野清晰,镜下容易分辨出突出椎间盘与神经根,对神经根解剖变异显露清楚,可以有效防止神经根损伤,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神经根沉降征在腰椎管狭窄症(LSS)和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患者183例,其中LSS患者63例,包括中央型LSS组50例,侧隐窝型LSS组13例,LDH组120例。术前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腰痛评分标准(ODI)功能障碍指数及步行负荷实验评价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并记录所有患者在MRI扫描中最小硬膜囊横截面积(CSA)。比较3组患者MRI扫描中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率大小。结果 LSS患者中,中央型LSS组中出现神经根阳性数46(92%),侧隐窝型LSS组中出现阳性数为3(23%),LDH组中出现神经根阳性数为1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JOA评分、VAS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步行距离、C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SS组中神经根沉降征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VAS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CSA与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根沉降征阳性也存在于LDH患者中,但广泛存在于LSS患者中,尤其对中央型LSS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ED)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99年以来我院应用MED治疗的63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4个月至6年随访,按Nakai分级标准,63例中,优45例,良14例,可4例,差0例,手术优良率达93.7%。结论MED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技术先进、创伤少,临床效果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