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中可溶性Fas(sFas)、可溶性Fas配体(sFasL)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70例RA患者血中sFas、sFasL、IL-18和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 RA患者sFas、sFasL、IL-18、RF、CRP含量分别为(3.75±1.79) ng/ml、(1 215±1 017) pg/ml、(66.6±49.6) pg/ml、(487±661) IU/ml、(2.75±4.14) mg/dl,与对照组[(2.37±1.29) ng/ml、(443±245) pg/ml、(32.2±20.5) pg/ml、<30 IU/ml、<0.01 mg/d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sFasL与CRP、RF呈正相关(r=0.536,r=0.394,P<0.05),sFas与IL-18呈正相关(r=0.808,P<0.01).结论 sFas、sFasL、IL-18与RA的发病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sFas的变化及卡托普利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在卡托普利治疗前、后细胞调亡抑制物血浆可溶性Fas(sFas)水平的变化 ,以及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42例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托普利治疗组 ,进行药物干预共 4周 ,检测治疗前、后血浆sFas水平。健康对照组 2 9例 ,同时检测血浆sFas。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浆sFas水平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对照组 (6 .1 7± 2 .0 1 )ng/ml,心衰组 (1 6 .55± 9.4)ng/ml,P <0 .0 1 ]。心功能Ⅱ级组 (1 0 .76± 5 .32 )ng/ml,Ⅲ级组(1 3 .1 1± 4 .42 )ng/ml,Ⅳ级组 (2 4 .0 2± 1 0 .67)ng/ml,Ⅳ级组与Ⅱ、Ⅲ级组比较 ,P <0 .0 1。卡托普利治疗后血浆sFas明显降低 [治疗前(1 7.2 5± 9.96)ng/ml,治疗后 (1 4 .59± 8.48)ng/ml,P <0 .0 1 ) ] ,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心衰患者血浆sFas升高 ,并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推测sFas参与了心衰的发生和发展 ;卡托普利有降低sF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肾同种移植急性排斥患者血清可溶性Fas(sFas)和sFas配体(sFasL)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对健康对照组及实验组透析前后sFas、sFasL进行检测。结果 对 照组sFas为(256.8±72.0)ng/L,sFasL为(227.9±65.9)ng/L;实验组透析前后sFas分别为(1225.7±467.6) ng/L、(1225.8±464.0)ng/L,sFasL分别为(227.9±147.2)ng/L、(226.9±109.6)ng/L。实验组与对照组的 sFa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sFas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Fas在排异的病理反应过 程中参与了细胞凋亡的抑制,透析并不能改善Fas 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Fas(sFas)、可溶性Fas配体(sFasL)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组)进行了PCI治疗前后血清sFas、sFasL和ET-1的检测,并与40名正常健康人(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在PCI治疗前,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sFas、sFasL和ET-1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浆sFas水平与sFasL水平呈正相关(r=0.5398,P<0.01);血浆sFas水平与ET-1水平呈正相关(r=0.5282,P<0.01);血浆sFasL水平与ET-1水平也呈正相关(r=0.5484,P<0.01).结论 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sFas、sFasL和ET-1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肾同种移植急性排斥患者血清可溶性Fas(sFas)和sFas配体(sFasL)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对健康对照组及实验组透析前后sFas、sFasL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sFas为(256.8±72.0)ng/L,sFasL为(227.9±65.9)ng/L;实验组透析前后sFas分别为(1 225.7±467.6)ng/L、(1 225.8±464.0)ng/L,sFasL分别为(227.9±147.2)ng/L、(226.9±109.6)ng/L.实验组与对照组的sFa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sFas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Fas在排异的病理反应过程中参与了细胞凋亡的抑制,透析并不能改善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Fas(sFas)、可溶性Fas配体(sFasL)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组)进行了PCI治疗前后血清sFas、sFasL和ET-1的检测,并与40名正常健康人(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在PCI治疗前,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sFas、sFasL和ET-1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浆sFas水平与sFasL水平呈正相关(r=0.5398,P<0.01);血浆sFas水平与ET-1水平呈正相关(r=0.5282,P<0.01);血浆sFasL水平与ET-1水平也呈正相关(r=0.5484,P<0.01).结论 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sFas、sFasL和ET-1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各类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Fas(sFas)和sFas配体(sFasL)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8例各种类型CHB患者经前列腺素E1等药物治疗前后血清sFas、sFasL的水平,并与30名健康献血者比较.结果 118例各种类型CHB患者的sFa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1、0.01、0.05),且重型肝炎(FH)>CHB重度>CHB中度>CHB轻度(P均<0.01),sFas的升高与总胆红素(TBil)呈显著性正相关(r=0.605,P<0.01);FH和CHB重度的sFas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恢复期各组sFas和sFasL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血清sFas、sFasL的水平与CHB病情密切相关,监测二者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和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Fas配体(sFasL)蛋白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出血脑保护作用.方法 3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在待病情稳定后,加用阿托伐他汀(立普妥)20 mg鼻饲或口服,每日1次治疗.所有患者起病第1、2、3、4、5、6、7天分别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sFas和sFasL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血清sFas浓度入院后逐渐增高,于第5天达高峰后逐渐回落,仍明显高于试验组血清sFas浓度(P<0.01);对照组血清sFasL浓度入院后逐渐增高,于第4天达高峰后逐渐回落,和试验组血清sFasL相比,血浆浓度相差显著(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sFas和sFasL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各类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Fas(sFas)和sFas配体(sFasL)的水平变 化及其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8例各种类型CHB患者经前列腺素E1等药物治疗前 后血清sFas、sFasL的水平,并与30名健康献血者比较。结果 118例各种类型CHB患者的sFas明显高于正常 对照组(P<0.01、0.01、0.01、0.05),且重型肝炎(FH)>CHB重度>CHB中度>CHB轻度(P均<0.01),sFas 的升高与总胆红素(TBil)呈显著性正相关(r=0.605,P<0.01);FH和CHB重度的sFas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0.01)。恢复期各组sFas和sFasL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 血清sFas、sFasL的水平 与CHB病情密切相关,监测二者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和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FasL(sFasL)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39例乙型肝炎和3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Fas和sFasL的浓度.结果重型乙型肝炎、肝硬变、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Fas和sFasL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sFas和sFasL比值,除急性肝炎与对照组无差异外,其余各组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Fas、sFasL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二者的比值则与病情严重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Fas/可溶性Fas配体水平与慢性乙型重症肝炎以及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1例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20例慢性乙型重症肝炎及22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sFas、sFasL水平。结果 与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比较,慢性乙肝重症肝炎患者血清sFas、sFasL水平均增高,其差异有显著意义;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sFas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Fas配体(sFasL)的变化及结果分析。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新生儿HIE血清中sfassFasL的含量,在按临床分度分为重、中、轻分3组。结果1.HIE患儿急性期,恢复期sfass、Fas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二者急性期均显著高于恢复早期(P均<0.01)。2.重中轻HIE患儿急性期血清sfas与sFas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3,HIE患儿急性期血清sfas与sFasL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l P<0.01)。结论HIE患儿血清sfas与sFasL水平增高与病情密切相关,检测sfas与sFasL水平可以作为判断HIE病可靠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可溶性Fas及其配体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表达以及与细胞凋亡和免疫反应的关系 ,旨在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线索和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了 4 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和 2 0例健康儿童血清中sFas和sFasL的表达水平 ,并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sFas和sFasL表达水平较健康儿童明显增高 (P <0 .0 1)。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sFas与sFasL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 (r=0 .6 5 0 9,P <0 .0 1)。儿童血清sFas和sFasL表达水平无性别差异 (P >0 .0 5 )。结论 ①血清sFas及sFasL表达增高与病毒性心肌炎疾病过程有关。②sFas表达增高可进一步证实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与免疫因素有关。③血清sFas表达增高可望作为T淋巴细胞激活的标志以及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IVF)患者卵泡液中sFas和sFasL的浓度与妊娠的关系,以及与卵泡液中的促黄体素(LH)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行IVF/ICSI患者的卵泡液,测定sFas、sFasL和LH浓度。结果:妊娠组排卵前卵泡液中的sFasL和LH水平显著高于未妊娠组(P分别为0.002和〈0.001),两组中sFas水平没有明显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卵泡液中与妊娠有统计学相关的因素仅为LH,OR=4.117(P为0.001)。卵泡液中的LH和sFasL的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O.001),LH与sFas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在IVF/ICSI治疗周期中,卵泡液中的sFasL蛋白和LH水平与妊娠结局有关,卵泡液中的LH水平可能通过调节卵泡局部的某些系统来调节卵泡中Fas-FasL系统介导的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代小松  孙琦  袁红 《华西医学》2004,19(3):412-41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L-选择素(L-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和10例正常人血清可溶性L-Selectin、ICAM-1的水平,同时检测肝功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L-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均与肝功能损害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结论:L-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均参与乙肝病毒感染后的肝功能损害过程,血清L-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特别是后者的水平可作为反映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头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头针治疗脑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90只健康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和头针组各4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将模型组和头针组大鼠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头针组大鼠给予头针治疗。观察治疗6、24、48及72h各时相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NSS)评分,脑组织Bax、Fas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①NSS评分:造模后各时相上点组间比较,头针组与模型组NSS评分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在第72h时相点头针组NSS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②Western bloting检测:造模后6、24、48和72h时相点头针组及模型组Bax蛋白在梗死侧脑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24h达高峰,随着时间推移,模型组的Bax蛋白相对光密度比值较头针组减少缓慢(P〈0.01)。③RT-PCR检测:头针组与模型组Fas、caspase-3mRNA在梗死边缘区的内侧诱导表达,头针组明显少于模型组。结论:脑缺血损伤诱导Bax、caspase-3、Fas基因表达增强,Bax、caspase-3、Fas在介导神经细胞凋亡和缺血性脑损害中起关键作用。使用头针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进展,发现Fas系统所介导的细胞凋亡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血浆可溶性Fas及FasL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血浆可溶性Fas(sFas)及可溶性FasL(sFasL)水平的变化.方法 20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分别于麻醉前(T1)、无肝期15 min(T2)、再灌注期15 min(T3)、术后1 d(D1)4个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sFas及sFasL水平.结果 从麻醉前到无肝期sFas及sFas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再灌注15 min sFas及sFasL水平较麻醉前均显著升高(P均<0.05),术后1 d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 sFas及sFasL参与了肝移植围手术期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