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 0 3年 3月 31日 ,非典袭击巴彦淖尔盟 (以下简称巴盟 )大地 ,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空前灾难。根据巴盟疫情主要围绕两大输入病例传播 ,个别病例散在发生 ,本盟成功的绘制了两大传播链 ,散发病例一览表及接触链。现针对SARS链制作做一说明并对两大传播链临床诊断病例进行分析 ,为今后非典防治工作提供经验。1 材料与方法资源来源于非典型肺炎FTP数据库 ,每日报表 ,流行病学资料 ,全文采用描述的方法进行分析 ,分析时为防止信息偏倚 ,只针对临床诊断病例分析。2 具体做法2 1 传播链的建立 因非典传染性强 ,传播速度快 ,巴盟 3月3…  相似文献   

2.
链二项分布模型在传染病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传染病资料不同于一般的医学资料,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传染病资料不是精心设计的实验的结果,而是来自对自然发生的传染病的观察;传染病资料的观察之间存在高度的相依性,即非独立性(non-inde-pendent);一般说来,感染过程只能被部分观察。因而传统的统计学方法不再适用。为此,本文简单介绍一下适用于传染病资料分析的链二项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3.
1起SARS暴发传播链调查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于2003年1月2日在中国广东省被首次发现和报告,截至2003年6月10日,疫情波及包括中国香港和台湾在内的全球32个国家或地区。部分地区发生SARS的暴发或流行,其中大部分病例集中在中国大陆。人类对SARS这一种新发现的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规律尚在继续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SARS传播模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在人群中的传播规律,研究预防措施对疾病的影响,为预防控制SA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确定性的SIR模型和SEIDR模型等传播动力学数学模型对SARS流行过程进行估计与分析。结果通过对卫生部2003年4月22日公布的广东省的数据,用确定性SIR模型估计消除比。广州市SARS的基本繁殖率为3.5左右。结论确定性的SIR模型、确定性SEIDR模型能比较好模拟并估计出SARS传播过程,并能够对未来的SARS流行趋势和流行规模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传染病链二项分布资料的Poisson回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旨在介绍Poisson回归模型在具有链结构的传染病资料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借助极大似然法,对五口之家的普通感冒资料分别拟合五种Poisson回归模型,其中“代数”以亚变量的形式进入模型,而“已感染者数”以连续性指示变量进入模型。结果 本文介绍的模型以Greenwood和Reed—Frost链二项分布模型为特例,Poisson回归模型与相应的链二项分布模型分析结果往往非常近似。结论 用Poisson回归模型处理和分析传染病链二项分布资料更简便易行,必要时可同时分析协变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SARS传播趋势的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21世纪人类遭遇的第一种能引起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新发传染病[1].该疾病潜伏期短、发病急、病死率高,抗生素基本治疗无效.对于未知的并且没有很好治疗措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最有效的控制措施是疫情公示和隔离,通过媒体将疫情向公众公布,同时将感染人群和疫区与外界隔离,防止疾病的扩散更显得尤其重要.但是隔离措施的实施也需要根据疾病传播的速度和强度而定,疾病发生发展以及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也是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必须考虑的因素,本文对描述传染病传播速度及疾病流行趋势预测的模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疫情传播链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疫情的传播特点,评价新型冠状病毒在潜伏期的传染性。方法 以一起发生在重庆市的COVID-19聚集疫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并用统一的调查表,以现场调查和电话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129名密切接触者进行线索追踪和个案调查。采用传播链示意图分析传播关系,采用接触史示意图分析传染性。结果 本起COVID-19聚集疫情由同学聚会分别引起了3起家庭(亲戚)和1起同事的聚集。R0=3.8,潜伏期接触的感染率为17.57%,平均发病前3 d有传染性,不同的接触方式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0,P<0.01),单次接触时间不同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8,P<0.01)。结论 COVID-19潜伏期存在较强的传染性,越密闭狭小的空间传播风险越高,单次接触时间越长传播风险越高,存在间接接触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8.
Markov链预测法的模糊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arkov链预测法的模糊模型及其应用河南鹤壁矿务局职工医院赵施竹问题的提出Markov过程是无后效性的随机过程,当状态和时间参数都是离散时,称为Markov链[1,2]Markov模型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关键是建立某一事物在一定间隔时间内由一种状...  相似文献   

9.
介绍传播动力学模型在HPV疫苗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应用和计算方法,以期为更好的HPV疫苗经济性评价提供参考。将人群分为n个年龄组和L个性活动层次,建立常微分方程组模拟HPV16/18两种病毒感染在人群中的传播和相关疾病的发生,并结合二价疫苗接种的保护效率对疾病预防健康产出进行评估。传播动力学模型是动态进展模型,较Markov等静态进展模型模拟结果更符合实际,但也因为需要参数多,且部分关键参数在我国暂无大规模人群调研数据,因此用于经济学评价时证据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在HPV疫苗等传播性疾病干预产品的经济性评价中采用传播动力学模型以获取更精确的证据,在目前参数不全的情况下,建议暂时以邻国数据等方式替代。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复杂网络的手足口病传播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运用基于复杂网络的传播动力学模型研究手足口病传播规律.方法 利用手足口病网络直报数据,应用传播动力学模型建立手足口病传播的受限传播模型,并对模型中各参数的影响进行讨论.结果 干预后一个传染周期(28天),病例下降迅速,干预后二个传染周期,病例下降减慢,患者数趋于稳定,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手足口病的传播有决定性的影响.结论 可以采用复杂网络的理论对手足口病的传播规律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为政府的应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常玲  林伟 《现代预防医学》2004,31(2):221-222
目的 :探讨高校传染病预防措施。方法 :针对师生的心理状态和传染病流行环节制订预防措施。结果 :提出在突发性传染病流行时 ,应对师生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 ,严格从 3个环节入手控制传染病 ,同时制订出长效管理机制。结论 :对传染病必须遵循预防为主 ,常备不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预测传染病流行趋势的灰色系统GM(1.1)模型。[方法]用基于信息再利用的方法,建立灰色系统GM(1.1)模型。[结果]用基于信息再利用的灰色系统GM(1.1)模型建模方法,建立了预测传染病流行趋势的GM(1.1)模型。[结论]预测传染病流行趋势的GM(1.1)模型较好地预测了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一起院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感染的传播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一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院内感染的传播过程,分析造成院内感染的原因和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和控制院内SARS感染提供可借鉴的资料。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通过座谈了解,查看病案和感染现场调查相结合进行追踪和个案调查。绘制传播链说明本次院内感染的传播过程,描述发病时间分布、接触史和接触方式。结果:传染源为1名输入性病例,与该案例传播相关接触者54人,发病5人,总罹患率为9.26%。其中指征病例传播了1例和这名二代病例又传播了4例续发病例,其传播过程可以用清晰的传播链加以描述;此5例病例均与前代病例的症状期有密切接触史,发病潜伏期长,潜伏期平均10d以上;后对在症状期所有接触者进行隔离,无发病。结论:本案例中所有续发病例都有与症状期病例明确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史,但密切接触者并非全部发病;病原体传播与环境条件有关;急诊科护士是SARS感染高危人群;院内SARS感染可防可制。  相似文献   

14.
利用数学模型研究传染病发病季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倬 《现代预防医学》2003,30(6):786-788
目的 :探讨深圳市龙岗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季节规律 ,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余弦曲线拟合方法。结果 :求得简单余弦函数式为 :Y1i=1.2 0 68+ 0 .1785cos (ti-181.16) ,含第二谐量的三角多项式为 :Y1i=1.2 0 68+ 0 .1785cos (ti-181.16) + 0 .0 3 68cos (2 ti-160 .49°)。估计该地甲、乙类传染病发病高峰日为 7月 16日 ,月发病率最高为2 2 .72 / 10万 (8月 ) ,月发病率最低为 9.85/ 10万 (1月 ) ,月平均发病率为 16.79/ 10万。结论 :该数学模型对实际资料进行拟合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屠宰猪体内汞含量与食物链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氢化物发生冷原子化法对工业区和农业区饲喂的60头猪的肝、肾、肌肉中有害重金属元素汞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也分析了对应的饲料和土壤中汞含量;结果猪体、饲料、土壤中汞含量匀为工业区大于农业区,差异极显著(P<0.01):探讨了汞污染与食物链的关系,并进行了猪体内不同部位系的蓄积性比较、相关性分析及卫生评价。  相似文献   

16.
刘慧君  肖群鹰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4):4619-4621
[目的]为向现代城市提供更有预测力的HIV传播估计工具。[方法]基于普通SIR传染病模型,设计带多人口迁移特征的城市HIV传播动力学模型,并利用1992~2005年深圳和全国人口统计数据、HIV/AIDS监测数据,检验该模型的描述与预测能力。[结果]同实际监测值相比,新模型估计值的Sx=5.191,r=0.985(P﹤0.01),较其他模型更接近现实。[结论]新模型对于捕捉现代城市环境下的HIV传播动力学特征具有较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发生垂直传播的同时并未发生夫妻间水平传播的可能原因。方法:以已确定传播HBV给予代的10名女性携带者与8名男性携带者的配偶为研究对象,以1:2的原则选配对照,检测病例与对照组的IgG,IgA,IgM,C3,C4与抗-HBs。结论:研究对象未检出抗-HBs。对照组阳性率48.0%。与对照组比较女性携带者配偶IgG,C3,C4偏低,男性携带者配偶C3,C4偏低。结论:携带者配偶未发生HBV感染的原因可能是存在免疫耐受,此种免疫耐受可能与本身的免疫素质偏低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变温变压对高血压急诊就诊人次的影响,为制定高血压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Poisson广义相加模型,控制时间的长期趋势、星期效应、节假日效应及其他对高血压疾病有影响的混杂因素,研究24 h变温(ΔT)及24 h变压(ΔP)与高血压急诊就诊人次的关系。结果降温大于5℃时老年人群(≥65岁)因高血压急诊就诊的危险度明显上升,且男性上升幅度较大;变压与高血压急诊就诊人次的关系呈U型曲线,变压幅度越大,患高血压就诊的危险度越高。其中老年男性对正变压最敏感,气压每升高1 hPa老年男性高血压急诊就诊人次上升2.02%(95%CI:0.33~3.74,P0.05);老年女性对降压反应更为敏感,气压每降低1 hPa,其高血压急诊就诊人次增加2.27%(95%CI:0.78~3.78,P0.01)。结论温度和气压剧变,尤其是24 h变压是诱发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了解不同年龄、性别的蒙古族饮酒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对数线性模型的方法对各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进行分析。[结果]男性青年和老年组饮酒与高血压有关联(P﹤0.05),男性中年组及女性各组饮酒与高血压均无关联(P﹥0.05);男性各年龄组和女性中年组的饮酒量与高血压相关联(P﹤0.001),而女性青年组和老年组饮酒量与高血压无关联(P﹥0.05);男性青年组饮酒年限与高血压有关联(P﹤0.05),男性中年、老年及女性各组饮酒年限与高血压无关联(P﹥0.05)。[结论]蒙古族人群饮酒量与高血压相关联;对数线性模型方法是分析高维列联表交互效应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周后卿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03-204,210
[目的]通过建立艾滋病传播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预测艾滋病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防治艾滋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统计的方法,根据一组实际数据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再根据模型做出预测。[结果]根据我们的预测,到2015年底艾滋病人将达到124万人。[结论]对于艾滋病的防治,任务艰巨刻不容缓。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对校外青少年、民工、边远农村地区流动人群等艾滋病易感人群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对高危人群进一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