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对鸡眼疗效可靠、方法简便、无痛苦、洁净安全的治疗方法 ,我们采用90 Sr 90 Y敷贴器对鸡眼进行局部照射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3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 ,其中男 5例 ,女18例 ,年龄 19岁~ 5 5岁 ,平均 2 9.17岁 ,除 1名患者皮损在手掌部以外 ,其余均在足部 ,且一位男性患者双足分布共 17个鸡眼。1.2 疗效诊断标准 痊愈为疼痛消失 ,皮损全部消退 ;有效为疼痛明显改善 ,皮损消退≥ 2 0 % ;无效为疼痛依然存在 ,皮损消退不足 2 0 %。2 治疗方法①治疗前一天晚上 ,用温水将患处浸泡 2 0…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随着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及临床试验治疗的发展,在治疗带状疱疹中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临床用药的进展综述如下。一、甲氰眯呱治疗带状疱疹。单用甲氰眯胍200mg,每日3次,睡前加服1次,治疗多部位带状疱疹19例,其病程1~2周,均为使用其它方法治疗无效者,结果19例全部治愈。用药24小时内12例疼痛消失,余7例在36小时内疼痛消失;皮损1~2天开始消退,2~4天愈合;残留痂皮3~5天内脱落。本药治疗带状疱疹收效  相似文献   

3.
六神丸外用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 ,中医称之为“火丹”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 ,本人自 1 989~ 2 0 0 0年间作者应用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 30例 ,获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男 1 8例 ,女 1 2例 ,年龄 1 5~ 76岁 ,病程 1~ 1 6天 ,大多数为 2~ 6天就诊 ,发病部位 :三叉神经 3例 ,臂丛神经 6例 ,肋间神经 1 2例 ,腰丛神经 8例 ,骶丛神经 1例。治疗方法 采用苏州雷允制药厂生产的六神丸、将六神丸 6管用温水化开并与仙人掌 (去皮 )调和成糊状敷于患处 ,每 2日换药一次 ,换药时用温盐水清洗患处…  相似文献   

4.
<正> 祖国医学对此症早有记载,命名颇多。如“缠腰火丹”、“串腰龙”、“蜘蛛疮”、“蛇串疮”等。本文用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21例带状疱疹,均获痊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1例均经本院皮肤科确诊为带状疱疹的门诊患者,介绍我科用中药治疗。性别:男性7例、女性14例。年龄为18岁~87岁,病2~30天。带状疱疹  相似文献   

5.
郑刚 《海南医学》2004,15(4):113-113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1] 。中医学称为“缠腰火丹”。我们1996年以来应用六神丸、西米替丁治疗带状疱疹 2 3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将 4 8例具有典型皮损并有神经痛 ,发病在 2日内的患者 ,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 2组 ,甲组 2 3例 :男 16例 ,女 7例。年龄 19- 5 0岁 ,发病部位 :肋间神经 18例 ;三叉神经 3例 ;骶神经 2例。乙组 2 5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治疗前发病天数无显著差异 (P >0 .0 5 )。1.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中医学称为缠腰火丹、蛇盘疮、蜘蛛疮等。近 1 0a来笔者用六神丸外敷结合西米替叮口服治疗 ,取得较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 男 35例 ,女 7例 ;年龄 2 0~ 65岁 ;额部 5例 ,颈部 6例 ,上肢 5例 ,胸背部 1 5例 ,腰腹部 9例 ,臀部2例。2 治疗方法 患处皮肤常规消毒 ,取六神丸 1 0~ 50粒(根据皮损面积大小而定 ) ,用米醋适量在汤匙内将药丸溶化成糊状 ,然后涂于患处皮肤 ,每日 3~ 4次 ,同时口服西米替叮 2 0 0mg ,每日 3次。注意 :局部皮肤继发感染者不能外敷六神丸。3 治疗结果 皮疹、红斑消退 ,神经痛消失为治愈。一般病例 1…  相似文献   

7.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临床常见皮肤病。应用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病人31例,随访1年,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1例患者中,男9例,女22例。年龄15岁-71岁,平均42岁。皮损部位:季肋部17例,颜面及耳部6例,腰腹部5例,四肢及其它3例,病程3天-19天。方 法1 口服:体重大于50kg,每服10粒,体重小于45kg每服5-8粒,重症3次/日,轻症2次/日。2 外敷:依据皮损面积取适量六神丸研末,用温水融化,涂抹患处2次/日。结 果31例均治愈。疼痛症状当日即减轻、1天-3天消失,止疱2天-7天,无1例发生后遗神经…  相似文献   

8.
笔者采用菟丝子搽剂外涂,治疗带状疱疹27例,疗效满意,安全无副作用,很适用于基层门诊,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7例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19~47岁,平均33岁。病程2~5天18例,6~11天9例;皮损发生在躯干部23例,眼部三叉神经分布处3例,大腿内侧1例。配方:菟丝子60g,文火焙黄干,研成细粉,加香油适量,调至稀糊状装瓶备用。用法:先用0.1%洗必泰棉球或凉开水铣净患处待干,将菟丝子搽剂涂布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治疗效果:本组27例经菟丝子搽剂治疗后,全部治愈。多数病人反映,涂药后疼痛即可缓解。此疼痛消失、水泡干结、…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试用蜂毒注射液治疗41例带状疱疹,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文8例带状疱疹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中,男18例,女23例;年龄12~70岁,平均45岁。治疗前出疹2~6天,平均4天。自觉症状均有局部疼痛和烧灼感,部分有轻微骚痒。皮损形态:丘疱疹型26例,水疱型11例,出血型2例,坏疽型1例。分布:头面部:3例,胸背部23例,腰腹部6例,上肢5例,下肢4例。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14~68岁,平均34岁。皮损形态:丘疱疹型24例,水疱型13例,出血型3例。治疗前出疹天数、自觉症状及分布与治疗组类同。  相似文献   

10.
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皮肤病 ,其后遗神经痛较为常见 ,治疗上较困难 ,笔者在1 992年 7月~ 2 0 0 2年 7月以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该病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2例全部为本院门诊患者 ,中药组 32例 :男性 1 9例 ,女性 1 3例 ,年龄最小者 1 5岁 ,最大者 82岁 ,发病时间 1~ 4天 ,平均 3天。疼痛时间 1~ 3天 ,平均 2天。受累神经 :肋间神经 2 0例 ,颅神经 8例 ,臂丛神经 2例 ,腰丛神经 2例。对照组 30例 ,男性 1 8例 ,女性 1 2例 ,年龄最小者 2 0岁 ,最大者 70岁 ,发病时间 1~ 4天 ,平均 …  相似文献   

11.
带状疱疹 (HZ)为皮肤科常见病 ,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 ,VZV有亲神经性和亲皮肤性 ,故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 ,3 0 %~ 5 0 %的患者于损害消失后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我院自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6月 ,采用阿昔洛韦片联合复方倍他米松针治疗带状疱疹 2 8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6例带状疱疹患者 ,男 2 4例 ,女 3 2例 ,年龄 2 2~ 76岁 ,平均 5 6岁。病程 1~ 7d ,平均 3 .8d。以疼痛为先驱症状 5 4例 (96.4% )。皮疹部位 :肋间神经区 3 8例(67.9% ) ,腰骶…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亦称缠腰火丹,为常见皮肤病。2003年2月~2004年2月,我们采用自制疱疹油外擦治疗带状疱疹48例,获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48例中男34例,女14例;年龄16~42岁,平均23岁;病程1~7d,平均4·5d;皮损分布:单侧胸、腹、腰、肋间、背区38例,上下肢7例,颈3例;皮损直径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患者在皮损痊愈后常遗留长时间疼痛 ,临床上缺乏特殊治疗。笔者自 1 999年以来采用胸腺肽穴位注射加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2例中男 2 4例 ,女 1 8例 ,年龄 33~ 78岁 ,平均 47.7岁。病程 1 5天~ 6个月 ,平均 2 8.8天。皮损位于头面颈部 1 8例 ,上肢及胸肋部 1 5例 ,腰背腹部 9例。2 治疗方法2 .1 西药治疗 取胸腺肽粉剂 1 0 mg,用注射用水4ml溶解后于阿是穴 (病变最痛的两点 )或患侧外关及足三里作穴位注射 ,每穴注射 1 ml,每周注射 2次。2 .2 中药治疗 黄芪、党参各 30 g,…  相似文献   

14.
印丹悦 《河北医学》2003,9(8):732-733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该病毒直接侵犯脊髓后根神经元沿皮肤神经作单侧分布。中医学称为“缠腰火丹” ,俗称“蜘蛛疮”、“蛇串疮”。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 ,可遗留“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且治疗比较棘手。发病特点为年龄越大越痛 ,病变部位越高越痛 ,重症病人更易发生之。我科自1 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2月应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整理较完整的资料 97例 (对照组 36例 )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97例患者均为门诊就诊病人。治疗组 6 1例 ,其中男性 39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  相似文献   

15.
邵现周 《中原医刊》2003,30(13):27-27
面部痤疮囊肿和结节多见于重度痤疮患者 ,严重影响患者面容 ,治疗较为棘手。作者采用皮损内注射法治疗 ,收到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46例病人中 ,男 31例 ,女 5例 ;年龄 1 6~ 30岁 ,平均 2 1 5岁 ;病程 5天~ 30天 ,平均 1 2 5天。囊肿和结节总数 89个 ,皮损直径 1~ 2厘米。所有病人血、尿分析均未见异常 ,就诊前未用过激素和维甲酸类药物 ,无其它重要病史。2 治疗方法2 1 药物 :α 糜蛋白酶针 5mg ,庆大霉素针 4万u,确炎舒松A针 1 0mg。2 2 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位 ,碘伏消毒患处。对于结节 ,将上药混合后 ,用一次性 1m…  相似文献   

16.
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磊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28(2):F0004-F0004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常沿体表一侧作带状分布,呈成簇小水疱,多伴有局部神经痛及淋巴结肿痛。祖国医学称此病为“缠腰火丹”,又称“缠腰蛇丹”、“蛇丹”、“蛇串疮”等。2000年1月~2003年12月,笔者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病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少7岁,最大73岁·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2周,发于胸胁者15例,发于腰部者6例,发于额部者2例,发于耳后者4例,发于颈部者3例。2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皮损为绿豆大…  相似文献   

17.
带状疱疹 ,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蛇丹疮 ,它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单侧、条状沿神经纤维分布的皮疹 ,皮疹主要是成群的水疱、红斑 ,并伴有疼痛。本病好发于夏秋季节 ,成人多见。我院自拟紫升荆防汤加阿昔洛韦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6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13 7例、女5 9例 ,16岁以下 3例 ,16~ 78岁 193例 ;按中医证候分类 ,风热夹湿者 10 8例 ,内热炽盛者 88例。1 2 治疗 :西药全身抗病毒治疗 ,静脉点滴或口服阿昔洛韦 ,成年人每日 2 0克 ;局…  相似文献   

18.
痤疮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 ,近年来笔者采用患者肘静脉血加入香丹注射液 ,行穴位注射治疗痤疮 1 2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2 8例痤疮患者均来自门诊 ,临床症状及体征均符合寻常性痤疮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 94例 ,女 1 3例 ,年龄 1 4~ 3 9岁 ,平均 2 5岁 ,病程 1 5天~ 3年 ,平均 2 .2年。皮损主要分布于面部 ,以炎性丘疹、脓疮、粉刺为主 ,少数为囊性结节。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1 2 0例 ,对照组 1 0 8例。两组年龄、性别及病情相似。妊娠患者不列入观察对象。2 治疗方法治疗组常规消毒患者的肘部静脉皮肤后 ,用1 0…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2年 1 0月采用阿昔洛韦联合He Ne激光与自制“疱疹油”治疗带状疱疹4 8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4 8例 ,男 2 7例 ,女 2 1例。年龄 1 9~ 85岁 ,平均 5 6 .5岁。 6 0岁以上 31例 ,占 6 5 %。皮疹 :头面部 8例 ,躯干部 32例 ,上肢与肩部 5例 ,下肢 3例 ;病程 1~ 8天 ,平均 3.8天。对照组 :32例 ,男 1 8例 ,女 1 4例。年龄 1 7~ 88岁 ,平均 5 8.1岁 ,6 0岁以上 2 0例 ,占 6 3%。皮疹 :头面部 4例 ,躯干部 2 1例 ,…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 ,通过常规治疗 ,疱疹虽然消失、愈合 ,而剧烈的疼痛历经数年难愈。我们采用超短波加氦氖激光照射配合皮肤科常规治疗 ,减少了这一后遗症的发生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带状疱疹的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3 0例 ,男 10例、女 2 0例 ,年龄 4 5~ 75岁 ,平均年龄 60岁 ,病程 1~ 15天。疱疹部位 :肋间神经 10例 ,臂丛神经区域 8例 ,坐骨神经区域 11例 ,三叉神经区域 1例 ,患者均有疼痛。对照组 3 0例。1.2 治疗方法 先采用上海产 CSL -1型超短波局部对置法 ,电极面积 3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