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小鼠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在小鼠线栓模型中,基因转染过度表达的IL-1ra蛋白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成年CD-1小鼠,右侧脑室内注射腺病毒载体(编码人类组IL-1ra或LacZ基因)或生理盐水。5h后,单侧大脑中动脉线栓阻断1h,再灌注23h。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监测脑表面血流,HE染色脑切片计算脑硬死体积,内源性白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血脑屏幕破坏程度,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 - 1受体拮抗剂 (IL- 1Ra)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方法  2 4只健康清洁级 SD大鼠 ,随机分为 3组。对照组 :仅行颈外静脉插管术 ;模型组 :缺血 4 h再灌注 4 h;处理组 :缺血 4 h再灌注即刻静脉导管给予 IL- 1R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法、比色法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 - 1β(IL- 1β)、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PO)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1)的表达及电镜观察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 结果 应用 IL- 1Ra能使血浆 IL- 1β、TNF- α水平显著下降(P<0 .0 1)。组织 MPO含量 (骨骼肌 :2 .13± 0 .38vs4 .31± 0 .5 7,P<0 .0 1;肺 :0 .96± 0 .0 8vs2 .6 5± 0 .2 4 ,P<0 .0 1)和血管内皮细胞 ICAM- 1表达明显下降 ,组织损伤减轻。 结论  IL- 1Ra能减轻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期(MIR)血清及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并探讨其心肌保护机制。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空白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预处理组(IP组)。IP组阻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5min,恢复血流10min后,再行缺血30min,再灌3h;IR组仅单纯缺血30min,再灌3h;C组仅分离血管,不阻断血流。各组分别于缺血前5min(I0)、缺血30min(I1)、再灌注1h(R1)和3h(R2)取颈内静脉血,IP组于缺血5min,再灌注10min时(IP)加抽一次血样,3组实验结束取心肌组织,批量测定血清及心肌组织中TNF-α、IL-6浓度,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结构变化。结果IP组血清TNF-α于IP时点迅速增高(P<0.01),I1~R2恢复至基值;IR组I1~R2增高,分别是I0的1.61、1.50倍。IP组血清IL-6在I1时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R1、R2与I0比无变化;IR组于R1迅速增高,R1、R2分别是I0的1.56、1.74倍。IP组心肌TNF-α、IL-6高于C组(P<0.01),显著低于IR组(P<0.01)。光镜下IP组心肌水肿与白细胞浸润程度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IP对TNF-α、IL-6合成分泌的调控可能是IP保护再灌注心肌的又一个机制。  相似文献   

4.
袁媛  龙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03,1(4):255-256,245,243
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是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褪黑素(melatonin,MLT)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心肌I/R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LPS预处理组(ET组)。HE染色观察各组心肌形态学改变,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mR-NA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IRAK-4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F-κB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含量。结果 HE染色提示ET组心肌细胞损伤较I/R组明显减轻。ET组及I/R组心肌组织IRAK-4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NF-κB及血清TNF-α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均P〈0.01),并且ET组的表达水平又明显低于I/R组(P〈0.01)。结论抑制IRAK-4表达进而抑制NF-κB及TNF-α的表达,可能是LPS预处理减轻心肌I/R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骨性关节炎(OA)是以关节软骨的合成与降解失衡导致软骨丢失为特点的慢性疾病。白细胞介素-1(IL-1)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作为IL-1特异性的天然拮抗物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作者对IL-1Ra与OA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随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 (I/R)损伤研究的不断深入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在心肌I/R中的作用日受关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作为RAS中的主要活性肽 ,参与I/R损伤的发展[1] 。AngⅡ需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物学效应 ,其受体虽已发现多种亚型 ,但目前认为AngⅡ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拮抗AT1受体而发挥作用。本文仅就AngⅡ受体拮抗剂在心肌I/R损伤中的作用简述如下。1 AngⅡ受体拮抗剂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心肌I/R损伤是指心肌在缺血基础上恢复血流后组织损伤反而加重 ,甚至发生不可逆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基因水平上了解中国重庆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 采用PCR方法对112例重庆地区汉族健康人IL-1Ra基因VNTR多态性进行了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了不同种族间的分析比较,结果 中国重庆地区正常人群以IL-1RaA1等位基因频率最高,IL-1RaA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而与非洲黑人相近。重庆地区汉族人IL-1RaA1/A1、A1/A2、A2/A2基因型分别为0.83、0.17、0。结论 IL-1Ra基因VNTR基因多态性在不同种族间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IL-1Ra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司良毅  陈运贞 《重庆医学》1999,28(6):464-466
在静息状态下,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IL-1的表达水平很低,但在缺血再灌注时其表达可明显增高[1]。IL-1主要是由白细胞,特别是单核巨噬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炎症前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的炎症、免疫调节过程。根据其分子结构的不同可分为IL-1a和IL-1B两亚型;IL-1B为主要分泌形式,生理功能最强,分子量17KD,由153个氨基酸组成[2],但UK-1a和IL-1b作用的受体是共同的[3]:IL-1广泛参与了感染、应激、缺血缺氧及缺血再灌注等过程和调控,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介质。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  相似文献   

10.
欧阳松茂  彭亚飞 《医学综述》2008,14(8):1229-1231
缺血后处理是指在心肌再灌注之前进行数次短暂再灌注/缺血的循环,是近年提出的一种新的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法。它具有同缺血预处理相似的心肌保护效应。后处理的这些保护作用可能和内源性活性物质如腺苷、一氧化氮和阿片肽增多、蛋白激酶的活化、线粒体的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关闭有关。现就缺血后处理的发现、心肌保护机制和临床应用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缺血及二氮嗪预适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an JS  Yan DM  Wang ZW  Zhu HY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8):555-558
目的 探讨缺血及二氮嗪预适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30只,建立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分成3组,每组10只:(1)缺血再灌注组(I/R组):心脏平衡灌流30 min后,缺血30 min,再灌注1 h.(2)缺血预适应组(IPC组):心脏平衡灌流10 min,经2次缺血再灌注.(3)二氮嗪预适应组(DPC组):心脏平衡灌流10 min,给予2次含二氮嗪(100μmol/l)的K-H液灌注5 min再复灌不含二氮嗪的K-H液,缺血30 min,再灌注1 h.各组取心尖肌做冰冻切片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镜标本对心肌线粒体行Flameng评分.结果 IPC组、DPC组PGC-lα表达明显增高,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IPC及DP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ameng评分:IPC组(0.44±0.13)、DPC组(0.47±0.10)、I/R组(1.78±0.14);IPC及DPC两组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缺血及二氮嗪预适应对心肌线粒体有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PGC-1α激活及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梓醇预处理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88只,雌雄不限,体重250~300g。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n=8)、模型组(n=16)、阳性药物组(n=16)及梓醇低剂量组(1mg/kg,n=16)、中剂量组(5mg/kg,n=16)、高剂量组(10mg/kg,n=16)。各用药组在缺血前7天连续腹腔给药,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同时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心肌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用硫代巴妥酸法测定丙二醛含量;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凋亡蛋白Bax、Bc1-2、Caspase-3蛋白质表达。结果梓醇组梗死面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梓醇组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丙二醛酶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Tunel法检测示梓醇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Bcl-2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Bax、Caspase-3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P〈0.01)。且上述指标在梓醇3个剂量组间比较呈剂量依赖型变化,剂量越高,作用越显著。结论梓醇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合辅酶加预充液及心肌保护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不给药,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后预充液及心肌保护液中加入复合辅酶,主动脉阻断前后不同时点采桡动脉血测定围术期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红细胞压积(HCT),停体外循环后15 min采右心房心肌组织,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主动脉开放后cTnI、CK-MB、MDA值显著升高,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超微结构示实验组心肌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预充液及心肌保护液中应用复合辅酶可减轻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4.
周红力  张小兰 《西部医学》2012,24(8):1449-1451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抗心肌缺血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复方丹参片)及黄芪多糖高、低剂量组,采用冠状动脉结扎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TUNEL法观察各组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相关水平,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bcl-2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caspase-3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给药组能明显改善心肌细胞凋亡。结论黄芪多糖对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心肌梗死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及下调caspase-3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七氟烷(sevoflurane)后处理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n=12):假手术组(P组)、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reperfusion,IR组),小、中、大剂量组(S1、S2、S3组),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光镜下观察各组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心肌细胞中Bax、Bcl-2蛋白含量、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P组相比,IR组、各S组心肌Bax与Bcl-2、AI均显著升高(P〈0.05),Bcl-2/Bax显著降低(P〈0.05);与IR组相比,各S组Bax与AI均显著降低(P〈0.05),Bcl-2与Bcl-2/Bax均显著升高(P〈0.05);S1组与S3组各指标间无明显差异(P〉0.05);与S1、S3组相比,S2组Bax与AI均显著降低(P〈0.05),Bcl-2与Bcl-2/Bax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七氟烷后处理可通过调节Bax与Bcl-2的表达,提高Bcl-2/Bax来发挥心肌保护作用,且中剂量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家兔80只,分成4组,每组10只供心兔,10只供血兔,采用在体循环灌注离体心脏模型,对心肌缺血后不同控制性再灌注(控灌)时间对再灌注损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5、15和30min的控灌对心肌肌酸磷酸激酶的同工酶(CPK-MB)、含水量(MWC)、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明显优于未经控灌的实验组(P<0.05),5min和30min控灌组差异不显著(P>0.05),15min控灌组其各项指标又明显优于5min和30min控灌组。结果提示:控灌有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且以15min控灌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吡那地尔对大鼠在长时间缺血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 取大白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只。灌注液分别采用S.t Thomas高钾停跳液、S.t Thomas高钾停跳液+川穹嗪、S.t Thomas高钾停跳液+吡那地尔。取下心脏后即刻及间隔30 min、40 min和50 min分别注射灌注液1次。收集第2、第3、第4次灌注后的心肌过滤液,检查心肌酶谱肌酸磷酸激酶(CP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实验组自第3次灌注后CPK、CKMB、CTNI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P<0.01),心肌超微结构明显好于对照及空白组。结论: 吡那地尔对长时间缺血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基因(IL-1ra)基因型的分布,探讨IL-1ra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厦电泳检测等技术,对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IL—1ra基因型的分布厦其与骨质疏松症的易感性进行分析。结果在广东人群中IL-1ra基因多态性与骨质密度紧密相关性,骨质疏松组和健康对照组在IL-1ra等位基因性的分布上有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人群中IL-1ra基因型可能作为预测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急诊PCI患者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选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收治的ST段抬高的AMI,并成功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常规药物 通心络治疗,疗程2周。分别于入院后即刻、PCI术后1天及术后7天抽取静脉血,测定白细胞介素-6的mRNA水平(IL-6mRNA)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同时于术后7天、14天测量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后1天IL-6mRNA及hs-CRP含量均升高,且两组间无差别,而术后7天IL-6mRNA及hs-CRP含量均较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含量也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通心络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PCI术后心肌组织再灌注,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的作用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