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银屑病血热证患者血浆代谢表型的特征及凉血解毒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53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和31例健康志愿者,采用核磁共振谱仪技术分析银屑病血热证治疗前后及健康志愿者血浆代谢产物谱,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健康人与银屑病血热证患者之间、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经凉血解毒汤治疗前后代谢产物谱的差异。结果银屑病血热证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志愿者血浆核磁共振氢谱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仅银屑病血热证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能够被明显区分,银屑病血热证治疗前后也能较好的分开。组间内源性代谢物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提示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存在脂类、蛋白质、能量代谢异常及肝肾功能损害。凉血解毒汤能调节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糖脂类代谢,使其代谢网络呈现向正常状态修复的趋势。结论采用代谢组学方法能较全面地反应生物体的生理病理及代谢状态,并可应用于药效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2.
大鼠肝郁脾虚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研究慢性束缚应激大鼠(肝郁脾虚模型)的血浆代谢表型改变,开展中医证候学的研究,试图通过对慢性束缚应激大鼠代谢物组的共性分析和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寻找肝郁脾虚证候的生物学本质,探讨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选用实验用二级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7 d正常对照组(A组)、21 d正常对照组(B组)、7 d模型组(C组)和21 d模型组(D组),每组6只。以慢性束缚方法制作应激大鼠模型。分别于第8天和第22天麻醉后心室取血,用Varian UnityInova 600 M超导傅立叶变化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波谱仪检测。自由感应衰减信号经过32 k傅立叶变换转为一维NMR谱图。调用VNMR软件中的程序将1H谱按默认值,分别从4.5~0.5 ppm(弛豫时间编辑)以及6.0~0 ppm(扩散编辑),每段为0.04 ppm,进行分段积分,将积分数据归一化后,以文本文件或Excel文件贮存,用于模式识别分析。将上述得到的数据文件利用Si mca-P 10.0软件包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大鼠血浆1H NMR谱的主成分分析,各组动物代谢谱各不相同,与已知应激状态下动物体内代谢的调节过程及结果相一致。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发现,醋酸、乳酸、酪氨酸、低密度脂蛋白和3.44 ppm的未知化合物的谱峰峰形改变较为明显。这些发生改变的代谢物可以作为肝郁脾虚证的生物标志物做进一步的研究。结论:各组大鼠血浆1H NMR代谢谱之间存在差异,而且可能从代谢组学分析中找出特异的标志性代谢产物,阐释中医证候的生物学本质。代谢组学分析是一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医证候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关木通染毒后大鼠尿液的代谢表型改变及其与组织病理和尿液、血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探讨代谢组学在中药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关木通分4个剂量组:36、32、28、24 g/kg,W istar大鼠连续ig给药6 d,12 h后收集尿样,测定1H-NM R谱,并进行血浆生化指标和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染毒后,大鼠肾脏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坏死,尿样中氧化三甲胺、柠檬酸、牛磺酸、肌酐、甜菜碱等代谢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醋酸、丙氨酸则显著上升。主成分分析表明,给药组与对照组的代谢谱有明显差异,能够被区分开,而造成组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醋酸和氧化三甲胺的变化。不同剂量条件下,各组动物的代谢谱也各不相同,与肾脏病理和血浆生化改变相一致。结论关木通能够对肾脏造成损害,且大鼠尿液的代谢物谱与关木通毒性作用强度密切相关,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在毒理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阳虚质和平和质(正常对照)人群粪便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差异。方法收集阳虚体质者及平和体质者各30人的粪便样品,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中医阳虚体质及平和体质的粪便;采用多变量统计学方法 OSC-PLS分析阳虚体质者的特征代谢物。结果阳虚质组的粪便中丁酸盐、醋酸盐、蛋氨酸、琥珀酸盐、葡萄糖的浓度低于平和质组;丙酸盐、丙氨酸、乳酸的浓度高于平和质组。结论阳虚质者粪便与平和体质者比较存在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及糖代谢的差异,这与阳虚质者脏腑功能和肠道菌群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方法进行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浆代谢组研究,并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代谢组学上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健康对照组(n=29)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组(n=31)血浆样品,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 H-NMR)检测。通过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方法得到两组血浆的差异性代谢物,并探讨相关生化过程的改变。结果两组血浆代谢物有明显的差异,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甲状腺乳头状癌组血浆中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低密度脂蛋白、乳酸、丙氨酸、糖蛋白、谷氨酰胺、肉碱、α-酮戊二酸、肌酸、甘氨酸、不饱和脂类、酪氨酸、甲基组氨酸、苯丙氨酸的含量降低,丙酮酸、柠檬酸、肌酸酐、胆碱、鲨肌醇、β-葡萄糖、肌醇、α-葡萄糖和甲酸的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根据血浆代谢物的差异可以分辨健康对照组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组血浆中的差异性代谢物。这种基于核磁共振氢谱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提供可靠代谢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口腔癌患者血清代谢组的特征及其变化。方法健康人血清(健康组.10例)和口腔癌患者血清(口腔癌组,10例)样本,采用BRUKER500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进行检测,运用PCA分析方法,研究口腔癌患者血清代谢组的特征,探讨相关生化过程的改变。结果健康组与口腔癌组患者血清代谢谱有不同的代谢特征。口腔癌患者血清中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谷氨酸、糖蛋白、甲胺和二甲胺、葡萄糖的含量是升高的,而乳酸和胆碱的含量降低。结论根据血清代谢物的变化可以区分健康人和口腔癌患者。这种基于核磁共振氢谱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为口腔癌的诊断提供可靠代谢依据。 相似文献
7.
广防己的肾毒性及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大鼠予广防己灌胃后尿液代谢产物的改变情况。
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广防己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32只。广防己组大鼠予广防己8.1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灌胃4周。在灌胃前,灌胃2周、4周及停药2周后收集大鼠24h尿液,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测定大鼠尿液代谢产物^1H NMR谱,进行模式识别分析;取血检测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含量;取肾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给药2周时广防己组大鼠血BUN含量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出现肾小管细胞肿胀,肾小球球囊结构破坏,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给药4周时,BUN和SCr含量显著升高(P〈0.05),肾组织病理改变加重。停药恢复2周后,广防己组BUN含量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病理改变与给药4周时无明显差异。大鼠尿样代谢谱经主成分分析提示,广防己组与正常对照组在各时间点代谢物图谱均有差异,整个给药期间,广防己组柠檬酸含量持续下降,牛磺酸含量持续上升。在给药2周时,伴马尿酸盐含量上升;给药4周时伴马尿酸盐、2-酮戊二酸含量下降,氧化三甲胺和肌酐/肌酸含量上升;停药恢复2周后肌酐/肌酸和2-酮戊二酸含量下降,马尿酸盐和氧化三甲胺含量上升。
结论:10倍药典剂量广防己给药2周可造成肾功能损害,随给药时间延长,损伤加重,停药后有一定恢复。广防己可能还具有一定的肝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基于核磁共振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 H spectroscopy,1 H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寻找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潜在生物标记物,探讨其相关代谢通路并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1 HNMR技术对1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12例健康志愿者血浆进行检测,对所得数据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进行模式识别分析,寻找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与健康者血浆差异性代谢物,根据差异性代谢物的变化构建相关代谢通路图并进行分析.结果 模式识别分析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预测性,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中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类、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β-羟基丁酸、乳酸、丙氨酸、精氨酸、N-乙酰糖蛋白、乙酰乙酸、谷氨酸、丙酮酸、谷氨酰胺、柠檬酸、肌酸、肌酐、葡萄糖、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明显增高.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不仅存在脂类代谢、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的紊乱,还伴随着炎症反应发生和肝肾功能损害.该结果加深了对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不断升高,已成为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代谢综合征是一种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复杂的疾病,涉及人体众多代谢途径.代谢组学通过研究由疾病引起的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为代谢综合征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对代谢组学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代谢综合征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代谢组学能够通过对由疾病引起的代谢产物的响应进行分析,为筛选MS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线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病变过程及机体内物质的代谢途径,为进一步探索MS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代谢组学作为一种反映人体病理生理状况变化的独特方法,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即时反馈和指导.考虑到MS临床特征的多样性和发病机制的复杂性,筛选出一组代谢组学标志物并与临床特征相结合更能够提升对MS的预测能力,同时在个体层面上应充分考虑个体遗传和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食管鳞癌是一种在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不易被早期发现且缺乏临床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因此,本研究拟使用基于核磁共振的血清代谢组学方法来寻找食管鳞癌相关的代谢分子标志物?方法:使用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比较了发现组(29例食管鳞癌患者和31例正常人)血清样本中代谢物的差异,进而在验证组(20例食管鳞癌和21例正常人)中验证了相关结果?使用主成分分析?最小二乘法得到了和食管鳞癌相关的代谢组学指纹图谱?结果: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我们发现脯氨酸和谷氨酰胺为食管鳞癌相关血清代谢标志物,并使用聚类分析对这两个标志物进行验证?这两个代谢物含量分析结果显示,脯氨酸和谷氨酰胺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结论:基于核磁共振的血清代谢组学方法是一种潜在的食管鳞癌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利福平(RFP)灌胃后不同时段大鼠尿液的代谢表型改变及其与组织病理学和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0和100mg/kgRFP3组,每组12只。每日灌胃给药1次,分别于给药第3、7、14天次日每组处死4只大鼠,采集血液标本和肝标本,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收集给药前24h及给药期间每天24小时的尿液,测定质子核磁共振(1H-NMR)谱,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模式识别。结果在给药7d后,100mg/kgRFP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组织病理显示RFP仅在较高剂量(100mg/kg)、较长给药时间(14d)时表现出轻度的肝毒性。各组大鼠尿液的代谢谱各不相同,随着给药时间的推移,大鼠尿液1HNMR谱发生一定改变。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尿样1HNMR谱葡萄糖和牛磺酸显著增加,2-酮戊二酸和柠檬酸显著降低。结论尿液代谢谱的改变与常规毒性评价指标的改变相符合且更灵敏。大鼠尿液1H-NMR代谢轨迹与RFP作用时间密切相关,RFP引起的肝毒性与三羧酸循环中能量代谢异常及葡萄糖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2.
肾虚证大鼠尿液的核磁共振谱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应用1HNMR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方法研究氢化可的松诱导的肾虚证大鼠和空白对照大鼠的尿液成分谱差异。方法:使用氢化可的松诱导大鼠建立肾虚证模型,1HNMR分析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的尿液,使用PCA方法进行模式识别,寻找标记物并做出相关代谢途径的可能解释。结果:PCA方法处理肾虚证和空白对照大鼠尿液数据显示,两组大鼠的数据可以在得分图实现分类,与对照组比较肾虚组大鼠由于氢化可的松诱导,大鼠机体进入一个过消耗后衰弱的状态,相关代谢发生显著变化,乳酸(δ 1.37)代谢发生堆积;二甲胺(δ 2.72)的含量增加,提示肾虚与肾功能异常是密切相关的;天冬氨酸(δ 2.83),牛磺酸(δ 3.44,3.28),马尿酸(δ 7.84,7.56,7.64,3.97),肌氨酸(δ 3.87)等的相对积分面积明显下降,这预示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了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的损害;琥珀酸(δ 2.41)和柠檬酸(δ 2.53,2.68)是三羧酸循环能量代谢及糖酵解的中间产物,其含量的降低,通常是由于线粒体功能紊乱所引起。结论:1HNMR结合PCA模式识别的代谢组学方法具有研究复杂条件下机体病理生理变化的优势,本研究为理解中医的肾虚证和为该类疾病临床诊治的研究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考察决明子水提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方法 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采用决明子水提物灌胃治疗,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血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观察3组代谢轮廓差异并寻找生物标志物。结果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能将样本分开,谱库分析得到9种生物标志物:L-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富马酸、异亮氨酸、丝氨酸、硬脂酸、亚油酸和胆固醇。结论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代谢组学可以很好的从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过程反应决明子水提物对大鼠的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14.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例拟行肝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磁共振扫描,运用计算机工作站的三维重建功能,获得下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及肝动脉的三维图像。结果 MRI重建后图像可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角度旋转,直观显示肝后下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及肝动脉的大小、形态、走行及相互的解剖关系,显示肿瘤位置、大小及形态。结论 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肝移植适应证的选择、术式的选择和术后观察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术后营养支持对移植肝功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全肠外营养(TPN)、传统TPN及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的TPN对肝移植后移植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5例肝移植患者随机分3组:术后未经TPN(饮食组)、不添加Ala-Gln的TPN组(传统组),添加Ala-Gln的TPN组(二肽组)。TPN于术后第2天予以等热量(每千克体重104.6kJ)、等氮量(每千克体重0.16g)共7天。监测术后第2、9天肝功能指标。结果:移植后第9天,二肽组的胆碱酯酶(CHE)与饮食组和传统组比较有更显著的升高(P<0.01);传统组、二肽组的载脂蛋白B(APOB)与饮食组比较有更显著的升高(P<0.01);二肽组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饮食组和传统组比较有更显著的下降(P<0.01、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进行TPN治疗,有利于移植肝合成功能的改善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而添加Ala-Gln的TPN治疗则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6.
肝移植术后中远期并发症的磁共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MRI多种成像技术对肝移植术后中远期情况监测的价值。方法 收集本2003年2月~2005年5月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原位肝移植术后病例21例,采用的MRI技术分别为FLASH T1WI、FSET2WI、T2WI+FS、Gd-DTPA动态增强扫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和动态Gd-DTPA增强3D FISP MRA,分析其表现。结果 21例中,胆道并发症21例,肝动脉及静脉系统并发症各8例,肝癌复发5例,移植失败4例。结论 多种MRI技术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监测肝移植术后中远期并发症情况,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及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组学学科,其研究对象是生命活动链条下游的代谢物的集合---代谢组。虽然已经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但代谢组学在实验技术、数据分析及结果的注释各个环节都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任何外源性物质的作用都会导致生物体内代谢平衡的破坏,从而使得体内代谢物质发生变化。因此,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药物的毒理学性质自然就成为代谢组学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也是应用最早的领域。代谢组学在先导化合物的早期毒性筛选、药物的临床前毒性以临床药物的毒性评价等方面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研究的对象涵盖了人体、实验动物、细胞和斑马鱼等替代模型。代谢组学结果的深入阐释也在发展之中。本文对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Spinal cord injury (SCI) is a complex trauma that consists of multiple pathological mechanisms involving cytotoxic, oxidation stress and immune-endocrine. This study aimed to establish plasma metabonomics fingerprinting atlas for SCI using 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based metabonomics methodology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echniques.Methods Nine Sprague-Dawley (SD) mal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CI, normal and sham-operation control groups. Plasma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1H NMR spectroscopy 3 days after operation. The NMR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echnique with Matlab software.Results Metabonomics analysis was able to distinguish the three groups (SCI, normal control, sham-operation). The fingerprinting atlas indicated that,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out SCI, the SCI group demonstrated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with regard to second principal component: it is made up of fatty acids, myc-inositol, arginine, 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 (VLD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 triglyceride (TG), glucose, and 3-methyl-histamine.Conclusions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SCI results in several significant changes in plasma metabolism early on and that a metabonomics approach based on 1H NMR spectroscopy can provide a metabolic profile comprising several metabolite classes and allow for relative quantification of such changes. The results also provided support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etabonomics technologies for studying SCI and for the utilization of multivariate models for classifying the extent of trauma within an individua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