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D)的影响。方法将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于术前一次性静注乌司他丁10000 U/kg,术后l、2、3 d缓慢静注乌司他丁5000 U/kg;对照组于相同时间静注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认知功能( MMSE评分)和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认知功能与术前相比,术后3 d MMSE评分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MMSE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术后3 d MMSE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h、术后3 d对照组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明显降低( P均>0.05);两组术后1 h、术后3 d的S100β蛋白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降低术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降低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患者免疫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拟行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的老年肺癌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乌司他丁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乌司他丁20万U,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0.9%氯化钠静脉注射;于麻醉诱导前(T0)、术后1 d(T1)、术后3 d(T2)和术后5 d(T3)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采用CD系列细胞检测玻片法测定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水平,计算CD4~+/CD8~+比值。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间点两组CD3~+、CD4~+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较T0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T2时间点:CD3~+、CD4~+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对照组较T0时显著降低(P0.05),且乌司他丁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3时间点:乌司他丁组CD3+、CD4+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T1时间点乌司他丁组较T0时间点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T1、T2、T3时间点较T0时间点明显降低(P0.05),乌司他丁组T1、T2、T3时间点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行非心脏及神经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右美托咪定(D)组、乌司他丁(U)组及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D+U)组各20例。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测定患者血清标本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S100β水平及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谵妄发生率,对比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前1 d血清中TNF-α、IL-6、S100β水平及MoC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D+U组术后1、3、7 d血清中TNF-α、IL-6、S100β水平均明显低于D组和U组,MoCA评分明显高于D组和U组(P<0.05);D+U组术后1、3、7 d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和U组(P<0.05)。结论 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乌司他丁可降低围术期炎症因子,进而预防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肝衰竭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于入选当天开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所有患者均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和7天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治疗后第3天和第7天PLT和FIB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第7天又恢复至治疗前水平。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PLT和FIB均有增高,PT、APTT均缩短,D-D下降,其中治疗后第7天上述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改善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DIC和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乌司他丁对食道癌根治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择期行食道癌根治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乌司他丁治疗组)各15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双肺通气10 min(T1)、单肺通气1 h(T2)、关胸完成后(T3)采桡动脉血2 ml,立即测定血气,计算呼吸指数(RI).结果B组在T2、T3时,PaO2高于A组,砌较A组有明显降低(P<0.05).认为乌司他丁在食道癌根治术中可明显改善患者肺脏的通气及氧合功能.  相似文献   

6.
<正>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可疑或确诊)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是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危重症之一。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老年脓毒症患者占有很高的比例。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凝血活化是脓毒症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干预凝血功能障碍可有效控制过度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病情〔1〕。乌司他丁是一种在人类尿液中提取的可有效抑制多种蛋白酶活性的抑制剂,研究〔2〕表明乌司他丁具有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稳定性及抗纤溶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乌  相似文献   

7.
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将86例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OLT)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UTI)治疗组,比较两组术后第7天肝肾功能指标、早期并发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第7天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肌酐明显下降,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明显升高(P〈0.05),早期并发症减少,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快(P〈0.05)。提示UTI对OLT术后早期患者的肝、肾、肠道功能有保护作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估乌司他丁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乌司他丁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文献,使用R4.2.2软件进行Meta分析,使用I2检验纳入文献的异质性,发表偏倚采用Egger检验。结果 最终纳入9篇参考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乌司他丁可以降低老年脓毒症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提高患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改善脓毒血症患者的凝血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及对认知功能障碍(POCK)的影响。方法 100例行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皮质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简易健康状况量表(MMSE)评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皮质醇、CRP、IL-6、IL-8、TNF-α水平在术后1、3 d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ESS评分在术后1、3 d显著高于对照组,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降低患者IL-6、IL-8、TNF-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降低POCD发生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2004年8月-2008年8月,我院应用乌司他丁预防重度烧伤后肝肾功能损害,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在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后肺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120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双盲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放疗开始前3天及放疗中前7天接受乌司他丁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使用安慰剂治疗。观察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及程度。患者在放疗开始前,放疗后第8、24周时行肺功能评估。结果放疗后实验组患者放射性损伤发生率及程度以及FEV1,DLCO和FVC等指标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第8周时实验组FV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在24周时FEV1,DLCO和FVC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并减轻肺功能下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疗后血清中TGF-β1、IL-6和TNF-α水平变化变化情况。方法 120名NSCLC患者随机双盲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放疗开始前3天及放疗中前7天接受乌司他丁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使用安慰剂治疗。在放疗开始前,放疗后第4、8、16、24周时检测患者血清中TGF-β1、IL-6和TNF-α水平。结果放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清中TGF-β1、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特别是在前4周。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降低NSCLC患者放疗后血清中TGF-β1、IL-6和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With the aging of society,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s increases. And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surgery rate, the number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 is also increasing. POCD seriously affects the mental stat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Clinic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OCD is closely related to inflammatory reaction, and Ulinastatin can inhibit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CD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However. the effect of Ulinastatin on POCD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has not been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Objective:Meta analysis will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Ulinastati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POCD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Methods:We will search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 Chinese databas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Wanfang, China biomedical database, 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and web of science f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the effect of Ulinastatin on POCD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atabase to November 2020. The 2 researchers will independently screen the literature and conducted quality assessment and data extraction for the included studies, Revman5.3 software will be used for risk assessment and meta analysis.Results:In this study,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Ulinastati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POCD will be evaluated by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impairment, 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visual regeneration, associative memory score, S100 β protein,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 α), interleukin 6 (IL-6), IL- 10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Conclusion:The use of Ulinastatin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flammatory level of elderly patients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POCD and reduce its incidence.Ethics and dissemination:The private information from individuals will not be published. This systematic review also will not involve endangering participant rights. Ethical approval is not required. The results may be published in a peer-reviewed journal or disseminated in relevant conferences.OSF Registration number:DOI 10.17605/OSF.IO/GY3V7  相似文献   

14.
术前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和不良反应,同时评价其在病期下调率、提高手术切除率方面的作用。方法 从1 999年1月~2 0 0 4年9月,对我院88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32例为术前新辅助化疗病例(试验组) ,行术前化疗2~3个周期,化疗结束后3~4周手术;另56例为同期直接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对照组)。结果试验组化疗总有效率为68.75 % (2 2 / 32 ) ,病期下调率37.5 % (1 2 / 32 ) ;手术切除率试验组为93.1 0 % (2 7/ 2 9)、对照组为80 .36% (45/56) ;两组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结论 术前新辅助化疗安全、有效,能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同时对手术并发症率和死亡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婕 《临床肺科杂志》2015,(1):122-124,128
目的分析高龄肺癌患者术后化疗方案的可行性,并对于不同化疗方案进行对比。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法,选取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30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接受化疗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以GP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予以NP方案,所有患者均化疗4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化疗前后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化疗4个周期后的CD+4和CD+4/CD+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实验组化疗4个周期后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高龄肺癌患者予以术后采取GP方案化疗,优于NP方案。  相似文献   

16.
齐敦益  焦皓 《山东医药》2011,51(38):13-15
目的观察氨溴索、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40例CPB下行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氨溴索组(A组)、乌司他丁组(U组)、联合组(A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例。A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滴注氨溴索0.5 mg/kg,U组在CPB过程中予1万U/kg乌司他丁,AU组联合应用上述两种药物;C组均未应用氨溴索及乌司他丁。分别在CPB前(T1)、CPB停止(T2)、CPB结束后2 h(T3)、CPB结束后4 h(T4)及CPB结束后18 h(T5)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通过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和肺氧合指数(OI)。结果四组患者CPB后RI和OI较CPB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均〈0.05);CPB后各时点A、U、AU组患者RI、OI均明显低于C组,AU组RI、OI明显低于其他3组(P均〈0.05)。四组患者血清中IL-6、IL-8、IL-10、TNF-α水平在T2开始升高并很快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IL-6、IL-8和TNF-α直到术后18 h仍未降至术前水平(P均〈0.05)。与C组相比,CPB结束后各时点U组、AU组患者血清中IL-6、IL-8、IL-10、TNF-α水平明显减低(P均〈0.05),AU组降低更加明显(P均〈0.05)。结论氨溴索、乌司他丁均可对CPB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围术期肺功能起到保护作用。乌司他丁的肺保护作用与其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从而减轻肺功能损伤,保护并改善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临床心理干预对肺癌术后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5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并进行手术的10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所有患者于术后第1天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DSD)评定。量表评定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常规治疗+临床心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SAS、DSD评分。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SAS、DS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SAS、DS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术后患者进行临床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60岁以上老年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在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手术适应证、并发症及围手术期处理,并对其外科治疗的方法、结果和特殊性进行探讨。方法全组77例,年龄60~78岁,平均64岁;Ⅱa期23例,Ⅱb期29例,Ⅲa期18例,Ⅲb期7例,行全肺切除4例,肺叶切除67例,肺段切除2例。其中6例行支气管袖状切除成形。2例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完成肺段或肺楔形切除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手术切除率为94.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6%。随访率为87%,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5%、47.7%、31.3%。结论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结合术中肺功能保护及周密的围术期处理,老年患者术后可获得相对良好的远期预后,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和探讨肺癌术后患者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自行设计的睡眠影响因素量表,对山东省某三级医院胸心外科2013年8月1日~2014年8月31日收治的100例肺癌手术患者(观察组)进行问卷调查,另选取10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后两组对比,分析术后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睡眠情况均比对照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进行睡眠因素调查,主要影响因素为咳嗽引起不适(39.81%),其次为刀口疼痛(36.34%)。结论肺癌术后患者睡眠主要影响因素为咳嗽引起的不适,因此我们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对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肺癌侵犯主动脉外膜手术方法改进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肺癌侵犯主动脉的外科手术方法。结果11例患者经弹力层外部分主动脉外膜完整切除肿瘤,未行胸主动脉置换,达到了肺癌根治的效果。结论经弹力层外切除部分主动脉外膜进而完整切除瘤体治疗侵及主动脉的肺癌,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