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脑缺血半暗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血半暗带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塞时所要挽救的组织,因此对其有充分的认识非常重要。本文对缺血半暗带的概念、内涵、特点和MRI检查进行文献回顾。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在评价缺血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常规CT、MRI、DSA检查,并于24h后行CT及MRI复查,根据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到MRI检查时间分为超急性期(发病6h以内)、急性期(6~24h)和亚急性早期(24h~7d)。对比分析不同时期患侧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与健侧镜像区的ADC及rADC值。结果:超急性期、急性期及亚急性期梗死核心区ADC值及rADC值均低于健侧镜像区,缺血半暗带ADC值及rADC值仅轻度下降,平均降幅为20%。梗死核心区与缺血半暗带ADC值及rADC值随着发病时间延长,上升趋势不同。缺血半暗带ADC值及rADC值均高于梗死核心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DC值及rADC值对判定缺血半暗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望成为一种简便易行的确定缺血半暗带的检查方法,为指导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缺血半暗带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脑缺血半暗带作为可恢复的脑缺血区,在早期脑梗死病人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对指导临床治疗、判定疗效具有重要作用,是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从影像学在确认半暗带的作用方面介绍了急性脑缺血半暗带的影像学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4.
MRI对急性脑缺血半暗带组织存活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缺血半暗带组织存活与否的判断是选择溶栓治疗及评估疗效的重要指标。PWI、DWI、MRS均可用于组织存活的评价,以DWI,脑血流量(CBF),乳酸/胆碱浓度。NAA浓度应用较多,目前倾向于各种MR技术的综合运用,并且对组织存活的评估应当是动态的。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缺血半暗带作为可恢复的脑缺血区,在早期脑梗死病人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对指导临床治疗、判定疗效具有重要作用,是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从影像学在确认半暗带的作用方面介绍了急性脑缺血半暗带的影像学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在对被挽救缺血半暗带(IP)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将制作成功的58只兔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随机分为永久缺血组(A组)和缺血再灌注组(B组);A组再按缺血1、3、6、12、24、48 h分组(A_1~6组),B组再按缺血1h后再灌注0、2、5、11、23、47h分组(B_(1~6)组)。然后,对各组行I)WI和PWI检查。结果:缺血再灌注组DWI像上异常信号区面积明显小于永久缺血组;缺血24h,梗死范围基本稳定。缺血1h,当表观扩散系数(ADC)比值、相对脑血容量(rCBV)比值和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比值分别为(73.40±4.33)%、(46.83±9.89)%、1.58±0.04时,该区可能为IP;当ADC比值和rCBV比值分别低于(58.83±6.06)%和(22.87±8.19)%、rMTT比值大于1.94±0.1时,缺血脑组织将会发生不可逆性坏死。结论:DWI结合PWI能够快速、有效地评价I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w)MRI用于评估亚急性期脑梗死梗死核心(IC)和缺血半暗带(IP)有关酸碱度(pH)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亚急性期脑梗死91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健康志愿者90例为对照组,均予以常规MRI、DWI和APTw检查,其中观察组26例患者开展灌注加权成像(PWI),将DWI、PWI以及APTw图像当作基础明确观察组IC区域、PWI-DWI不匹配区域和APT-DWI不匹配区域,将观察组的梗死侧和对侧、对照组两侧IC区域、PWI-DWI不匹配区域以及APT-DWI不匹配区域的APTw值开展对比。结果两组各个区域的APTwmax、APTwmin、APTwmax-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区和IC对侧的各个APTw值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区域内各个APTw数值和对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WI-DWI不匹配区域、APT-DWI不匹配区域有关APTwmax、APTwmin、APTwmax-min均较对侧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WI-DWI不匹配区域、APT-DWI不匹配区域有关APTwmax、APTwmin、APTwmax-min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区的APTwmax、APTwmin、APTwmax-min均较PWI-DWI不匹配区域、APT-DWI不匹配区域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区的APTwmean和ADC值之间为正相关关系(r=0.530,P<0.05)。结论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IC酸碱代谢改变不明显,但IP局部伴随酸碱代谢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是一种致死和致残率高的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对急性脑血管病脑损伤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开展,证明无论是缺血性脑血管病,还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均有缺血半暗带的存在。本文重点讨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MR扩散、灌注成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缺血半暗带 (ischemicpenumbra ,IP)近年来一直是缺血性中风超早期诊断和介入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 ,笔者简要介绍IP的概念并对目前MR扩散及灌注成像在IP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1 脑缺血半暗带的概念IP最初在 1977年通过动物实验提出 ,它是指由于脑缺血所致的脑细胞电活动停止、功能丧失但形态结构保持完整的脑组织。目前普遍认为IP的特征为 :(1)缺血性脑组织 ,位于严重缺血中心区周围的低灌注区 ;(2 )可逆性及可变性 ,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 ,IP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 ,在有利情况下 ,可转化为正常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扩散加权成像(DWI)、灌注成像(PWI)以及磁共振波谱(MRS)技术界定超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力求提出量化评定标准。方法:13例发病时间在2~6h的超急性脑梗死患者行MRI检查,包括DWI、PWI及1HMRS技术,并在2~28d复查T2WI确定最终梗死范围。对梗死中心区、缺血半暗带及对侧镜像区,测量其扩散变化,血流灌注以及代谢改变。结果:①梗死中心区与缺血半暗带表观弥散系数(ADC)平均值分别为7.01×10-4mm2/s及9.36×10-4mm2/s,rADC平均值分别为0.63及0.87,梗死中心区ADC及rADC均明显降低,缺血半暗带ADC及rADC轻度下降,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PWI显示11例超急性脑梗死存在灌注缺损区或灌注减低区,2例腔隙性脑梗死未见明显灌注异常。③MRS改变为乳酸(Lac)浓度升高和N乙酰天门冬氨酸盐(NAA)水平降低。④对于PWI>DWI者,ADC值轻度降低(<22%)Lac升高且NAA正常或轻度下降(<14%)的区域可能为缺血半暗带;而ADC值明显降低(25%~53%)Lac升高且NAA明显下降的区域(16%~34%)可能为不可逆损伤区。结论:综合应用DWI、PWI和MRS可发现超早期脑梗死,并预测缺血半暗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大鼠脑梗死后超急性期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随时间变化趋势。材料与方法 2型糖尿病大鼠及血糖正常对照组大鼠各9只,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MCAO后30min、1 h、3 h、6 h、9 h、12 h分别行MR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及T2WI,测量并计算病灶核心区及边缘区的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相对平均扩散系数(rDCavg)值、相对各向异性分数(rFA)值。结果 2型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后3 h以内、血糖正常大鼠9 h以内,缺血边缘区与核心区之间rADC、rDCavg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正常大鼠脑IP存在的时间窗为9 h;2型糖尿病大鼠脑IP存在的时间窗<3 h。缺血前高血糖加速脑缺血后血管源性水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儿童小脑常见后颅窝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43例经临床治疗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后颅窝肿瘤患者中,髓母细胞瘤24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0例,室管膜瘤9例。所有患者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MRI检查,在重组的ADC图像上比较肿瘤实质与正常小脑实质的信号强度,定量测定肿瘤实质区的ADC值。三组肿瘤实质的ADC值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ADC图像上24例髓母细胞瘤中,9例肿瘤呈低信号、12例呈略低信号、3例呈等信号;肿瘤实质的平均ADC值为(0.70±0.11)×10-3mm2/s。所有10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均呈高信号,肿瘤实质的平均ADC值为(1.80±0.30)×10-3mm2/s。9例室管膜瘤中,5例肿瘤呈略高信号、4例呈高信号;肿瘤实质的平均ADC值为(1.16±0.18)×10-3mm2/s。髓母细胞瘤较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ADC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4,P值(0.01)。髓母细胞瘤较室管膜瘤的ADC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9,P值(0.01)。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较室管膜瘤的ADC值增高,差异...  相似文献   

13.
童彤  姚振威  冯晓源 《放射学实践》2007,22(11):1179-1181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测量脑组织信号强度值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的45例TIA患者和33例脑梗死患者均进行常规MRI和DWI扫描,DWI检查均在发病后24小时内进行.使用后处理软件分析病灶侧与对侧的DWI信号强度比值(rAIb=1000)及病灶侧与对侧ADC值的比值(rAIADC).结果:45例TIA患者中有22例DWI上有局灶性高信号(49%).DWI上有阳性病灶者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44.5 min,而无病灶者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40.5 min,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的rAIb=1000=1.96明显比DWI上有阳性病灶的TIA患者(rAIb=1000=1.46)要高,而其rAIADC=0.69明显比DWI上有阳性病灶的TIA患者(rAIADC=0.87)要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症状发作后24小时内,TIA和脑梗死可以通过DWI测量病灶信号强度来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使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研究结节性硬化(TS)患者脑灰质和白质内病灶的扩散特点,并观察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变化。方法:对18例临床影像学诊断的TS患儿使用1.5TMR系统行DWI检查,测量大脑皮质和皮质下61个结节的ADC值和对照组15例正常儿童的正常白质的ADC值。结果:TS患儿大脑皮质和白质病灶的ADC值明显高于健康儿童正常脑白质的ADC值,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4例TS伴发的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ADC值与正常脑实质的相似,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WI可提供TS患儿脑皮质和白质病灶的病理信息,TS脑白质内结节灶的高ADC值可区别常规MRI检查T1WI和T2WI信号与TS相似的其他疾病结节状病灶。  相似文献   

15.
应用DWI和ADC预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昏迷时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在预测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昏迷时间的应用。方法:将57例伤后2h~20d、临床与影像诊断均符合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患者,进行磁共振常规 T1WI、T2WI和DWI检查,在其DWI表观扩散系数图上测定兴趣区ADC值。昏迷时间预测模型的建立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预测的昏迷时间与患者实际昏迷的时间非常接近。结论:昏迷时间预测模型可为临床提供昏迷时间预测。  相似文献   

16.
文峰  郭亮 《放射学实践》2007,22(4):368-370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相关责任病灶的检出率及其较常规MRI检查的优势.方法:前瞻性对连续的41例资料完整的TIA患者行常规MRI和DWI检查,分别记录各序列的检出率,并对不同序列检出率进行χ2检验.所有患者MRI检查均在TIA发作5天内进行.结果:TIA患者的DWI表现为点状的异常高信号.DWI、FLAIR和T2WI各序列对TIA责任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36.6%(15/41)、19.5%(8/41)和12.2%(5/41).各序列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7.31,P<0.05).DWI共发现15例患者中的18个TIA责任病灶影,病灶多在基底节区,占50%(9/18).结论:DWI序列对TIA责任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RI,DWI序列在区分急性和慢性病灶方面有很大价值,对临床诊治和疗效评价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MR扩散加权序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肝脏局灶性病变定量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53例共187个肝脏局灶性病变(focal liver lesion,FLL)行常规MR扫描的同时增加b=0、500(s/mm2)扩散加权序列,图像经后处理拟合出ADC图,分析并比较各类病灶ADC值。结果良性FLL的ADC值分别为:肝囊肿(n=26)(3.21±0.22)×10-3mm2/s、成熟肝脓肿(n=18)(2.12±0.81)×10-3mm2/s、不成熟肝脓肿(n=7)(1.46±0.22)×10-3mm2/s、肝血管瘤(n=23)(1.92±0.36)×10-3mm2/s、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n=8)(1.75±0.26)×10-3mm2/s。恶性FLL的ADC值分别为:肝癌(n=57)(1.23±0.43)×10-3mm2/s、胆管癌(n=12)(1.47±0.35)×10-3 mm2/s、转移癌(n=36)(1.36±0.33)×10-3 mm2/s。良恶性组的平均ADC值分别为(2.40±0.79)×10-3mm2/s、(1.29±0.41)×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AD...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探讨DWI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术前行MR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236例乳腺病变,采用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序列(EPH)WI);测量病变区和对侧正常乳腺腺体的ADC值,应用t检验比较良、恶性病变及正常腺体ADC值的差异,采用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良、恶性病变的ADC界值;根据BI-RADS MRI将乳腺病变分为肿块性病变和非肿块性病变,比较ADC值在两组病变中定性诊断效能.结果:236例乳腺病变中,恶性病变ADC值[(1.08±0.32)X 10-3mm2/s]显著低于良性病变[(1.48±0.35)×102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ROC曲线确定ADC界值为1.25×10-2mm2/s,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2%和77.5%.肿块性病变良、恶性ADC界值为1.15×10-3mm2/s(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8%和81.8%),非肿块性病变良、恶性ADC界值为1.35×10-3mm2/s(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和72%).绪论:根据ADC界值可以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对肿块性病变和非肿块性病变应采用不同的ADC界值;DWI对肿块性病变的诊断效能优于非肿块性病变.  相似文献   

19.
肝脏ADC值对肝硬化进展程度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价肝硬化进展方面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测量比较正常肝脏及Child A、B、C组肝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与其肝脏ADC值的相应关系. 结果 随着肝硬化的进展肝脏ADC值降低,相邻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DC值的降低与肝脏合成ChE能力的下降相关. 结论 MR-DWI能早期反映肝硬化病变.肝脏ADC值与肝硬化程度相关,且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