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改变与炎症因子和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0例哮喘患儿和40例健康儿童,比较两组肺功能情况和血清维生素D水平差异。结果哮喘患儿血清25(OH)D3、TGFβ水平降低,INFγ、TNFα和IL-6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哮喘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TGFβ呈正相关,与IL-1β和IL-6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哮喘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较低,与炎症因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动态变化与相关性.方法 选择74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病例组并进行心功能分级,选择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1L-6)、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0(IL-10)的表达.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促炎因子(TNF-α、IL-6)和抗炎因子(IL-4、IL-10)的表达以及促炎因子/抗炎因子的比值(TNF-α/IL-4、TNF-α/IL-10、IL-6/IL-4和IL-6/IL-10)都明显增高(P<0.05),且随着心功能恶化,以上指标也都明显升高(P<0.05);TNF-α和IL-4、IL-10以及IL-6和IL-4、IL-10都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比例发生变化,促炎因子过度激活,二者关系密切,形成网络,共同促进老年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 选择69例UC患者(UC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度,根据病理分级分为Ⅰ、Ⅱ、Ⅲ级;另选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TNF-α、IL-1β、IL-4和IL-13表达.结果 UC组血清TNF-α和IL-1β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病情程度和病理分级升高而显著升高(P均<0.05);IL-4和IL-13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病情程度和病理分级升高而显著降低(P均<0.05);UC组的血清TNF-α与IL-4、IL-13,以及IL-13与IL-4、IL-13均呈明显负相关(P均<0.05).结论 在UC发生、发展过程中,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动态平衡发生紊乱,促炎因子过度表达,且二者表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抗抑郁焦虑治疗对慢性胃炎(CG)患者体内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96例CG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CG常规治疗,试验组在CG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以及抗炎因子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IL-4水平改变。结果经过2周的治疗,可见对照组患者SAS评分Y值下降较为明显(P0.05),而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X值和Y值、SDS评分X值和Y值均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2周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L-10和TGF-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G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精神状态,进而加重体内促炎/抗炎失衡,通过黛力新干预治疗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状态,改善体内炎性因子TNF-α、IL-6、IL-10和TGF-β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性呼吸系统疾病,1973年与1992年我国部分人群普查资料统计发现,慢支患病率分别为3.82%和3.2%,并且与年龄增加有关,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可高达15%,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6.
促炎和抗炎因子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一种临床常见急腹症. 由于其病情重, 并发症多, 导致死亡率高,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一直为研究的焦点. 其研究学说包括胰腺自身消化学说、炎症介质学说、肠道细菌易位学说、细胞凋亡学说等备受关注和重视, 其中促炎和抗炎因子与AP关系的研究正逐步深入. 本文就促炎和抗炎因子在AP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抗炎治疗对哮喘患者心理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与哮喘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表明,所有哮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改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哮喘病所致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因素对哮喘病的影响。其中哮喘病引起的抑郁(厌世、悲观甚至自杀倾向)、恐惧、焦虑和自卑等心理障碍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精神状态和病情的恢复。我们通过观察60例中度哮喘患者吸入丁地去炎松治疗前、后的心理改变,以探讨抗炎治疗对哮喘病所致心理障碍的影响。对象与方法 60例中度哮喘患者的诊断均以青岛哮喘会议制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为依据[1],男3…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的抗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抗炎治疗是相当重要的。本文介绍支气管哮喘治疗的临床进展-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的抗炎性介质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 (EOS)、肥大细胞和 T细胞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这些炎症细胞是通过炎性介质参与的 ,炎性介质包括组胺、白三稀、血小板活化因子、缓激肽、速激肽、前列腺素、活性神经肽、类晶体碱性蛋白、细胞间粘附分子及致炎细胞因子 ;如 1L- 11L- 2 1L- 31L- 41L- 5 1L- 61L- 71L- 81L- 12 1L- 13GM- CSF TNF- a等[1] 。随着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 ,这些物质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逐渐澄清 ,哮喘的抗炎性介质疗法 ,越来越起着重要作用。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治疗 :1 促进嗜酸性粒细胞凋亡EOS是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抗体在哮喘患儿血清中的水平改变及临床意义研究。方法连续性纳入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被确诊为哮喘患儿80例。另选取年龄,性别相对应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哮喘患儿抗RSV-Ig G抗体和抗RSV-Ig E抗体水平改变。结果哮喘组患儿总Ig E(469.2±99.3 IU/m L vs.130.5±23.2 IU/m L,P0.05),抗RSV-Ig E(155.6±38.7 IU/m L vs.20.1±2.9IU/m L,P0.05)和抗RSV-Ig G(140.2±42.9 IU/m L vs.58.7±15.0 IU/m L,P0.0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ROC曲线分析提示抗RSV-Ig E的AUC为0.759,cut-off为177.5,敏感性为77.8%、特异性为79.2%。抗RSV-Ig G的AUC为0.723,cut-off为150.1,敏感性为81.0%,特异性为85.9%。相关性分析提示抗RSV-Ig E(r=0.393,P0.05)和抗RSV-Ig G(r=0.383,P0.05)与哮喘存在正相关。抗RSV-Ig E(r=0.442,P0.05)和抗RSV-Ig G(r=0.302,P0.05)与血清总Ig E水平存在正相关。抗RSV-Ig E和抗RSV-Ig G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r=0.421,P0.05)。Logistic回归提示抗RSV-Ig E(177.5 IU/m L)(OR=1.56,95%CI 0.99~2.29,P0.05)和抗RSV-Ig G(150 IU/m L)(OR=1.39,95%CI 0.95~2.53,P0.05)为哮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SV隐性感染可以促发哮喘发作,其机制可能与抗RSV-Ig E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顺尔宁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及痰液的疾病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顺尔宁组和常规治疗组各90例,并纳入同时间健康志愿者9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给予抗炎、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顺尔宁组在此基础上临睡前口服顺尔宁。分析支气管患者与对照组间血清及痰液中疾病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5(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差异;比较治疗前后顺尔宁组和常规治疗组间血清及痰液中疾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差异。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及痰液中疾病相关因子IL-5、IL-8、TNF-α、ECP和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6周后,顺尔宁组血清和痰液中疾病相关因子IL-5、IL-8、TNF-α、ECP和TGF-β1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顺尔宁能有效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及痰液中疾病相关细胞因子,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之一.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内在发病机制,炎症细胞在气道的局部聚集、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促使气道炎症发生.上皮源性细胞因子是免疫活性细胞的效应因子,其免疫调节功能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处于中心地位.在人类肺组织及免疫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增高,从而导致肺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近年来利用哮喘发病机制中细胞因子作为靶点进行靶向治疗哮喘已成为未来哮喘治疗研究的主要热点.本文主要就上皮源性细胞因子中IL-25、IL-33及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介绍,并对其与哮喘的关系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3.
薛磊  张慧芳  杨艳萍 《临床肺科杂志》2021,26(3):389-392,406
目的 探究血清Periostin、TSLP,在我国西部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可能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确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60例(发作组)、选择同期哮喘缓解期患儿60例(缓解组)、健康儿童60例(对照组),通过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  相似文献   

14.
胡娜  王红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19):1185-1187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肺部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Th1/Th2反应失衡导致Th2细胞过度激活是其重要的免疫学机制之一.Th2细胞产生的多效性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IL-5和IL-13在此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毛山  江苏  )  殷凯生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0):1772-1773
目的 研究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为无创伤性监测哮喘气道炎症提供一种实用、客观的方法.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42例哮喘患者及20例正常人痰中IL-6、IL-8、TNF-α水平.结果 缓解期哮喘患者诱导痰中IL-6、IL-8、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为P〈0.05、P〈0.05和P〈0.002),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治疗后痰中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分别为P〈0.05和P〈0.01),而TNF-α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8、TNF-α积极参与了哮喘的发病,痰中IL-6、IL-8水平或可作为评价哮喘临床疗效的一项辅助指标,痰液分析在哮喘气道炎症研究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干细胞因子(SCF)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将4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危重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清SCF水平,同时与10例正常人血清SCF水平作对照。结果中度、重度及危重组治疗前血清SC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1),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重度及危重组治疗后血清SCF明显高于中度及轻度组(P均〈0.01)。结论血清SCF的水平可能与哮喘急性发作的严重程度有关;其在哮喘发病及病情判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动态检测重症肺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促炎因子IL-6和抑炎因子IL-10治疗前后表达水平的变化,阐明其变化情况与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20例重症肺炎患者治疗第1天及第7天IL-6和IL-10表达水平,同时观察重症肺炎严重程度和转归、预后。结果重症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普通肺炎组及正常组,重症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但是与普通肺炎组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7天后IL-6表达水平下降,但是好转组与恶化组水平无差异,好转组IL-10水平下降至正常,但是恶化组IL-10水平明显上升。结论说明重症肺炎局部炎症水平较普通肺炎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6水平与肺炎严重程度相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10水平与重症肺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测定及比较,分析炎症及细胞因子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4例(A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44例(UAP组),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43例(SAP组),无冠心病患者35例(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TNF-α、C反应蛋白(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IL-6、IL-8、IL-10、TNF-α、CRP和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AMI组患者血清IL-10、TNF-α、CRP、MMP-9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5);UAP组患者血清IL-6、IL-8、IL-10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MMP-9和CRP与IL-6呈正相关(r=0.308,r=0.384,P<0.01)。结论冠心痛与炎性反应密切相关,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9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常规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吸入或静点、二羟丙茶碱口服或静点。实验组在相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LT调节剂孟鲁司特10mg,一次/日,口服。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天、第4天分别观察症状、体征及动脉血PaO2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均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动脉血PaO2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2天、第4天,两组症状、体征缓解率比较,动脉血PaO2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T调节剂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具辅助疗效,可加速缓解哮喘症状、缩短住院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