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ERCP对胆总管疾病的诊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李生 《河北医学》2011,17(5):632-633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对胆总管疾病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胆总管疾病行胆胰管造影的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行超声波、MRCP检查,52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ERCP术能较好的显示胆总管及其病变,且能对胆总管结石、慢性炎症狭窄等疾病进行微创治疗。结论:ERCP对胆总管病变的检查优于CT、MRCP,特别对十二指肠壁壶腹区的占位病变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诊疗价值。  相似文献   

2.
胆胰管疾病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48例结石、胆管癌、胰头癌、炎症及其它但胰管病变的MRCP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胆胰管结石的MRCP表现为胆胰管高信号胆法、胰液内大小、形态不同的低信号改变,肝内胆管结石可见胆总和下段突然变窄或移位;胆管炎除见肝外胆管轻度扩张表现外,胆总管下端形态基本正常;胰腺炎可显示为串珠状胰管扩张、假性囊肿,本组MRCP定性诊断率为88.1%。结论 MRCP在胆胰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CT以及磁共振胆胰管水成像(MRCP)应用在胆总管结石诊断的结果.方法 随机选择拟诊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超声检查、CT检查和磁共振胆胰管水成像(MRCP)检查,并以术中胆道镜及ERCP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3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超声检查敏感性为51.66%,特异性为85.71%,准确率为61.66%,CT检查敏感性为71.67%,特异性为87.50%,准确率为85.00%,MRCP检查敏感性为90.00%,特异性为50.00%,准确率为91.67%,其中MRCP检查敏感性和准确率显著高于CT检查和超声检查,而CT检查敏感性和准确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和MRCP检查对不同大小结石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CT以及磁共振胆胰管水成像(MRCP)应用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各有优势和缺点,其中以磁共振胆胰管水成像(MRCP)检查敏感性和准确率更高,但临床应当综合利用3种检查方式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在胆总管壶腹区病变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胆总管病变的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行超声波检查、ERCP检查;其中9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5例行MRCP检查。结果:ERCP术能较好的显示胆总管及其病变,且能对胆总管结石、慢性炎症狭窄进行微创治疗。结论:ERCP对胆总管病变的检查优于CT、MRCP,特别对十二指肠壁壶腹区的占位病变较CT、MRCP检查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技术用于低位胆系梗阻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方式与结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低位胆系梗阻性疾病患者,均予以规范MRCP检查,并对比病理结果。结果MRCP诊断显示梗阻部位为十二指肠乳头8例、胰管开口处2例、胆总管下端33例、Vater壶腹17例,其中胆总管下端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RCP定性诊断结果为胆总管结石32例、胆总管癌11例、损伤后及炎性胆管狭窄2例、胆总管囊肿合并结石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胰头癌12例,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乳头癌、胰头癌诊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CP技术的的应用可精准、无创地显示低位胆道良恶性梗阻性病变,准确率高,且无需造影剂辅助,优势众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在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诊断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Signa MR/I Echo plus 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及相关软件和水成像技术,检查了18例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确诊后16例Ⅰ型患者施行了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2例Ⅳ型患者施行了囊肿切除肝门部狭窄胆管整形,胆肠Roux-Y吻合术。结果:18例CCC患儿术前行MRCP检查,可充分清晰显示出扩张的肝内外胆管系统及部份胰管的解剖形态,18例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胆总管扩张,直径1.3-20cm,按Todani分型Ⅰ型16例,Ⅳ型2例,术中所见与MRCP影像相符合。结论:MRCP三维图像能清晰显示出CCC患儿扩张的肝内外胆管系统及部份胰管的解剖形态,有利于本病的确诊及分型,并可指导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中场强胆胰管水成像(MRCP)对胆胰疾病,尤其是梗阻性黄疸病人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采用PHILIPS GYROSCAN T5-NT 0.5T中场磁共振对42例临床梗阻性黄疸病人进行MRI平扫及MRCP检查,所有病例均一次检查成功.观察MRCP检查结果并与临床病理比较.结果 中场强MRCP可清晰显示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胆胰管扩张程度和范围,对胆管癌、胰腺癌、胆管结石、胆总管囊肿、硬化性胆管炎及胰腺炎等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结论 中场强MRCP检查图像清晰、无创伤性,MRCP结合MR平扫,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诊断方法对不典型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将该院自2014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不典型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在入院后分别接受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腹腔镜胆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分析各诊断技术的确诊率.结果 超声检查和CT检查手术病理符合率分别为46.67%和76.92%,显著低于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和腹腔镜胆造影的确诊率(100.00%).结论 对于不典型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来说使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和腹腔镜胆道造影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王晓燕 《海南医学》2010,21(20):99-101
目的探讨"双管征"诊断壶腹周围癌的价值。方法对43例患者进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并显示"双管征"。分析每一例病人的MRCP、轴位T1WI及T2WI,测量胆胰管汇合角度、十二指肠肠腔至胆胰管梗阻端的距离、胆胰管末端间距离、胆总管直径、胰管直径、观察胆总管末端形态、肝内胆管扩张程度、胰管形态,比较不同胰胆管疾病时"双管征"的差异。结果在胰头癌组"双管征"、胆胰管汇合角度、十二指肠腔至胆胰管狭窄段距离及胰管直径较非胰头壶腹周围癌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节征"(13/27)和狭窄段侧支胰管扩张(6/27)多见于胰头癌。结论在MRCP图像识别"双管征"的不同表现有助于对壶腹周围病变定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2年10月~2004年10月手术治疗的胆道梗阻性疾病128例,并将MRCP检查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RCP检查对胆道梗阻性病变的定位诊断与手术及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7.66%,MRCP定性诊断与手术及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1.41%。结论MRCP检查具有无创、安全、准确、无需造影剂而能直观显像等优势,是胆道良恶性梗阻性病变经B超(BUS)初筛后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壶腹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993—2008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64例壶腹癌患者,回顾性分析B超、CT、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结果,并对比分析各自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B超、CT、MRI、MRCP、ERCP对壶腹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3.6%(81/241)、52.6%(120/228)、48.8%(40/82)、42.2%(19/45)和79.5%(120/151)。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RCP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B超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显著低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MRCP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检查虽准确性差,但简便、快捷,可作为诊断壶腹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CT的诊断符合率优于B超;MRI、MRCP的诊断符合率与CT相比无明显差异;ERCP是目前诊断壶腹癌准确性最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不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ERCP对梗阻性胆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天生  薛平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1):1146-1147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56例诊断与治疗性ERCP临床资料。结果56例ERCP中,胆总管结石者42例,胆总管良性狭窄2例,胆管肿瘤7例,胆总管囊肿1例,十二指肠乳头炎1例,壶腹癌2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漏1例;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及取石(EST)45例,放置内引流管6例。结论通过ERCP方法可清晰地观察胆总管形态,对胆管疾病的诊断,以及梗阻性胆管疾病病因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39例壶腹周围癌诊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壶腹周围癌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以及影响手术切除率的因素。方法:对139例壶腹周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胰头癌109例,壶腹部癌30例。B超、CT、CT血管造影(CTA)、核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经皮肝胆管造影术(PTC)和内窥镜逆行胆总管胰腺造影术(ERCP)检查分别为136、76、73、19、1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3例,胆囊空肠吻合术20例,胆囊十二指肠吻合术3例,胃空肠吻合术19例,胆囊造瘘术4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4例,胆总管空肠吻合术21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18例,剖腹探查术7例。结果:壶腹周围癌患者行B超、CT/CTA、MRI/MRCP、PTC和ERCP检查,术前临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6%(111/136)、89.3%(68/76)、93.2%(68/73)、68.4%(13/19)、83.2%(15/17),术前评价肿瘤切除准确性分别为71.9%(41/57)、84.8%(38/46)、94.3%(32/35)、63.6%(7/11)、66.7%(8/12)。总手术切除率为30.9%(43/139),胰头癌与壶腹部癌手术切除率分别为23.9%(26/109)与56.7%(17/30),根治性手术死亡率为9.3%(4/43),手术并发症率37.2%(17/43)。结论:腹部非特异性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可提高壶腹周围癌的早期诊断率;术前准确评估手术可切除性,制订合适的手术方案,以提高壶腹周围癌的手术切除率,降低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各种影像学、组织细胞学及血清和胆汁肿瘤标记物的对比性研究,探索诊断胆管癌价值高、经济实用的方法。方法 32例胆管癌患者进行BUS、CT、MRCP检查;检测血清与胆汁CEA、CA19-9;再行ERCP并细胞刷检、组织活检及胆汁脱落细胞检查。结果 影像学检查对胆管狭窄部位的判定:BUS、CT、MRCP、ERCP分别为68.8%、75%、87.5%和90.6%;而43.8%.59.4%、78.1%及84.4%能明确提供影像诊断;细胞刷检、活检及胆汁脱落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56.3%、46.9%和15.6%。血清、胆汁CEA取ICA19-9阳性率分别为40.6%,59.4%。46.9%及78.1%。结论 超声和CT能初步提示病变部位及性质,MRCP和ERCP均为胆管癌定位诊断的良好方法,通过ERCP进行组织细胞学检查可为疾病提供定性诊断,胆汁和血清的肿瘤标记物尤其是胆汁CA19-9升高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慢性胰腺炎(CP)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至2004年间收治的30例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经B超、CT、MRI、ERCP、MRCP中一项或数项检查确诊;胆源性疾病是其主要病因;其中20例行药物治疗,5例腹痛无缓解转为内镜或手术治疗.内镜治疗者6例,手术治疗者9例.结论B超、CT、ERCP、MRCP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CP的早期诊断.内镜治疗是1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其疼痛缓解率与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膜后骨外骨肉瘤的临床病理、影像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腹膜后骨外骨肉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患者男性74岁,超声及CT显示腹膜后巨大占位,密度不均,其内可见类骨质成分及钙化,增强扫描病灶强化:术中所见病灶压迫下腔静脉、与邻近肝实质、右肾肾实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乏特壶腹部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2年至2009年收治的6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乏特壶腹部癌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首发临床表现为无痛性黄疽(41例)?消化道症状(18例)及上消化道出血(4例)?术前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的检出率为90.9%,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为100%,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为81.8%,B超检查阳性率为82.5%,CT为88.1%?6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另2例根据病理检查行局部切除术?结论: ERCP?纤维十二指肠镜是诊断乏特壶腹部癌的有效检查方法,早期诊断?早期选择合理的根治性切除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35例入院前误诊或漏诊、入院后确诊肝吸虫病病例临床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加深对该病临床特征的认识,从而减少误诊或漏诊,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确诊为肝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病原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经过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入院诊断中均未包含肝吸虫病,漏诊及误诊率高达100%。1例患者确诊后转院治疗。16例患者因肝胆胰脾彩色多普勒超声(以下简称彩超)、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等影像学报告考虑合并胆管系统疾病:7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其中1例因行ERCP+ENBD后出现黄疸,再次行ERCP拖拽出虫体,黄疸消退后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9例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或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其中2例行择期胆囊切除术。术后均予以吡喹酮驱虫治疗,待引流液中无虫体或虫卵查出,造影示胆管通畅后拔除引流管,继续观察3天。18例症状较轻者确诊后单纯予以吡喹酮治疗。34例同时选择性予以保肝、抗感染的综合治疗,效果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肝吸虫病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一次粪便虫卵检出率低且漏检率高,结合流行病学史、嗜酸性粒细胞、肝吸虫抗体、肝胆胰脾彩超、MRCP等影像学结果综合分析可减少对该病的误诊和漏诊。肝吸虫病合并胆管疾病、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后胆总管探查留置T管引流或ERCP中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切开术及鼻胆管引流术是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B超和X线对输尿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6 3例输尿管疾病的B超、X线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超、X线对输尿管疾病均有较高的诊断率 ,分别为 81.0 %和 90 .5 % ,B超对位于上段的输尿管疾病诊断率较高 ,X线则可补充其不足。结论 :B超应为首选方法 ,二者酌情联合 ,可提高输尿管疾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SC)的临床、影像和骨髓细胞学特征。方法:对1例TSC患者行影像学检查、骨髓细胞瑞氏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有典型的TSC临床表现(面部皮脂腺瘤、特征性影像学异常),同时并发重度缺铁性贫血。经支持治疗后贫血症状改善。结论:TSC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常累及多个系统,可导致缺铁性贫血等全身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