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区别黄芪与黄芪伪品蜀葵、刺果甘草,以免药房中使用混淆。方法从植物来源、显微特征、功能主治、化学成分、理化特征等加以鉴别。结果与结论黄芪与其伪品蜀葵、刺果甘草,要着重于显微鉴别与理化鉴别,仅凭肉眼经验鉴别黄芪与其伪品蜀葵、刺果甘草存在困难,借助显微镜、理化鉴别,容易区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对不同产地甘草及其伪品刺果甘草进行了快速无损鉴别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不经任何化学处理,对原始样品直接检测,获取样品的全部完整的光谱信息,通过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模式识别技术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实现了甘草及其伪品刺果甘草的快速无损鉴别.结果 甘草、伪品刺果甘草虽然属于同一科属... 相似文献
3.
对江苏省盐城市发现的一种长期错收错用的苦参混淆品,就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组织粉末特征及理化反应方面与正品作了对比鉴定,以澄清药材混乱品种,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5.
6.
将刺果甘草根茎粉碎后用80%工业酒精提取,提取浸膏与硅藻土拌颗粒再用二氯甲烷索氏提取,所得浸膏经柱层析分离,得14个化合物(A-N),已鉴定其中9个,分别为:后莫紫檀素(Homopterocarpin,A),豆甾-3,6-二酮(5.alpha.-Stigmastane-3,6-dione,B), β-谷甾醇(β-Sitosterol,C),4'-7-二甲氧基异黄酮(4',7-Dimethoxyisoflavone,D)、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E)、美迪紫檀素(Medicarpin,F)、异光甘草酚(Isoglabrol,I)、芒柄花素(Fomononetin,L)、胡萝卜苷(Daucosterol,N)。其中白桦脂酸、豆甾-3,6-二酮和胡萝卜甙为首次自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7.
四种甘草的红外光谱鉴别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胀果甘草(G.inflata)、光聚甘草(G.glabra)和刺果甘草(G.pallidiflora)的乙醚提取物进行红外光谱测定。结果显示:四种甘草分别具有独特的红外光谱特征,根据其红外光谱可以准确地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8.
9.
<正> 信石的理化鉴别,据《中药鉴定学》(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515)记载为“闭口管中加热,生白色升华物”。但由于信石除主含三氧化二砷(As_2O_3)外,还常含有硫、铁等杂质,而硫也易升华,因而对实验有所干扰,今采用盐酸溶解的方法,结果明显,现介绍如下:取信石粉末约0.1g, 相似文献
10.
用GC-MS方法对甘草属植物刺果甘草低熔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分离出80个组分,鉴定了其中51个成分。其中含单萜、含氧单萜、倍半萜、醛和羧酸及其同系物等。 相似文献
11.
江苏产刺果甘草低熔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C-MS方法对甘草属植物刺果甘草低熔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分离出80个组分,屯其中51个成分,其中含单萜、倍半萜、醛和羧酸及同系物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苍耳子混淆品刺果甘草果实的生药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苍耳子的混淆品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的果实进行了生药性状、显微特征和薄层层析鉴别,井与正品苍耳子做比较,为鉴别二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刺果甘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分析刺果甘草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25个峰,并且鉴定出峰所对映的化合物。化学成分主要为亚油酸乙酯(32.77%),十六烷酸乙酯(10.02%),2,3,7-三甲基-奎烷(6.49%),5-甲基-二十一烷(5.74%),二十三烷(3.80%),1-环乙基壬烯(3.70%),二十烷(3.63%),十八酸乙酯(3.59%)。结论:报道了刺果甘草根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法测定刺果甘草中后莫紫檀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果甘草根、茎、叶、果实不同部位中后莫紫檀素(homoptero-carpin)的含量,结果表明刺果甘草根中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9.
薄层光密度法测定刺果甘草中后莫紫檀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氯仿提取,薄层光密度法测定了刺果甘草中后莫紫檀素(homopterocarpin)的含量为0.0087%,平均回收率为100.99%,变异系数为1.5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