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急诊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102例进行急诊手术的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Hunt-Hess分级,Ⅰ级12例,Ⅱ级30例,Ⅲ级45例,Ⅳ级14例,Ⅴ级1例。结果:随访3月。3年.恢复良好80例,轻残9例,重残7例,死亡6例。结论:对破裂颅内动脉瘤进行急诊早期手术能有效预防其致命的再次破裂出血,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及远期疗效。方法对130例不同部位及类型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多种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后的效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功栓塞124例(139个动脉瘤),1例栓塞失败,转手术夹闭成功。6例术中出血,其中3例死亡,3例恢复良好。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1分3例,2分0例,3分1例,4分3例,5分123例。出院后对患者随访3~48个月,共随访119例(91.5%),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远期随访(大于6个月)33例(27%)。随访期1例载瘤动脉重度狭窄,行血管成形术,其余患者动脉瘤不显影,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根据不同颅内动脉瘤采用相应的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动脉瘤破裂出血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栓塞治疗急性破裂动脉瘤后血管痉挛的发生及治疗。方法:对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8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栓塞治疗破裂预内动脉瘤86例共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8例,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和Hunt-Hess分级及Fisher分级有关,经治疗后5例恢复正常,1例中度致残,2例放弃治疗。结论: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后症状性血管痉挛的发生率较低,腰椎蛛网膜下腔引流对降低血管痉挛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手术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手术采用翼点或改良翼点入路54例,经纵裂入路10例.枕下远外侧入路4例,联合入路或分期手术2例。采用夹闭、包裹等方法处理破裂的动脉瘤。手术中应用3%罂粟碱棉片覆盖痉挛血管,术后均常规应用3H疗法和钙拮抗剂。结果:70个动脉瘤中,成功夹闭68个、包裹2个。术中破裂7例,均夹闭。GOS术后评分:恢复良好48例、中度病残11例、重度病残7例、死亡4例。主要并发症有偏瘫、脑神经麻痹、颅内感染和肺部感染等。结论: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应从动脉瘤大小、动脉瘤部位、Hunt-Hess病情分级等方面综合考虑.以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6.
以CTA为诊断标准的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CT血管造影(CTA)诊断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及对治疗的指导作用和在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对疑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的65例病人施行CTA检查,明确诊断后直接行手术夹闭或介入治疗,并术后复查.结果:65例头CTA检查发现73个动脉瘤,其中47例单纯依靠CTA检查结果直接手术,而18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CTA显示的动脉瘤形态、大小和术中所见及DSA表现基本一致,无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术后恢复良好52例,生活自理7例,重度残废3例,死亡3例.术后21例有CTA复查结果,均显影良好.结论:CTA具有简便快速、安全可靠的优点,在动脉瘤破裂急性期可单独作为诊断依据,直接指导治疗,并可作为随访工具.  相似文献   

7.
颅内多发动脉瘤(multiple intracranial aneurysms,MIA)占颅内动脉瘤的8.0%~37.7%,以2个多见,特别是双侧后交通动脉瘤,3个动脉瘤仅占3.4%~3.9%。MIA不但增加了出血的概率,而且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因此,探讨其治疗方法及策略仍是目前脑血管病研究的一个重点。现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治疗的18例MIA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以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coil,GDC)栓塞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1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资料,对其发病情况、栓塞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4例动脉瘤栓塞后随访3个月~1年,无1例发生再出血。14例均恢复良好,1例未破裂(体检发现)。结论:脑动脉瘤用GDC栓塞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解式可脱性微弹簧圈(GDC)超早期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优势及可行性。方法:25例不同部位破裂颅内动脉瘤,一经全脑DSA检查证实,既在48h内气管插管全麻下使用GDC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前Hunt-Hess分级,Ⅰ-Ⅱ级15例,Ⅲ级7例,Ⅳ级2例,Ⅴ级1例,结果:术后恢复优良者22例(88.0%)。出现一过性偏瘫,失语1例,单纯运动性失语1例,均于1月后逐渐恢复,死亡1例(Hunt-HessV级)。结论:对Hunt-Hess分级Ⅰ-Ⅳ级的病人实施超早期栓塞治疗可避免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降低死亡率;术后恢复时间与术前Hunt-Hess分级,是否存在颅内血肿或(和)伴有脑血管痉挛有关,与病人年龄无直接相关,Hunt-Hess分级Ⅴ级是术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DC治疗破裂动脉瘤22例,动脉瘤25个。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均无复发,无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术后1~3个月出现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外科治疗,就其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处理和治疗策略进行探讨。方法对10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在发病3d内选择可控性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囊性动脉瘤,带膜支架置入治疗梭形动脉瘤、宽颈动脉瘤或巨大动脉瘤以及显微手术夹闭。术后采用脑脊液引流等方法,积极治疗引起脑血管痉挛的病因,防止脑血管痉挛和脑出血。结果 10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治疗72例,显微手术夹闭28例。术后98例临床痊愈,其治疗结果根据Glasgow预后评分:Ⅰ级76例,Ⅱ级13例,Ⅲ级7例,Ⅳ级2例,Ⅴ级2例。全组死亡2例,死亡率2%。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应于急性期有选择地采用最佳的外科治疗,术后治疗的策略应着重于早期处理SAH,防治脑血管痉挛(CVS)及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降碍(DIND)。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2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向阳  桂明  韩飞  陈亮  代金龙  吴娟  徐丰乐 《安徽医学》2010,31(10):1161-1163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疗效,探讨介入治疗的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患者的血管造影诊断、介入栓塞治疗过程及其疗效。结果 22例患者全部致密栓塞,20例恢复良好,1例中残,1例死亡。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具有微创、手术风险小、适应证广、后遗症少、疗效可靠的特点,值得更多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对13例经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颅内动脉瘤,使用电解可脱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13例中,后交通动脉瘤5例,颈内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2例;动脉瘤呈囊状7例,球形2例,葫芦形2例,宽颈2例;动脉瘤直径在4-11mm之间。结果13例电解式可脱栓塞病例中,动脉瘤腔100%栓塞6例,95%栓塞4例,80-90%栓塞2例,不足80%1例。栓塞后载瘤动脉痉挛3例,弹簧圈少量脱出动脉瘤1例次,过度栓塞1例次。结论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治疗颅内动脉瘤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探讨其栓塞时机、技术要点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治疗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栓塞所用弹簧圈包括GDC-360°、GDC-Matrix以及水解脱弹簧圈。对2例宽颈动脉瘤及1例夹层动脉瘤分别采用球囊Remolding技术及Neuroform支架辅助水解脱弹簧圈进行栓塞。结果100%栓塞16例;95%栓塞1例;90%栓塞1例。术后死亡1例,术后因脑血管痉挛并发一过性偏瘫、失语2例,无动脉瘤破裂出血。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微创、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SAC)治疗急性期(≤28 d)颅内破裂动脉瘤(RIA)围手术期技术相关并发症及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接受SAC治疗的急性期RIA患者,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可能存在的围手术期技术相关并发症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最终接受SAC治疗并完成30 d随访的急性期RIA患者共509例,其中男170例、女339例。28例(5.5%)患者围手术期发生缺血并发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位于血管分叉处是SAC治疗急性期RIA患者围手术期发生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4.108,P=0.001]。25例(4.9%)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出血并发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是SAC治疗急性期RIA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74,P=0.014)。出院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3~5分的患者81例(15.9%),死亡(mRS评分为6分)27例(5.3%),预后不良(mRS评分>2分)率为21.2%(108/50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入院时高Hunt-Hess分级(3~5级)、围手术期发生缺血并发症、围手术期发生出血并发症、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差是急性期RIA患者SAC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结论 对于SAC治疗的急性期RIA患者,动脉瘤位于血管分叉处是围手术期发生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0岁是围手术期发生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GCS评分较差的患者出院时临床预后较差,围手术期发生缺血及出血并发症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的亚低温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与其预盾的关系,研究亚低温治疗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我科自2000年5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7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按照Hunt—Hess分级Ⅰ-Ⅲ级57例。Ⅳ-Ⅴ级18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亚低温组患者术后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GOS评分。术后随访3mo。结果亚低温组38例患者术后3mo时恢复良好31例,中残3例。重残及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对照组37例患者术后3mo时恢复良好26例,中残5例.重残及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结论通过亚低温治疗可提高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的恢复良好率及术后的伤残等级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显微手术夹闭破裂颅内动脉瘤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经验及体会。方法48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术中采用罂粟碱溶液冲洗,术后采取腰大池持续引流、尼莫地平经深静脉持续泵入、适度的3H治疗等综合措施。结果48例患者,术后6例(12.5%)发生脑血管痉挛;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34例(70.8%),轻残11例(22.9%),重残3例(6.3%),无植物生存和死亡病例。结论破裂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中、术后,积极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血管内介入术与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效果及并发症,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对纳入血管内介入术与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对照试验资料,运用meta分析对纳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其OR值(95%CI)。结果:两组完全闭塞率,术后312个月预后良好率、脑积水及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检验均P<0.01,有统计学差异,合并分析结果 OR值(95%CI)分别为0.32(0.22,0.48)、1.96(1.54,2.48)、1.92(1.22,3.02)、1.13(0.62,2.05)。结论:显微开颅夹闭组较血管内介入组动脉瘤完全闭塞率高;术后312个月预后良好率、脑积水及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检验均P<0.01,有统计学差异,合并分析结果 OR值(95%CI)分别为0.32(0.22,0.48)、1.96(1.54,2.48)、1.92(1.22,3.02)、1.13(0.62,2.05)。结论:显微开颅夹闭组较血管内介入组动脉瘤完全闭塞率高;术后312个月患者良好率、脑积水发生率血管内介入组较夹闭组高;两组在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考虑术后脑血管痉挛可能与疾病程度呈双向关系,根据患者临床分级进行分组研究可能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永峰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6):491-492
目的探讨LMA-ProSeal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时采用ProSeal喉罩通气,观察喉罩置入和拔除时无创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结果喉罩置入和拔出时患者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变化不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Seal喉罩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