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了解中国艾滋病病人中CCR-5、CCR-2b和SDF-1基因型组成和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及其与病程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68份艾滋病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样本进行扩增,获得人基因组中CCR-5、CCR-2b和SDF-1基因片段,通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或DNA测序分析CCR5-△32、CCR5-m303、CCR2b-64I和SDF1-3'A的等位基因突变频率.结果68例艾滋病病人中未发现有CCR5-△32和CCR5m303基因突变,CCR2b-64I和SDF1-3'A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21.32%和27.94 %,95%CI分别为11.6%~31.0%和17.2%~38.6%.CCR2b-64I和SDF1-3'A等位基因突变频率的群体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规律.SDF1-3'A/CCR2b-64I、SDF1-3'A、CCR2b-64I等位基因突变型和野生型个体发展为AIDS的潜伏期分别为7年、5.8年、5.2年和4.6年.结论目前发现的HIV感染者均为无CCR5-△32和CCR5-m303的易感人群.本研究首次阐明了中国HIV感染者人群中CCR5-△32、CCR5-m303、CCR2b-64I和SDF1-3'A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和多态性特点发现CCR2b-64I和SDF1-3'A等位基因突变可延缓艾滋病病程的发展,为深入研究HIV-1抗性基因对中国人群HIV-1感染的遗传易感性及其在艾滋病病程发展中的作用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HIV-1相关的等位基因CCR5△32、CCR5m303、CCR2b和SDF1在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中的分布,为深入分析这些遗传突变在HIV-1感染、艾滋病发病进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地区近年来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标本共91份,提取基因组DNA。经PCR或PCR- RFLP分析,计算遗传突变频率、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构成比例。采用x^2检验或t检验进行群体分布的拟合度和差异的显著性分析。结果 在所有被检测的91例HIV-1感染者的个体中,未发现有CCR5△32和CCR5m303的遗传突变,CCR2b-641和SDF1-3’A的突变频率较高,分别为21.43%和25.82%。与中国普通汉族人的结果相近。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深圳地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本身对HIV-1病原体可能具有较大的遗传易感性。由于他们具有较高的CCR2b-641和SDF1-3’A突变频率,后者在艾滋病发病过程中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HIV-1相关的等位基因CCR5△32、CCR5m303、CCR2b和SDF1在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中的分布,为深入分析这些遗传突变在HIV-1感染、艾滋病发病进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地区近年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标本共91份,提取基因组DNA.经PCR或PCR-RFLP分析,计算遗传突变频率、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构成比例.采用x2检验或t检验进行群体分布的拟合度和差异的显著性分析.结果在所有被检测的91例HIV-1感染者的个体中,未发现有CCR5△32和CCR5m303的遗传突变,CCR2b-64I和SDF1-3'A的突变频率较高,分别为21.43%和25.82%.与中国普通汉族人的结果相近.结论研究结果提示深圳地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本身对HIV-1病原体可能具有较大的遗传易感性.由于他们具有较高的CCR2b-64I和SDF1-3'A突变频率,后者在艾滋病发病过程中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艾滋病病毒 (HIV) 1型感染辅助受体CCR5、CCR2和SDF 1等基因的多态生与HIV 1感染和发病过程有密切的关系 ,但上述基因对中国人群易感性的影响尚不清楚 ,为此 ,研究了中国HIV 1感染者四种基因型的分布特点 ,以了解其对中国人群HIV 1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HIV 1感染者被分为经血液传播途径感染和经性传播途径感染的两类人群 ,应用PCR RFLP技术分析HIV感染者CCR5Δ32、CCR2 6 4I、SDF1 3′A、CCR5m30 3四种基因多态性 ,使用SPSS11 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HIV感染者与中国正常人群上述基因型分布的差异。结果 在189例HIV 1感染者中 ,没有发现CCR5Δ32和CCR5 m30 3突变基因型 ;SDF1 3′A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 2 6 14 % ,CCR2 6 4I的突变频率为 19 82 %。χ2 检验的结果发现 ,中国HIV 1感染者SDF1 3′A、CCR2 6 4I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中国正常人群没有显著性差异 (χ2 =1 2 6 6、0 138,P值均 >0 5 )。对血液传播途径感染人群和性传播途径感人群分别进行统计 ,同样发现与中国正常人群SDF1 3′A、CCR2 6 4I基因型的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SDF1 3′A、CCR2 6 4I基因多态性突变 ,对于中国人群HIV 1X经血液途径和性途径的感染没有明显的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中国汉族人群中艾滋病相关的CCR2-64I和CCR5-C927T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和多态性特点。方法 用试剂盒提取中国889例汉族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基因组DNA,随之进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和DNA直接测序法分析,并对有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检测的889例个体中,野生型CCR2-64I等位基因纯合子(基因型64V/64V)有570例,杂合子(64V/64I)298例,突变纯合子(64I/64I)21例,所占百分比分别是64.1%、33.5%和2.36%,CCR2-64I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0.1913。在889份基因样品中,有93例经过CCR5-C927T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显示野生型CCR5-C927T纯合子(基因型C/C)为63例,占67.7%;杂合子(C/T)为26例,占28.0%;突变纯合子基因型(T/T)为4例,占4.3%;CCR5-C927T等位基因频率为0.183。统计分析表明在我国汉族人群中,上述两种等位基因多态性呈Hardy-Weinberg平衡分布。结论 本研究首次阐明了土生土长的中国汉族人群中CCR2-64I和CCR5-C927T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和多态性特点,这一结果将有助于综合评估中国人群对HIV-1感染的遗传易感性,同时为深入研究HIV-1抗性基因在艾滋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四川省HIV1各亚型的流行情况。方法采集四川省内检出的12例HIV1感染者的全血标本,提取核酸后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技术扩增HIV1env基因区,用异源双链电泳泳动法进行HIV1亚型的分析。结果12份标本中有11份PCR扩增阳性,亚型分析证明11份标本均为B亚型。结论HIV1B亚型可能是四川省流行的主要亚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了HLA-DRB1基因对风湿热的遗传易感性,方法;用PCR-SSP方法对广东地区51例风湿热患者和102位正常人的HLA-DRB1基因进行定型分析且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与风湿热的相关性。结果:风湿热患者HL-ADRB1等位基因分布异常喏上素DRB1*0301基因频率为23.3%,而正常人仅为6.59%。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检索收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相关的研究结果,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和总结,探讨中国45个民族群体SDF1-3’A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SDF1-3’A在中国45个民族群体中的分布存在种族和地域差异,无明显地域上的趋势性变化,多数民族突变频率与美国白人、高加索人及亚洲黄种人水平比较接近,但明显高于美国黑人和西班牙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中国汉族、藏族和维吾尔族等8个民族人群中HIV-1抗性的SDF1-3’A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和多态性的特点。方法:以中国健康人群(2415例),性病患者(259例)和HIV-1感染(217例)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和DNA直接测序等方法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彝族,普米族和佤族健康人群中,SDF1-3’A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在28.13%-29.86%之间,瑶族和汉族人群分别为26.8%和27.81%,维吾尔族,蒙古族和藏族人群介于19.10-20.41%之间,性病和HIV-1感染者中,SDF1-3’A的突变频率分别是27.4%和24.65%。和美国白人相比(约20%),我国汉族和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人群的SDF1-3’A基因突变频率相对较高。结论:本项研究报道中国人群中SDF1-3’A等位基因的突变和多态性特点,为进一步研究SDF1-3’A等位基因多态性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群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中国人群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Medline数据库,依据选择标准收集所有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RevMan4.2软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8篇文献,包含慢性乙型肝炎组501例和正常对照组855例.经综合分析:HLA-DRB1*03和HLA-DRB1*08可能为中国人群慢性乙型肝炎的易感性基因型(OR=2.44,95%CI:1.65-3.61,P<0.00001;OR=1.57,95%CI:1.08-2.28,P=0.02);HLA-DRB1*13和HLA-DRB1*15可能是我国人群慢性乙型肝炎的保护性基因型(OR=0.40,95%CI:0.21-0.79,P=0.008;OR=0.64,95%CI:0.46-0.90,P=0.01).结论:中国人群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与HLADRB1基因的多态性有关,与其他国家人群既有相同点,也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1.
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扩张型心肌病遗传易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在一定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病毒感染诱发的免疫性心肌损伤。这种抗自身组织的异常免疫应答是由于病毒诱导心肌细胞抗原暴露,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类分子异常表达,将自身抗原信息传递给T淋巴细胞,引起心脏自身免疫损伤。HLA限制T细胞受体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特发性矮小(ISS)男童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523例ISS男童(病例组),286名身高正常男童(正常对照组),用SNaPshot技术平台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男童中,IGF-1R基因rs1976667位点不同基因型与ISS遗传易感性有关(P =0.047),呈G显性遗传(P =0.020),在G显性遗传模式下与遗传靶身高标准差积分值(THSDS)相关;IGF-1R基因rs2684788位点G等位基因与ISS遗传易感性有关(P =0.021),呈G显性遗传(P<0.001),在G显性遗传模式下与THSDS及体重指数(BMI)相关.结论 人IGF-1R基因的rs1976667、rs2684788位点可能与ISS男童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广西巴马地区和贺州地区普通壮族人群TGF-β1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地域间的遗传差异。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广西巴马地区及贺州地区健康壮族成年人TGF-β1基因的G-800A、C-509T、T+869C、G+915C多态位点,并比较两者相应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研究对象中,G-800A位点的基因型均为-800GG,G+915C位点的基因型均为+915GG;C-509T和T+869C两位点有多态性分布,其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1)。与贺州组比较,巴马组基因型-509CT、+869TT、+869TC的频率明显升高(P均〈0.01),基因型-509TT和+869CC的频率明显降低(P均〈0.01)。基因型组合类型在两组中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并以GG-TT-CC-GG的频率分布最高,但其在巴马组中的频率明显低于贺州组(P〈0.01);基因型组合为GG-CT-TC-GG和GG-TT-CC-GG的频率均明显高于贺州组(P均〈0.01)。结论巴马地区与贺州地区壮族人群TGF-β1基因多态性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GF-β1基因-509CT、+869TT、+869TC多态性可能是巴马人群健康长寿的有利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miR-26a-1 rs7372209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探讨miR-26a-1 rs7372209基因多态性与华南地区汉族人冠心病遗传易感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分析技术,对295例冠心病患者和283名对照个体的miR-26a-1 rs7372209(C>T)多态位点进行分型,采用非条件逻辑回归分析统计该多态位点与冠心病易感的相关性。结果 CC、CT、TT基因型在冠心病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4.6%、37.6%和7.8%,在对照组中分别是57.2%、37.5%和5.3%,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54,P=0.460)。携带miR-26a-1 rs7372209 T变异等位基因与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无明显相关(OR=1.15,95%CI=0.88~1.49,P=0.315)。结论 miR-26a-1 rs7372209(C>T)多态位点与华南地区汉族人冠心病易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转化生长因子(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遗传易感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340例为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271例为对照组,利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分析技术对TGF-β1-509C/T(rs1800469)多态位点进行分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该多态位点与冠心病易感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CC、CT和TT基因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9C/T多态位点与冠心病无易感相关性(χ2=2.813,P=0.245)。在不吸烟患者中,CT和TT基因型均显著增加个体患冠心病的风险(OR=1.98,95%CI:0.98~4.02,P=0.059、OR=2.49,95%CI:1.20~5.17,P=0.014),T等位基因明显增加个体患冠心病的发病风险(OR=1.49,95%CI:1.07~2.08,P=0.019)。结论 TGF-β1-509C/T(rs1800469)多态位点在不吸烟人群中与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有关,并且T等位基因是个体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2、CCR5基因多态性与 1型糖尿病 (T1DM)及其一级亲属之间的关系 ,并与T2DM及非DM对照进行比较。 方法 利用PCR方法检测 48例T1DM及其 5 7名一级亲属CCR5的基因多态性 ,利用BsaBI限制性内切酶的PCR RFLP方法检测T1DM及其一级亲属的CCR2基因多态性。 结果 T1DM组、T1DM一级亲属组、T2DM组分别与非DM对照组比较 ,CCR5Δ32突变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差异无显著意义。T1DM组CCR2 6 4I突变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非DM对照组 (P <0 .0 1) ;T2DM组CCR2 6 4I突变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均低于T1DM组 (P <0 .0 1)。 结论 CCR5Δ32突变与T1DM无显著相关性。CCR2 6 4I突变与T1DM发病显著相关 ,CCR2基因可能是T1DM一个新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7.
赵龙  马涛  陈达  刘志  夏书月 《山东医药》2014,(15):83-85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基因MetllThr(rs721917T/C)多态性,并分析其与COP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COPD患者(COPD组)和100例年龄、性别、吸烟史相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方法检测两组SP—D基因MetllThr(rs721917T/C)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结果两组不同位点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遗传性Hardy—Weinberg平衡(P均〉0.05)。COPD组rITr、Tc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5%、46%和39%,对照组分别为25%、48%和27%,两组比较,P=0.030;COPD组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2%、38%,对照组分别为51%、4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26)。结论sP.D基因MetllThr多态性可能与COPD遗传易感性增加有关,C等位基因突变可能是COPD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昂  杨宏伟  王淑辉 《山东医药》2004,44(31):26-27
2001~2003年,我们运用PCR-SSP方法对中国北方地区49例重症肌无力(MG)与HLA-DQB1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探讨MG免疫学异常的机制,并为寻找MG的易感基因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中国汉族人群特异TLR2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与结核病易感性之间关系。 方法 在小样本中测序检测TLR2基因中可能存在的基因多态性,再用连接酶特异检测技术在大样本进行SNP分型,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之间相关性。 结果 共检测到6个基因多态性,它们在结核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等位基因、基因型以及单配体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LR2基因多态性并不是中国汉族人群结核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醌氧化还原酶1(NQO1)基因第六位外显子(C609T)、第四位外显子(C465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RFLP法检测20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观察组)和209例健康体检女性(对照组)NQO1 C609T、NQO1 C465T的基因型,并统计等位基因,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NQO1 C609T基因型C/C分布低于对照组,基因型T/T、C/T及等位基因T分布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NQO1 C465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比较,P均>0.05.观察组初潮年龄<15岁者NQO1 C609T基因型C/C分布低于对照组,T/T、C/T分布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未绝经者NQO1 C609T基因型C/C分布低于对照组,T/T、C/T分布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NQO1 C609T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关,携带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