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除按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外,同时给予心理支持、饮食指导、排便护理、活动护理、疼痛的舒适护理等系统化护理,对照组50例予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便情况及排便时患者的舒适度.结果:首次排便时间观察组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次排便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排便时的舒适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排便情况,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潘登 《大家健康》2017,(10):165-166
目的:观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针刺足三里、天枢穴对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给予针刺足三里、天枢穴,每日两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所用时间短(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天枢穴能够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闭彩旗 《右江医学》2013,(6):897-899
目的 探讨个性化术前访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22例择期行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给予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61例,给予个性化术前访视.于干预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患者的焦虑程度及统计焦虑发生率;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结果 干预前两组焦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舒张压显著降低(P<0.01),心率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的收缩压显著升高(P<0.01),心率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所需时间更短.结论 对LC患者进行个性化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保持血压、心率的稳定,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对Ⅰ期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在该院门诊诊治的Ⅰ期高血压患者18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1例.观察半年,两组均不服用控制高血压药物,给予常规的高血压防治知识教育,对照组根据每位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干预措施,并追踪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干预后血压、生活方式改善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药物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Ⅰ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对远端胃癌根治术术后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之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住院患者60例,依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取胃癌术后患者入组.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分为针刺组、假针刺组.采用"复元活血通腑针",取百会、内关、天枢、足三里穴,电针治疗20 min,每日一次,至术后第5 d.观察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诊断、手术情况和手术方式,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连续治疗至术后第5 d后,电针组平均排气时间(3.30±0.79)d,平均排便时间(4.23±0.82)d;假针刺组平均排气时间(4.17±0.75)d,平均排便时间(5.33±0.92)d.组间比较,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方面,电针组数据显著优于假针刺组(P<0.01).术后胃管拔除时间、止痛药使用情况方面,电针组显著优于假针刺组(P<0.01).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电针组所需时间均相对假针刺组显著缩短短(P<0.01).结论:电针对胃癌术后患者快速康复具有促进作用,能够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并且减少止痛药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卧床患者排便的影响,从而减少便秘的发生。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8例卧床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或医嘱须卧床2周以上),其中观察组68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入院后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常规,未进行早期排便干预;观察组入院72h内对患者进行排便评估,及早干预,对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及两次排便间隔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和排便间隔时间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卧床患者的排便可以缩短患者首次排便时间,也可以缩短排便平均间隔时间,可以有效预防神经外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术后早期腹胀原因和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 方法 将60例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用30-34号硅橡胶胸腔引流管进行肛管排气排液,对照组用温盐水灌肠.比较观察组患者腹围变化情况和两组患者处置后首次自主排便时间.结果 观察组处置前后腹围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首次自主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用30-34号硅橡胶胸引管经肛门排气排便,对解除体外循环术后早期因肠道积水积液引起的腹胀效果明显,可促进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EBN)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0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行EBN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持续时间、排便时心率、心电图S—T段变化以及便秘、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及再次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EBN能显著降低AMI患者便秘发生率,从而降低由此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对Ⅰ期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在该院门诊诊治的Ⅰ期高血压患者18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1例。观察半年,两组均不服用控制高血压药物,给予常规的高血压防治知识教育,对照组根据每位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干预措施,并追踪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干预后血压、生活方式改善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药物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Ⅰ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前瞻性护理对于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加预防便秘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前瞻性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入院时排便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比入院10 d后两组患者排便情况与死亡率.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后首次排便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入院后3d内首次排便患者42例,占85.71%,对照组3d内首次排便患者22例,占44.90%,两组相比,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0 d后便秘发生人数为6例,占12.24%,对照组便秘人数19例,占38.78%.同时观察组心绞痛,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与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相应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充分认识到大便通畅对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的重要性,可以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降低便秘发生率,从而减少因便秘造成的严重并发症与死亡率,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电针天枢上巨虚治疗糖尿病性便秘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患者便秘症状评分、排便时间的变化。针刺组取天枢、上巨虚,并接电针疏密波,留针30min。针刺1次/d,7d/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对照组给予普瑞博思10mg,3餐前30min口服,3次/d。结果:针刺组有效率96.0%,对照组有效率68.8%,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排便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在用力情况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针刺组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方面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临床疗效优于普瑞博思,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针刺对便秘大鼠模型排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对便秘大鼠模型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复方地芬诺酯复制便秘大鼠模型,观察针刺合谷、足三里对大鼠首次排便时间、12 h排便粒数和排便重量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首次排便时间延长、大便粒数和重量显著减少;针刺治疗后,便秘大鼠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缩短,12 h大便重量和粒数明显增加.结论:针刺能够显著改善便秘大鼠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排便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排便障碍患者100例,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排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后,两组排便积分限制降低,观察组排便积分为(1.02±0.47)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1.84±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便通畅率为92.0%,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排便障碍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排便障碍显著改善和减少,值得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4.
护理干预对控制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素英  刘娟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1):1396-139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护理干预组实施干预措施,非干预组按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增强患者的防病意识和自我监测能力,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理想血压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就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浅显的分析.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及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护理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压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效调节和改善了患者血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疾病患者术后排便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肛肠外科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排便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排便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对肛门疾病患者术后排便可起到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曾锦丹  杨玉霞  黄纪媛 《黑龙江医学》2021,45(10):1038-1039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选取35例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FTS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35例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流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流质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28%低于对照组的48.57%(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能促进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肠功能更快的恢复,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更加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单独口服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口服莫沙必利的基础上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味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首次排便时间、每周排便次数、每次排便时间、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每周排便次数、每次排便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复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龙凤 《吉林医学》2014,(27):6142-614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手术包括左半结肠切除术、横结肠切除术等。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结肠癌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情况、术后的下床活动情况);记录观察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的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前者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顺利度过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配合护理干预预防白血病患者化疗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只给予白血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穴位敷贴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排便频率积分及首次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为9.3%明显低于对照组40.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排便频率积分及首次排便时间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敷贴配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白血病患者化疗后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