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重度肺功能减退胸部肿瘤病人外科治疗及围术期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度肺功能减退胸部肿瘤病人的外科治疗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分析总结46例重度肺功能减退胸部肿瘤病人的手术经验及围术期管理经验。结果 术前肺功能检查均为重度肺功能减退,FEV1〈30%-50%、MVV〈30%~50%、FVC〈40%~60%。全组均经手术治疗,无手术中死亡,术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8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6.5%。结论 重视麻醉及术中操作,加强国术期管理,大部分重度肺功能减退胸部肿瘤病人是能够耐受胸部手术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颈椎肿瘤手术的麻醉经验。方法对本院2006年8月—2007年10月收治的31例颈椎肿瘤手术的麻醉管理进行回顾总结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重度输血过敏反应,无1例术中死亡,全部清醒拔管送回病房,手术平均出血1200ml。结论颈椎肿瘤手术的麻醉要注意术中大量失血,做好预防与处理输血过敏反应,同时注意呼吸系统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麻醉和术中管理经验。方法 结合我院 2例患者麻醉和术中管理体会 ,根据文献资料 ,探讨较好的麻醉方法和术中管理要点。结果  2例患者手术麻醉过程基本顺利 ,取得了预期的临床效果。结论 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麻醉应注意维持术中血压相对平稳 ,加强脑供血 ,注意脑保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髋关节周围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175例70~95岁,ASA分级Ⅰ-Ⅲ级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及全身麻醉,行骨科手术的麻醉处理。结果17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125min,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充分做好对患者的全面评估,积极治疗伴发病,使患者在最佳状态下实施手术,加强围术期管理,保证手术顺利,麻醉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30例老年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 30例麻醉效果好,手术顺利,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 硬膜外麻醉是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漏诊嗜铬细胞瘤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麻醉手术中12例漏诊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术后的处理.结果 术后随访,10例患者血压2~3d例恢复正常,1例术后24h死于心衰,1例暂停手术.结论 术前明确诊断,严密监控血压及肿瘤切除后管理是手术治疗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7.
多阶段控制性降压复合低温用于骶骨肿瘤切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阶段控制性降压复合低温麻醉对骶骨肿瘤切除术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12月至2001年7月23例骶骨肿瘤切除手术麻醉的处理对术中出血量、心电图、尿量、肝肾功能的影响及麻醉并发症。结果:患者全部顺利度过手术期,术中出血量少,心电图ST-T监测无明显变化,术后肝肾功能无异常。结论:采用多阶段控制性降压复合代温的麻醉方法,术中加强监护,可有效减少骶骨肿瘤切除手术的出血量和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肺部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和效果,旨在探究麻醉的最佳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麻醉科收治的同期双侧肺部手术患者60例作本次研究对象,对所选的手术患者进行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麻醉医师在手术前进行手术讨论,根据病变的程度和性质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双腔支气导管,包括麻醉前生理状况评估情况,手术中制定的呼吸循环管理和麻醉苏醒期的管理方法,手术后阵痛处理方法等。结果:所选的60例研究对象均顺利成功的完成了手术,术中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均在正常的范围,并且患者在术后均无手术期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手术的平均时间为(3.56±1.68)h,其中单肺通气平均时间为(2.43±1.02)h,平均麻醉时间为(4.24±1.52)h,患者平均在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为(4.43±2.11)d,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43±7.02)d。结论:对同期双侧肺部患者成功麻醉的关键因素是要根据患者的手术种类和肺部情况评估患者能否耐受同期手术,采取有效的麻醉处理方法,确保患者顺利度过同期手术。  相似文献   

9.
45例巨大甲状腺肿瘤压迫气管病人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大甲状腺肿瘤压迫气管,使气管变异,造成呼吸困难,患者在手术期间有发生呼吸道梗阻甚至窒息死亡的危险^[1],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处理有其特殊性。因此,对于麻醉方法的选择以及如何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做好颈部手术麻醉工作的关键。我院1990-2005年对45例巨大甲状腺肿瘤压迫气管手术的麻醉中,采取经口(或鼻)气管内插管全麻,过程顺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胸部肿瘤术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运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8例胸部肿瘤术后出现ARF的患者,所选的患者根据呼吸肌力、手术并发症、手术后的肺疾病以及原发病等原因实施了不同方式的机械通气治疗,其中122例实施了有创通气治疗,6例实施了无创性正压通气。结果128例胸部肿瘤术后出现ARF患者进行分析,108例治愈,20例死亡;24例存在严重肺部感染或者肺不张的患者运用纤维支气管镜实施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108例患者得到了2个月的随访观察,未见有ARF复发情况。结论胸部肿瘤术后出现ARF的患者应选择正确的通气模式,实施有针对性的机械通气治疗,正确的机械通气有助于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Da Vinci S 手术操作系统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优缺点.方法 2011 年9-10 月,我院胸外科应用DaVinci S 手术操作系统行胸腔肿物切除术4 例.总结分析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指标.结果 4 例患者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胸,术后病理为胸腺瘤(AB 型)1 例、胸腺囊肿1 例、脂肪瘤样增生1 例、神经鞘瘤1 例.平均手术时间12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5ml,术后活动时间平均2.5d,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时间平均2.75d,平均住院日为9.25d.术后随访1 例疼痛时间较长,无复发转移,无并发症.结论 Da Vinci S 手术操作系统行胸腔肿物切除术安全可靠,手术视野的暴露及操作的灵活性均优于常规手术及胸腔镜手术,且手术效果与常规手术及胸腔镜手术相当.但存在触觉反馈消失等缺陷,以及昂贵的价格使其难于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麻醉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ASAI-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复合组15例,用安氟醚吸入全麻加硬膜外阻滞;对照组15例,全凭安氟醚吸入全麻。对两组在术中循环应激、苏醒和拔管时间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复合组循环应激反应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术毕苏醒和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拔管后病人无躁动不安,术后镇痛方便、可靠,咳嗽排痰好。结论安氟醚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是应用于开胸手术中的一种安全、合理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神经阻滞方法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择期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三组: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A组)、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B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C组)。A组行超声引导下T4-5椎旁神经阻滞:0.5%罗哌卡因+地塞米松5 mg 20 mL;B组行T5-6或T6-7间隙硬膜外穿刺,硬膜外注射1.4%利多卡因5 mL;C组无特殊处置。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等术中情况;统计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监测入室时(T0),麻醉诱导后5 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20 min(T3),清醒即刻(T4)各时间点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三组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时间及用量。结果 A组较C组瑞芬太尼使用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A、B两组患者T1、T2、T3时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P<0.05),但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麻醉诱导后3组患者心率都有所下降,手术开始时及清醒即刻三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心率下降更明显,A组次之。A、B两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时间及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时间及使用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相比,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也会引起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ve factors of chylothorax and study on its diagnosis,principle of treatment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after the resection of esophageal carcinoma.Methods Retrospective study on 856 cases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resections perform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1988 to Nov.1999 and 11 cases of postoperative chylothorax.Analyze the relation between operative methods for resection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and the occurrence of chylothorax,the suitable time for operative treatment of chylothorax and the proper method of thoracic duct ligation.Results Among 11 postoperative chylothorax,1 case were cured by conservative and 10 cases were cured by operative treatments.Conclusion For postoperative chylothorax,if the amount of thoracic drainage fluid exceeds 800ml per day for 7days without reduction, it should be treated by surgical operation in time. Preventive surgical ligation of thoracic duct during the course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resection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hylothorax.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胸部疾病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经验并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原则和发展方向。方法对我院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采用VATS治疗的305例胸部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均在静吸复合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下进行。结果30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并发症(血胸3例)发生率为0.98%(3/305)。结论VATS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和对美容影响小的优点.可列为自发性气胸、血气胸、肺大疱的首选治疗术式。目前VATS临床应用有局限性,尚不能完全代替常规开胸手术,应严格掌握VATS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微创切口在胸部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开胸技术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经验.方法:应用微创开胸切口行胸外科手术189例,手术入路包括前外侧小切口、后外侧小切口、腋下小切口.术式包括肺叶切除、肺楔形切除、纵隔肿瘤切除、肺大泡切除缝扎并胸膜固定术、脓胸廓清术等.结果:全组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无严重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快.结论:微创开胸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同时兼顾美观,疗效满意,只要适应症选择得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微创开胸技术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创入胸切口行心胸外科手术72例,其中经腋下小切口施行肺叶切除(包括楔型切除)17例,全肺切除肺癌根治性手术1例,肺大疱切除缝扎23例,脓胸廓清术6例,动脉导管结扎21例(其中经胸膜外径路5例);经胸腔镜辅助切口施行肺叶切除(包括楔型切除)l例,肺大疱切除缝扎2例,动脉导管结扎1例。结果:全组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治疗,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损伤小,围手术期出血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患者痛苦小,遗留疤痕较小,基本上不影响肌肉和关节功能,术后康复加快,明显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结论:微创开胸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适用性广及住院手术费用减低等优点,同时兼顾美观,疗效满意,符合“微创”外科的新观点,只要适应症选择得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人工椎体治疗胸腰椎椎体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9月,对14例胸腰椎肿瘤患者行胸腰椎前路椎体切除、复合人工椎体植入、前路钉板内固定术。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32~68岁,平均50岁。T112例;T122例;L15例;L25例。病理学诊断:动脉瘤样骨囊肿3例,血管瘤5例,骨巨细胞瘤2例,转移瘤3例。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0个月,复合人工椎体植骨融合率85.7%,无内固定松动及螺钉断裂,所有病例存活至今。结论彻底切除胸腰椎肿瘤,通过椎体间人工椎植入内固定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疗效满意。复合人工椎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融合率高,牢固可靠,是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胸椎旁阻滞(TPVB)对肺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中心2017年1月~2018年5月接受单纯全身麻醉(GA)或全身麻醉联合TPVB(TPVB+GA)下肺癌切除术的初治肺癌患者,并通过对基线特征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最终以1∶2分别纳入47例TPVB+GA行肺癌切除术的患者和94例GA行肺癌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胸椎旁阻滞对肺癌切除术患者5年总生存时间(OS)、无复发生存时间(PFS)、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等的影响。结果 生存分析显示TPVB+GA组患者PFS较GA组显著延长(log-rank P=0.034),其中TPVB+GA组优势比OR 0.45(95%CI,0.33~0.89);进一步对各临床参数作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再次验证了上述结果,TPVB 是肺癌手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2,OR=0.33,95%CI,0.16~0.66)。Cox回归生存分析还发现术中瑞芬太尼使用剂量较低与肺癌患者预后较好有显著相关(P=0.017,OR=0.47,95%CI,0.25~0.87),卡方检验则表明TPVB明显降低术中瑞芬太尼剂量。结论 胸椎旁阻滞可延长肺癌切除术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肿瘤术后乳糜胸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法,对10例食管肿瘤术后乳糜胸的临床诊治进行分析。结果首次将乳糜胸划分为即发型和迟发型两种临床类型并给予相应治疗。结论即发型乳糜胸应采用早期低位胸导管结扎术,迟发型乳糜胸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均有效。预防乳糜胸的关键是手术中对主动脉弓后及上下部位的仔细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