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希晶 《医学综述》2010,16(14):2109-2112
Ⅰ型干扰素通路异常活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Ⅰ型干扰素可通过诱导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持续活化,直接作用或通过激活的树突状细胞诱导T、B细胞分化成熟,促进自身免疫反应;包含核酸的免疫复合物与FcγRⅡa、Toll受体结合是造成干扰素持续产生的重要因素;选择合适的靶点对干扰素通路进行干预有望成为SLE的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趋化因子积分和干扰素积分作为SLE新的生物标志物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当机体发生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异常和1型干扰素病等疾病时常常会出现增强的IFN-I信号传导通路活化。所有这些与IFN-I活化相关的疾病均可导致肾脏损伤并有着相似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其机制既可以通过IFN-I直接损伤肾脏足细胞、系膜细胞、内皮细胞和壁层上皮细胞,也可以通过IFN-I活化诱发免疫反应介导肾小球损伤,这一类新兴肾脏疾病被命名为IFN-I相关性肾病。本文将针对该病的发病机制、病因分类、 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干扰素(IFNs)对维甲酸诱导Ⅰ型基因(RIG-Ⅰ)的调控作用,同时探讨RIG-Ⅰ对IFNs生物学效应的介导作用。方法Northern杂交和半定量RT-PCR检测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在IFNs作用前后RIG-Ⅰ基因的表达。MTT比色法和细胞病变抑制法比较野生型和RIG-基因剔除(RIG-Ⅰ-/-)小鼠的MEFs在IFNs作用前后的生长情况和抗病毒活性。结果IFN-γ、IFN-β均能上调小鼠MEFs中RIG-Ⅰ的表达;100 U/mL IFN-γ处理后,野生型小鼠MEFs的生长抑制较RIG-Ⅰ-/-小鼠的MEFs明显;RIG-Ⅰ缺失后,IFN-β对细胞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较野生型明显减弱。结论RIG-Ⅰ是一新发现的介导干扰素细胞效应的基因,它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参与干扰素介导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干扰素(IFNs)对维甲酸诱导Ⅰ型基因(RIG-Ⅰ)的调控作用,同时探讨RIG-Ⅰ对IFNs生物学效应的介导作用.方法 Northern杂交和半定量RT-PCR检测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在IFNs作用前后RIG-Ⅰ基因的表达.MTT比色法和细胞病变抑制法比较野生型和RIG-基因剔除(RIG-Ⅰ-/-)小鼠的MEFs在IFNs作用前后的生长情况和抗病毒活性.结果 IFN-γ、IFN-β均能上调小鼠MEFs中RIG-Ⅰ的表达;100 U/mL IFN-γ处理后,野生型小鼠MEFs的生长抑制较RIG-Ⅰ-/-小鼠的MEFs明显;RIG-Ⅰ缺失后,IFN-β对细胞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较野生型明显减弱.结论 RIG-Ⅰ是一新发现的介导干扰素细胞效应的基因,它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参与干扰素介导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集成干扰素α(IFN-Conα)在体外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和Ⅱ型(HSV-Ⅱ)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细胞病变抑制法,观察不同浓度的重组集成干扰素α对HSV-Ⅰ和HSV-Ⅱ型病毒感染Vero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IFN-Con α对Vero细胞无明显细胞毒作用,其中度毒性浓度(TC50)>3μg/ml.对HSV-Ⅰ型和HSV-Ⅱ型的50%的抑制浓度(IC50)分别是(1.8×10-4±0.3×10-4)μg/ml和(3.5×10-4±1.5×10-4)μg/ml.其结果显著优于阳性对照药物阿昔洛韦和干扰素α(IFN-α),其IC50阿昔洛韦对HSV-Ⅰ和HSV-Ⅱ分别为(6.4×10-1±0.6×10-1)μg/ml和(19.1±2.42)μg/ml;IFN-α则分别为(1.6×10-2±1.0×10-2)μg/ml和(3.7×10-2±7.04×10-3)μg/ml.结论IFN-Con α抗HSV-Ⅰ型和HSV-Ⅱ型的有效剂量明显低于阳性对照药阿昔洛韦和干扰素α(P<0.01).  相似文献   

7.
李丽娥  盛伟华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18(12):1244-1244,1289
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在Vero细胞上研究了IFNα2a抗HSV-1型和HSV-Ⅱ型疱疹病毒的作用。结果表明:万兴IFNα2a和罗扰素IFNαa在Vero细胞上500IU/ml可以抗1000TCID50,50IU/ml可以抗100TCID50,5IU/ml可以抗01TCID50的HSV-1型和HSV-Ⅱ型疱疹病毒感染细胞,提示万兴IFNα2a和罗扰素均显示明显的抗病毒效应,且两者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抗体与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41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在IFN的治疗前、中、后采用ELISA法检测抗IFN-HBV-M,用PCR法检测HBV DNA,HCV RNA,结果,乙型肝炎抗INF治后转阳性及治前后均阴性组,HBeAg阴极转及HBV DNA的阴转均略优于治疗前抗IFN阳性组,但无显著差异;丙型肝炎,ALT复常、HCV RNA的阴转,汉前后均阴性组好于治转为阳性且又好于治前阳性组。78.3%的患者抗IFN出现高峰在2-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低剂量重组型α-干扰素(rIFNα-2a)舌下含片的有效性,并与天然型α-干扰素(IFN-α)比较,以期获得舌下给药的rIFNα-2a含片。方法:将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口含2种不同的IFN-α,并于不同时间采血,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血清IFN水平,获得口含IFN-α的时效关系。结果:2种IFN含片均能使体内IFN升高,血清中IFN的绝对值均大于投药量。结论:2种IFN含片均有启动机体内源性IFN的作用,可通过口腔及咽部淋巴组织激活机体免疫网络产生放大效应,rIFNα-2a同样可经口含给药获得有效性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0.
α2a或α2b基因工程干扰素对CD4^+/CD8^+的比值和NK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伟华  徐伦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3):211-212,217
目的 研究不同品牌IFNα2a或IFNα2b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进行NK细胞的细胞毒试验和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CD抗原表达。结果 200IU/ml不同品牌的IFNα2a或IFNα2b能促进NK细胞杀伤K562细胞,其杀伤效率可达35%左右,比不加干扰素对照组NK细胞杀伤效率约14%均提高了近2.5倍(P〈0.05),可使CD4^+/CD8^+的比值升高(P〈0.05)。结论 进品  相似文献   

11.
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抵抗感染性疾病的第一道屏障。作为识别病原体并快速反应的蛋白 ,Toll样受体 (Toll likereceptor,TLR)家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感染性休克的发生机制 ,总结Toll样蛋白的结构特点及参与的信号传导通路 ,为进一步研究宿主防御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陈勇  何文杰  陈立华 《当代医师》2013,(11):1511-151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调查2120例临床病例中的PCT和CRP结果,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PCT、CRP预测细菌感染的诊断能力,并计算和比较两者最佳截断点及其他几个截断点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和诊断准确率;同时对细菌感染患者中血清PCT与CRP进行相关分析。结果PCT诊断细菌感染的AUC为0.957±0.016,诊断最佳界点为0.4μg/L,此时灵敏度为90.0%,特异性为90.9%;CRP诊断细菌感染的AUC为0.712±0.04,诊断最佳界点为2.27μg/L,此时灵敏度为72.0%,特异性为57.3%。PCT与CRP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8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PCT与CRP无明显直线相关(r=0.322,P〉0.05)。检测的2120例患者血清结果,CRP水平处于正常参考范围时(〈0.8mg/L),PCT检测结果亦在正常参考范围(〈0.1μg/L)。结论CRP作为预测细菌感染指标不理想;检测PCT具有快速、干扰因素少、特异性高等特点,对于细菌感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此外,对疑有细菌感染的患者,CRP检测正常时,可考虑暂不行PCT检测;结合PCT半衰期监测分析PCT变化,有利于准确判断疗效和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细菌性感染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Kirby—Bauer扩散法检测28种属620株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百分率,用Nitrocefin测试β-内酰胺酶。结果革兰氏阴性杆菌中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0~4.3%),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58.3%~96.7%)。革兰氏阳性球菌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0—7.1%),苯唑西林耐药率最高(5.3%~90.7%)(甲氧苯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苯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除外)。结论经验治疗应选用对病原菌耐药率低、单一抗菌药物或联合使用的两种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国产与进口头孢吡肟在治疗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39例患者分为国产头孢吡肟组(试验组)70例,进口头孢吡肟组(对照组)69例。给药方案均为每次2g,1次/12h,疗程7~14d。结果:治疗后1~3d,试验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67.69%和63.33%,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91.67%,对不同致病菌感染的细菌阴转率分别为96.15%和98.08%,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44%和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7~10d,试验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80.00%和7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对不同致病菌感染的细菌阴转率分别为94.23%和1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23%和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纸片法药敏试验显示,致病菌对试验药和对照药的敏感率均为96.4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7%和5.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与进口头孢吡肟在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感染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 Toll 样受体7(TLR7)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 A549细胞诱导产生 I 型干扰素(IFN)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正常对照组、RSV 感染组、TLR7 siRNA 沉默组,分别于感染的4、8、12、24 h 后收集各组细胞以及培养上清液。TLR7 siRNA 通过瞬时转染 A549细胞,半定量 RT-PCR 法检测 TLR7基因沉默效果;TRIzol 试剂提取细胞总 RNA,检测 TLR7、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IFN-α、IFN-β的 mRNA 表达量变化;通过 Western blot 法检测 TLR7蛋白表达量;ELISA 法检测感染不同时间点 A549细胞培养上清液中 IFNα/β含量的变化。结果①转染24 h 后 TLR7 siRNA-2有效抑制 TLR7 mRNA 表达;② RSV 感染A549细胞后,TLR7、IRF7、IFN-α/β的 mRNA 以及 TLR7蛋白的表达量均升高,并与 RSV 感染之间存在时间依赖性关系;沉默 TLR7后,TLR7、IRF7、IFN-α/β的 mRNA 以及 TLR7蛋白的表达量较感染组均有明显下降;③ RSV 感染 A549细胞后,明显上调细胞培养上清液中 IFN-α/β的水平,TLR7 siRNA 沉默组 IFN-α/β的表达水平较 RSV 感染组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 IFN-α的表达量下调更为显著。结论RSV 感染A549细胞后,TLR7被活化能够诱导产生I 型IFN,发挥抗病毒作用,且TLR7诱导产生的I 型IFN 以IFN-α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刺激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在培养的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上,测定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参入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结果:LPA呈浓度依赖地刺激3HTdR参入,并平行地激活MAPK,二者间呈显著正相关。乙二醇双(氨基乙酯)四乙酸(EGTA)、尼卡地平、ryanodine、thapsigargin、herbimycinA不影响LPA促VSMC增殖作用。PQ098059、H7、佛波酯(PMA)及百日咳毒素(PTX)均可抑制LPA的促增殖和激活MAPK作用。结论:LPA浓度依赖地促进VSMC增殖,其细胞内信号转导与PTX敏感的G蛋白介导的蛋白激酶C(PKC)和MAPK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和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1型(AIH-I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AIH-I型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中EBV和CMV抗体IgG和IgM, CMV-IgM阳性者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的CMV-DNA;EBV-IgM阳性者行肝组织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BV抗原,再阳性者行原位杂交检测EBV特异基因,比较各对应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在AIH-I型组和对照组之间,CMV-IgM、CMV-IgG、EBV-IgM和EBV-Ig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I型组与对照组中CMV-IgM阳性者15例,其血清CMV-DNA均为阴性.AIH-I型组和对照组血清EBV-IgM阳性者21例,检测其肝组织中EBV抗原,阳性6例;对此6例原位杂交检测肝组织EBV基因(EBER),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CMV-IgG和EBV-IgG阳性率均比对照组高,推测AIH-I型患者既往感染该病毒;但IgM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并不能证明现症感染,提示IgM与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某些自身抗原存在交叉免疫反应,并通过分子模拟机制诱发自身免疫性肝炎.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itially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pstein-barr virus and cytomegalo virus infection and type I autoimmune hepatitis(type I AIH). Methods The IgG/IgM antibodies in EBV and CMV in serum between type I AI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abel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CMV-DNA was detect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in serum of CMV-IgM positive reaction.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BV antigens in liver tissue which was obstained by liver biopsy.Situ hybridization was used to detect EBV -specific genes in liver tissue which also getted by liver biopsy.Then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in each other. Results Between the type I AI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MV-IgM, CMV-IgG, EBV-IgM and EBV-IgG (P<0.05). In the type Ⅰ AI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serum CMV-DNA were negative in 15 cases CMV-IgM positive and 6 cases of 21 cases of serum EBV-IgM positive reaction in serum were positive by immunohistochemistry,but then negative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Conclusions CMV-IgG and EBV-IgG positive rate in type Ⅰ AIH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it suggested that type Ⅰ AIH type patients had been infected with the virus.CMV-IgM and EBV-IgM positive rate in type Ⅰ AIH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oo, which could not prove present infection.These indicated that cross-immune response was existed between IgM antibodies of EBV and CMV in serum and certain self-antigen in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hepatitis and suggested that autoimmune hepatitis may be induced by molecular simulation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L-8和白细胞计数对外科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检测价值。方法对就诊前未使用抗生素者抽取外周血标本3ml,其中感染组患者36例,创伤组患者32例,并抽取30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标本3ml作为健康对照。ELISA方法检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IL-8。结果感染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82±71)ng/L,较创伤组[(15±7)ng/L]和健康对照组[(7±4)n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作为外科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对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为在细菌性感染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应用抗生素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本研究共收集2008年2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48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及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各组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及比较各组的阳性率。结果细菌性感染组PCT、CRP、WBC计数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感染组PCT阳性率达95.7%,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PCT阳性率(12.5%),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0.01)。细菌性感染组CRP阳性率达100.0%,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PCT阳性率(87.5%),但差异并不存在显著性(P〉0.05)。细菌性感染组WBC阳性率达93.5%,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WBC阳性率(4.2%),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0.01)。结论细菌性感染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对细菌性感染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检测,可以为临床进行早期准确诊断,尽早进行有效合理治疗,取得良好的预后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感染中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用VITEK微生物鉴定仪鉴定细菌类别,K-B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的耐药性。结果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渐少,从2003年的10.8%降到2005年的4.2%。化脓链球菌渐多(从2003年的2.9%升到2005年的6.8%);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且渐多。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有明显提高。结论由于临床大量抗生素的应用,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大大增加,细菌耐药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