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糖尿病不同时期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方法:用 ̄(99m)c-DTPA测定30例正常人、20例初发Ⅰ型糖尿病和139例Ⅱ型糖尿病者的GFR,并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初发Ⅰ型糖尿病(JFR(123±8.6ml/min)高于正常组(106±7.2ml/min).P<0.01;Ⅱ型糖尿病随uAER增加,GFR逐渐下降,二者呈负相关(r=0.91,P<0.01)。结论:糖尿病早期存在肾小球高滤过,并用GFR和uAER检测对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切除术中带肌侧径路与正中径路应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带状肌侧径路及带状肌正中径路完成36例甲状腺侧叶与腺叶加峡部切除术,两径路组各18例。带状肌侧径路组肿瘤大于正中径路组(44cm±192cm,4.2cm±167cm,P<005),而切口长度(556cm±148cm,947cm±174cm,P<0001),甲状腺上极显露程度(P<0001),不横断带状肌例数(P<0005),手术时间(8056min±3425min,14056min±5775min,P<0001),术中出血量(7057ml±6207ml,16444ml±98.53ml,P<0.01)及术后负压引流量(22.78ml±18.65ml,4167ml±2455ml,P<002)等指标均以带状肌侧径路组为优。文中详细介绍了带状肌侧径路的手术操作,手术要点及其适应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与心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对二尖瓣球囊形成术(PBMC)后存在心房纤颤的15例患者进行电复律,测定复律前后的心肺功能。结果:复律后心率(HR)从(92.75±6.82)次/min降到(71.13±7.36)次/min(P<0.001),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从(205.63±35.99)ms增加到(267.13±35.54)ms(P<0.001),心输出量(CO)从(2.13±0.79)L/min增加到(4.43±1.05)L/min(P<0.001),心脏指数(CI)从(1.55±0.68)Lmin-1/m2增加到(3.33±1.66)Lmin-1/m2(P<0.001);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和最大通气量(MVV)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复律后心功能显著改善,而肺功能则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受检者静脉注射99mTc-DTPA(3~8mci),使用r相机,采集6分钟,利用Gates法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重复性实验l0例GFR(11~101.9ml/min),结果两均数分别是63.35ml/min,62.55ml/min,P=0.47,两均数间均无差别,相关性很好,r=0.986,15例GFR与肌酐清除率(CCr)比较,GFR(8.1~101.7ml/min).CCr(5.2~97.4ml/min)回归方程是CCr=-4.638+0.95GFR,相关性很好,r=0.983  相似文献   

5.
对30例狼疮性肾炎(LN)病人尿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免疫球蛋白自由轻链(FLCI)进行检测。发现LN活动组的sIL-2R平均值为160±180U/ml,明显高于LN非活动组(92±23U/ml,P<0.05)和正常对照组(85±19U/ml,P<0.001);LN活动组尿FLCI的阳性率(77%)亦明显LN非活动组15%,P<0.01)。提示尿液中sIL-2R和FLCI的增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血清CA199对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40例胰腺癌、92例其它消化道癌和115例良性胆胰疾病病人的血清CA199,并结合B超、CT等检查及临床病理、手术和预后资料,探讨血清CA199检测对胰腺癌的临床意义。结果胰腺癌病人的血清CA199值(196.7±98.8U·ml-1)和阳性率(90.0%)均高于肝癌(70.6±60.0U·ml-1,58.3%,P<0.01)、胃十二指肠癌(34.9±55.2U·ml-1,25.0%,P<0.001)、结直肠癌(29.8±44.8U·ml-1,21.9%,P<0.001)和胰腺炎(10.2±13.7U·ml-1,6.3%,P<0.001)、胆管结石性黄疸(46.7±43.0U·ml-1,40.7%,P<0.001)及胆囊炎胆石症(13.5±15.4U·ml-1,10.0%,P<0.001)等。将100U·ml-1作为CA199临界值,其诊断胰腺癌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可分别从68.5%和74.6%提高到83.4%和81.6%;若结合B超、CT或PTC/ERCP检查,诊断符合率可达100%,并有助于鉴别肝外胆管癌。血清CA199与胰腺癌的临床分  相似文献   

7.
实验用300~350g雄性Wistar大鼠,氨基甲酸乙酯腹腔麻醉。电刺激(0.2ms40μA100Hz8s)并经兴奋性氨基酸L-谷氨酸(L-Glu)检测性验证,提示大鼠延髓尾端Ⅻ对脑神经丛第三支根部1mm×1mm区域为降压区(depressorareainventralsurfaceofmedullaoblongata,VSMd)。电刺激该区可见平均动脉血压(MAP)以16.99的斜率下降,最大百分数为26.82±8.93(P<0.01 。n=10).其下降率与刺激时间呈对数式关系。L-Glu微量注射后。在降压的同时心率(HR)减慢,分别为2.67±0.47kPa(P<0.01)和30.33±4.23min ̄(-1)(P<0.001,n=6)。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降压和减心率反应减弱,分别为1.46±0.45kPa和5.6±4.8min ̄(-1)(P<0.01;n=5);双侧损毁肾交感神经,基础MAP下降,同时降压反应被削弱,为1.81±0.49kPa(P<0.01)但对减心率反应无影响(P>0.05,n=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NTG)对室间隔缺损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婴幼儿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15 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婴幼儿,在连续监测心率和血压的情况下,静脉滴注NTG0 .4~0 .8 μg·kg- 1·min -1 ,利用超声心动图在用药前、用药后1 h、6 h 分别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 、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shortening,FS)、肺动脉平均压(pulmonary artery mean pressure,PAMP) 、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capillary wedge pressure,PCWP) 和左心室壁应力(left ventricular wallstress,LVWS) 等。结果:PCWP用药前(2.8 ±0 .4) kPa,用药后1 h 降至(1.7 ±0 .4) kPa,6 h 降至(1.6±0.4) kPa( P< 0 .05) ;LVWSⅠ用药前(4-32±0-56) N/cm2 ,用药后1 h 降至(3-65 ±0-59) N/cm2 ,6 h 降至(3-87 ±0-60) N/cm2( P< 0.05) ;LVW  相似文献   

9.
王立军  贾国良 《医学争鸣》1997,18(5):427-429
目的:观察犬冠脉发生周期性血流减少(CFRs)期间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及TXB2的变化,分析GMP140在诊断CFRs中的意义.方法:开胸分离犬冠脉前降支(LAD)2~3cm用血管钳钳夹方法损伤冠脉内膜后放置血管缩窄环,使冠脉至临界狭窄,缩窄环近端置电磁流量计,诱发CFRs.在诱发CFRs前及CFRs出现后40min冠状窦采血,用放免方法测GMP140及TXB2血浆浓度.结果:CFRs出现后40min,GMP140及TXB2显著升高[GMP140从(4.29±0.99)μg/L升至(6.82±1.12)μg/L,P<0.01;TXB2从(75.62±41.87)ng/L升至(109.92±45.97)ng/L,P<0.01];GMP140与TXB2有很好的正相关性(r=0.73,P<0.01).结论:GMP140可能是CFRs中的一种重要介质,GMP140有望成为诊断CFRs的一个较特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药物对冠脉侧支功能的影响。方法:在12只麻醉开胸狗上用冠脉左前降支制备侧支返流模型,缺血5min后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300μg/kg)或生理盐水,在各不同时相上观测各侧支功能指标.缺血120min后用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称重法测定心梗范围.结果:与用药前相比,尼可地尔组在用药15min后各观测时相上冠脉侧支流量显著增加(1.5±0.4对0.9±0,6ml/min,P<0.01),外周冠脉阻力和侧支系统阻力均显著下降(1.6±0.3对4.0±0.3kPa/ml·min ̄(-1),P<0.01;7.2±2.1对12.0±2.1kpa/ml·min ̄(-1)).对照组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变化.尼可地尔组心梗范围较对照组显著下降(22.4±1.2%对28.9±1.3%,P<0.01),结论:尼可地尔冠脉内注射可增加冠脉侧支流量,降低侧支系统阻力,并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内肾外肾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内肾外肾学说。内肾主水,相当于西医解剖学中的泌尿系统;外肾主精,相当于西医解剖学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统和解剖学的外生殖器官;内肾、外肾合而为中医肾,相当于泌尿系统、生殖系统、下丘脑-垂体-腺轴(甲状腺、胸腺、肾上腺、性腺)系统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内、外肾在解剖上相互联系,生理上密切相关,病理上相互关联,治疗上互相影响。内肾、外肾是中医肾的物质及功能基石,肾阴、肾阳是中医肾的物质及功能的运用和体现。   相似文献   

12.
从形态、位置和毗邻的角度来看,中医的肾藏就是生物学之肾脏;从功能上看,肾藏不完全等同于肾脏,但是中医学肾主生殖功能与生物学生殖-内分泌系统相关。因此,可以通过对肾主生殖功能异常症状的生理病理解释,获得肾主生殖的生物学基础。肾藏的生物学基础一是主男性生殖之肾藏:①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尿道、阴茎、阴囊;②分泌器官:睾丸、附睾、前列腺、精囊、尿道球腺。二是主女性生殖之肾藏:①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外阴;②分泌器官:腺垂体、卵巢、黄体、肾上腺、胎盘、乳房。肾精的生物学基础一是主男性生殖之肾精:①具有遗传基因的生殖细胞(精子)及其母细胞;②促性腺激素、雄激素、胰岛素样因子3、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雄激素结合蛋白;③附属性腺产生的分泌液。二是主女性生殖之肾精:①具有遗传基因的生殖细胞(卵子)及其母细胞;②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素和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催产素、催乳素、前列腺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③卵泡壁溶解酶。  相似文献   

13.
多囊肾患者不切原肾肾移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囊肾患者肾移植的特点、移植术前不切除原双侧肾脏的可行性及其对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总结20例多囊肾患者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最大65岁,最小29岁,平均52.8岁;透析时间3~48个月。因反复感染移植术前、术后切除感染侧多囊肾各1例,其余18例均未切除原双侧肾脏。移植后观察肾脏体积及血尿的变化,采取积极的防治感染措施。结果:1年人存活率为95.0%,3年存活率为89.2%,5年存活率为75.5%。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0%。移植肾功能良好,3例死亡病人移植肾带功。移植后原肾脏体积逐渐缩小,6个月内较明显,缩小15%~40%,血尿逐渐消失。结论:多囊肾患者接受肾移植是可行的,术前不切除原病变肾脏能收到满意的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供肾质量、受者体质量及二者比值与远期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08例肾移植手术病人的供肾质量、受者体质量及二者的比值与受者术后3年血肌酐值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供肾质量与术后3年血肌酐值呈负相关(P<0.05);受者体质量与术后3年血肌酐值呈正相关影响(P<0.01);供肾质量及受者体质量的比值与术后3年血肌酐值呈负相关(P<0.01)。结论供肾质量、受者体质量及二者的比值与远期移植肾功能的关系应引起重视,体质量较大的受者应尽量选择较重的供肾相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多囊肾患者保留原位肾的肾移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多囊肾患者保留原位肾直接进行肾移植术的效果.结果 除1例术后因并发症切除1侧原位肾以外,其余11例均保留原位肾,术后移植肾功能良好.结论 多囊肾患者保留原位肾直接进行肾移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摘要:本文论述了生理状态下肾和水的关系,在"肾主纳气"的基础上提出了"肾主纳水"的新观点,从肾阳虚衰、肾阴亏损、肾气不固的病理基础上阐释痰的形成机制,并结合历代医家的文献资料,阐述从肾治痰的思路,增补现行〈方剂学〉教材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对14例囊性肾细胞癌B超、CT、手术方式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4例囊性肾细胞癌中,根据B超和CT结果进行根治性肾切除7例,肾部分切除2例,另5例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术后根据病理再行根治性肾切除.其中12例随访6~84个月,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B超和CT对囊性肾细胞癌是很有价值的检测手段,对可疑囊性肾细胞癌术中应切除全部囊肿及部分周围肾组织送病理检查,以减少误诊.手术治疗囊性肾细胞癌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多种免疫抑制药物在肾移植中应用的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抑制方案对移植肾术后早期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比较。方法将三种不同的免疫抑制方案分别用于肾移植患者。A组:CsA+Aza+Pred、B组:CsA+MMF+Pred、C组:FK506+MMF+Pred。根移植肾早期功能状态,统计A、B、C三组患者1年移植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发生率及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药物副作用等。结果在三组患者中比较.B组和C组移植肾1年存活率高于A组;C组的急性排斥发生率均低于A组、B组(P〈0.05)。同时,C组的肝功能损害.肾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P〈O.05)。结论采用个体化免疫抑制方案较常规免疫抑制方案有更高的安全性,可减少急性排斥反应,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率,提高肾移植的存活率.有利于移植肾早期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抑制方案对移植肾术后早期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比较。方法将3种不同的免疫抑制方案分别用于肾移植患者。A组:CsA+Aza+Pred。B组:CSA+MMF+Pred、C组:FK506+MMF+Pred。根移植肾早期功能状态,统计A、B、C3组患者1年移植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发生率及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药物副作用等。结果在3组患者中比较,B组和C组移植肾1年存活率高于A组;C组的急性排斥发生率均低于A组、B组(P〈0.05)。同时,C组的肝功能损害,肾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P〈0.05)。结论通过临床不同免疫抑制方案的比较,认为应用MMF和FKS06组成的免疫抑制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减少急性排斥反应,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率,提高肾移植的存活率,有利于移植肾早期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髓质海绵肾的临床诊断(附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髓质海绵肾(MSK)的临床特点,加深对MSK的认识并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肾内科收治的6例MSK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例MSK患者中,男4例,女2例,均表现有肾小管功能的损害,尤其表现为远端肾小管浓缩功能的障碍。其中2例存在尿酸化功能不良。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1例经肝活检确诊合并先天性肝纤维化。影像学检查结果各有不同。1例肾活检病理显示集合管扩张,上皮变扁、变性,可见灶状钙盐沉着,周围纤维化明显。[结论]MSK临床表现多变,诊断时不仅要想到本病,也要尽量完善各种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不清的情况下可考虑肾活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