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露饮合二甲双胍治疗湿热困脾型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鸿泓 《北京中医药》2008,27(10):797-799
目的观察甘露饮合二甲双胍治疗湿热困脾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门诊糖尿病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甘露饮加减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评价治疗前后疗效。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治疗前后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尤为明显(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甘露饮合二甲双胍治疗湿热困脾型糖尿病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李鸿泓 《北京中医》2008,(10):797-799
目的观察甘露饮合二甲双胍治疗湿热困脾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门诊糖尿病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甘露饮加减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评价治疗前后疗效。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治疗前后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尤为明显(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甘露饮合二甲双胍治疗湿热困脾型糖尿病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单药及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药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2h餐后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情况。结果:观察组FBG、2hPG、HbAlc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稳定,可降低胰岛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术兰滋膵饮治疗无症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无症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自拟术兰滋膵饮治疗;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糖代谢及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血糖控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明显改善(P〈0.05),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变(P〈0.05),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术兰滋辟饮治疗无症状2型糖尿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糖代谢,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及降低胰岛素抵抗,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利拉鲁肽对经二甲双胍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经二甲双胍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甘精胰岛素实施治疗;治疗组在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实施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餐后2h血糖水平和空腹状态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利拉鲁肽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缓释片与格华止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口服格华止;观察组50例,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8周后评价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对不良事件、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的分析,评价其安全性。结果:100例完成了试验。药物治疗8周后,两组的空腹血糖水平相似;餐后2h血糖用药前后比较格华止组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HbA1c两组均有下降,且降低HbA1c的作用相似(P=0.72)。结论:国产二甲双胍缓释片和格华止在为期8周的研究中临床疗效可比有相同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30.例口服参芪降糖颗粒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C肽等指标均有改善,但治疗组FBG、2hBG、Fins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参芪降糖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肝化浊汤对于湿阻肝郁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2型糖尿病以及中医辨证属湿阻肝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饮食控制和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疏肝化浊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和二甲双胍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降低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化浊汤可提高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张蓉  张华敏  鞠萍  李建波 《光明中医》2008,23(9):1299-1300
目的:观察抗糖平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二甲双胍0.5g,每日三次,抗糖平50ml,早晚各一次;对照组单服用同等剂量的二甲双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脂、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糖平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结合二甲双胍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疫组(推拿+二甲双胍)和对照组(二甲双胍),从中医症状积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胰岛素、HOMA-IR及HOMA-β等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两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部推拿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与调节糖脂类代谢、减少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素分泌有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气阴两虚证 2 型糖尿病患者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选用糖敏方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纳入观察的 61 例气阴两虚证 2 型糖尿病患者分为 2 组。2 组均予饮食及运动控制,对照组 30 例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 31 例给予糖敏方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 组均治疗 8 周后比较空腹血糖(FBG)、餐后 2 h血糖 (P2hB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空腹胰岛素 (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 (HOMA-IR) 指 数、中医证候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 87.10%,优于对照组 50.00% (P<0.05)2 组治疗后 FBG、 P2hBG、HbA1c、FINS、ISI、HOMA-IR 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 (P<0.05),其中P2hBG、FINS、ISI、HOMA-IR 指标及中医症状疗效积分提示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糖敏方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气阴两虚证 2 型糖尿病疗效优于单用二甲双胍片治疗,能有效降低气阴两虚证 2 型糖尿病患者 P2hBG、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同时口服二甲双胍,每次0.5g,每天3次;治疗组加用益气养阴化瘀中药治疗,疗程均为3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61.5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玉女煎加味方治疗2型糖尿病胃热炽盛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用玉女煎加味方治疗,对照组仅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连续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为74.3%,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玉女煎加味方对2型糖尿病胃热炽盛型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降糖增敏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4年6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66例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联用降糖增敏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降糖增敏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效果理想,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景常林 《世界中医药》2009,4(6):307-309
目的:研究益胰降糖合剂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按照分层随机的方法,以1:1的比例分别进入西药(二甲双胍)组、治疗(益胰降糖合剂)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餐后2h血糖(P2h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Ic)、血脂、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I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明显优于西药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并且无不良反应。结论:益胰降糖合剂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用二甲双胍与其联合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分成两组,单用二甲双胍(对照组)和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用二甲双胍0.5g/次,3次/d 诺和龙1mg/次,3次/d.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0.5g/次,3次/d.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半个月、1个月及2个月后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用药前及用药2个月查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治疗组的血糖及血红蛋白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增大,尤其是餐后2小时血糖的下降幅度增大明显.患者对诺和龙有较好的耐受性,尤其是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诺和龙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T2DM 具有协同作用,副作用少,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同时可改善T2DM患者对治疗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诺和龙施药,用药90天,观察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3月后16例患者达到良好控制,9例达到一般控制。总有效率90%,治疗后空腹血糖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体重指数(BMI)也明显上升(P〈O.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二阴煎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予加味二阴煎结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免疫球蛋白、补体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能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水平。结论:加味二阴煎在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水平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参芪降糖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6例,其中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参芪降糖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的血糖水平。结果两组血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芪降糖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初发性 2 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揭阳市人民医院门诊部 在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初发性 2 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择 84 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 (n = 42)及对照组(n = 42),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 疗前,两组患者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对初发性 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 2 h 血糖 水平、空腹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