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自贵  赵永会  夏保志 《河北医药》2009,31(20):2741-2742
目的探讨老年性多节段(>2个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一种较好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老年性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患者,运用了椎板扩大开窗或全椎板减压,摘除髓核,椎体间或横突间植骨,后路钉棒系统加压内固定腰椎融合术。摘除椎间隙54个,融合节段45个。结果术后随访1~2年,复查X线片,无断然断棒及松动现象,患者腰腿疼痛症状改善优良率0.9%,JOA评分的改善率为73%。结论运用腰椎板扩大开窗或全椎板减压,摘除髓核,核体间植骨,后路钉棒系统加压内固定,治疗老年性多关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办法可以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脊柱内固定系统(G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脊椎问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失稳.方法 对21例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4例、女7例,行腰椎动力位摄片、CT、MRI检查,证实全组病例均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腰椎失稳症.均采用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失稳节段椎间植骨融合、G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 术后随访1~3年,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优16例、良5例;植骨融合率达100%,未发现螺钉断裂、松动和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失稳,采用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后路GSS内固定加椎间植骨术融合,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后路椎间植骨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将9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A组(椎间植骨组157例和B组(横突间植骨组)39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好转率比较,差异尢统计学意义,两组骨融合情况比较,A组的融合率显著高于B组。结论: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均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术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融合率明显高于横突间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4.
在腰椎手术中,很多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椎骨折等都需要行植骨融合术.随着脊柱外科的发展,从20世纪早期的Hibbs脊柱融合术,到后路横突间植骨、后路椎体间植骨、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以及360°环形植骨融合,融合术种类越来越多,目前已经发展为包括单纯后路植骨融合术、椎弓峡部植骨融合术、后路减压复位及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后路椎体间融合植骨内固定术、经关节突入路行后路椎间融合术、前路椎间融合术及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腰椎融合术的主要优点是[1]:①在生物力学上可获得运动节段最稳定的内固定效果;②重建前柱分载负荷的性能,保护后方器械内固定效果,使得畸形的矫正在愈合期间得以维持,并使后方器械的疲劳性断裂减至最低.近年来主要应用的几种后路腰椎融合技术,包括后外侧融合(posterolateral fusion,PLF)、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360°环形融合和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 2007年9月至2012年4月,对本院44例腰椎滑脱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应用后路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比较不同手术的时间、出血量术后及随访时疗效。摘除椎间隙44个,融合节段44个。滑脱主要部位为L4、5和(或)L5S1,滑脱度为Ⅰ~Ⅱ度。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复查X线片,无断钉、断棒及松动现象,优良4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0.9%。结论腰椎滑脱并腰椎间盘突出症,宜选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不稳节段,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和(或)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卢庆弘 《医药世界》2010,(10):1302-130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5-07-2009-06应用腰椎板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后路钉棒系统加压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45例。结果 45例术后随访10~22个月,平均14.5个月,优38例(症状完全消失);良5例(症状部分消失);2例症状无明显缓解。优良率达96%。结论椎间隙植骨并后路加压内固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患者后路手术局部自体骨植于椎体间及横突间融合治疗效果。方法对6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咬除的棘突、椎板、关节突自体骨移植于椎体间及横突间融合加椎弓根钉系统固定。结果68例均获随访,时间6月~7年。随访结果显示,67例患者椎体获骨性愈合,临床症状消失;1例未获骨性融合;满意率达98.5%。结论后路手术局部自体骨移植于椎体间及横突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是一种疗效确实、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医疗费用低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治疗复发性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复发性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患者再次翻修手术采用扩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Et本矫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问卷调查及影像学随访观察。结果本组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所有病例脊柱节段均获融合,融合率100%,平均融合时间为8(6—12)个月。术后随访1~5年,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优良率为96.6%。结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经扩大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治疗后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研究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与经腰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失稳症的疗效.方法 2007年2月至2011 年1月,56例退变性腰椎失稳症患者接受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辅以相应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其中23例经腰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TLIF组),另外33例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PLIF组),比较两组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56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椎间隙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PLIF组33例患者经12~38个月随访,平均26个月,发生硬脊膜撕裂1例,脑脊液漏1例,马尾神经及神经根一过性牵拉损伤2例.TLIF组23例经8~32个月随访,平均22个月,未发生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差异.TLIF组与PLIF组的临床优良率分别为91.3%和87.9%,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腰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不但技术操作可行,而且能明显降低因侵入椎管而带来的各种并发症,是治疗重度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失稳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收集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失稳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患者扩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问卷评价疗效。结果随访6~24个月,患者均成功获得随访,所有患者脊柱节段均获得融合,融合率为100%,平均融合时间(7.82±1.12)个月,优良率为88.46%,改善率达到了98.08%。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失稳患者,给予扩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疗效确切,改善患者症状明显,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体颗粒骨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腰椎不稳症患者行后路双侧开窗减压、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系统内固定。结果对48例腰椎不稳症患者经28~36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全组融合率为97.9%,3例并发症术后也全部消失。结论采用自体颗粒骨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不稳症融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RSS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按不同手术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髓核摘除+经后路关节突单纯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RSS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情况、JOA评分、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植骨融合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S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具有植骨融合率高、远期恢复效果显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在不稳定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在不稳定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不稳定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后路椎管减压和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隙植碎骨融合,从一侧由后斜向前呈45。置人cage。结果随访15~28个月(平均21个月)。症状改善率82.4%,椎体融合率88.2%。3例椎间隙高度丢失1~1.5mm,3例出现固定相邻上或下腰椎不稳。未出现螺钉松动、断裂及cage明显后移。术后3例椎体滑移基本矫正,2例滑移小于1.5min。结论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不稳定性腰椎管狭窄症,症状改善明显,能有效复位椎体及恢复椎间隙高度,稳定椎体,提高融合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9月对32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术后疗效。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7.8个月。临床疗效:优27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3.8%。术前ODI为(42.2±7.3)%,术后终末随访ODI为(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合适的术式,进行良好减压的同时可重建腰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曹恺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5):26-27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椎间结构性植骨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0年3月,本院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椎间结构性植骨固定术治疗的32例腰椎退行性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总优良率达75%,无一例出现神经根和马尾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椎间结构性植骨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改善临床症状快捷、彻底、持久,恢复脊椎稳定性可靠,椎体融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36例,116例选择后路手术,其中,行开窗减压单纯髓核摘除手术66例,在后路减压的同时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50例;余20例患者选择前路置换人工椎间盘手术。观察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结果治疗后JOA评分高于治疗前,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保守综合治疗、小切口开窗式髓核摘除术及腰椎后路内固定加腰椎融合术3种方法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1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A组(小切口开窗式髓核摘除术组)65例、观察B组(腰椎后路内固定加腰椎融合术组)63例和对照组(保守综合治疗组)66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B组的总有效率最高(95.2%),其次为观察A组(84.6%),对照组最低(74.2%),3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后路内固定加腰椎融合术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钉棒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滑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滑脱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对7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滑脱患者行后路次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椎体间隙植骨融合、并行椎弓根内固定术。结果:71例患者随访6个月~3年(平均1.8年),优良率为95.8%。本组3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神经根牵拉现象,1周后症状消失,无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6~12个月经X线片复查70例显示椎体间骨性融合。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滑脱,在解除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的同时,行椎体间植骨融合和椎弓根内固定,能有效解除神经根的致压因素,提高植骨融合率,增加脊柱的稳定性,促进术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