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郑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35):3404-3404
保留灌肠一般都为少量药物性灌肠,压力要低,一般临床上采用50 ml注射器连接灌肠管来灌肠.在灌肠前灌肠液需加热,温度应控制在39~41 ℃为宜,药液太凉不适宜灌肠液的保留而且容易造成腹泻,太热对肠黏膜有损坏作用.……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目的 :探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 :对 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传统保留灌肠方法 ,治疗组采取双腔球囊乳胶管 ,用输液吊筒控制注药速度 ,球囊内注水防止药液外溢来进行保留灌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 ,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 ,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 :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药液外溢 ,扩张肠壁 ,加快药物吸附速度 ,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 ,从而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探讨保留灌肠药液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灌肠效果的影响。方法:对91例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观察组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留灌肠药液150ml, 观察组1采用的保留灌肠药液为120ml, 观察组2采用的保留灌肠药液为100ml。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2的药液量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P<0.001),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保留灌肠药物治疗时,调整药液量的方法可以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从而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保留灌肠药液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保留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保留灌肠药液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就诊的需行保留灌肠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2例,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保留灌肠药液150 mL,观察组1采用的保留灌肠药液为120 mL,观察组2采用的保留灌肠药液为100 mL.比较3组患者灌肠药液保留时间及药液外溢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1及观察组2的药液量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观察组2优于观察组1(P<0.001).观察组1及观察组2灌肠药液外溢构成比低于对照组,观察组2低于观察组1(P<0.01).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保留灌肠药物治疗时,调整药液量的方法可以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从而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赵飞跃 《当代护士》2009,(10):69-70
目的探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取双腔球囊乳胶导尿管代替一次性肛管,用一次性输液器控制注药速度,球囊内注水防止药液外溢,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及灌肠后体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均〈0.01)。结论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灌肠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利于药液与溃疡面的广泛接触,从而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灌肠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麦滋林保留灌肠的改良方法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7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用输液瓶接一次性输液器再连接一次性吸痰管灌肠,对照组按照《护理学基础》中的保留灌肠法,观察两组患者药液保留时间、药液外溢、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效,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延长、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提高了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优于常规保留灌肠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自行设计的带气囊肛管的滴液式灌肠器应用于肝性脑病保留灌肠的临床效果。方法自行设计带气囊肛管的滴液式灌肠器,将60例需行保留灌肠的II—III级肝性脑病患者按简单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采用带气囊肛管的滴液式灌肠器保留灌肠;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开放式袋状灌肠器保留灌肠,观察并比较两组在灌肠过程中药液外溢情况、灌肠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患者的耐受性、舒适度及每次灌肠前后静脉血氨浓度。结果两组在灌肠过程中药液外溢发生率、灌肠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患者的耐受性、舒适度及静脉血氨浓度均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应用带气囊肛管的滴液式灌肠器保留灌肠可延长药物在肠腔内的保留时间,明显减少灌肠过程中药液外溢,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将7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取双腔球囊乳胶导尿管,用一次性输液器控制注药速度,球囊内注水防止药液外溢,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及灌后的体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利于药液与溃疡面的广泛接触,从而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温蒲屯汤点滴式保留灌肠法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抗菌液传统灌肠法,实验组采用温蒲屯汤点滴式灌肠法,观察两组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液外溢情况、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P《0.01)、灌肠液外溢明显减少(P《0.01),治愈率高,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温蒲屯汤点滴式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明显优于抗菌药液传统式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  相似文献   

10.
改进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段微秀 《现代护理》2005,11(7):506-507
目的 探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 将7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取双腔球囊乳胶导尿管,用一次性输液器控制注药速度,球囊内注水防止药液外溢,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厦灌后的体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 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利于药液与渍疡面的广泛接触,从而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点滴式保留灌肠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在临床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需保留灌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实验组采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观察2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液是否外溢、临床疗效及灌肠过程中患者的满意度和护士接受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P<0.01)、灌肠液外溢明显减少(P<0.01)、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接受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点滴保留灌肠法可以提高灌肠效果,减轻患者灌肠中的不适,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点滴式保留灌肠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在临床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需保留灌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实验组采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观察2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液是否外溢、f临床疗效及灌肠过程中患者的满意度和护士接受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P〈0.01)、灌肠液外溢明显减少(P〈0.01)、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接受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点滴保留灌肠法可以提高灌肠效果,减轻患者灌肠中的不适,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改良保留灌肠法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保留灌肠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效果。方法将10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入院次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用输液瓶接一次性输液器再连接一次性吸痰管灌肠,每晚1次,每次100ml;对照组采用常规保留灌肠法,用灌肠筒灌肠,每日1次,每次100ml。观察2组患者药液保留时间、药液外溢情况、临床疗效及患者舒适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延长,药液外溢明显减少,临床疗效及患者舒适度增加。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优于常规保留灌肠法。  相似文献   

14.
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保留灌肠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入院日的奇数、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用输液瓶接一次性输液器再连接一次性吸痰管灌肠,每晚1次,每次240ml;对照组采用常规保留灌肠法,用一次性灌肠袋灌肠,每日2次,每次120ml;观察两组患者药液保留时间、药液外溢、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延长、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提高了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优于常规保留灌肠法。  相似文献   

15.
牛学红 《护理研究》2005,19(22):2011-2012
[目的]探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儿童溃疡性结肠炎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儿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保留灌肠法,治疗组采用先开塞露灌肠,再进行药物保留灌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改进的保留灌肠方法可延长药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减少药液外溢,从而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应用一次性50ml注射器连接一次性吸痰管中药保留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比较两组药物外溢情况、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患者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结果应用改良方法中药保留灌肠,能够避免药液外溢,使中药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延长,临床效果较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操作简单,临床效果好,减少了患者痛苦和不适,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并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探讨改进。[方法]对120例慢性结肠炎病人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用注射器接尿管(代肛管)方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P<0.01),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药物外溢,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儿童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学红 《护理研究》2005,19(10):2011-2012
[目的]探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儿童溃疡性结肠炎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儿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保留灌肠法,治疗组采用先开塞露灌肠.再进行药物保留灌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改进的保留灌肠方法可延长药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减少药液外溢.从而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慢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用改进的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护理慢性结肠炎的效果 :方法 :随机将 6 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 ,观察组的用注射式接尿管 (代肛管 )方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延长 (P <0 0 1) ,灌肠药液外溢减少 (P <0 0 1) ,总有效率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药物外溢 ,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的时间 ,提高治疗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5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方法 .观察组采用一次性输液器代替灌肠筒,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控制药液灌入速度、增加插管的深度综合改进方法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药液保留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可防止药液外溢,确保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促进药物吸收,有效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