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潍坊地区动物稳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潍坊地区动物稳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方法:采集犊牛和其它家畜粪便标本,用金胺-酚染色法及改良抗酸复染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结果:犊牛的感染率为37.3%(194/520),4周龄内小牛的感染率为55.4%(102/184)。从患者和健康者家中采集的家畜粪便卵囊阳性率分别为18.03%(11/61)和3.23%(2/62),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潍坊地区奶牛有较高的感染率,病畜可能为本质的传染源,且夏秋季为感染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腹泻患者中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及分布特征。方法2004年和2005年夏秋季节,收集齐齐哈尔6个区、县330例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粪便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结果6个区、县330例腹泻患者的隐孢子虫的总感染率为3.33%,其中学龄前儿童的感染率最高,隐孢子虫的感染率为9.09%。分别在龙江、林甸、富裕、富区查出隐孢子虫。结论隐孢子虫流行分布广泛,学龄前儿童及老人的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黔南地区农村居民人体隐孢子虫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黔南地区农村居民隐孢子虫病的感染情况及其流行特征。方法对黔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1739份农村居民人粪和47份动物粪便标本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结果黔南地区农村居民隐孢子虫病感染率为2.30%(40/1739),5县(市)在1.01%~5.29%之间,男性感染率2.23%,女性2.39%,0~2岁8.76%(12/137),3~6岁3.76%(7/186),7~12岁1.99%(4/201),13~17岁2.77%(8/289),18岁以上0.97%(9/926)。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以水样便居多。动物粪便污染的土壤CSO阳性率为2.13%(1/47)。结论黔南地区农村居民隐孢子虫病的感染以婴幼儿居多,人群感染率及动物感染率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黔南地区隐孢子虫病的感染情况及其流行特征。方法:对1946份人粪和48份动物粪便标本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查隐孢子虫卵囊。结果:黔南地区隐孢子虫病感染率为2.11%;农村居民感染率为2.50%,城市居民感染率为0.29%;12岁以下儿童感染率为5.55%,成人仅0.95%;婴幼儿患者占总病例数的46.34%。结论:首次报道黔南地区隐孢子虫病并非少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侯茜  陈建梅  刘婉 《当代医学》2011,17(24):53-53
目的 探讨在西安儿童医院就诊患儿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和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因腹泻就诊患儿粪便标本.结果 阳性率7.7%,多为3岁以下婴幼儿感染.结论 不明原因及顽固性,大便为水样便腹泻患儿中感染率较高.在秋冬季节感染率高,炎热干燥季节感染率低.3岁以下的婴幼儿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温州地区腹泻人群隐孢子虫(CPS)的感染情况,为防治隐孢子虫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对粪便进行染色、镜检。结果 腹泻人群CPS杂率为5.66%,其中儿童为6.13%,成人1.02%;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感染率 4.56%和8.25%。结论 温州确有隐孢子虫病存在,婴幼儿为隐孢子虫多发人群组,慢性腹泻感染率明显高于急性腹泻  相似文献   

7.
隐孢子虫是属于球虫类的寄生虫,与弓形体为同族生物体。在本世纪初,隐孢子虫始为人所识,但直到六十和七十年代,兽医才强调隐孢子虫在动物腹泻中的重要性。现在知道,多种家畜和家禽成群患隐孢子虫病;这些动物可能是人的感染源。 1976年Nime及其同事报告一名三岁儿童的直肠活组织标本中有隐孢子虫;患儿伴有小肠结肠炎。此项报告发表后,世界各地关于免疫力受损和免疫力有效的病人中隐孢子虫的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为制定肠道寄生虫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卢戈氏碘液染色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儿童新鲜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共调查1996份粪便样品,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5%,发现蓝氏贾第鞭毛虫、环孢子虫、隐孢子虫、阿米巴原虫和粪类圆线虫5种肠道寄生虫,其感染率分别为0.6%、0.5%、0.1%、0.3%和0.1%。不同性别、不同季节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蓝氏贾第鞭毛虫和阿米巴原虫主要发现于春季和冬季,隐孢子虫和环孢子虫仅发现于夏季和秋季。结论郑州地区儿童土源性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显著下降,以机会性原虫感染为主,应进一步加强健康卫生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者中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感染因素及流行特点,为防治隐孢子虫病在肿瘤患者中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从山东省肿瘤医院采集恶性肿瘤病患者粪便标本共108份,采用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结果隐孢子虫感染阳性率为66.67%,明显高于正常人。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隐孢子虫的感染率分别为69.70%和61.90%,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放疗、放疗+化疗患者隐孢子虫的感染率分别为80.00%,50.00%和69.57%,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组高于其他治疗组;不同类别的肿瘤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是:呼吸系统为52.38%,消化系统为77.14%,乳腺为62.50%,其他(包括脑瘤、肾上腺瘤、甲状腺瘤等)为8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的隐孢子虫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可能与其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南京市儿童医院门诊儿童隐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进而了解2008年夏秋季节南京及周边地区儿童人群中隐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7~8月份和9~10月份两个时间段南京市儿童医院门诊儿童粪样,用改良抗酸染色和金胺酚-改良抗酸复合染色法,检查粪样中的隐孢子虫卵囊。同时,随机收集部分门诊儿童的血样,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纯化特异性隐孢子虫重组蛋白SA35,用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检测血清中抗SA35IgG抗体水平。结果共收集儿童医院门诊儿童的粪样2268份,血样207份。粪样隐孢子虫检出率为0.97%,血检结果阳性率为29.95%,经卡方检验,粪检和血检的阳性率在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检阳性率1岁以上的儿童比1岁以内的儿童明显增高(P<0.05)。结论南京及周边地区门诊儿童在夏秋季仍然存在隐孢子虫感染,需要进一步加强血检以监控隐孢子虫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中药治疗隐孢子虫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儿童隐孢子虫病患者中的药治疗前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经金胺-酚染色、改良抗酸复染法鉴定隐孢子虫卵囊(CSO),确诊1-10岁儿童隐孢子虫肠炎42例。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数、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患者CD3,CD4值降低,淋巴细胞转化受抑。用苦参合剂治疗后,临床腹泻症状消失,排虫转阴。CD3,CD4淋巴细胞转化值显著升高。结论:苦参合剂对隐孢子虫的感染有较好的驱虫效果,并能增强细胞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广州家禽、家畜批发市场兔、鸭(含雏鸭)、羊、鸡、狗、鸽6种动物的隐孢子虫感染情况。方法取上述动物的粪便292份,用金胺-酚-改良抗酸复染法染色,镜检卵囊。结果检查的6种动物均发现有隐孢子虫感染,自然感染率分别为:64.1%,54.3%(45.0%),21.7%,20.6%,20.0%,14.6%。结论广州家禽、家畜批发市场6种动物存在隐孢子虫感染。  相似文献   

13.
卢湾区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卢湾区居民寄生虫感染情况,为今后中心城区开展寄生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滕厚涂片法查肠道蠕虫卵,抗原皮内实验查肺吸虫,用ELISA方法查弓形虫和丝虫短程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查隐孢子虫感染。结果肠道寄生虫感染率0.44%,肺吸虫皮试阳性率0.84%,孕妇弓形虫抗体阳性率2.85%,隐孢子虫感染率4.80%,丝虫抗体阳性率0.32%。结论中心城区存在各种寄生虫感染,针对各种寄生虫感染途径积极开展寄生虫病健康教育,对防治寄生虫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徐州市区和农村6个点隐孢子虫感染调查,≤15岁儿童5089例,隐孢子虫卵囊阳性89例,各点均有发现,平均感染率为1.75%(0.7~5.06%)。<4岁婴幼儿感染率明率高于4~15岁儿童(P<0.01)。部分病例血常规和免疫学检测,半数以上有贫血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腹泻为本病主要临床表现,本组64%(57/89)出现腹泻,但亦发现较多的无症状带虫者。病例家人和畜粪便亦检获到隐孢子虫卵囊。  相似文献   

15.
婴儿隐孢子虫肠炎4例临床特点及九年后随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隐孢子虫感染4例婴儿肠炎的临床特点及9年后随访的情况,探讨该病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取患婴和家人以及所饲养的牲畜的新鲜粪便,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涂片标本检查;并通过动物(鼠)模型的实验以确诊。结果:在随机抽样的271例4岁以下腹泻婴幼儿住院中,确诊4例患儿患隐孢子虫肠炎。检出率1.47%(4/27)。经用大蒜素治愈出院。9年后随访,患儿和其家人以及饲养牲畜之粪便检查,均呈阴性。结论:隐孢子虫肠炎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好发于夏季,多见于营养不良的小婴儿。患婴以腹泻为主,可伴发呼吸道疾患。大蒜素治疗效果显,无副作用。婴儿感染与喂养方式(母乳或人工)相关性不明显,而与卫生环境,水源的污染密切相关。注意卫生与改善环境条件以及提高饮用、洗盥水的质量,可有效地预防本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广西南部某市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粪样经水醚沉淀法和蔗糖离心浮聚法处理,涂片后用改良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染色镜检,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结果在7个奶牛场中检查了429头奶牛,隐孢子虫平均感染率为8.16%,14月龄犊牛和1岁龄以上奶牛感染率分别为7.69%(5/65)和8.24%(30/364)。结论广西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比较常见,居民可因摄入受病牛粪便污染的食品或水而受感染。控制该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铜山县周棚村人群隐孢子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30份农村儿童成人粪便,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进行粪便涂片染色,发现隐孢子虫卵囊阳性者12例,感染率为5.22%,其中11例为儿童,平均年龄19.6个月。最大者则3岁,成人1例为女性,其子及侄女均为感染隐孢子虫。  相似文献   

18.
采用金胺-酚染色法及改良抗酸染色法染色,对青岛地区969例儿童粪便进行了隐孢子虫感染检查,共发现阳性者26例,感染率为2.7%,其中一乡村为7.9%.隐孢子虫感染率性别间、学龄前儿童与小学生间无显著差异,但乡村与城市间有极显著差异.人际传播为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肠道菌群失调患者粪便涂片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范琳  马国力 《中国医疗前沿》2009,4(22):66-66,74
目的了解腹泻患者肠道微生态特征,加强临床对抗生素相关腹泻的重视。方法采用粪便涂片染色诊断244例腹泻患者菌群失调的程度。结果244例腹泻患者188例出现菌群失调。其中Ⅰ度菌群失调50例(26.6%),Ⅱ度菌群失调78例(41.5%),Ⅲ度菌群失调68例(36.2%)。真菌感染率6.1%。结论肠道菌群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滥用抗生素,粪便涂片检查对快速诊断菌群失调,正确治疗腹泻,避免滥用抗生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