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3年9月,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第一部《彝药志》,引起了国内外医药界的密切关注和浓厚兴趣。它的问世不仅为彝族药物的规范化填补了一个空白,而且开辟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彝族用药规律的新起点,为彝药的研究、生产、药检和临床应用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有助于继续发掘彝宝藏,有助于彝药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彝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助于我国各民族医药交流。  相似文献   

2.
谈谈彝族方药的整理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彝族医药理论,开发彝族方药是传统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彝族方药的整理与开发中有以下体会. 1彝族方药的整理与开发 在国家实现传统医药现代化、产业化的背景下,彝族方药的发掘与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前景,在彝族人民生活的地区,主要为我国第二林区,有着丰富的药物资源. 1.1彝族方药基础 彝族方药的丰富的内容.与彝医理论相比较,彝族方药的记载更丰富、更完全,具初步统计,现存有文字记载的彝药共有1189种,其中植物药871种,动物药263种,矿物、化学、自然土及水56种;而植物药中花类药47种,果类药128种,树皮类药……  相似文献   

3.
浅谈彝医对动物药的认识及应用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彝族主要分布于我自西南地区,彝族医药有悠久的历史。我国传统医药学视动物药为“血肉有情之品”、历来为医家所重视。彝族聚居区动物种类较多,药源丰富,应用动物药防治疾病也是彝医的一大特点。文中分别介绍了彝医对动物药的认识、应用情况及特点。  相似文献   

4.
林璨  张维维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5):1317-1318
目的述评彝医文献以及《本草纲目》中有关动物药的记载及相关施用方法、疗效的比较。方法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对彝族医药文献《哀牢山彝族医书》、《献药经》以及汉族文献《本草纲目》进行整理研究。结果较之《本草纲目》,彝医在动物药施用上具有数量品种多,部分动物药功效为彝医所独有,动物药施用方法多样等特点。结论彝医文献与《本草纲目》中动物药的施用方法反映的是明代及明代以前动物药,特别是少数民族动物药施用的概况,对今天临床医学仍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4月13日讯:2017年4月9日,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云南中医学院在昆明召开《彝医药》教材编写启动会,全国第一套《彝医药》本科教材的编写工作启动。彝族医药是我国第四大民族医药之一。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对民族医药发展的相关要求,保护、传承和发展彝族医药,经云南省卫生计生委研究,决定编写《彝医药》本科教材。  相似文献   

6.
1 概述 彝族药是指彝族人民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是有彝族文献记载或是在彝族地区习用药物。彝族医药源远流长,彝药的形成、发展、应用是在彝族人民生产生活中总结发展起来的,随着彝药的发展,民间也广泛应用当地草药来治疗肿瘤疾病,收到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对毕摩文化和彝族医药研究甚多,但对毕摩医药的研究方面还极为有限,几乎没有这方面的文献,笔者属于首次进行挖掘整理,2010年笔者申报到国家级科研课题,文献整理《彝族毕摩苏尼医药》,目前编写完成,待出版,并荣获国家级民族医药科技奖三等奖。研究认为毕摩是彝族文化的传承者,不仅是宗教仪式的主持者,也是诊疗疾病的实施者。毕摩经书上有部分彝医药方面的记载,彝族医药理论基础来源于毕摩的部分理论,毕摩对彝族传统文化(包括彝族彝药)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毕摩医学理论基础、毕摩诊断疾病方法和治疗疾病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7,(2)
彝医药是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彝药剂型集中体现了彝医几千年来临床用药的特点。其起源与发展主要从4个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考证,从彝族创世史诗中搜寻彝药剂型的起源及传统剂型,从彝族毕摩经典中挖掘关于彝药剂型的积淀,从彝医药古籍专著中总结归纳彝药剂型的种类及其发展,在其他史料的客观记载中追溯彝药剂型的久远历史。同时,结合目前国内彝成药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其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彝族医药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其中70%以上居住在云南。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以及彝族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医药,在本民族中世代相传广泛应用,不仅治疗疾病而且保护同胞的健康,为促进本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贡献。 1.动物药类:据彝医《医病好药书》记载:彝族动物药有117味,家畜类动物药有55种,野生动物类如:毫猪刺,蛇血、蛇皮、狐狸肉等以及昆虫类如:牛屎克郎、臭虫、高脚虫、蜘蛛等共载89种。  相似文献   

10.
关于加快彝医药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彝族医药从最初的原始阶段到现如今被逐步发掘研究的发展历程,肯定了彝药价值的巨大潜力和开发天然药物资源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目前认识和开发彝药资源的局限性。针对彝药开发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促进彝族医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踏遍千山,治救万人,云南楚雄走出"全国最美医生——张之道"事迹,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2017寻找最美医生"大型公益活动在央视一经播出,立即引起强烈反响。84高龄的张之道老先生,毕生以弈族医药为业,以弈族医药的研究和开发为己任,以救死扶伤为矢志。从赤脚医生到"云南草药大王"、"彝州李时珍"的著名彝族医药专家、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顾问的他,本可以靠离休工资安享晚年,本可以凭借高超医术赚钱  相似文献   

12.
景东是彝族医药的发源地之一,根据调查,景东彝族药用植物3000余种,动物药200余种,矿物药100余种,景东有无污染的自然环境和源远流长的彝族医药文化,彝药资源丰富等优势。景东彝族大多数居住在无量山山区,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景东彝族民间缺医少药、伤寒、疟疾、瘟疫、肝炎、风湿等病严重危害彝族人民的生命安全,为了生存,彝族人民就用当地的植物、动物、矿物来防病治病。我们在对景东彝族民间医药的调查研究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中,发现景东彝族民间验方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疗效好、价值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彝族先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彝族医药是彝族文化的一朵奇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开彝族文化宝贵的钥匙,在维护边疆稳定和彝族的繁衍生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彝族医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在彝医药古籍文献的挖掘、整理及研究提升、彝药材的资源调查、彝医药机构建立、彝药材标准的制定、彝药制剂研发、彝药材标本库建设、科研平台创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彝医药如何发展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药对为中药配伍的基本,是古人医疗实践的智慧结晶;又称“对药”,复方之始,在配伍上,药对具有复方的根本特点。实际上,彝医药有很多具有药对结构与功能特点的复方,从彝族人民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一些临床用药经验,但治疗儿科疾病的研究甚少,笔者初步总结出临床用彝药治疗儿科常见疾病的几组药对,为中彝医治疗儿科疾病提供参考,传承民族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15.
彝药是中国民族医药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彝族医药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为指导。彝药品种数目多达上千种,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其中植物药和动物药运用最广泛。在炮制方面以生用或鲜用者居多,在降毒方面多以子母灰煨制。通过炮制处理,可以起到降低毒性、增强疗效、矫臭矫味的作用。文章综述彝药的炮制理论、方法、炮制前后药理变化以及相关制剂研究,为彝药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植物寄生类彝药药性中的四气、五味及功效。 方法: 借鉴中药药性理论,采用文献数据整理与挖掘的方法,对彝医药现存古籍—《彝药志》、《聂苏诺期》、《彝族医药》等十余部文献中记载的26种常用植物寄生类彝药进行四气、五味及功效规律的总结。 结果: 植物寄生类彝药的四气构成比为温性>寒性=凉性>平性>热性;五味中单味构成比为含苦味>含涩味>含辛味=含酸味>含甘味=含淡味>含咸味。从多味组合角度看,两味组合中苦涩的有7种,苦辛、酸苦、酸涩各1种;三味组合为酸苦涩、苦辛涩各1个。 结论: 植物寄生类彝药药性的四气以温性药居多,寒、凉类次之,平性再次之,无热性药。五味有单味、两味及三味的组合,其中单味以苦味最多,无淡味药。两味以苦涩味最多,三味包括酸苦涩、苦辛涩。清热解毒、祛风除湿、补益肝肾是植物寄生类彝药的三大主要功效。  相似文献   

17.
正在2018年2月8日召开的云南省中医药工作会上,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顾问孙汉董院士,云南省科技特别贡献奖获得者朱兆云副会长应邀出任云南省中医药传承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著名彝医药专家张之道,学会会长张超,副会长林艳芳、钱子刚、和丽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彝族药和中药的命名特点。方法:总结彝族药和中药各自的命名分类。结果:彝族药根据药物的形态、生长特点等主要分为7种;中药根据药物的功效、药用部位等主要分为12种。结论:彝药与中药在以药物的功效、药用部位、形态、气味等四方面命名都有非常类似之处,部分彝药和中药的名字是一致的。中药的命名依据更多,但从中可看出彝药命名的影子。而彝药的命名更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具有彝医特色,体现了彝药的民族性、传统性和区域性。  相似文献   

19.
彝医药是我国少数民族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了以"三气"学说、由清浊二气化生的五行学说、清浊二气六路学说、毒邪理论为主的彝医基础理论体系.由于彝族长期生活在山地林区,自然环境恶劣,常发生跌伤、骨折、刀伤等骨伤科疾病,形成了经验为先,擅用草药,喜用鲜药,单方独味,外治为主兼有内治的彝医药治疗特色.  相似文献   

20.
凉山彝族医药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历史和现代文献的查阅、深入彝族居地走访和调查,对彝族医药史、彝药材、与其他民族的医药交流情况、病因的认识、诊病方法、临床研究、实验室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她的宝贵医药却至今仍默默无闻地沉睡着,针对此现状提出了开发四川凉山彝药的思考:在开发这些彝药资源的同时,应加大野生资源的保护和扩大家种的力度;从植物到化学单体的思路,基本失去了传统医学理论,因此应更加强调对药物有效部位的研究;剂型的改进是彝族方药现代化最明显和最直接的标志,最基础的是胶囊粉剂,而最先进的制剂就是针剂,这不但要求制备工艺先进,而且要求具备坚实药理学基础,所以剂型的改进能使彝方药实现现代化和形成产业化;应在政府宏观指导下,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建立药材种植、新药开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品营销为一体的体系;凉山药用资源丰富,但科技落后,若要开发利用好凉山彝医药,四川省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凉山彝医药研究和开发的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帮助引进外来资金;呼吁社会有识之士来开发凉山彝医药,并按国际标准和要求研制一些特效药投放市场造福人类,让有着深厚底蕴的四川凉山彝医药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