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谱抗生素氨苄青霉素由于价格低廉、效果确切,在基层医院日常诊疗中有重要的地位,但氨苄青霉素的高皮疹率确实使临床医生在运用此药时不得不慎重选择。我们观察了300例临床应用氨苄青霉素病人的皮疹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病例均来自1998年6月~1999年4月的门诊及住院病人,均运用氨苄青霉素进行输液治疗,用量约4.0~6.0g/日。病变部位为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胆道等,用药期间未用其余药物。  相似文献   

2.
李慧 《中国医疗前沿》2012,(22):49-49,9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苄青霉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药物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98例菌痢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给予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2.5g,静脉滴注,2次/d;和对照组48例给予氨苄青霉素治疗,疗程均为3~5d。观察并比较两组治愈率、发热及粪便检验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愈率100%,而对照组治愈率为7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5.6, P < 0.01);观察组发热及粪便恢复正常的时间也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治疗细菌性痢疾临床疗效优于氨苄青霉素,是速效、高效、安全的抗生素,可作为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头孢曲松钠与左氧氟沙星对伤寒、副伤寒的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18例伤寒、副伤寒患者分为观察组118例、对照组100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观察组用头孢曲松钠4g/d,分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0.4g/d,分2次静脉滴注,两组均用硫酸阿米卡星0.4g/d静脉滴注,用药天数均为6±2d(4~12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07%,不良反应发生率5.9%;对照组总有效率77.0%,不良反应发生率9.0%,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头孢曲松钠治疗伤寒、副伤寒的疗效显著而又安全,优于左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5.
应用氨苄青霉素、氟哌酸对18例伤寒病患者和氯霉素、新诺明对18例伤寒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对比观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选自伤寒流行区的发病初入院患者。1.入院后随机分为氨苄青霉素、氟哌酸治疗组和氯霉素、新诺明对照组一每组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日和临床表现等基本相似:2.两组病例均通过血液培养检出伤寒杆菌、肥达氏反应及临床资料等确诊;3.两组病例分型、分期及主要症状基本相似。治疗方法及结果治疗组患者入院后即静脉滴注氨个青霉素5.0g-6.0g,每日一次共三周,加服氟哌酸、每日三次每次…  相似文献   

6.
<正>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均为住院病人,分治疗组(中西医结合),与对照组(西药治疗)。治疗组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11~73岁,平均50岁;病程最长30年,最短2年,平均12年。对照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1~73岁,病程最长28年,最短2年,平均13年。两组上述各方面无明显差异。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黄芪静点,加用氨苄青霉素静点1日2次;对照组:氨苄青霉素静点,1日2次。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5月采用鱼腥草与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配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5 1例 ,临床对比疗效观察。1 临床资料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 ,均为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5 1例 ,对照组 5 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 ,经统计学处理 ,P >0 .0 5均无差异 ,具有可比性。方法 :治疗组入院后均给予鱼腥草 6 0ml溶于 5 %葡萄糖液 5 0 0ml中 ,每日 1次 ,疗程 7天 ,青霉素 6 4 0万u、氨苄青霉素 6 .0g静滴。对照组不用鱼腥草 ,其余如吸氧、止咳、祛痰、平喘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的三联疗法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最小成本.方法:我院收治的180例Hp阳性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60例,分别使用奥美拉唑+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奥美拉唑+羟氨苄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甲硝唑+左氧氟沙星治疗,对三组用药方案进行最小成本分析.结果:三组用药方案的临床疗效相近,无统计学差异,最小成本分析表明A组成本最低.结论:我院Hp阳性感染患者首选奥美拉唑和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片联合使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成本最低,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  相似文献   

9.
葛根素联合法莫替丁等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开始,我院用葛根素加法莫替丁、羟氨苄青霉素及氧氟沙星治疗十二指肠溃疡62例,与同期单用法莫替丁、羟氨苄青霉素及氧氟沙星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50例比较,前者溃疡愈合率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有上腹疼痛症状,治疗前3d内胃镜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溃疡单发,溃疡长径5~20mm;均无心、肺、肝、肾、脑严重疾病;治疗前1个月内未接受过正规抗溃疡治疗。随机分为葛根素组及对照组。葛根素组62例,男50例,女12例,年龄18~58岁,病程1~16年;对照组50例,男41例,女9例,年龄17~56岁,病程1~15年。两组性别、…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选择经临床表现观察和大便培养确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患者 130例 ,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其中男 70例 ,女 6 0例 ,年龄 10个月~ 12岁 ,平均 3.8岁 ,并将逢单日初诊的病例列为治疗组 ,共 6 2例 :逢双日初诊者列为对照组 ,共 6 8例。两组治疗前病程 ,体温、大便次数、临床类型及用药情况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显著 ,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 :对照组以氨苄青霉素 (10 0mg/kg·日 )、丁胺卡那 (10~ 15mg/kg·日 )静脉滴注 ,并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治疗组以利福平按 10~ 15mg/kg·日分两次口服 ,同时给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盐酸左氧氟沙星与氧氟沙星治疗妇科盆腔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病例选取2010年2月份~2012年6月份来我院就诊的146例妇科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给予氧氟沙星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2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的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诺酮类药物是治疗妇科盆腔炎症的常用药物,而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要优于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12.
氨基苄青霉素(简称氨苄)是临床上常用的广谱合成青霉素,对革兰阴性杆菌效能较强,对伤寒疗效甚佳。其主要的副作用为引起药疹,据有关资料报道药疹率高达24%,多数为8%左右。1995~2000年期间,我们对应用氨苄治疗的278例患者进行了这方面的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住院患者278例。年龄16~70岁,男122例,女156例。患者既往均无青霉素过敏史,治疗前青霉素皮试均阴性。多数单用氨苄抗感染治疗,少数用两种抗菌药物联合治疗。以静脉给药为主,少数采用肌注,剂量为每天2~4克的3…  相似文献   

13.
<正>临床上氨苄青霉素药疹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笔者为探讨药物预防和减少氨苄青霉素药疹的发生,对临床适合应用氨苄青霉素的患者同时给予口服酮替芬,观察其预防和减少氨苄青霉素药疹的发生率。 1.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病员中使用氨苄青霉素,且青霉素及氨苄青霉索皮试均阴性患者2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均静脉使用氨苄青霉素,每日6~8克,A组患者加服酮替芬1mg,每日三次,与氨苄青霉素同步眼用;B组不加服酮替芬。氨苄青霉素使用时间一般为7~14天左右,少数病员如血培养确诊为败血症等,且药敏报告对氨苄青霉素敏感的重症患者用至21天或更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三种抗生素治疗伤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 10 3例伤寒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分别予左旋氧氟沙星 0 .2g口服 2次 /日 ;氧哌嗪青霉素 6 .0 g静滴 2次 /日 氧氟沙星 0 .2 g口服 3次 /日 ;氧氟沙星 0 .2g口服 3次 /日。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细菌学评价并统计细菌清除率 ,进行血、尿、粪常规 ,肝肾功能检查 ,记录退热时间。结果 总有效率左旋氧氟沙星组为 10 0 % ;氧哌嗪青霉素组为 10 0 % ;氧氟沙星为 90 .3%。组间比较 ,氧哌嗪青霉素组与氧氟沙星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 <0 .0 5 ;氧哌嗪青霉素组与左旋氧氟沙星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 <0 .0 5 ;余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退热时间 ,左旋氧氟沙星组(3.7± 0 .9)日与氧哌嗪青霉素组 (3.6± 0 .8)日均明显快于氧氟沙星组 (5 .2± 1.3) ;而左旋氧氟沙星组与氧哌嗪青霉素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3组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 8.3%、5 .6 %、12 .9%。结论 氧哌嗪青霉素 氧氟沙星治疗伤寒疗效最好而副作用较少 ,为治疗伤寒的理想药物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我院使用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伤寒 30例 ,并与同期使用氨苄西林治疗者 2 8例进行比较 ,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文病例均为我院 1993年 10月~ 1998年11月住院患者 ,依据典型的临床症状 ,经肥达氏反应和 /或血培养阳性确诊为伤寒。治疗组 30例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14~ 5 1岁 ,平均 2 5 7岁 ,入院时发热天数 (7 7±2 8)天。对照组 2 8例 ,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15~ 5 9岁 ,平均 2 7 1岁 ,入院时发热天数 (8 1± 2 6 )天。两组年龄及入院时发热天数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1 2 治疗方法 :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共208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104例,男56例,女48例,年龄1~56岁;对照组104例,男56例,女48例,年龄1.5~58岁,全部病例均符合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标准,即夏秋季发病,有不洁饮食史或与痢疾患者有接触史,临床特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脱水等。大便镜检可见成堆的脓细胞并可见红细胞、白细胞。用药前脓血便中培养出痢疾杆菌。两组对比,年龄、性别及主要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异常,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均给予补液,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高热时可物理降温或用降温药。①对照组:氨苄青霉素成人用常规剂量,小儿用50~100mg/kg/日,  相似文献   

17.
肖永红  黄传昆 《四川医学》1991,12(4):196-198
42例经血或骨髓培养证实的耐药伤寒,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每日5~6g,并加用庆大霉素每日16~24万U,疗程14~21天。4组治疗组分别给予氟哌酸0.3~0.4g每日3次,甲氟哌酸0.4g每日2次,氟嗪酸0.3g每日2次,环丙氟哌酸0.4g每日2次治疗,疗程14天。5组的治愈率分别为33.3%、 25%、83.3%、100%和87.5%。30株仿寒杆菌时氟霉素敏感率为10%,氨苄青霉素为20%,氟嗪酸96.7%(MIC_(90)为1μg/ml),氟哌酸、甲氟哌酸及环丙氟哌酸均为100%(MIC_(90)分别为2μg/ml、1μg/ml及0.25μg/ml)。  相似文献   

18.
自2000年10月~2002年6月间,我们使用兰索拉唑(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二周疗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与西米替丁进行了临床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 1.病历选择:将63例经胃镜检查确诊的活动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兰索拉唑组(治疗组)和西米替丁组(对照组)。兰索拉唑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7.8岁,病程1~18年,溃疡直径0.2~2.5cm,其中24例(80%)为单发,6例(20%)为多发性溃疡。西米替丁组33例,男25例,女8例,年龄15~66岁,平均年龄39.2岁,病程1.25~20岁,溃疡直径0.2~2.2cm,其中26例(78.8%)为单发,7例(21.2%)为多发性溃疡。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溃疡大小及数目,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2.治疗和观察方法:治疗组口服兰索拉唑30mg,每晨1次,对照组口服西米替丁400mg每日2次,疗程均为2周。同时两组均加羟氨苄青霉素0.5及甲硝唑0.2,每日3次口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 ,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 (治疗组 )和单用西药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组共 4 1例 ,其中男 2 2例 ,女 19例 ,年龄 12~ 74岁 ,平均 52岁 ,病程最长 31年 ,最短 2年 ,平均 13年 ;对照组 32例 ,其中男 17例 ,女 15例 ,年龄最大 12~ 74岁 ,平均 54岁 ,病程最长 2 8年 ,最短 3年 ,平均 14岁。两组从年龄、性别、病程相比无显著差异性 ,具可比性。治疗方法 :治疗组 :小青龙汤为主方 ,有热象者加黄芩、石膏。西药氨苄青霉素静滴 ,每日 2次。对照组 :氨苄青霉素静滴 ,每日 2次 ,其他对症处理。治疗结果 :疗效判…  相似文献   

20.
张文吉 《中外医疗》2010,29(34):121-121,123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给予左氧氟沙星0.2g,静脉滴注,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氨苄青霉素2.5g加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27%,2组治疗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肾盂肾炎效果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