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常反复发作,病程迁延,预后不佳.此病属中医肠癖、痢疾、滞下、肠风、脏毒、泄泻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溃疡件结肠炎中显示出优势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肯定,用药安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痢疾为法定传染病之一,每年夏秋的季节,正是它猖獗的时候,在任何地方,只要卫生条件不够,就容易流行。痢疾古名肠癖,亦名滞下,历代方书分类不同,名称繁多,考其中“热痢”“湿热痢”“热毒痢”“疫痢”等,见阳证实证者,多数属于急性痢疾,见阴证虚证者,多数属于慢性痢疾。我院在党的领导大力支持和鼓舞下,中医科用0.3%奴夫卡因液经血封闭治愈38例慢性肠炎患者,因而使我等考虑经穴封闭疗法对细菌性痢疾患者是否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有关经穴封闭疗法的文献并未提及此项适应症。我院在1959年6月至1960年7月,作者等初选用5例细菌性痢疾患者,试行0.3%奴夫卡因液疗法,初步获得了显著疗效,症状迅速痊愈,大便检查阴性。为了明确祖国医学(经穴封闭)对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效果,作者等于短短的一年中,共收集细菌性痢疾98例,并就临床情况与检查结果进行了观察,特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溃疡性结肠炎目前发病因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和感染、遗传、免疫、环境等有关。中医学并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名,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学"痢疾""便血""肠风""泄泻""肠癖""滞下"等范畴。早在《内经》中已有了对本病的论述。因所下之物如涕如脓、黏滑垢腻,排出时辟辟有声,故《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称之为"肠癖"。同时已认识到痢疾的发生和饮食不节、起居不慎有关,如《素问·太阴阳明篇》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  相似文献   

4.
省医药卫生学会中医分科学会,针对当前夏季主要流行的疾病,于5月14日举行了“祖国医学对痢疾的治疗经验”报告会。会上由省医药学会中医分科学会委员陆巨卿老中医作报告,省医药学会副会长戴丽三作补充发言。报告人首先介绍了我们祖先对痢疾的看法:早在汉代以前,中医就把痢疾的症状,从临床实践经验中记载下来。把痢疾列为一个独特的病名,叫做“肠澼”,又叫“滞下”。并用中医经验实践阐述了祖国医学对痢疾的认识及病理变化,然后分病因、诊断、治疗、预防四部分作了介  相似文献   

5.
拜讀了本刋61年7月号所刋登何世英医师大作“痢疾辨証论治”和謝天心医师对“痢疾辨証論治”一文的商榷,以及何医师答商榷三文之后,愿以学习态度,提出个人的看法。一、关于分型问题: 痢疾分型不是一个簡单問題,所以明代喻昌說“痢疾一証难言之也”,也不是現阶段才开始有人想把它分型定类的,隋代巢元方诸病源侯論始已肇其端,他把痢疾分作“水谷痢、久水谷痢、赤白痢、久赤白痢、赤痢、久赤痢、血痢、久血痢、脓血痢、久脓血痢、冷痢、久冷痢、热痢、久热痢、冷热痢、久冷热痢、杂痢、休息痢、白滞痢、痢如羔、蠱注痢、腸蠱痢等21种。后世有人根据下痢五色分属五脏立論。有人以温热、寒湿、疫厉、时气、噤口,休息痢等立論。清代医宗金鑑才把它系统的归納为噤口痢、水谷痢、风痢、休息痢、热  相似文献   

6.
痢疾,古称“肠澼”、“滞下”。为夏秋常见传染病之一。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为其特征。小儿肠胃脆弱,在夏秋暑湿偏盛之际,患本病者甚多。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频繁、便时腹痛、里急后重、便时双眉紧锁,甚则啼哭不已,粪便粘腻如冻,颜色或红或白、或赤白相兼。一般病在气份者,痢色白;痛在血份者,痢色赤。轻者每日行五、六次,重者日行二、三十次不  相似文献   

7.
治痢简介     
(一) 1. 痢疾爲夏秋之多發病,古代醫家均以濕熱爲其主因。 2. 痢疾古稱滯下,病在腸間,六腑以通爲補,多用「通因通用」之法,唯虛人應隨時顧其虛,防其脫:用清,用消,用和等法,正爲虛人設計,不可不察。 3. 治痢偏熱,以傷寒論黃芩湯爲主,治噤口痢,以傷寒論半夏瀉心湯爲主,治久痢便膿血以至聖丹爲主,治痢下純血以白頭翁湯,雞子黃連阿膠湯爲主。  相似文献   

8.
<正>一年夏天,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得了痢疾,找了很多郎中都治不好,使很棒的身体垮了下来,家人非常着急,听人说孙思邈治得很好,就抱着试试的心态找到了孙思邈。孙思邈看过患者,询问过去治疗情况,家人讲述后,孙思邈暗想,他们用涩肠之药都对,但为啥治不好?涩肠止泻,道理很对,但痢疾毒素还在体内,久痢应补前先泻。孙思邈就开了一付泻药让患者喝下,等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雯  王翼洲  车富强 《安徽医药》2010,14(9):1096-1098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以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其病程长,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轻重不一,且易反复发作,治疗相当棘手。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特点,可将其归属于中医的“泄泻”、“休息痢”、“肠癖”、“滞下”、“肠风”、“下血”、  相似文献   

10.
孔霭莉 《黑龙江医药》2001,14(4):339-340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较长,发作频繁,缠绵难愈。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现代医学认为与人体免疫功能减退、遗传以及细菌病毒感染、精神刺激、食物过敏等因素有关。本病属祖国医学泻泄、久痢、肠癖、脏毒、肠风等范畴。中医治疗本病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院自1994年7月至1999年12月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68例患者,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血痢是中医痢疾中的一种,临床以痢下鲜血或赤多白少为特征。笔者自1995~2001年,应用自拟凉血止痢汤配合利福平治疗血痢,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文共27例,男17例,女10例。年龄6~72岁。其中住院病例15例,门诊病例12例。全部病例根据临床症状和大便常规检查确诊,均有腹痛、腹泻鲜血便,伴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发  相似文献   

12.
痢疾第六 (二)关于治療关于痢疾的治療,中医着重在調節患者在致病以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因此頗無一定不易之法与一成不变之方,李中梓医宗必讀謂;“因于湿热者去其湿热,因于積滯者夫其積滯,因于气血者和之,新感而实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虛者,可以塞因塞用,是皆治痢常法”。張景岳氏亦謂:“凡治痢之法,虚实寒热得其要,則万無一失,失其要則为害最多,”是可見中医对于痢疾的治療,并非着重在病原而主要在調整患者在受病原致病以后的病理生理变化,这是很明顯的,在痢疾的病理机轉上,中医認为应視痢疾的病程新久,患者体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分型问题: 中医重症象,不重病型,因为型有固定之义,症則千变万化,辨症清楚,治疗自然中肯。我所介紹的几个痢疾类型,主要从常見出发結合地区病名,并沒有细緻的按属性或症状特点等分别它系统的排列起来而加以主观的定型,因为我写这遍文稿的目的,主要对痢疾的辨証论治,而不是对痢疾分型的探討。痢疾的分型,虽然在治疗上起不到决定作用,但从医学的整个学术发展,特别是从中西医結合的角度来看,中医对痢疾分型还是必要的,究竟怎样分法为宜?谢天心同志提出从属性划分,或从特殊类型划分,或从症状划分,均给我一定启发。但在症状划分中,列入“疫痢”一病还应考虑,因为“疫痢”只能代表痢疾的暴发流行和高度的死亡率,单凭症状上鑑别是否为“疫痢”。是有問题的。二、关于分别寒热問题: “赤痢属热,白痢属寒”是痢疾主要辨証之一,当然不能  相似文献   

14.
清代医家吴鞠通所撰《温病条辨》一书对痢疾证治的论述十分详细,其中对“久痢”证治的研究十分重视,方证达十个,其理、法、方、药尤其精当,本文试根据《温病条辨》对吴氏“久痢”治法要点作一概述。 一、芳香凉淡,悦脾止痢:长期饮酒之人,酿生湿热,下注于肠,痢下久不止,饮食如常,治疗主要针对湿热,同时悦脾升阳。方用茵陈白芷汤(苦辛淡法)。六药合用使湿热除,脾阳升,痢自止。  相似文献   

15.
祖国医学有关痢疾的记载,不但最早,而且最多。孙思邈在千金方里曾说:“古今痢方千万首,不可具载”。可见我国远在公元七世纪前,对于痢疾一病,即已累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在此以前,葛洪在肘后方里曾提出“天行诸痢”一语,更证明在四世纪以前,我们祖先早已认识到痢疾是一种传染病了。兹就祖国医学在临床上对痢疾的辨证和治疗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祖国医学对痢疾的认识和治疗,很早就有较成熟的丰富经验。在中医经典著作中如内经已有关于痢疾的记载,伤寒论开始提出治疗痢疾的方剂。至唐千金方的热痢篇中说:“率意自治者,寻手皆愈;乃知此疾天下易治。”并列举方剂二十六首;可见那时在治疗痢疾方面,已有充分的把握。至金元时代张洁古氏更吸取前人经验,根据“血和则便脓自愈,气调则后重自除”的治疗原则,造当归芍药湯治疗痢疾。这一方剂,傳诵至今,颇为医界所尝識。  相似文献   

17.
<正>香椿学名Toona Sinensis,别名椿甜树,香椿芽,红椿,椿花等。是为数不多的木本蔬菜之一。香椿功效:清热解毒,收敛止血,祛湿止痛,健脾理气,凉血涩肠,固精杀虫,止泻止痢,美容养颜。治疗和辅助治疗:痢疾,肠风便血,崩漏带下,  相似文献   

18.
读本刋1961年7月号何世英同志所撰的“痢疾的辯証论治”一文,对祖国医学中关于痢疾的类型、辨症状、辨証、药物治疗、針炎疗法、禁忌等各方面,都作了概括论述。对读者确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但其中亦不乏可商之处,茲分述如下: 一、关于分型問题: 何同志说:“祖国医学关于痢疾类型,就文献能見到的即有70余种之多,但有很多是重复的,总的归納起来,在临床上常見的,约有以下几种:(一)热痢(亦名赤痢、赤白痢)……;(二)冷痢(亦名白痢、寒痢)……;(三)休息痢……;(四)禁口痢……”。据笔者的浅見:这种分型法,似尚欠妥。因所分四型,前二者为痢疾的属性,后二者是为痢疾的症状,且均不完备。如以属性来分,除应分寒、热、虚、实四型外,不妨再加休息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等,可发生严重并发症[1]。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20~50岁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中医属“肠癖”、“脓血痢”等范畴,我院自1999年4月至2005年4月,采用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2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20~66岁。病程3~20年,均参照1993年太原全国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所定标准确诊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2.治疗…  相似文献   

20.
痢疾的病因大体上可分两种:一种是因外邪影响肠胃不和而成痢疾;一种是因饮食失节影响肠胃不和而成痢疾。《伤寒论》六经症都可发生下利。方书论痢疾大半是属于饮食失节方而,亦有与中暑、水泄合并论者。因中暑而致成痢疾者,亦属外感淫邪之一种,因痢疾多发生于夏秋之间,与暑热关系较多。近来有称为急性中毒性痢疾者,病势更为急剧,属于“疫痢”范畴,古人有称为“噤口痢”者,亦是此类。此类痢疾都有发烧不能食,严重者发现昏迷抽厥,是温热兼痢,症状与温病相类而兼有痢疾。因饮食失节伤于肠胃往往发生痢疾,但多与湿热有关。同一饮食失节影响肠胃不和之病,在夏秋则多成痢疾,在冬春则病痢者很少,所以方书治疗痢疾多以湿热为主。不过方书治疗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