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分为脑梗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CT是最有用的,关于MRI的有用性是否和CT类似,另文论述。本文将详述脑梗塞诊断中MRI弥散加权像(DWI)的特征。DWI除了摄像时间短,读片比较容易之外,在脑梗塞急性期诊疗中也有很大的作用,是必要的检查项目。此外,DWI根据梗塞灶的部位、数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测发病机制,对治疗方针的确定很有意义。作者所在医院急救中心建立了24小时急诊MRI检查(DWI、MRA等)体制,每年进行400例的脑梗塞急性期诊疗。本文以作者经验病例为中心,  相似文献   

2.
近年,在脑梗塞的超急性期积极地进行了溶栓疗法和抗凝疗法等,但这些疗法有合并出血的危险,为了采取更适宜的治疗,在发病超急性期鉴别其临床病型是重要的。1990年美国的NINDS发表了《脑血管障害的分类》,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阐述缺血性脑血管障碍临床病型的鉴别方法,特别是治疗时要重点考虑的鉴别要点。一、脑梗塞的机制和临床病型的鉴别方法对脑梗塞患者选择治疗法时,最重要的是确切地判断脑梗塞的原因和病态。判断时采用下列项目:1问诊;2神经检查所见;3辅助检查所见;4入院后的临床经过。问诊时重要的是发病的时刻、发病形式和既往史…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的超早期治疗专辑──脑梗塞超早期治疗中的诸问题赫彰郎等最近,随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的普及,即使在急救现场也能测定其脑血流动态,从而迎来了脑梗塞急性期治疗的转机。作者应用SPECT在观察急性期脑血流动态的基础上,还进行了治疗...  相似文献   

4.
1998年日本厚生省健康科学综合研究事业,对4953家医疗单位就脑梗塞急性期医疗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是一年内入院的脑梗塞患者数为10500人,占全部脑卒中患者数(154000人)的68%。在全部脑梗塞患者中,发病6小时以内来诊者只不过28%,远远低于欧美来诊数(50%)。就此脑卒中急性期医疗的滞后于欧美的状况,已引起日本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医学のあゆみ(1999年11月6日)第191卷第6期出刊了特集:“脑梗塞超急性期—Brainattack时代の诊断と治疗”,共载文22篇,文章全部由目前工作在第一线的专家撰写。本刊选译其中12篇,期望能对我国的脑梗塞急性期医…  相似文献   

5.
脑梗塞急性期的快速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占据脑卒中2/3的脑梗塞的急性期诊疗中,为选择适合各,临床分型的合理治疗方案,重要的是进行.庙床分类(主要分为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塞、心源性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塞等三大类型)。这时,通过各种影像诊断方法可以快速地进行临床疾病的分型和诊断。各种影像诊断方法大致分为发现脑组织病变的检查(CT和MRI)、了解脑循环动态的检查(SPECT和CT/MRI灌注成像)、发现责任血管病变的检查(DSA、MRA、3D-CTA等)。若想成功进行脑梗塞的急性期治疗,应快速进行影像检查,制定适合.临床病型诊断和病情的合理治疗计划。本文将介绍影像诊断在脑梗塞急性期的作用以及在判定是否溶栓治疗时特别重要的可逆性脑缺血的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的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6.
一、脑发作 ( Brain attack)时代基本检查计划的想法脑梗塞症状多样、轻重不一 ,因此不少人曾到过眼科、耳鼻科、口腔科等神经科以外的诊疗科室初诊过。如是超急性期 (发病 3~ 6小时以内 )的脑栓塞 ,则有必要尽快决定溶栓疗法的适应证。另外 ,在紧急入院的患者 ,有许多须与脑卒中相鉴别的疾病。因此如何尽早判断是否脑卒中以及若是卒中 ,其发病机制和临床病型如何 ,进一步如何把握闭塞血管和责任病灶的大小十分关键。脑发作时代的脑卒中是以“通过治疗而治愈”为目的 ,而不是使用所有种类的影像诊断和检查 ,来研究各种病态。因有效治疗时…  相似文献   

7.
一、脑发作(Brain attack)时代基本检查计划的想法 脑梗塞症状多样、轻重不一,因此不少人曾到过眼科、耳鼻科、口腔科等神经科以外的诊疗科室初诊过.如是超急性期(发病3~6小时以内)的脑栓塞,则有必要尽快决定溶栓疗法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日本认可了t-PA对于脑梗塞超急性期的治疗,但在实际脑卒中诊疗现场感受其药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芳  陈谅 《日本医学介绍》2004,25(11):522-527
慢性期脑梗塞的主要表现是发病1个月以上,持续性脑血流和代谢的大面积下降以及血栓和栓塞复发的准备状态。多数病例有重症化的趋势,再发率比想像的高。本文以脑卒中治疗指南2003和2002年厚生劳动科学研究班(脑梗塞班)的报告书为基础,介绍考虑临床病型、机制、责任血管等的脑梗塞慢性期治疗指南(表1)。  相似文献   

10.
脑梗塞的早期CT征(early CT sig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血栓溶解疗法的出现,脑梗塞急性期的诊疗形式有了很大变化。在美国,如头CT检查未发现脑实质的早期CT像,但又满足各项适应标准、除外标准的发病3小时内的脑梗塞,可给予t-PA治疗。最近,随着弥散加权MRI的出现,日本提出如弥散加权影像描绘出广泛的缺血病灶,则不适宜应用溶栓疗法,可是,目前的体制下,让多数医院24小时都开动MRI是没有道理的。另一方面,随着解析度更好的X线CT的出现,已能更好地检出脑缺血的初期变化(earlyCTsign)。一、脑卒中患者的对应体制1997年NINDS(NationalInstituteofNeurologicalDiseaseandStroke)发表了脑…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急性期的血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急性期的血压管理井林雪朗本文对脑卒中特别是脑梗塞急性期以及1个月前后的亚急性期~慢性早期的血压管理及其意义进行论述。一、脑卒中急性期的血压管理发病24小时内的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压无论是什么病型均呈高值,即使未用镇静剂和降压剂,于10天内均能自然...  相似文献   

12.
一、SCU的理念及其意义随着X线CT、MRI、SPECT、PET、TCD等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t-PA或血管内外科等以超早期为对象的治疗方法的出现,使脑卒中急性期的诊疗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此相伴,有必要建立与发病数小时内的急性脑卒中相对应的超出以往临床范围的全面的诊疗体制。在此背景下诞生了以急性期脑卒中为专门对象的独立的诊疗单位,称为strokecareunit(SCU)、strokeunit(SU)或strokeintensivecareunit(SICU),日本的SCU基本上是沿袭了欧美SCU的概念。SCU的目的是将发病的脑卒中患者迅速收入院,由神经内科、脑外科、神经放射线科…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的急性期诊疗,随着影像诊断技术、药物疗法、手术疗法等进步,其检查、治疗的选择也多样化起来。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准确把握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确实地执行治疗计划,这些都和患者的临床转归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自2005年10月起针对发病后3小时内的脑梗塞,将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进行超早期溶栓疗法列入医疗保险范围,使得t-PA的使用成为可能。使用此药改善预后的同时,也会增加脑出血等治疗上的风险,所以确切而迅速地判断适应证、以及用药后严格的监护逐渐成为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脑梗塞急性期的抗血栓疗法 ,有溶栓疗法、抗凝疗法和抗血小板疗法。特别是溶栓疗法 ,如在超早期采用 ,可使血流再灌注效果显著。在缺血周边部 ,因血管内血小板活化、凝血机制被激活而形成纤维蛋白 ,导致微循环障碍。抗凝疗法、抗血小板疗法就是以防止血栓增大、改善缺血周边部微循环障碍为目的而实施的。一、溶栓疗法现今在脑梗塞急性期的治疗中 ,有证据表明最令人瞩目的是溶栓疗法。1 静脉内给药 在美国的NINDS的报告中 ,就发病后 3小时内的脑梗塞患者静滴t PA(alteplase 0 .9mg/kg)或静滴安慰剂的效果问题做了讨论。这里仅指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15.
肝素治疗急性期脑梗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素已有80多年的历史,作为抗凝剂在治疗急性期脑梗塞上广泛应用,但现在关于其有效性尚未得到确定。可是,最近为探讨肝素及其相似药物的有效性而进行的几个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RCT)发表的结果明确了肝素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有效性及问题点。一、肝素相关药物的种类及作用现在,为探讨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效果所使用的主要的肝素相关药物有肝素(未组分肝素)、低分子肝素、类肝素。但是目前在日本,低分子肝素、类肝素作为脑梗塞治疗药物尚未得到认可。另外,在日本除肝素外,作为抗凝剂还使用选择性抗凝血酶药如argatroban治疗急性期脑血栓症,但a…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对于脑卒中特别是脑梗塞的早期诊断、急性期治疗取得了惊人的进步,由于人口老龄化和脑卒中致死率的下降,脑卒中后遗症的门诊来诊率表现出增加的倾向。这其中,作者在日常诊疗中发现因脑梗塞后遗症住院的患者意欲低下,对外界反应差等抑郁状态者不少,被称为脑卒中后抑郁(post-storke depression;PSD)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刘芳  陈谅 《日本医学介绍》2004,25(10):472-477
本来,因为①发病后的时间;②临床病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梗塞、心源性脑栓塞等);③机制(血栓性、栓塞性、血液动力学性,还有动脉源性栓塞、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等);④责任血管;⑤是否有出血性梗塞;⑥重症程度;⑦合并症,脑梗塞的急性期治疗是不同的。近期日本预计将公开发表首次制定的以事实为依据的脑卒中治疗指南2003,不仅证  相似文献   

18.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患者多为老年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及脑梗塞病例可有全身血管的动脉硬化,亦常见心、肾、肺等器官的功能低下,也有由长年偏食等渐渐引起的营养不足、贫血或轻度脱水。整理秋田脑研究集中治疗室接受治疗的急性期脑血管病病例中70例入院检查所见,发现70例中低白红蛋白性贫血占16%、低蛋白血症17%、低血钠症占4%。这些不包括入院前有频繁呕吐和消化道出血及在其医院住院1日以上的  相似文献   

19.
脑梗塞治疗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日本的《脑卒中治疗指南2004》为基础,详述脑梗塞的急性期治疗的具体内容。日本的《脑卒中治疗指南2004》中仅记载了脑梗塞各种治疗方法有哪种循证医学证据以及其推荐等级,对具体的治疗过程并未言及。这里,作者结合个人的意见,论述脑梗塞急性期治疗的具体流程。  相似文献   

20.
脑梗塞与血液流变学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文 《日本医学介绍》1989,10(10):458-459
血液流变学异常已被认为是发生脑梗塞的原因之一,红细胞压积升高。血液粘度上升以及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不仅成为脑梗塞的危险因素,而且可引起脑血流量的减少,对脑梗塞的症状、预后有着严重影响。最近有人否定对急性期脑梗塞行血液稀释疗法的疗效。现就血液流变学异常在脑梗塞发生上的作用作一探讨。一、脑循环与血液流变学1.对脑血流的影响作者一般依Poiseille法测脑血流量,其公式为V=πPr~4t/81η。脑血流量(V)与压力差(P),血管半径的四次方(r~4)成正比;与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