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6例胃平滑肌肿瘤。其中平滑肌瘤4例、平滑肌肉瘤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女各3例,年龄30~67岁,主要临表现为上腹部肿块、上腹部疼痛或压迫症状、恶心呕吐及黑便等。X 线检查为胃体肿物或胃癌。6例全部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所见分别为:例1胃大弯向外生长肿块8×8×7 cm,例2胃小弯肿块5×4×4 cm,例3胃体肿块6×4×3 cm,例4胃体圆形肿块直径3 cm,例5胃小弯肿块直径11 cm,例6胃体向外突肿块直径4 cm,破裂出血.病理诊断:例1~4为胃平滑肌瘤;例5,6为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自发破裂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脏肿瘤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肾肿瘤自发性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患者行超声检查,21例行CT检查,9例行MRI检查.术前18例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诊断为肾癌.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11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7例行肾切除,3例行根治行肾切除.结果:术后病理证实19例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为肾癌.其中18例获得随访3个月-5年,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例中保肾手术者未观察到同侧复发,2例患者术后1-4年因对侧发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直径>4cm采取肿瘤剜除术.结论:自发破裂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脏肿瘤以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为主,CT是首选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良性肿瘤可考虑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恶性肿瘤则以肾切除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3.
胃平滑肌肿瘤比较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辅助检查诊断率不高,常易误诊。本文报告37例(胃平滑肌瘤24例,胃平滑肌肉瘤13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7例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33~72岁,平均53岁。40~60岁者32例,占86.5%。肌瘤病程1个月~20年,肉瘤病程1个月~4年。上腹疼痛不适26例,腹部肿块15例,上消化道出血8例,贫血5例。3例胃平滑肌瘤无临床症状,其中1例在普查时B超发现,2例在其它手术中意外发现。辅助检查本组作X线钡餐检查31例,确诊12例。作胃镜检查23例,确诊10例均为肌瘤。本组作腹部B超检查5例,4例发现肿块…  相似文献   

4.
食管平滑肌肉瘤比较罕见。本文结合我院及外院临床资料,报告了经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证实的食管平滑肌肉瘤6例。现将外科治疗结果和国内外有关文献介绍如下:临床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38—62岁,平均51.3岁。病史2个月~3.5年,平均1年6个月。均有吞咽困难,部分伴有胸背痛、黑便及呕吐。肿物位于食管胸中段4例,胸下段2例,其长径4~6cm2例,11~13cm4例。术前行纤维食管镜检查(FOE),l例行食管拉网检查。经活检病理或细胞学确诊者仅1例,余5例均误诊,其中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3例、食管纤维肉瘤1例、1例因肿块巨大待除外纵隔肿瘤。…  相似文献   

5.
消化道平滑肌肿瘤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0年~1997年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消化道平滑肌肿瘤18例,其中平滑肌瘤(简称肌瘤)10例,平滑肌肉瘤(简称肉瘤)8例,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男女之比为1.57:1;患者年龄31~7o岁,平均57.8岁,其中40岁以上占94%,肌瘤患者平均年龄53岁,肉瘤患者平均年龄为61.5岁。肿瘤发病部位见表1。二、肿瘤性状肌瘤10例直径为2.scm~scm,其中3例直径>scm,另1例为胃肌瘤合并胃低分化腺癌。肉瘤8例直径为2.scm~15cm,其中6例直径>scm。来l肿瘤发病部位分布三、临床表现病…  相似文献   

6.
现将我院1974~1994年间22例消化道平滑肌肉瘤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11~80岁,其中51~60岁有8例。胃14例;小肠6例;结肠1例;直肠1例。肉瘤大小:4.5~14.8cm,平均8.9cm,超过8m以上有18例。肉瘤分化Ⅰ级12例,Ⅱ级3例,Ⅲ级7例。本组22例中,腹痛19例,腹部触及包块13例,消化道出血18例,发热9例,不全性肠梗阻3例,出现急腹症4例。结果本组22例,手术时未能切除3例,切除后1年内死亡4例,13个月~5年死亡8例,5年以上死亡7例。讨论消化道平滑肌肉瘤以胃较多见,本组有14例,占63.6%。其次是十二指肠4…  相似文献   

7.
小肠平滑肌肿瘤属临床少见病 ,因症状不典型且缺乏特异性的检查手段 ,往往延误诊断和治疗。回顾我院 1990年 1月-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 3 3例患者 ,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断 ,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收治的 90例小肠肿瘤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平滑肌肿瘤 3 3例占 3 6 67% ;男 18例 ,女 15例 ;年龄 2 5~ 73岁 ,平均 49岁。取肿瘤纵径 +横径的平均值作为肿瘤的直径 ,2 1例平滑肌瘤的直径 1 5~ 9 0cm ,平均值 4 8cm ;位于空肠 12例 ,回肠 6例 ,十二指肠 3例。 12例平滑肌肉瘤的直径 4 5~16 0cm ,平均值 8 9cm ;位于空…  相似文献   

8.
1990年至1996年期间,我科收治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人,7例手术病理证实。现就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临床资料8例病人中,女性6例,男性2例,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57例。其中2例因破裂出血,以急腹症入院,6例均以患侧腰背部疼痛不适来院就诊,经B超、CT检查示患肾占位性病变。7例入院后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急诊手术。4例行患肾切除,3例行瘤体剜除术,保留了患肾,该7例均被病理证实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因肿瘤<2cm来手术。讨论以往临床上诊断此病较困难,因为此病伴结节性硬化症者多无症状;不伴结节性硬化症者常以急性…  相似文献   

9.
对胃远侧癌随机进行全胃切除(TG)或次全切除(SG)和第2站淋巴结清除,排除在外的对象包括:大于75岁;曾患恶性肿瘤(皮肤癌例外)潜行胃切除者满手术危险;肿瘤距贲门小于6cm者和不能根治切除老。至1993年底共施行626例手术(SG32例和TG306例),2%为多发病灶,98%为单发病灶,1/4位于窦部,20%位于体部,其余为体和窦部。T1、T2、T3和T4分别为28%、23%、45%和4%,淋巴结转移50%。采用标准手术占84%、扩大手术占16%,总的术后住院日平均12天,总的术后并发症为11.3%,总的术后死亡率2%。意大利胃癌研究组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49例消化道平滑肌源性肿瘤(ASMT)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并对其中23例进行免疫组化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旨在结合组织学观察、临床资料,探讨良、恶性ASMT的诊断标准。1材料与方法材料:收取1975至1995年经病理确诊ASMT的病例49例,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23~68岁,平均45岁。其中平滑肌瘤(LM)16例,分别为食管3例、胃6例、小肠部7例。潜在恶性平滑肌肿瘤(PMSMT)9例,其中胃毛例、小肠部5例。平滑肌肉瘤(LS)24例,食管2例、胃《例、小肠16例、结肠2例。方法:全部标本常规HE染色,部分VG染色。肿瘤大体形…  相似文献   

11.
按照全国胃癌协作组病理组制定的胃溃疡癌变诊断标准 ,我院 1970~ 1998年间确诊胃溃疡癌变 6 5例 ,均经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全组男 5 2例 ,女 13例。年龄最小 30岁 ,最大 74岁 ,平均 5 1.6岁。行胃癌根Ⅰ术式 (D1) 37例 ;根Ⅱ术式 (D2 ) 2 8例 ,其中 4例行全胃切除。病变位于胃窦部 2 3例 ,胃角部 2 7例 ,胃体部 6例 ,贲门及胃底部 4例 ,胃大弯侧 5例 ,均无腹腔播散。病理组织学检查为早期癌 30例 ,侵袭肌层 2 5例 ,侵袭浆膜 10例 ,管状腺癌 48例 ,低分化腺癌 12例 ,粘液腺癌3例 ,印戒细胞癌 2例。有淋巴结转移 13例。早…  相似文献   

12.
食管平滑肌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0至1995年,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效果良好。临床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35—55岁。病程在3个月至2年,有程度不同的吞咽困难5例;胸骨后疼痛、食后饱胀、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者2例。术前经食道吞钡摄片检查、胃镜检查、明确诊断6例。1例误诊为食道癌。病变均位于食管中下段。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肿瘤最小直径1,5cm,最大为4.5×3×3cm,手术方法均采用左侧经胸标准后外侧切口,行粘膜外平滑肌瘤切除6例,1例因术前诊断为食管癌作食管下段切除.食管胃吻合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本组无…  相似文献   

13.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肿瘤之一,其组织类型复杂,临床上多以破坏性手术为主,而保留性手术较少。本院自1995年5月1999年5月共收治卵巢良恶性肿瘤86例,其中18例行肿瘤剔除术。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中年龄最大者38岁、最小者20岁。平均30岁;已婚者16例,(生育2胎者1例,生育1胎者10例,未孕者5例),未婚者2例。 1.2 妇检及辅助检查 18例均在门诊妇检触及单侧或双侧附件区囊性肿块,活动度良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触痛,均在月经干净后行B超检查确定为囊性肿块或以液性暗区为主且透声较好的肿块,边界清晰,包膜完整。1侧患病者12例,双侧患病者6例。肿瘤最大者为16cm×15cm×14cm,最小者为5cm×5cm×4cm;一般直径为6~10cm。 1.3 手术方式及诊断 全组均行剔除术,选择肿瘤  相似文献   

14.
我院近8年来共施行中下段直肠癌拖出式16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29岁—58岁,平均39岁。病程最长15个月,最短1个月,侵犯直肠周径达3/4,2例,1/2,4例。。肿块大小最大5cm×6cm,最小4cm×3cm,但均未固定不活动。距肛门缘距离8cm~10cm 4例,5cm~7cm 10例,4cm以下2例。肿瘤分期DuksⅢ期5例,Ⅱ11例。术后无任何并发症,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大便情况除肿瘤距肛缘4cm以下2例,大便不能自控8次/日~10次/日,未经特殊治疗,1月~2月均恢复正常外,其余14例大便均能自控1次/日~2次/日。术后正规化疗用MF方案4疗程~6疗程8例,正规化化疗6例,未经化疗2例。随访已生存5年以上6例,能参加劳动及日常工作,失访1例。术后两年死亡1例,其余8例均健存。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切除后胃代替食管进行食管胃重建时,通常采用胃经主动脉弓前至弓上吻合或至颈部吻合。自1992年至1994年我们行食管癌切除,胃经食管床代食管颈部吻合术50例,现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36例,女14例,男女之比2.6:1;年龄最小28岁,最大刀岁,45岁至65岁35例占70%;病变部位:上段7例,中段26例,下段17例;病变长度:最短1.5cm,最长8cm,平均长度4.3cm;按国际TNM分期:I期6例,Ⅱa17例,Ⅱ期11例,Ⅲ期16例。2.治疗情况:50例中因肿瘤侵犯或游离食管时损伤右侧胸膜门例,损伤长度<10cm10例,…  相似文献   

16.
提高对甲状腺滤泡状癌临床特性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42例甲状腺滤泡状癌病例资料,对其诊断,治疗及辅助检查进行探讨。结果 42例均有病理证实为甲状腺滤泡状癌,其中合并有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术前诊断为甲状腺癌伴颈淋巴结转移14例,甲状腺癌6例,甲状腺肿物12例,甲状腺瘤5例,甲状腺囊肿2例,甲状腺滤泡状癌局部剜除术后2例,甲状腺癌肺转移1例,19例行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15例行1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5例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2例行甲状腺肿瘤剜除术,1例行全甲状腺切除加同位素治疗。结论 术前诊断甲状腺滤泡状癌比较困难。易误诊为甲状腺瘤或囊肿。为减少误诊误治,应重视术前针吸细胞学检查及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  相似文献   

17.
31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胃非上皮肿瘤,全部经CD117、CD34检测。其中18例行近侧胃切除,4例行全胃切除,9例行胃远侧切除,切除范围在5crn以上。并对其中27例随访。结果:31例100%胃非上皮肿瘤CD117、25例81%CD34,其中良性12例、恶性19例。随访27例(良性11例、恶性16例),良性中6例随访6a~10a未复发,5铡2a~5a无复发,恶性16例,5a生存率47%。结论:胃的非上皮肿瘤应统称为胃肠道间质瘤。手术切除仍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胃癌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35岁以下青年人少见,我院1967~1996年病理确诊青年人胃癌54例。本文对此分析讨论。临床资料1.年龄与性别:本组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35岁,男19例,女35例,男女之比为1:1.8。2.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上腹部无规律性隐痛(92%),其次为消瘦乏力、体重下降。贫血、上腹不适(32%)。3.病程:从自觉症状到入院,时间在半年内32例,半年至1年22例。4.胃镜:胃镜检查44例,其中诊断胃癌者40例,癌疑者4例。5.病理检查:肿瘤部位:胃窦部37例,胃体部11例,幽门管6例。肿瘤最大径为3到10cm肿浸润浆膜外…  相似文献   

19.
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旨在评价胃平滑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其诊治。方法:收集1986~1995年间本科治疗患者,检出平滑肌起源胃肿瘤21例,复习病史、实验室检查、手术及病理报告,以比较良、恶性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特点、生物学活性及处置。结果:病理证实11例胃平滑肌瘤,9例肉瘤及1例子滑肌母细胞瘤。临床特点以腹痛(16/21)、呕血及血便(12/21),以及腹部包块(5/12),腹块主要见于恶性肿瘤中。肿瘤好发于胃体及胃底;肿瘤直径范围自0.5~15cm,肌瘤平均3.9cm,肉瘤平均7.8cm(P<0.05)。外科治疗的原则是局部切除肿瘤及周边2—3cm胃壁组织。在4例有转移的恶性肿瘤采用了姑息治疗措施。结论:区分平滑肌瘤及肉瘤主要标准是临床上局部浸润及转移以及组织学上的有丝分裂指数。肿瘤大于8cm恶性可能大,手术切除范围宜扩大。  相似文献   

20.
我院近5年来对6例胃次全切除术后食管癌病人采取残胃食管直接吻合术重建消化道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50~60岁之间。本组为中段或中下段食管癌,病变长度最短2cm,最长7cm,均为鳞癌。首次行胃切除Billroth-Ⅱ式5例,Billroth氏1式1例,均为溃疡病。本组6例食管癌都用残胃与食管作主动脉弓上吻合术。2结果与讨论胃及十二指肠任何性质的病变而行远侧胃部分切除,术后1年发生于食管的任何部位的癌肿,称为胃次全切除术后食管癌。国内统计占同期食管癌的0.86%~0.98%,本组为1.11%,略高于国内报道。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