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多个相关基因蛋白产物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5 8例 (6 3份 )膀胱移行细胞癌 (BTCC)石腊病理切片及 6例正常膀胱组织切片中 P5 3、P1 6 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情况 ,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随防结果相比较。结果 :仅一项或无一项指标表达异常的 1 8例 (31 .0 3% ) ,2项或 2项以上指标表达异常的 40例 (6 8.9% )。本组 BTCC大多数表现为多项基因蛋白产物表达异常。两组间比较在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上有显著性关系 (P<0 .0 0 5 ) ,并且与肿瘤复发及患者生存情况有显著性关系 (P<0 .0 0 5 )。同时检测多项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作为估价 BTCC的生物学行为指标 ,可能较单一基因蛋白产物表达更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喉癌向周围组织浸润发展的方式。方法:应用抗癌基因P53单克隆抗体(DO-1)对19例喉癌、癌旁和相对正常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P53蛋白阳性物质位于肿瘤细胞核和转化的细胞核内。喉癌的表达率为73.68%。癌旁的表达率为36.84%,且3~5个阳性细胞位于上皮基底部的细胞核内,呈局灶性、跳跃性表达。结论:喉癌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方式是跳跃性的,因此为了达到手术治愈目的,喉癌切除术的安全缘至少1cm。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P_(53)癌基因蛋白在松果体生殖细胞瘤及睾丸精原细胞瘤中的表达特征及意义,我们应用P_(53)癌基因蛋白通过SP法免疫组化染色。对组织形态特征类似睾丸精原细胞瘤的11例松果体生殖细胞瘤及19例睾丸精原细胞瘤进行了检测,P_(53)呈核型表达。在上述肿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3.7%及52.5%,表明松果体生殖细胞瘤中突变型P_(53)较睾丸精原细胞瘤突变型P_(53)少,提示松果体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ABC免疫组化法对9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原癌基因c-erbB-2和抑癌基因P53的表达及共同表达的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c-erbB-2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和48%,二者共同表达率为21.5%,共同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P<0.05),临床分期(P<0.01),复发(P<0.05)关系极为密切。提示c-erbB-2和P53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尤其与肿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并且二者可能有协调作用。同时检测两者的表达情况,可为临床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应用P53单克降抗体,通过免疫组化SABC法,对15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P53其因表达进行了检则,探讨P53其因突变与胃癌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早期胃癌P53基因表达高于进展期胃癌,癌旁组织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不完全结肠化生物有不同程序P53基因表达。提示P53基因突变发生在胃癌形成的早期。  相似文献   

7.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肝和肝癌组织中的P53蛋白表达,结果:肝癌的P53蛋白阳性率达63.6%,正常肝组织为0;并发现P53蛋白的表达强度与肝癌的转移、病理分级、预后呈正相关。说明P53蛋白检测对判断肿瘤的恶性度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P_(53)基因与肿瘤细胞程序化死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_(53)基因是已知肿瘤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中变异频率最高的一种抑癌基因。许多研究认为,P_(53)基因在多种时冷的生物学行为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程序化细胞死亡是肿瘤形成和演化中的重要事件,P_(53)基因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P_(53)基因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出现PCD,使利用P_(53)基因进行基因治疗成为可能。P_(53)可与c-myc、bcl-2、TGFβ、bax等基因共同作用,调控肿瘤细胞PCD。放疗、化疗、热疗等多种肿瘤治疗模式所诱导的PCD均需要P_(53)基因参与。所以,对P_(53)基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可望建立肿瘤治疗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9.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探讨P_(53)蛋白在胃癌多阶段形态发生中及胃癌不同分型间表达的关系。结果显示胃癌中P_(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0%,癌旁非癌上皮为3.3%,癌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非癌上皮,尤其是异型增生与早期胃癌两组间P_(53)蛋白表达差异显著(P<0.01),后者显著高于前者并随癌分化降低,P_(53)表达增强,在低、未分化组中P_(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1);而在胃粘液癌与普通型癌间表达无显著差异。本文结果提示:虽然这P_(53)基因蛋白表达可出现于胃癌早期,但P_(53)强阳性表达主要发生于胃癌较晚期。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探索正常P53 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本文用磷酸钙 DNA共沉淀法,将本室构建的PXT1 P53 真核表达细胞转移至HepG 2 肝癌细胞系内,经斑点杂交技术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证实,外源性P53 基因已在HepG 2 细胞中稳定表达,导入的P53基因亦能抑制HepG 2 肝癌细胞系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实验结果提示正常P53 基因可成为治疗不同肿瘤的重要靶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类型、临床分期与P53基因突变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对30例大肠癌P53基因突变状况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6例(20%)P53基因突变,其中,1例在第4外显子,5例在第5外显子,第2,3外显子未检出突变。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中,P53基因突变率分别为高分化腺癌和中分化腺癌均为1/8(12.5%),低分化腺癌为3/10(30.0%),未分化腺癌为1/4(25.0%)。在临床分期中,Dukes’B期为1/10(10.0%),C期为2/12(16.7%),D组为3/8(37.5%)。结论:P53基因突变与Dukes’分期有关,并且P53基因突变很少发生第2,3外显子。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5例胃癌组织作抗癌基因──P53基因蛋白的异常表达研究。结果显示:P53基因蛋白的表达频率和水平与组织浸润程度呈高度相关性,浸润粘膜下层时呈阴性表达(64.52%)或低水平表达(32.25%),浸润至浆膜时则均呈过度表达;P53基因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数呈显著正相关。提示对P53基因表达的研究有助于胃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3.
探讨抑癌基因P53突变与宫颈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为该病的临床检测提供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应用多边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对宫颈癌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P53基因5-6外显子的突变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4.
运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计技术,检测45例膀胱癌病理蜡块的P53声达状况及细胞周期、DNA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P53总阳性率为48.9%(22/45),在浸润型、低分化膀胱癌及非整倍体、高S期细胞百分比(SP)、高细胞增殖指数(PI)肿瘤中有较高表达,并有统计学意义。提示P53过度表达是腿肌癌一种可供选择的客观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5.
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肠癌组织p53基因蛋白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53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手术切除42例大肠癌组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53蛋白表达。结果:p53基因蛋白表达与大肠癌患者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Dukes 分期无明显关系。P53基因蛋白表达阳性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结论:p53基因蛋白表达阳性患者肿瘤易发生转换且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p53在大肠腺瘤—癌序列中的变化,以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DNA断裂原位标记法(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60例大肠腺瘤(腺瘤组)和60例大肠腺癌(腺癌组)的活检组织分别进行细胞凋亡和p53蛋白表达的检测,并采用30例正常大肠粘膜作对照组。结果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AI)显著高于腺瘤各组和腺癌组(P<0.01);腺瘤各组均高于腺癌组(P<0.01)。p53在三组中的表达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在腺瘤和腺癌组中,p53阴性者的AI均高于其阳性者(P<0.05或0.01)。结论从正常大肠粘膜到腺瘤、腺癌的过程中细胞凋亡逐渐减少,表明细胞凋亡受抑制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53蛋白的表达在从正常大肠粘膜到腺瘤、腺癌的过程中逐渐增多,提示p53基因突变可能在大肠腺瘤转化为腺癌的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71例正常肝,慢性活动发表直炎、肝硬变、癌周肝硬变和肝细胞癌进行P53蛋白表达的研究。结果:正常肝、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和癌周硬变均为阴性,肝细胞癌阳性率为28%,提示P53基因改变与肝细胞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c-erb B-2、c-myc和P_(53)在15例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的表达。结果显示:c-erb B-2表达占66.7%,c-myc表达为53.3%,P_(53)表达为46.7%,三者共同表达占46.7%;子宫内膜腺癌临床期别Ⅱ和Ⅲ期患者均有c-erb B-2,c-myc和P_(53)的表达(Ⅰ期4/12例、Ⅱ期2/2例、Ⅲ期1/1例)。本组资料提示c-erb B-2、c-myc和P(56)的共同表达似乎与肿瘤期别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老年及青年人大肠癌组织嗜铬蛋白A(ChromograninA,CGA)和P53蛋白聚集变化特征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术前未经化疗和放疗的25例老年(≥60岁)及15例青年人(≤40岁)大肠癌患者癌组织中CGA及P53蛋白的变化。结果:老年组患者CGA阳性表达5例,占20%,青年组患者阳性表达10例,占67%,老年组CGA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青年组(P<0.005,χ2检验);P53免疫阳性细胞定量分析发现:老年组患者癌组织切片P53阳性细胞数为(662±568)mm-2,青年组为(1208±761)mm-2,老年组明显低于青年组(P<0.05)。提示:青年和老年大肠癌可能有不同的发病学基础,这种不同的发病学基础是影响其临床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