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计算机在涎腺肌上皮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功能图像分析技术对40例涎腺肿瘤(肌上皮瘤12例,肌上皮癌10例,多形性腺瘤12例,多形性腺瘤中的癌6例)中的肿瘤性肌上皮细胞进行细胞核形态及DNA含量的测定,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判别计算机诊断与专家诊断的符合率。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利用形态参数或DNA含量指标判断肿瘤,计算机诊断出现较大的误差;而综合形态参数和DNA含量指标共同判断,计算机诊断与专家诊断的符合率达100% 相似文献
3.
4.
近十年来的研究表明:肌上皮细胞存在与否,以及肌上皮细胞的功能活跃程度与涎腺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有明显的关系,但肌上皮细胞的作用机制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涎腺肌上皮肿瘤(附2例报告)浙江医科大学口腔病理教研室张岚,胡济安涎腺肌上皮瘤(Myoepithelioma)于1443年首先由Shelclon报告并命名。恶性者为恶性肌上皮瘤(Malignantmyoepithelioma)或肌上皮癌(Myoepi... 相似文献
6.
涎腺肿瘤中具有肌上皮分化的占大部分,而肌上皮细胞及其变异型在常规切片中难以辨认,常需要免疫组织化学给予鉴别。因此,肌上皮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几年来涎腺肿瘤肌上皮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朱晓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2,39(1):73-75
涎腺肿瘤中具有肌上皮分化的占大部分,而肌上皮细胞及其变异型在常规切片中难以辨认,常需要免疫组织化学给予鉴别.因此,肌上皮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几年来涎腺肿瘤肌上皮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涎腺上皮性肿瘤的发病特点及诊疗要点。方法:对45例经病理证实的16 岁以下儿童涎腺上皮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涎腺上皮性肿瘤,男女之比为1.14:1;发病平均年龄为10.34岁,随着年龄的增大,患病比随之增高,但年龄越小患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愈大,且恶性程度愈高;发病部位以腮腺、颌下腺及腭部多见,大小涎腺间良恶性肿瘤患病比无明显差别;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常见,恶性肿瘤以粘液表皮样癌最常见。良性肿瘤术后少有复发,恶性肿瘤复发率约占被随访者的50% 。结论:对儿童涎腺上皮性肿瘤,尤其是患儿年龄愈小时,患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更大,应引起高度警惕。恶性肿瘤手术应彻底,不可因患儿年龄小过分强调保留面神经而增加复发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儿童涎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涎腺上皮性肿瘤的发病特点及诊疗要点,方法:对45例病理证实的16岁以下儿童涎腺上皮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涎腺上皮性肿瘤,男女之比为1.14:1,发病平均年龄为10.34岁,随着年龄的增大,患病比随之增高,但年龄越小患病性肿瘤的可能性愈大,且恶性程度愈高;发病部位以腮腺、颌下腺及腭部多见,大小涎腺间良恶性肿瘤患病比无明显差别: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常见,恶性肿瘤以粘 相似文献
10.
生长因子和癌基因c-erbB-2在涎腺肌上皮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丽京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9,(2):100-102,I006
目的 探讨生长因子和部基因在涎腺良,恶性肌上皮瘤中的过度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20例肌上皮瘤和20例肌上皮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癌基因c-erbB-2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EGFR,TGFβ在全部标本中均呈过度表达,表达的程度与肿瘤的良恶性无关;c-erbB-2在例肌上皮瘤和13例肌上皮癌中呈过度表达,且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程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肌上皮细胞在涎腺肿瘤中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就近年来肌上皮细胞的免疫组化标记物,肌上皮细胞与涎腺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涎腺肿瘤中肌上皮细胞基因表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涎腺肿瘤中肌上皮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进华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6,33(2):120-121,127
肌上皮细胞在涎腺肿瘤中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就近年来肌上皮细胞的免疫组化标记物.肌上皮细胞与涎腺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涎腺肿瘤中肌上皮细胞基因表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陈常召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88,(4)
涎腺肿瘤占头颈部肿瘤的3%。对此类肿瘤大宗材料的分析,国内仅见少数报道。现将我区所遇1025例原发性涎腺上皮肿瘤进行病理分析。临床资料一、资料来源沂蒙山地区1966至1985年间经病理诊断的 相似文献
14.
周志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1988,(4)
涎腺上皮—肌上皮癌在文献中曾以各种不同的名称出现,认识也不统一。本文复习了近期文献,对该肿瘤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包括光学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超微结构等的形态特征和抗原特异性)、生物学行为以及组织分型和组织发生等问题进行了综述。该瘤主要由向闰管和肌上皮方向分化的细胞发生而来。瘤细胞分叶,典型形态为双套层导管样结构,细胞分化较高,但具有浸润性生长方式,治疗不彻底易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多功能图像分析技术对涎腺22例肌上皮肿瘤细胞核形态定量研究,表明细胞核的面积、周长、最大径、最小径、形状因子和等效圆直径均随肿瘤的恶性程度增加而递增,其差别有显著性。作者认为:细胞核平均面积>25μm~2,核平均周长>30μm可以作为鉴别良、恶性肌上皮肿瘤的两项形态学指标。本研究还表明,在肌上皮肿瘤中,随着恶性程度增加,细胞核逐渐由椭圆形变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而且细胞核的异型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18.
19.
曹阳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5,21(6):329-331
目的:了解p63、Calponin和Caldesmon三种新的肌上皮细胞标记物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3 1例涎腺肿瘤(涎腺多形性腺瘤、肌上皮瘤、肌上皮癌、腺样囊性癌和上皮 肌上皮癌)中p63、Calponin和Caldesmon的表达。结果:p63、Calponin和Caldesmon均表达肿瘤中的肌上皮细胞。p63、Calponin和Caldesmon在3 1例涎腺肿瘤中的阳性率分别是93 .6%、77.4%和9.6%。结论:p63、Calponin是涎腺肿瘤中较好的肌上皮细胞标记物,与S 10 0、actin等传统标记物联合应用,更有助于涎腺肿瘤性肌上皮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儿少期涎腺上皮性肿瘤的诊治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66例发生于16岁以下的儿童及少年的涎腺上性肿瘤进行了临床分析,此66例占同期涎腺上皮性肿瘤的3.6%。其中25例为良性肿瘤,占37.9%,以多形性腺瘤最多见;41例为恶性肿瘤,占62.1%,以粘液表皮样癌居首位。10岁以上组50例,占全部病的3/4以上。5岁以上组仅6例,其中恶生肿瘤5例,表明患者年龄越小,患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越大,且肿瘤分化程度低,恶性度高。2例腮腺患者曾因同侧腮腺区管瘤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