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应用小鼠建立自身产生的、与人类类似的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方法:在小鼠耳耳腹面形成边长约3mm的方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后,用计数细胞层数的方法对增生块进行病理学观察,比较瘢痕增生程度。结果:小鼠耳腹面可产生类似于人类的增生性瘢痕。外观明显产生增生80%。结论:这一动物模型可能成为研究人类瘢痕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增生性瘢痕由于目前其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给矫形美容外科治疗病理性瘢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增生性瘢痕的治疗问题,国内外学者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就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开辟了增生性瘢痕治疗学上的新天地。现阐述近年来病理性瘢痕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动物模型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理性瘢痕是以胶原等大量结缔组织的基质过度沉积为特征的皮肤纤维化疾病。它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HS)和瘢痕疙瘩(K)。组织学上,瘢痕疙瘩与增生性瘢痕相似,两者均以过剩的细胞外基质,尤其是胶原沉积为特征,细胞形态也相似,但临床上增生性瘢痕仅在原伤口界限内生长,向外压迫周围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增殖后自发蜕化,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后引发的胶原异常积聚所致的过度瘢痕化,与增生性瘢痕不同,表现为过度生长,超过原伤口界限,侵犯邻近组织,呈瘤样增生,造成功能障碍。瘢痕的形成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它们的治疗一直是困扰整形外科的难题,但由于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这方面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一直受到很大限制。自从1985年Shethr等将人的瘢痕疙瘩组织块移植于无胸腺小鼠(裸鼠)背部皮下构建HS和K的动物模型获得初步成功后,国内外学者先后尝试建立不同类型的动物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对HS和K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背景:多不饱和脂肪酸有抑制细胞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作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与炎症、细胞免疫、细胞因子有着密切关系,但目前尚无应用多不饱和脂肪酸防治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在9只新西兰大白兔兔耳腹侧做直径1 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每侧6个,共108个,其中形成增生性瘢痕92个,瘢痕形成率为85%.实验分3组:每只兔耳靠前3个创面涂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霜,右耳靠后3个创面涂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创面上皮化后立即涂药,每日1次,左耳靠后3个创面自然愈合.分别在术后28,42,63,90 d,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显微镜下观察瘢痕组织的厚度、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胶原纤维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涂抹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霜和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可使增生性瘢痕体积缩小、厚度变薄、成纤维细胞密度减小、胶原纤维表达减少.尤以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霜的效果最为明显.说明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减轻瘢痕的增生程度.  相似文献   

5.
背景:多不饱和脂肪酸有抑制细胞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作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与炎症、细胞免疫、细胞因子有着密切关系,但目前尚无应用多不饱和脂肪酸防治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在9只新西兰大白兔兔耳腹侧做直径1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每侧6个,共108个,其中形成增生性瘢痕92个,瘢痕形成率为85%。实验分3组:每只兔耳靠前3个创面涂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霜,右耳靠后3个创面涂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创面上皮化后立即涂药,每日1次,左耳靠后3个创面自然愈合。分别在术后28,42,63,90d,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显微镜下观察瘢痕组织的厚度、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胶原纤维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涂抹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霜和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可使增生性瘢痕体积缩小、厚度变薄、成纤维细胞密度减小、胶原纤维表达减少。尤以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霜的效果最为明显。说明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减轻瘢痕的增生程度。  相似文献   

6.
一种兔耳中期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蓉  宋烨  陈俊杰  刘晓雪  岑瑛 《华西医学》2010,25(7):1209-1212
目的建立兔耳中期瘢痕动物模型,寻找兔耳瘢痕形成的最佳位点。方法选用日本大耳白兔20只,在兔耳腹侧选定6个位点,作直径1cm直达软骨表面的皮肤全层及软组织缺损240个。创面暴露,于伤后7d去除软骨上面的肉芽及血浆痂壳一次。术后连续3个月观察创面自然愈合及瘢痕增生情况;用HE及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观察瘢痕形成及胶原分布情况;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胶原含量。结果兔耳腹侧可制作类似人的增生性瘢痕模型,瘢痕的发生率42.5%~56.7%,瘢痕增生的高峰在造创后30~50d。不同位点瘢痕增生程度不同,胶原含量也不同。结论兔耳腹侧可建立中期瘢痕动物模型,兔耳腹侧的中分和耳尖外侧部分是制作兔耳增生性瘢痕的理想位点。  相似文献   

7.
瘢痕移除后瘢痕皮回植原位皮肤再生治疗增生性瘢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已有的研究表明原位皮肤再生法可使深Ⅱ度以内烧伤创面和供皮区刨面生理愈合无瘢痕,可促进Ⅲ度烧伤创面坏死组织液化排除、移植皮生长、减少减轻瘢痕,在瘢痕移除创面使用原位皮肤再生法以达到明显减轻瘢痕症状、减少瘢痕的效果,未见相关报道.目的:观察搬痕移除原位皮肤再生法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方法:选择烧伤或刨伤后出现多处增生性瘢痕的患者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16~52岁;瘢痕病程1~11年.每例选择2处瘢痕相似的部位,进行自身对照.实验组采用瘢痕移除、瘢痕皮回植后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药纱覆盖的原位皮肤再生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瘢痕移除、瘢痕皮回植后应用传统凡士林覆盖治疗.观察比较疗效,应用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评估瘢痕增生情况.结果与结论:两组回植的瘢痕皮均成活.实验组创而愈合速度和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瘢痕移除后6个月,实验组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评估均优于对照组(户<0.05,P<0.01),瘢痕所致的疼痛、瘙痒等症状消失,皮片平整且颜色较回植前明显改善,与周围皮肤接近.结果提示对自体皮源不足、瘢痕面积大的增生性瘢痕患者或不愿增加新的供皮区创面患者,应用瘢痕移除瘢痕皮回植原位皮肤再生的方法治疗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马兜铃酸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马兜铃酸 (aristolochicacid ,AA)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方法 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 ,2 1天后瘢痕局部注射不同浓度的马兜铃酸或生理盐水 ,4 9天后观察药物对瘢痕增生指数 (HypertrophicIndex ,HI)的影响及光镜下瘢痕变化情况。结果 瘢痕增生指数 (HI)与药物浓度呈负相关 ,光镜下见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降低胶原纤维的含量。结论 马兜铃酸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疤痕组织增生 ,有望成为防治增生性瘢痕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9.
<正>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是病理性瘢痕的一种,是因成纤维细胞增殖、生长失控,胶原过度沉积导致真皮纤维化,增生往往持续数月或数年以后,才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由于瘢痕组织的粘弹性降低,使人体表面皮肤组织的正常解剖结构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elafibranor对原代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HSFB)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取瘢痕切除术患者新鲜瘢痕组织标本,提取HSFB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采用MTT实验检测0、5、10、15、20、30、40μmol/L elafibranor处理48h时细胞增殖率,筛选适宜elafibranor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对数生长期HSFB细胞分为空白组、低浓度组、高浓度组,分别用0、5、15μmol/L elafibranor处理,采用MTT实验检测处理24、48、72、96、120h时细胞增殖率。处理48h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化学显色法检测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水平。结果随elafibranor浓度增加,HSFB细胞增殖率逐渐降低,其中15μmol/L最接近半数抑制浓度,选择5、15μmol/L进行后续实验。处理24、48、72、96、120h时高浓度组、低浓度组细胞增殖率均低于空白组(P<0.05),高浓度组均低于低浓度组(P<0.05);3组细胞增殖率均随时间延长而增高(P<0.05)。处理48h时高浓度组、低浓度组细胞G0/G1期比率[(66.4±0.3)%、(65.2±1.4)%]、MDA水平[(213.7±18.3)%、(126.3±10.2)%]均高于空白组[(61.2±0.4)%、(100.0±3.6)%](P<0.05),G2期比率[(20.1±0.2)%、(21.3±0.7)%]及CAT[(58.6±8.6)%、(74.9±10.9)%]、GSH-Px[(47.6±8.8)%、(70.9±6.9)%]、T-SOD[(76.7±6.0)%、(92.4±2.6)%]水平均低于空白组[(24.5±0.4)%、(100.0±14.2)%、(100.0±5.5)%、(100.0±1.9)%](P<0.05);高浓度组细胞G2期比率及CAT、GSH-Px、T-SOD水平均低于低浓度组(P<0.05),MDA水平高于低浓度组(P<0.05),G0/G1期比率与低浓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afibranor可有效抑制HSFB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且呈剂量依赖性,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内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1.
Inrecentyears,excessivedermalhyperplasiafollowingtotalskinlossofrabbit'seariswidelyreportedbydomesticandforeignre-searchers.Histologicalstudiesshowexcessivedermalhyperplasiahascloserelationwithhypertrophicscarofhuman犤1-2犦.Characteristicsofcollagenmetabolismandmorphologicalchangeslawaboutexcessivedermalhyperplasiaremainunclear.Theinvolvedmechanismistheobjectiveofthisstudy.1Materialandmethod1.1Treatmentandcreationofwoundsinanimals8Japaneselarge-earrabbitsregardingnogenderwerei…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将体外培养的模型瘢痕(analogofhypertrophicscar,AHS)成纤维细胞与人的增生性瘢痕(humanhypertrophicscar,HHS)成纤维细胞进行对比,进一步研究该模型作为HS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人全厚皮肤移植于裸鼠,建立HS动物模型,切取皮片移植后3个月时的瘢痕标本,进行成纤维细胞培养,以相应时期的HHS成纤维细胞为对照,光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并分别用MTT比色法和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其增殖及胶原合成活性。结果:AHS成纤维细胞与HHS成纤维细胞形态上非常相似,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活性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结论:AHS成纤维细胞和HHS成纤维细胞非常相似,人皮肤移植增生性瘢痕裸鼠模型是一种较理想的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汉防己甲素对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通过对增生性瘢痕中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 ,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汉防己甲素 ,继续培养后观察成纤维细胞增殖和活力的变化。结果 :当汉防已甲素的浓度达到100mg/L时 ,抑制率达到了89.4 % ,细胞的活力也下降到对照组的38.5%。结论 :汉防己甲素可能对增生性瘢痕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频超声生物显微镜动态观测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显微镜(HFB)动态观测兔耳增生性瘢痕(HS)的形态学变化过程.方法 应用Panoview 31500 HFB和50 MHz高频探头,在兔耳HS模型形成过程中的不同时间点(术后第1、3、5、7、11、16、20、28、36、60、90天)进行观察,同时进行大体形态、病理对比观察.结果 兔耳腹侧创面可产生与人类HS类似的过度增生过程.利用HFB可清楚、动态观测HS的形成过程,且超声对瘢痕的测量值与病理切片测量值高度相关(r=0.996,P<0.01).结论 HFB不仅能动态观测兔耳HS的全貌,还可观察其内部细微结构并进行定量分析,可为研究HS提供一种有效的观测手段.  相似文献   

16.
具有多方面生理学效应的神经肽P物质,不仅在痛觉传导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在伤口愈合及瘢痕形成过程中也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神经肽P物质的一般特性及与增生性瘢痕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前纤维蛋白在增生性瘢痕收缩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纤维蛋白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与收缩中所起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患者不同时期增生与非增生瘢痕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前纤维蛋白的基因特异片段,制成寡核苷酸探针与瘢痕组织切片原位杂交,同时,将各标本进行组织块培养,制成成纤维细胞爬片,进行原位杂交,分析基因在组织与细胞中变化规律。结果前纤维蛋白基因在早期增生性瘢痕中表达均明显强于晚期增生及非增生瘢痕。结论瘢痕增生挛缩与细胞骨架运动的相关基因存在密切关系,而前纤维蛋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如果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可能实现减轻瘢痕挛缩。  相似文献   

18.
19.
Hypertrophic scar formation remains the major problem for severely burned patients who survive their injuries. This scarring can result in both cosmetic and functional deformities. One of the major problems in dealing with this complication is the lack of an adequate animal model with which to test various possible therapeutic modalities. We describe an animal model that uses human skin applied to the backs of nude mice to investigate the problem. Immunosuppression is not necessary in this model since the nude mouse lacks a thymus gland and is therefore not able to reject the skin. With this model we have been able to achieve contracture of meshed normal human skin grafts and hypertrophic scar formation in normal human skin that was burned a month after grafting to the mouse. We have also had success in grafting human hypertrophic scars, obtained from burn patients, to the mice. This model offers unique opportunities for investigation of the cause and treatment of burn scars in huma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