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玉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30-30,32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硬核白内障患者48例(62眼),其中26例34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22例2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时两组视力无差别(P〉0.05),小切口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低于超声乳化组(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并发症少,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硬核白内障不同术式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硬核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Phaco)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随机选择就诊于我院硬核白内障患者52例(68眼),其中32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36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时间为术前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视力,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前视力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早期小切口ECCE组视力好于Phaco组,术后1周及以后两组患者视力无统计学差异。术中各并发症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早期Phaco组角膜水肿重于ECCE组,余并发症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早期视力恢复好,术后角膜水肿并发症少,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儿童白内障小切口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38眼6岁~13岁儿童先天性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2 a~5 a。结果:38眼术后视力均提高,20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绝大多数患儿术后视力显著提高并建立良好的视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硬核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人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和体会。方法:对58例58眼硬核白内障施行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人植入术,分析手术的适宜性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1~0.5者22眼(37.93%),>0.5者36眼(62.07%)。结论:硬核白内障适宜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且术后视力好,具有损伤小、恢复快而稳定、经济、实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于兰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1):996-997
目的分析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6年1月期间确诊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55例(68眼),51眼Ⅱ.Ⅲ级核,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17眼Ⅳ.Ⅴ级核,采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55例(68眼)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58眼(85.29%)术后1wk裸眼视力≥0.4。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经处理对术后视力无影响。结论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采取恰当的术式,施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高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随机选择就诊于我院高龄糖尿病患者72例(72眼),其中36例(36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36例(36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时间为术前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3天、1周、1月、3月视力,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前视力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早期Phaco组视力好于小切口ECCE组,术后1个月以后两组患者视力无统计学差异。术中并发症术中瞳孔缩小、前房出血、后囊破裂及虹膜色素播散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纤维素性渗出膜、虹膜后粘连、晶状体表面色素沉积、后囊混浊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龄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疗效及并发症相当,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及术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7.
郑岚 《吉林医学》2011,32(12):2406-2406
目的:探讨小切口硬核性表面麻醉下白内障摘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临床硬核性白内障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36眼;对照组30例,34眼。对照组患者采用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硬核性表面麻醉下白内障摘除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硬核性表面麻醉下白内障摘除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时间早,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层县级医院开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到2012年我院白内障患者312例(337只眼)施行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一天,一周视力恢复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视力0.05到0.29者60只眼(包括晶体脱位5只,高度近视15只,黄斑变性15只,外伤性白内障25只),视力0.3到0.59者206只眼,视力0.6到1.0者71只眼,术后并发症少且轻微。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开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轻的。适合县级医院开展的防盲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复明工程中的87例白内障患者运用小切口技术行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除6例因眼底陈旧性病变导致视力0.2以下外,其余术后视力均达到0.5以上。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满意,安全,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的对比。方法分析48例(48眼)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25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小切口摘除组),23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组),观察患者术后视力、眼压、房角及主要并发症等情况。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结果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组后一月平均眼压(12.75±4.05 mmHg)较术前(32.70±5.55 mmHg)明显下降,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49,P〉0.05)。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显著提高,房角增宽,周边虹膜前粘连范围变小。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一样既可提高视力,又可控制眼压,同样能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4年3月在内乡县人民医院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150例白内障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患者的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术后3d及术后1个月视力较术前有了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疗效明显,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Ⅳ~Ⅴ级硬核白内障患者40例42眼,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小切口组,20例22眼)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组,20例20眼)。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并发症。结果术后小切口组和ECCE组比较,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散光、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更优。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好、角膜散光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冯延琴  边红莉  王飞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2):1630-1631
目的:探讨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29例老年性白内障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视力明显提高,0.1~0.4者101眼(44.1%),0.5~1.0者118眼(65.9%)。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散光小、手术费用低、复明效果佳等优点,该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手术经验和技巧对术后视力提高、减少并发症有至关重要作用。适合在基层医院复明活动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刚 《微创医学》2011,6(4):323-325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可行性和技术要点。方法对24例(28眼)晶状体半脱位(范围≤120°)患者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作自闭性巩膜隧道切口,环形撕囊或截囊,摘除白内障,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术后观察视力、人工晶体位置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8眼中有25眼成功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2眼因晶状体囊膜不全行人工晶体单侧袢缝线固定术,1眼因囊膜缺失行双侧袢缝线固定术;所有术眼人工晶体稳定、居中;术后矫正视力均明显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120°)安全可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陈萍 《当代医学》2008,14(23):4-6
目的 观察分析高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随机选择就诊于我院高龄糖尿病患者72例(72眼),其中36例(36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36例(36眼)行小切口自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时间为术前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3天,1周、1月、3月视力,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前视力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早期P h a c o组视力好于小切口E C C E组,术后1个月以后两组患者视力无统计学差异.术中并发症术中瞳孔缩小、前房出血、后囊破裂及虹膜色素播散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纤维素性渗出膜、虹膜后粘连、晶状体表面色素沉积、后囊混浊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高龄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疗效及并发症相当,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及术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6.
赵晓红 《河北医学》2011,17(6):810-81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术式选择及手术技巧.方法:对25例(25眼)玻璃体切除术后硬核白内障患者应用玻璃体腔液体灌注,行小切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视力0.1-0.3者15例(60%),术后视力≥0.3者8例(32%),术后视力无改善者2例(8%).术中并...  相似文献   

17.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年来我院眼科收治的75例(98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63例(79眼),占80.6%,其中≥1.0者16例(21眼),占21.4%;5例(5眼)因眼底陈旧性病变导致视力0-2以下,其余70例(93眼)矫正视力均达0.3以上.术后1周行验光检查,散光绝对平均值为(0.86±1.52)D.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对患者的脱盲、脱残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48例(53只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和45例(53只眼)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糖尿病组的术后40只眼(75.5%)矫正视力≥0.5;非糖尿病组术后矫正视力≥0.5者共45只眼(84.9%)。两组术后视力和术后并发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糖尿病患者中,术前瞳孔不能充分散大或术中瞳孔缩小的病例明显多于非糖尿病患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明显改善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视力的提高,与一般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说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视力改善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庞永明  尼亚美 《西部医学》2011,23(11):2154-2155
目的探讨无粘弹剂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治疗非洲黑人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6例(156眼)黑人白内障患者行无粘弹剂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并评估疗效。结果术后1周视力≥0.3者占71.8%(112眼),视力≥1.0者占11.5%(18眼)。3个月后视力≥0.3者占93.6%(146眼),视力≥1.0者占15.4%(24眼)。结论无粘弹剂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损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好。在非洲地区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6年10月期间确诊为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合并高度近视126例(144眼),112眼Ⅱ~Ⅲ级核,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2眼Ⅳ~Ⅴ级核,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144眼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12眼(〉80%)术后1周裸眼视力≥0.4。结论白内障小切口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