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吡哆胺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利用高脂饮食法诱导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新西兰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动脉硬化组、吡哆胺小剂量组和吡哆胺大剂量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食物;动脉硬化组给予高脂饮食;吡哆胺小剂量组给予高脂饮食+吡哆胺100 mg/(kg·d);吡哆胺大剂量组给予高脂饮食+吡哆胺150 mg/(kg·d),共观察12周。实验12周末监测所有兔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AGEs水平;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主动脉AGEs受体(RAGE)含量,并进行各组间的比较。结果实验12周末,(1)与对照组比较,动脉硬化组兔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C、HDL-C均明显增高(均P0.01),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动脉硬化组的血清AGEs水平[(419±29)mg/L)]、动脉RAGE吸光度(0.88±0.14)及斑块面积[(67.4±5.8)%]均较对照组[分别为(141±11)mg/L、(0.19±0.04)及0%]明显增高(均P0.01);(2)与动脉硬化组相比,吡哆胺小剂量组和吡哆胺大剂量组兔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C、HDL-C、血糖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吡哆胺小剂量组的血清AGEs水平[(278±22)mg/L]、动脉RAGE吸光度(0.43±0.06)及斑块面积[(43.2±2.4)%]和吡哆胺大剂量组的血清AGEs水平[(211±18)mg/L]、动脉RAGE吸光度(0.27±0.05)及斑块面积[(27.4±2.8)%]均较动脉硬化组明显减少(均P0.01);(3)吡哆胺大剂量组的血清AGEs水平、动脉RAGE吸光度及斑块面积较吡哆胺小剂量组低(均P0.01)。(4)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显微镜下见动脉硬化组动脉内膜增厚,形成明显的粥样斑块;有大量的泡沫细胞聚集及较多的炎性细胞。吡哆胺小剂量组和吡哆胺大剂量组较动脉硬化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吡哆胺能够抑制、减缓实验性高脂饮食兔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可抑制血清AGES的生成及动脉RAGE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是由还原糖的羰基与游离氨基反应形成的复合物。AGE通过与其受体(RAGE)结合,改变细胞内信号转导、诱导炎症、增强氧化应激;与胶原交联、修饰脂蛋白等损害血管的完整性;这些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刺激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启动及加速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阻断AGE-RAGE系统对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是由还原糖的羰基与游离氨基反应形成的复合物.AGE通过与其受体(RAGE)结合,改变细胞内信号转导、诱导炎症、增强氧化应激;与胶原交联、修饰脂蛋白等损害血管的完整性;这些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刺激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启动及加速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阻断AGE-RAGE系统对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冠状动脉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等血管病变独立的危险因素,以动脉粥样硬化(AS)为基础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成为常见代谢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首因.AS发生过程涉及动脉壁细胞、细胞外基质、血液成分、局部血流动力学、环境及遗传等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但其发病分生机制至今不明.虽高血糖可通过多种因素调节血管功能,但是糖尿病AS形成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在长期高血糖状态下,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形成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1].AGEs可氧化LDL及修饰胶原,也可与其主要配体RAGE(Receptor for AGEs)结合,从多条途径促进AS的发生发展.RAGE是一种信号传导受体,与AGEs结合后激活许多细胞传导通路,产生病理效应.以下内容将主要围绕AGEs如何在血管壁细胞内外沉积并通过一系列分生机制导致糖尿病AS形成展开.  相似文献   

5.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的主要表现是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变,其发生的本质在于骨再造过程紊乱即骨吸收超过骨形成。骨吸收与骨形成分别与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活动直接相关。目前研究发现众多激素、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等参与均衡这两类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影响骨代谢平衡,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也是目前其中研究较为广泛的因子之一。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随着年龄增长在体内积聚增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导致骨代谢的失衡,出现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作用,以及雌激素对该作用的影响和具体机制.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和雌激素进行干预,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与Akt蛋白质水平的变化.结果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以不同浓度(50、100和200 mg/L)单独作用于内皮细胞4 h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与Akt蛋白质水平明显降低.雌激素以不同浓度(10~(-9)、10~(-8)和10~(-7)mol/L)单独作用于内皮细胞24h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与Akt蛋白质水平均明显增加,而雌激素在10~(-8)mol/L的条件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100 mg/L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作用明显减弱,且Akt蛋白质水平受到抑制的程度也明显减弱.结论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雌激素能有效减弱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这种作用,这种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其上游信号分子Akt的蛋白水平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糖尿病神经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酶糖基化反应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持久高血糖使体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不断积累,沉积于神经组织的AGEs不仅修饰了细胞骨架蛋白、髓鞘蛋白及基质蛋白等,从而直接损害神经结构与功能,而且还通过增强氧化应激反应,或与神经元表面AGEs受体(RAGE)作用进一步导致神经功能紊乱。AGEs还可引起神经微循环障碍。单用或联用AGEs抑制剂、抗氧化剂、可溶性RAGE及抗RAGE IgG在防止、缓解、逆转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增多是糖尿病的重要特征。目前多个研究显示,其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发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能促进肾脏、血管、腹膜等组织纤维化。其促纤维化作用可通过直接修饰细胞外基质、促进细胞外基质分泌、促进致纤维化细胞因子的产生、促进间质细胞转化及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等环节实现。本文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促纤维化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是高血糖的标志物,能通过AGE受体(RAGE)发挥致病作用.研究发现,AGE/RAGE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展关系密切.AGE能增加肝脏的甘油三酯水平,促进单纯性脂肪肝(SFL)的发生,AGE/RAGE可诱导肝脏炎性反应,促进SFL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发展,并能通过诱导活性氧簇的合成,活化肝脏星状细胞来引起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探讨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浆内源性分泌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esRAGE)与氧化应激的关系.结果 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esRAGE与体重指数(BMI,r=-0.33)、舒张压(r=-0.38)、氧化应激均显著相关(均P相似文献   

11.
亲环素A是一个在许多组织中高度表达且在进化中高度保守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胞浆蛋白质。亲环素A不仅具有肽脯氨酸异构酶活性,还介导环孢霉素A的免疫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的功能。同时亲环素A又是细胞内胆固醇转运复合物的重要成员,参与胆固醇在胞膜和内质网之间的转运。并且,亲环素A本身为一炎症因子,可促进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分化,刺激Th2细胞向Th1细胞转化,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引起胆固醇的跨膜转运障碍,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与糖尿病患者血清浓度类似的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对体外培养脐血来源晚期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中单个核细胞,用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晚期内皮祖细胞。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荧光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植物凝集素被用于鉴定培养的细胞。将晚期糖基化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与晚期内皮祖细胞共同培养24h后,利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AnnexinV/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Boyden小室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趋化的细胞迁移;ECMatirx-gel检测形成毛细血管样网状结构的能力。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脐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先后出现两种细胞:第5~7天出现集落样生长细胞,扩增不明显,存在14天左右即消失,这类细胞被称为"早期内皮祖细胞";10~15天时,逐渐出现20~50个细胞组成的细胞簇,1~3天即可形成大于500个细胞簇,细胞呈铺路石样,可传代,大于95%的细胞免疫表型为CD45-/CD146+/CD105+,表达内皮细胞特有的vWF因子,可摄取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并可与荆豆凝集素1结合,这类细胞被称为"晚期内皮祖细胞"。50~400mg/L晚期糖基化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与晚期内皮祖细胞共培养24h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增殖能力未见明显变化(P0.05)。当晚期糖基化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浓度大于100mg/L时,与对照组相比,晚期内皮祖细胞的凋亡增加(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趋化的迁移以及在ECMatirx-gel上形成新生血管的能力下降(P0.05),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结论糖基化终产物通过促进凋亡、抑制迁移及体外形成新生血管的能力引起晚期内皮祖细胞功能障碍,这些影响可能与糖基化终产物上调晚期内皮祖细胞上糖基化终产物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晚期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对体外分离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凋亡及氧化应激的影响,为临床上提高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后供体干细胞的存活率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采用全骨髓法从人的骨髓标本中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含10%FCS的L-DMEM 培养细胞,0.25%的胰酶消化后按1:2 比例传代接种培养,对第3代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CD44、CD105和CD34.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GE-BSA,作用24 h后加入CCK-8溶液,37℃5%CO2培养箱培养1 h,用酶标仪在45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采用Annexin V/PI 双染法进行染色,避光作用20 min后,将细胞置于流式细胞仪上检测细胞凋亡率.同时对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进行测定,并且测定细胞内的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 传代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鱼群样或漩涡状排列,细胞为长梭形,贴壁紧密,形态较为一致.细胞表面标志CD105(间充质干细胞相对特异性标志)及CD44(黏附分子,基质细胞表达)呈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8.9%、97.8%;CD34(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及内皮细胞阳性)呈阴性表达,表达百分率为0.8%.与对照组相比,20、50、100和200 mg/L AGE-BSA均不同程度地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加,细胞内活性氧含量、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而细胞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却受到了抑制,具有剂量依赖效应.结论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通过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活性氧生成、减少抗氧化酶生成,增强氧化应激,破坏细胞内环境稳定性,从而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大鼠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损伤以及抗氧化剂普罗布考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基化终末产物损伤组和普罗布考干预组;应用TBA法、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各组细胞丙二醛和一氧化氮浓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及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水平和NADPH氧化酶蛋白表达;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核因子κB活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损伤组内皮细胞丙二醛浓度上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水平降低、细胞质NADPH氧化酶蛋白表达减少(P<0.05)。糖基化终末产物作用时间在30min和6h时培养基中一氧化氮浓度升高(P<0.05或P<0.01),而12h后一氧化氮浓度随着糖基化终末产物作用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或P<0.01)。普罗布考在10、20、50、100μmol/L范围内降低细胞丙二醛水平,抑制NADPH氧化酶蛋白活化,上调一氧化氮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水平(P<0.05或P<0.01)。糖基化终末产物刺激微血管内皮细胞后核因子κB表达部位由细胞质移到核内,作用30min时核内表达达高峰,而后持续高表达。结论糖基化终末产物导致的大鼠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下降的机制可能包括:①引发脂质过氧化;②活化NADPH氧化酶,增加活性氧的生成;③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水平异常,影响一氧化氮生成;④激活核因子κB。普罗布考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拮抗糖基化终末产物导致的脂质过氧化,核因子κB、NADPH氧化酶活化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异常来保护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和赖诺普利治疗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冠心病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两组患者均符合CHF诊断标准,心功能(NYHA)Ⅲ~Ⅳ级。对照组年龄83.2±6.0岁,病程0.8~10.5年;治疗组年龄83.6±5.0岁,病程0.6~11年。对照组给予休息、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抗感染、纠正心律失常及电解质紊乱、控制液体入量。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刺激下内皮细胞活性氧的变化及来源。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刺激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情况,进而分别应用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黄嘌呤氧化酶、一氧化氮合酶及NADPH氧化酶抑制剂,观察抑制相应氧化酶后细胞内活性氧的变化,分析各种氧化酶作用大小。结果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刺激后,内皮细胞内活性氧明显增加,并且随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浓度和孵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NADPH氧化酶抑制剂二亚苯基碘几乎完全抑制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刺激下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I抑制剂鱼藤酮、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Ⅱ抑制剂噻吩甲酰三氟丙酮、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Ⅲ抑制剂抗霉素A、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醇对活性氧生成无明显影响,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反而引起细胞内活性氧的轻度增加。结论NADPH氧化酶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刺激下内皮细胞活性氧生成的主要来源,可能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启动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生理过程中的重要防治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祖细胞(EPC)氧化应激和凋亡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培养人外周血EPC,分别用空白对照、10 mg/L ox-LDL和1μmol/L Alda-1(ALDH-2特异性激活剂)预处理+10 mg/L ox-LDL干预,再分别采用DAPI、JC-1和DCFH-DA染色EPC,检测EPC的凋亡水平、活性氧(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采用Western blot评价EPC的Caspase-3信号通路激活情况。结果对照组、ox-LDL组和Alda-1+ox-LDL组的EPC凋亡率分别为4.9%±0.4%、17.9%±2.9%和7.5%±0.8%,差异有显著性(P0.05,n=6)。对照组、ox-LDL组和Alda-1+ox-LDL组的EPC发生线粒体膜电位丢失的细胞比率分别为3.6%±0.7%、28.5%±5.3%和12.4%±1.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n=6)。ox-LDL组和Alda-1+ox-LDL组的ROS水平相对于对照组分别为319.7%±23.5%和152.7%±9.4%,差异有显著性(P0.05,n=6)。而ox-LDL能够增加Caspase-3表达,但Alda-1预处理可能抑制Caspase-3的表达(P0.05,n=6)。结论ALDH-2可以减少EPC内ROS水平,保护线粒体膜电位,减少EPC的凋亡,而这与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蛋白对内皮细胞细胞骨架肌动蛋白的形态学影响及特异的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和氧化应激在此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糖基化终产物修饰人血清白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在体外共同培养不同时间,并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显示细胞骨架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基化终产物修饰人血清白蛋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影响内皮细胞骨架肌动蛋白聚合丝状和可溶性单体(或球状)形态的改变。随着糖基化终产物修饰人血清白蛋白作用浓度和时间的增加,丝状肌动蛋白所形成的外周致密带边缘出现锯齿样断裂,趋于变细崩解消散,最终形成由非极性单行排列的肌动蛋白丝组成的应力纤维。可溶性单体表现为向细胞浆和胞膜移位,胞浆区出现点状和丝状染色,细胞间距离明显增大。可溶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抗体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盐氧化酶抑制剂均可阻断糖基化终产物对细胞骨架的影响。结论糖基化终产物修饰蛋白对细胞骨架的影响是通过与内皮细胞上的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结合并引起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所介导的,这一作用可能与糖基化终产物所致血管通透性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心脏康复是一个综合项目,其内容涵盖了病情评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控制、药物治疗、心理干预、运动训练、疾病教育等。尽管心脏康复的获益已为大量研究所证实,但其具体机制迄今为止仍未完全阐明。目前,内皮祖细胞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已得到肯定,且已有研究证实了心脏康复可有效改善内皮祖细胞的功能及数量,这有望解释心脏康复的具体获益机制。因此,文章总结了心脏康复与内皮祖细胞的关系,旨在为探讨心脏康复的获益机制提供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以及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健康体检者。所有入组人员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头颅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检查。根据颈动脉超声病理改变结果分为3组:软斑块组、硬斑块组和对照组。从肘静脉采血10 mL,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24孔培养板,培养4天后,洗去非贴壁细胞,换液培养至7天。收集贴壁细胞,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标记荆豆凝集素I和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双染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采用黏附能力测定实验、MTT法和改良的Boyden小室分别观察内皮祖细胞的黏附能力、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结果放大200倍视野下内皮祖细胞数量、黏附能力,硬斑块组和软斑块组均高于对照组,软斑块组高于硬斑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硬斑块组和软斑块组增殖能力均低于对照组,软斑块组高于硬斑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软斑块组迁移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