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铸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状况及职业病防治工作现状,提出职业卫生管理对策。[方法]对上海市7个区县95家铸造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监护等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声、高温进行监督检测。[结果]铸造行业从业人员中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比例大,占30.67%;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率较高,为93.21%;作业岗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的检测点合格率为86.37%,噪声的检测点合格率为77.83%,高温的检测点合格率为51.49%;检测超标岗位主要集中在铸造落砂、清理、熔炼、浇铸。[结论]上海市铸造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状况基本符合监管要求,但尚未能全面达标;铸造行业的职业病潜在危害不容忽视,应继续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确定该拟建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 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 类比企业41个毒物检测点,合格率为100.0%;51个粉尘检测点,合格率为82.4%;69个噪声检测点,合格率为85.5%;3个工频电场检测点全部合格.结合某燃煤发电厂实地考察的情况预测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其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是燃料的储存、装卸和灰渣运输工、汽机巡检工、水处理系统工作人员、锅炉巡检工岗位.结论 该拟建项目作业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毒物、噪声、粉尘、工频电场新建设项目只有将各项职业病防护措施落实到位,才能使该项目投入生产后将可能存在和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范围内.该拟建工程项目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是基本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郑州市某糖精钠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识别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进行评价,以便进一步完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分析及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等,对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开展综合评价。结果甲醇操作岗位甲醇浓度为1.3~968.6 mg/m~3,苯操作岗位苯浓度为3.2~594.2 mg/m~3,甲苯操作岗位甲苯浓度为6.8~246.7 mg/m~3,浓度超标,其他毒物操作岗位浓度符合要求,毒物操作岗位合格率为84.5%;四车间活性炭粉尘操作岗位粉尘浓度为2.47~25.35 mg/m~3,浓度超标,其他岗位粉尘浓度符合要求,粉尘操作岗位合格率92.8%。四车间操作岗位噪声强度为80.1~91.8 dB(A),五车间操作岗位噪声强度为82.5~86.8 dB(A),强度超标,其他操作岗位噪声强度符合要求,噪声操作岗位合格率90.0%。工频电场强度为0.009~0.027 kV/m,合格率100.0%。紫外辐射强度为0.18~0.21μW/cm~2,合格率100.0%。照度岗位合格率100.0%。结论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基本符合要求,但应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强化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强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的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某铜冶炼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成光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742-2744
目的了解某铜冶炼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进行职业卫生现况调查分析。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点进行检测,其中粉尘选择9个检测点、毒物选择17个检测点、噪声选择16个检测点、工频电场选择3个检测点。结果粉尘、铜烟、铅烟、镉及其化合物、砷及其无机化合物、氧化锌、二氧化硫、硫酸雾、硫化氢、噪声、工频电场和高温为该企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粉尘合格率为77.8%,铜烟合格率为83.33%,砷合格率为80.0%,二氧化硫合格率为50.0%,硫酸雾合格率为60.0%,铅烟、镉、氧化锌、硫化氢、噪声强度和工频电场合格率均为100%。结论该企业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生产企业,应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制定并严格执行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以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某烟草有限公司烟草薄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的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结果该建设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烟草尘、其他粉尘、氢氧化钠、硝酸、硫酸、硫化氢、噪声、工频电场、电离辐射等。粉尘45个检测点,合格率为100%;化学毒物27个检测点,合格率为100%;物理因素51个检测点,合格率为100%。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该建设项目采用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合理有效,采取的综合防护措施可行,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某模具制造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开展现场调查和卫生学检测, 评估其职业病危害现状、防护措施效果, 并提出整改建议。
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法进行评价。
结果 模具制造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苯、正己烷、正戊烷、异戊烷、甲醇、乙酸甲酯、二甲基甲酰胺、臭氧、砂轮磨尘、矽尘、石墨粉尘、噪声、紫外辐射和激光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化学毒物检测点合格率为96.20%(76/79), 粉尘检测点合格率为69.23%(27/39), 物理因素检测点合格率为91.67%(33/36)。
结论 模具制造企业应注重完善涉及正己烷、矽尘、石墨粉尘岗位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切实落实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铸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和作业分级,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现场调查企业职业卫生现况、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危害作业分级。结果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和高温是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前3项岗位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6.2%(16/21)、87.5%(42/48)和17.4%(4/23);其中造型和砂芯岗位其粉尘浓度合格率为0%,作业Ⅱ级(中度危害);砂芯岗位甲醇、甲醛、酚、氨和正已烷等生产性毒物为Ⅲ级(重度危害);熔炼、研磨岗位噪声为Ⅱ级(中度危害);配料、浇注、造型、砂芯和砂处理岗位噪声为轻度危害;铸造熔炼和砂模浇注岗位均为高温、Ⅱ级(中度危害)作业;企业部分岗位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尚不够建全。结论某铸造企业应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针对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结果,采取不同控制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某高炉煤气综合利用热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建设项目粉尘检测点TWA、STEL合格率分别为93.75%和78.13%,噪声检测点合格率为81.4%,高温作业点WBGT指数≥26.6℃,毒物和工频电场强度均符合标准。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但需在粉尘、噪声防护方面进行必要的整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佛山市某家电制造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法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共监测5个粉尘检测点、6个化学毒物检测点、26个噪声检测点、1个高温湿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检测点、3个紫外辐射检测点;其中粉尘、化学毒物、高温和紫外辐射检测结果均合格,合格率为100%;噪声有2个检测点超标,合格率为92.3%,超标岗位分别为水压试验检验岗位[L_(EX,W):84.5~85.1 d B(A)]和叉车岗位[L_(EX,8h):87.9~88.6 d B(A)]。结论企业所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可行,能够达到一定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汽包加工制造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为该行业的职业卫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选择有代表性的粉尘6个检测点、锰及其化合物5个检测点、噪声12个检测点、苯系物1个检测点。[结果]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锰及其化合物、噪声及苯系物。其中锰及其化合物、苯系物合格率均为100%;粉尘、噪声合格率均为66.7%。[结论]粉尘、噪声作为汽包加工制造行业的重点控制因素,其所涉及的浓度超标岗位为关键控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