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鼠全脑缺血模型海马区Bcl-2和Bax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由C57black/6小鼠制成的全脑缺血模型在实验性脑缺血的研究中使用在明显增加,目前需要对这种模型的神经元损伤死亡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改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此项研究正是观察两种与缺血神经元死亡密切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目的:在小鼠全脑缺血模型上观察缺血后海马区Bcl-2和Bax的表达,在蛋白分子表达水平对该模型进行研究,为这种模型在今后脑缺血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教研室。对象:实验于2002-11/2003-05在首都医科大学生理系完成。选择C57black/6小鼠1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干预:双侧颈总动脉夹闭15min诱发全脑缺血模型,24h后取脑组织。全脑缺血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海马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主要观察指标:海马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结果:缺血组海马CA1区Bax阳性反应神经元数目为(57.3&;#177;2.9个)个,假手术组Bax阳性细胞数目为(17.2&;#177;1.3)个,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0.91,P&;lt;0.05)。缺血组CA3区和齿状回Bcl-2阳性反应神经元数目为(43.9&;#177;1.1)个,假手术组Bcl.2阳性细胞数目为(28.6&;#177;1.7)个,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8.51,P&;lt;0.05)。阳性着色区灰度值测定结果显示:缺血组海马CA1区Bax阳性细胞染色灰度值为90.45&;#177;5.23,假手术组Bax阳性细胞染色灰度值为:168.39&;#177;4.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7.54,P&;lt;0.05);缺血组CA3区和齿状回Bcl-2阳性细胞染色灰度值为113.10&;#177;4.20,假手术组Bcl-2阳性细胞染色灰度值为157.25&;#177;7.6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2.35,P&;lt;0.05)。结论:小鼠全脑缺血模型在缺血24h后,Bcl-2和Bax表达发生改变,Bax表达增加在CA1区,Bcl-2表达增加在CA3区和齿状回。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凋亡基因Bcl-2、Bax在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和线栓法制备糖尿病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比较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缺失、凋亡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缺失,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及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海马CA1区Bcl-2、Bax阳性染色阳性细胞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增多,差异显著(P〈0.05),而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比缺血再灌注组增加得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Bax上调幅度大。结论 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CA1区细胞发生凋亡,Bcl-2、Bax介导的细胞凋亡机制可能是糖尿病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神经元损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脑组织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四动脉血流阻断法制作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开始时经腹腔注射EPO(3000U/kg);48h灌注取脑。苏木精—伊红染色和TUNEL法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坏死和凋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短暂性全脑缺血15min再灌注后48h,苏木精—伊红染色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细胞数正常组(211.28±7.95)个/视野,假手术组为(209.28±11.34)个/视野,EPO治疗组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细胞数为(170.28±8.12)个/视野,缺血组为(146.84±8.35)个/视野。EPO治疗组与缺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TUNEL法凋亡细胞测定,正常组无阳性细胞,假手术组阳性细胞(152.48±18.52)个/视野,EPO治疗组有(1797.51±151.35)个/视野,缺血组有(2250.41±180.06)个/视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iNOS蛋白的表达测定,正常组无阳性细胞,假手术组海马CA1区阳性细胞区灰度值为5.36±1.54,EPO治疗组为31.80±6.42,缺血组为49.46±8.96。EPO治疗组与缺血组比较,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EPO可减少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死亡和凋亡,抑制iNOS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胰岛素(insulin,RI)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及其相应基因的调控作用,评估RI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盐水组(NS)、缺血再灌注胰岛素组(RI)。采用pulsinelli4血管阻塞模型,观察RI、NS在4,24,48h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TUNEL阳性细胞数目,Bcl-2蛋白的表达,以观察比较缺血再灌注阶段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再灌注NS组CA1区神经元数目(36±6)个/mm2较再灌注RI组(88±9)个/mm2少(t=3.34,P<0.01)。再灌注后CA1区细胞凋亡数:4h时再灌注NS组(12±3)个/mm2高于再灌注RI(8±1)个/mm2和假手术组(2±1)个/mm2:组间比较,F=127.66,P<0.001。Bcl-2对海马CA1细胞凋亡评估4h时,再灌注NS组43.0±9.8,高于再灌注RI组24.0±5.4和假手术组2.7±0.8。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时急用RI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凋亡,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神经元延迟性坏死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川芎嗪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和Fas-L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Bcl-2蛋白、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与医学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干预组大鼠大脑皮质Bcl-2,Fas-L蛋白阳性细胞的数目及平均灰度值。结果:①模型组缺血侧脑组织Bcl-2蛋白阳性细胞数目(15.8±3.5)个/视野较假手术组假手术侧(3.7±0.9)个/视野增多,平均灰度(209.1±6.0)较假手术组假手术侧(226.3±6.4)降低(P<0.01);假手术组假手术侧脑组织无Fas-L蛋白表达,模型组缺血侧脑组织Fas-L蛋白阳性细胞数目为(17.2±2.3)个/视野,平均灰度为161.2±9.2。②在缺血侧脑组织,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干预组Bcl-2蛋白阳性细胞数目(25.6±3.9)个/视野增多,平均灰度(190.8±6.1)降低(P<0.05);Fas-L蛋白阳性细胞数目(11.4±2.1)个/视野减少,平均灰度(176.8±8.8)升高(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Fas-L蛋白表达增强;川芎嗪可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Fas-L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全脑缺血后海马CA1区Bcl-xL蛋白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四血管闭塞法制作全脑缺血大鼠模型.造成脑缺血15分钟后行再灌注,于再灌注后即刻经脑室注入1U胰岛素,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标记法分别于全脑缺血后1、3日观察海马CA1区Bcl-xL蛋白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情况.结果全脑缺血后1日,缺血组及胰岛素治疗组鼠海马CA1区未见原位标记阳性细胞.治疗组鼠海马CA1区可见呈阳性表达的Bcl-xL蛋白,而缺血组鼠海马CA1区Bcl-xL蛋白的表达则呈阴性.全脑缺血后3日,缺血组鼠海马CA1区Bcl-xL蛋白的表达仍呈阴性,海马CA1区原位标记阳性细胞计数为(143.5±11.6)个.治疗组鼠海马CA1区Bcl-xL蛋白呈阳性表达,海马CA1区原位标记阳性细胞计数为(75.6±6.7)个.结论全脑缺血后脑室内注入胰岛素具有促进海马CA1区Bcl-xL蛋白表达及减少神经元凋亡的中枢直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脑缺血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钙神经素(CaN)的分布与表达,探讨海马内CaN的表达与脑缺血后学习记忆损伤的关系。方法:SD雄性大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对后3组大鼠建立模型。大鼠造模后1周进行Morris水迷宫学习获得实验,3周后进行记忆保持实验。实验结束后取海马组织,HE染色观察海马CA1、CA3区及齿状回组织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CaN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海马病理学变化、学习记忆损伤程度最明显。(2)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与缺血再灌注组CA1、CA3区及齿状回的CaN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假手术组与对照组CA1、CA3区及齿状回的CaN阳性细胞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缺血组与缺血再灌注组CA1区和齿状回的CaN阳性细胞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缺血组CA3区CaN阳性细胞数与缺血再灌注组阳性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损伤,其海马CA1、CA3区及齿状回CaN表达明显增多,提示海马内CaN可能与大鼠脑缺血致学习记忆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腺病毒表达谷氨酸受体羧基肽段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和Bcl-2磷酸化及与Bax结合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表达病毒组、非表达病毒组及溶剂组.采用焦油紫染色、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检测大鼠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损伤、脑组织Bcl-2的磷酸化及与Bax结合情况.结果:表达病毒组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非表达病毒组及溶剂组相比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脑组织中Bcl-2磷酸化明显降低,Bcl-2/Bax的结合明显升高(P<0.05).结论:腺病毒表达谷氨酸受体羧基肽段可能通过降低脑组织中Bcl-2的磷酸化从而增加Bcl-2/Bax的结合,进而对海马CA1区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系统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相海马CA1区神经元Bcl-2、Bcl-xL及Bax蛋白表达的改变,探讨该区神经元短暂脑缺血后产生选择性敏感的机制。方法:通过四血管闭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再灌注后1、3、5日海马CA1区神经元Bcl-2、Bcl-xL及Bax蛋白表达的情况;并同时与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进行对比。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注后1日,海马CA1区Bcl-2和Bcl-xL蛋白呈阴性表达,Bax蛋白呈弱阳性表达;海马CA1区神经元未见明显形态学改变。全脑缺血-再灌注后3日,海马CA1区Bcl-2和Bcl-xL蛋白表达仍为阴性,而Bax蛋白则呈明显阳性表达;海马CA1区可见部分神经元死亡;全脑缺血-再灌注后5日,海马CA1区Bcl-2、Bcl-xL及Bax蛋白则呈阴性表达;海马CA1区神经元大部分死亡。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Bcl-2和Bcl-xL蛋白表达的抑制可能是其对短暂脑缺血产生选择性敏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纵雪梅  曹磊  许铁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4):2529-2531
目的:探讨SP600125-JNK特异性抑制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JNK抑制剂SP600125组(SP组),每组根据再灌注时间分为30min、24h和72h3个亚组,每亚组6只动物。采用4-VO法建立SD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在脑缺血再灌注后预定时间点,测定海马CAl区存活锥体细胞数量、Bcl-2和Bax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量。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可见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目增加,存活细胞数目减少(P<0.01),与IR组比较,SP组存活细胞数目较多(P<0.05);与IR组比较,SP组Bcl-2阳性锥体细胞数目增加较多(P<0.05),Bax阳性锥体细胞数目增加较少(P<0.05)。结论:SP600125能够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这种作用有可能是通过影响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背景脑缺血后离子通道通透性的异常和神经细胞内外离子平衡的紊乱是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因素,钠通道激活引起的去极化是脑缺血损伤的始动环节.目的采用膜片钳技术测定氟哌利多对脑缺血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持续性钠通道电流的影响,分析氟哌利多是否对脑缺血损伤产生保护?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材料实验于2002-04/2003-04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麻醉实验室完成.选择出生10~14 d未断乳的SD大鼠14只,每只鼠各选择2个海马CA1区细胞,共28个细胞,随机分为4组缺血对照组、氟哌利多3 μmol/L组、氟哌利多10 μmol/L组、氟哌利多30μmol/L组,7个/组. 方法酶消化法急性分离全部大鼠脑海马CA1区锥体细胞,通过低氧和无糖法制备神经元缺血模型.选择贴壁良好、呈三角形或星形、胞体较亮,折光性良好、突起明显、胞浆均匀一致、核仁明显的细胞用于实验.采用"Y-tube"系统快速给药,氟哌利多3,10,30 μmol/L组各自给予氟哌利多3,10,30μmol/L,缺血对照组不给药.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各组持续钠电流的基础值以及缺血3 min和5 min时钠通道电流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脑海马CA1区神经元正常持续钠电流的记录.②脑缺血时海马CA1区神经元持续性钠电流的记录.③不同浓度氟哌利多对脑缺血时持续性钠电流的影响.结果实验选用14只大鼠脑海马CA1区的28个细胞,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海马CA1区神经元正常持续钠电流的记录使用钙通道阻滞剂CdCl2 0.5 mmol/L及钾通道阻滞剂TEA 20 mmol/L,在钳制电压-105 mV、刺激电压-30 mV下给予长为400 ms的方波刺激,可记录到一个较小的、激活较晚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内向电流,经河豚毒素阻断证实为持续性钠电流.②脑缺血时海马CA1区神经元持续性钠电流的记录缺血对照组缺血3 min时持续钠电流增加为正常情况的(1.60±0.21)倍,缺血5 min时持续钠电流增加为正常情况的(2.87±0.45)倍,差异显著(P<0.05).③不同浓度氟哌利多对脑缺血时持续性钠电流的影响缺血对照组、氟哌利多3,10,30 μmol/L组持续钠电流的基础值分别是(77.42±15.17)pA,(87.44±21.56)pA,(84.13±20.06)pA,(80.22±19.30)pA,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缺血5min后氟哌利多3,10,30μmol/L组持续性钠电流分别为(105.36±17.16)pA,(94.74±18.88)pA,(84.88±13.94)pA,明显低于缺血对照组(218.31±29.34)pA.结论在钳制电压-105mV、刺激电压-30mV条件下,脑缺血损伤时持续性钠电流增加,氟哌利多可能通过抑制持续性钠电流的增强而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巴曲酶对缺血再灌注后凋亡相关基因时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5min后再通,造成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模型,在不同时间点腹腔注射巴曲酶对其进行治疗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沙土鼠海马CA1区神经元中的Bcl-2、Bax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海马CA1区Bet-2表达明显增加,Bax表达降低,尤以缺血再灌注前6h、即刻、缺血再灌注后1h、3h及6h明显(P<0.01)。结论:巴曲酶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的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其作用存在明显时效关系,机理可能与增强Bcl-2的表达及抑制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背景:脑缺血再灌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除了急性期的细胞坏死,还有迟发性的神经元凋亡.目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不同再灌注阶段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坏死率及凋亡调节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调节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和麻醉科.材料:实验于2003-01/2004-0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完成.选择清洁级成年雄性健康Wistar大鼠33只,随机分5组,缺血再灌注24 h组7只、缺血再灌注48 h组7只、缺血再灌注72 h组7只、缺血再灌注7 d组7只和假手术对照组5只.干预: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24,48,72 h和7 d取脑海马组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坏死率,Bcl-2和Bax蛋白在大鼠脑海马神经元中的表达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脑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②Bcl-2和Bax蛋白表达百分率.结果:33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再灌注7 d组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最高[(24.59±0.97)%],坏死率峰值出现在缺血再灌注24 h组[(16.67±1.04)%],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1.28±0.50)%,(0.90±0.38)%](P<0.01).②假手术对照组Bcl-2表达极低[(1.07±0.27)%],但Bax有高表达[(46.09±5.37)%].③Bcl-2蛋白峰值出现在缺血再灌注后48 h[(14.41±0.67)%],而Bax蛋白峰值出现在缺血再灌注之后72 h[(77.38±1.52)%].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逐渐增高,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表达异常增高,提示Bcl-2和Bax蛋白参与了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凋亡调节.  相似文献   

14.
背景:缺血性脑损伤后,如何减少神经细胞的死亡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脑缺血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再次缺血导致的缺血性脑损伤。阿魏酸钠亦被证实能减少脑缺血后的神经元凋亡的发生。而阿魏酸钠是否能增强脑缺血预处理的神经保护作用?目的:探讨阿魏酸钠联合缺血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西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江西医学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1-05/2002-04在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雄性Wistar大鼠85只,体质量250~300g。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四组:①非缺血对照组(10只):仅结扎双侧椎动脉而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②缺血对照组(25只):结扎双侧椎动脉48h,夹闭颈总动脉10min。③缺血预处理组(25只):结扎双侧椎动脉48h,夹闭颈总动脉2min后24h再次夹闭颈总动脉10min。④阿魏酸钠联合缺血预处理组(25只):缺血预处理后,再次夹闭颈总动脉前30min,尾静脉注射阿魏酸钠(200mg/kg)。非缺血对照组分为再灌注后2,7d二个亚组(各5只);缺血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及阿魏酸钠联合缺血预处理组又分为再灌注后6,12,24h,2,7d五个亚组(各5只)。各组在相应时点将大鼠断头取脑,于视交叉后2.2mm切取冠状脑片,观察阿魏酸钠联合缺血预处理在脑缺血再灌注时对皮层和海马CA1区神经元数及凋亡细胞数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皮层和海马CA1区神经元数及凋亡细胞数。结果:实验大鼠8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脑皮层及海马CA1神经元计数:缺血7d时,缺血预处理组和阿魏酸钠 缺血预处理组高于缺血对照组(268±8.5,244±12.5,135±5.6,P<0.01)。②大脑皮层及海马CA1区TUNEL阳性细胞计数:阿魏酸钠 缺血预处理组低于缺血预处理组和缺血对照组(12h:1.2±0.8,15.5±2.1,39.8±3.9;24h:1.8±1.6,39.3±11.8,191.3±19.1;2d:2.8±1.2,68.3±13.6,328.4±24.0,P<0.01);缺血预处理组低于缺血对照组(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可减少缺血区神经元凋亡细胞数,阿魏酸钠联合缺血预处理可以进一步加强此效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痴呆模型鼠脑海马突触素改变及其与学习记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学习记忆与中枢神经系统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密切相关.目的探讨痴呆模型鼠海马的突触素改变及其与学习记忆的关系,为老年性痴呆的发病过程提供实验依据.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广州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3-02/2004-05在广州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完成.选取成年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损伤组,10只/组.方法损伤组大鼠切断左侧穹窿海马伞,建立基底前脑-海马胆碱能通路受损的痴呆模型.造模4周后,用三等分Y型迷宫检测两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大鼠学习成绩以连续10次测试中有9次达到正确反应(2 min以内逃避电击并第一时间到达安全区)时所需的训练次数来表示,记录每只大鼠达到学会标准所需的训练次数,训练次数少说明学习能力强.训练结束24 h后测试记忆能力,以10次训练中的正确反应次数代表记忆保持能力的优劣,正确反应次数少则记忆能力低.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技术等方法对大鼠海马突触素进行定量分析,以实际吸光度值进行比较,以避免染色过程中的非特异性染色导致的误差.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大鼠行为测试中学会逃避电击并第一时间到达安全区所需的训练次数.②两组大鼠海马结构突触素免疫反应物检测结果.③两组大鼠损伤侧海马CA1区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免疫反应物的实际吸光度值.结果实验纳入大鼠2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大鼠学会逃避电击并第一时间到达安全区所需的训练次数损伤组学习能力达到标准所需的训练次数明显多于正常组(98.40±4.51),(62.21±2.43)次,P<0.01;而记忆能力达到标准所需的训练次数则明显低于正常组(3.82±0.64),(8.81±0.32)次,P<0.01.②两组大鼠海马结构突触素免疫反应物检测结果海马结构突触素免疫反应物呈板层分布,神经元胞体、胶质细胞、血管及白质不被染色.神经毡内免疫反应产物呈持异性颗粒状或点状.海马CA1区以多形层和辐射层染色较深,腔隙分子层次之,锥体层和颗粒层细胞的轮廓边缘有点状标记.齿状回染色较浅,突触素免疫反应物分布稀疏.③两组大鼠损伤侧海马CA1区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免疫反应物的实际吸光度值与正常组相比,损伤组海马CA1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均明显降(80.34±4.33,43.40±2.57;78.25±5.48,40.21±3.2230.01±4.05,12.37±1.78;60.50±3.80,26.63±2.36;P均<0.01).经相关分析表明,大鼠穹窿海马损伤后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CA1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免疫反应物的实际吸光度值呈显著正相关(多形层r=0.739,P<0.01;辐射层r=0.624,P<0.05;腔隙分子层r=0.892,P<0.01;齿状回分子层r=0.853,P<0.01).结论痴呆模型鼠损伤侧海马CA1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免疫反应物的吸光度明显下降,并与其学习记忆能力呈显著正相关.提示海马突触素含量减少与学习记忆能力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川芎嗪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各6只: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缺血再灌注组,C组为川芎嗪干预组。采用免疫组化与医学图像分析检测大鼠大脑皮层Bcl-2和Bax蛋白阳性细胞的数目、平均灰度。结果:B组与A组比较损伤侧脑组织Bcl-2、Bax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均增多,平均灰度均降低(P〈0.01);C组与B组比较Bcl-2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增多,平均灰度降低,Bax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减少,平均灰度升高(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Bax蛋白表达增强;川芎嗪可上调Bcl-2蛋白及下调Bax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背景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脑缺血的实验研究中,由于使用全身麻醉药物,有可能诱导脑温改变,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目的研究常温状态下,国产银杏叶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组织抗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及脑缺血组织含水量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实验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完成.取24只Wistar大鼠,体质量为250~300 g,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脑缺血对照组(n=8)、脑缺血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n=8),对照组及治疗组参考Nagasawa方法,制备正常脑温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2 h动物模型,进行对照研究.干预实验大鼠的脑温用颞肌温度反映,将测温探头包埋入大鼠左侧颞肌深部贴近骨外膜,用半导体氧化物温度传感器连续监测.用60 W白炽灯头部加温和自动双控颅脑降温仪调节脑温,使脑温维持在常温(36.5~37℃)水平.按设计方案制备正常脑温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大鼠在手术前12,8,4 h和脑缺血及再灌注即刻,分别腹腔内注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每次3 mL,共5次.脑缺血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大鼠腹腔内注射相同次数和剂量的生理盐水.主要观察指标脑缺血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还原型谷胱甘肽、丙二醛含量及脑缺血组织含水量.结果脑缺血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分别为(73.35±12.86)NU/mg,(167.37±54.34)μkat/g,(196.84±22.75)μg/g,明显低于假手术组的(96.02±16.83)NU/mg,(338.57±84.02)μkat/g,(337.51±34.89)μg/g(P<0.01或P<0.05);脑缺血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分别为(87.24±15.03)NU/mg,(316.56±93.52)μkat/g,(263.16±28.54)μg/g,明显高于脑缺血对照组(P<0.01或P<0.05).脑缺血对照组丙二醛水平为(308.34±26.81)nmol/g,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的(101.46±10.97)nmol/g(P<0.01);脑缺血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丙二醛水平为(125.86±13.90)nmol/g,明显低于脑缺血对照组(P<0.01).脑缺血对照组脑缺血组织含水量为(80.45±0.44)%,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的(78.20±0.25)%(P<0.01);脑缺血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脑缺血组织含水量为(79.63±0.46)%,明显低于脑缺血对照组(P<0.05).结论正常脑温状态下,国产银杏叶提取物能抑制脑缺血时自由基的过多产生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脑水肿和血脑屏障破坏,保护脑缺血组织.  相似文献   

18.
背景静脉麻醉药异丙酚可能通过抗凋亡作用保护脑缺血神经元 ,但是,异丙酚抗凋亡作用的研究还很少,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凋亡率、坏死率和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 地点和对象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进行研究.成年雄性 Wistar 大鼠 19只,随机分为缺血组( n=7)、异丙酚组( n=7)和假手术对照组( n=5). 干预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异丙酚组再灌注开始后立即静脉输注异丙酚 1.5 mL/h,持续 30 min.于再灌注 24 h取脑,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坏死率, bcl-2, Bax和 p53蛋白在大鼠海马神经元中的表达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凋亡率,坏死率, bcl-2, Bax和 p53蛋白在大鼠海马神经元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异丙酚组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和坏死率 [(7.01± 0.79)%和 (12.80± 0.92)% ]较缺血组 [(10.89± 0.80)%和 (16.67± 1.04)% ]明显降低 (P< 0.01).异丙酚组 Bax和 p53蛋白表达 [(49.93± 5.41)%和 (10.34± 1.65)% ]较缺血组 [(57.05± 1.91)%和 (13.84± 0.97)% ]明显降低 (P分别 < 0.05和 0.01),而异丙酚组 bcl 2蛋白表达( 9.45± 1.16)%较缺血组( 9.69± 0.94)%未见显著性差异 (P >0.05). 结论异丙酚能够降低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的凋亡率和坏死率,起到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促凋亡基因 Bax和 p53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红景天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及齿状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脑海马结构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脑区,一般认为与空间认知活动密切相关.在脑缺血后发生的过氧化应激引发海马区和齿状回DNA损伤和DNA修复能力下降,其学习记忆功能也相应下调.目的探讨红景天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区域海马区及齿状回核酸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武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对象实验于2002-04/2004-04在武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①红景天1.2 g/(kg·d)剂量组.②红景天0.48 g/(kg·d)剂量组.③川芎嗪80 mg/(kg·d)对照组.④模型组按给药组相同体积每日蒸馏水灌胃.⑤假手术组按给药组相同体积每日蒸馏水灌胃.方法各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7 d,用改良的Pulsinelli 4-血管阻断法,复制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其中假手术组不灼烧椎动脉,不夹闭颈总动脉.模型制备后用吖啶橙染色法观察脑海马区和齿状回DNA、RNA的表达变化.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脑海马区及齿状回DNA、RNA的表达.结果6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假手术组DNA和RNA分布均匀,荧光反射边界清晰,反应强度较强;模型组的DNA和RNA荧光反射边界不清,反应强度明显减弱;红景天1.2g/(kg·d)剂量组的DNA和RNA分布均匀,荧光反射边界清晰,反应强度明显增强,与假手术组及川芎嗪80 mg/(kg·d)对照组表达分布基本相同.红景天0.48 g/(kg·d)剂量组荧光反应强度及分布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改变.结论手术组DNA和RNA荧光反射不清,可能与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氧化应激引起DNA链断裂有关.给予红景天1.2 g/(kg·d)剂量大鼠脑海马区及齿状回DNA和RNA荧光反射边界清晰,表明红景天能够抑制氧化应激引起的DNA链断裂,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区域海马区及齿状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