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在四肢骨缺损术中填充植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87例四肢骨手术后骨缺损,包括四肢松质骨暴力压缩骨折导致骨缺损和干骺端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患者,采用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填充植骨。术前、术后1周及3、6、12个月分别摄x线片及CT,观察骨缺损的修复生长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随访6~28个月(平均8个月),伤VI均甲级愈合,无切口感染、非特异炎症反应和排斥反应;X线片和CT检查示:术后骨缺损区域填充良好,密度较松质骨稍低,材料与周围骨边界清楚;术后1个月,骨缺损区密度逐渐升高,可见植骨周围模糊,有少量新生骨痂形成;术后3个月,骨缺损区密度明显升高,植骨周围间隙开始向中心融合成片,更多新生骨痂影融合;术后6个月,骨缺损区密度明显升高,大量新生骨痂形成。临床骨愈合时间为术后3~7个月,平均3.8个月,愈合率为91.5%。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用于治疗四肢骨缺损,能与植骨区骨生长融合,无不良反应,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骨缺损植骨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2.
骨缺损是骨科的一类常见病,治疗较为棘手.自体骨移植一直是骨缺损的理想治疗方法,但由于存在取骨数量和形状受限,且取骨部位疼痛、感染的缺点,其应用多限于单处少量骨缺损.而异体骨存在抗原性和安全性问题.因此,对人工合成骨的研究和应用成为目前骨缺损治疗的一大热点.硫酸钙(calcium sulfate,CaS)是一种常见的人工合成骨,其治疗骨缺损已有百年历史,是一种优良的骨替代材料.随着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硫酸钙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取得很大进展.笔者就此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骨缺损的修复是一系列复杂的骨再生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骨的结构重建和功能恢复.选择适当的骨修复材料是骨缺损治疗的中心环节[1].  相似文献   

4.
白霞  周爱民 《中华创伤杂志》2010,27(12):459-460
骨缺损的修复是一系列复杂的骨再生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骨的结构重建和功能恢复.选择适当的骨修复材料是骨缺损治疗的中心环节[1].  相似文献   

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髋臼侧骨缺损的修复重建仍是一个探讨中的课题.处理髋臼侧骨缺损的方法很多,可考虑使用骨水泥填充、自体或异体骨植骨、非骨水泥巨大髋臼杯固定、髋臼加强环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因治疗是修复骨缺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当前对骨缺损基因治疗的研究热点主要在于对骨诱导因子目的基因、各种载体及靶细胞的研究,将目的基因通过体内或体外途径转入靶细胞,维持骨诱导因子在局部持续有效地表达,从而修复骨缺损。本文就骨缺损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生物人工材料(biological artificial material,BAM)人工骨修复下肢负重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08年1月- 2010年12月收治的采用BAM人工骨进行手术植入修复骨缺损的32例下肢负重骨骨缺损患者,年龄21 ~ 77岁,平均32.5岁.骨缺损体积为1.0 cm×2.0 cm×2.5 cm~3.0 cm×3.5 cm ×5.0 cm,平均15.4 cm3.骨缺损病因主要为粉碎性骨折、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慢性骨髓炎等.术后即刻及术后1,2,3,5,7,9,12,18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术后全身及切口局部反应、血钙/磷改变情况、骨缺损修复及患肢负重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9 ~18个月,平均10.5个月.术后至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无局部或全身移植物排斥反应.随访X线片示术后3个月BAM人工骨植入区与骨缺损周围的骨组织之间界限模糊,有新生骨形成;术后6个月BAM人工骨植入区明显有新骨长入,人工骨材料与骨组织融为一体,骨缺损已基本修复.术后患肢完全负重时间为术后2.5 ~4个月,平均3.2个月. 结论 BAM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作用,其内结构可以保持一定的刚度和强度,可用于下肢负重骨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家兔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成骨的X线特征。材料方法:选健康家兔18只,于双侧桡骨建立1cm的骨缺损模型,6周后,于右侧骨缺损瘢痕组织内注射自体骨髓2ml,左侧注射外周血2ml。于注射前及注射后1、2、3、4、12周行双侧桡骨骨缺损部位的X线检查。结果:骨缺损注射组,在注射后2周有新骨形成,3~4周时骨缺损间隙只残留1.5mm(1.2~2.3mm)。外周血注射组骨缺损间隙依然存在,骨缺损间隙平均7.5mm(7.0~9.3mm)。结论:经皮注射自体骨髓于骨缺损瘢痕组织内有成骨作用,外周血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不能成骨  相似文献   

9.
骨外固定技术治疗创伤后胫骨干骨髓炎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骨外固定技术治疗伴有骨缺损的创伤后胫骨干骨髓炎。手术进行彻底的病灶清除,骨缺损处旷置,同时在胫骨干骺端行截骨术,使用改良Ilizarov外固定架,骨延长和骨缺损处会师紧密结合,无需内固定和植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G-RBX)在骨缺损修复时代谢活性的动态变化,同时为爆炸伤骨缺损寻找有效的骨缺损修复材料。方法 犬的左后肢用雷管炸伤,用G-RBX修复缺损,在修复后2、4、8、16、24周静脉内注射^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MDP),进行SPECT骨扫描,探测局部骨代谢活动的变化,检测这种材料在不同时间的成骨活性。结果 在用这种骨材料后,2周时局部具有明显的成骨活性,4周时达到高峰,16周开始下降,结合X光片,可以看出这种材料可以促进骨缺损的修复。结论 G-RBX具有良好的成骨活性,可作为1种有效的爆炸伤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