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通过对23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的研究发现,有191例发生住院综合征,占总例数的80.6%。笔者认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发生住院综合征与家庭的不接收、社会的不容纳有关,与疾病本身及住院治疗有关。作者试图通过研究,找出解决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发生住院综合征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住院精神病人一般靠口服抗精神病药、心理疏导、电休克以及康复治疗完成疾病治疗的全过程。其中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占主导位置.并伴随疾病治疗全过程。从1999年-2001年随机对我院2000例住院精神病人对服药心理做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对服药有抗拒心理的占86%。结合实际发生的30例住院精神病人因种种因素没有按治疗方案服用抗精神病药作追踪调查、分析。探讨住院精神病人种种拒药心理、表现以及应对这些问题采取措施,意在总结经验,堵塞漏洞,科学管理,提高患者住院质量,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住院综合征在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慢性病房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为找出影响病人产生住院综合征的主要因素 ,我们对 13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研究 ,用产生住院综合征和未产生住院综合征 2组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符合CCMD - 2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及王善澄慢性精神分裂症状临床标志 :无明显躯体及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137例。其中男性 4 8例 ,女性 89例。按照有无产生住院综合征分成 2组进行对照研究。其中 ,年龄 (41 87± 10 0 1)岁 (X±SD) ;用药量 (30 2 14± 2 2 0 19)mg折合成氯丙嗪量。住院综合征组 91… 相似文献
5.
住院精神病110例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云龙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
35年来,住院精神病人死亡占0.45%,主要是病程1年以内、首次住院和住院1月以内的青壮年精神分裂症者。死亡时间多数在后半夜至上午。死因中,以全身衰竭与呼吸系统(尤其是肺结核)占绝大多数(占70%),提示加强医院管理,提高精神病医护人员的内科疾病的诊疗水平,有望进一步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办法,用自制的调查登记表,收集二病区一年的住院患者资料,并将有攻击行为46例与无攻击行为11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生攻击行为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既往有攻击行为史、有命令性幻听、被害妄想、敌意猜疑、激惹性为攻击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攻击者多发生于男性,且与患者既往有攻击行为史、症状特征有关,早期预测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42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病病人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认识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与精神症状密切相关,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死因分析,以总结经验,提高医疗质量,减少死亡发生。方法 对38例住院精神患者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调查,一般资料用构成比分析。结果 年龄大于50岁,用药时间长于5年导致躯体疾病死亡和猝死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 对老年或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病患者,要加强观察,定期必要检查,及时处理躯体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探讨相关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医院30年来所有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人数为52例,死亡率为0.48%。死于躯体疾病35例,占67.30%,其中死于全身衰竭的最多,余依次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及其它;意外死亡14例,占26.92%,其中猝死8例、自杀4例、噎死及跳楼摔死各1例;由抗精神病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所致3例,占5.76%,其中恶性症状群2例,急性粒细胞减少1例。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详细的病史,严格的体格检查,定期复查,合理用药,加强护理,严密观察,强化工娱疗,适当的户外活动,可减少住院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猝死的临床特征,为降低精神病住院患者猝死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近16年内住院期间发生猝死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6年内猝死发生率为9.7‰。男性和新入院者较多。秋冬季,00:00~11:59时间段为猝死高峰期,伴有躯体疾病。服用氯氮平、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者在猝死病例中占较高比例,且联合用药者较多。结论精神科猝死病例中伴有躯体疾病者较多,对此类患者应谨慎应用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作为药物利用动态的客观指标 ,药物利用指数作为分析判别指标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药物利用的调查 ,探讨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药物流行的特点。1 资料和方法1 1 资料收集我院 2 0 0 2年 1月 1日至 12月 3 1日出院精神分裂症病历3 0 7份 ,男性 182例 ,女性 12 5例 ;平均年龄 :男性 (3 5± 6 78)岁 ,女性 (3 3± 5 79)岁 ,收集一般资料 ,用药种类 ,用药总量和用药总天数 ,治疗结果及不良反应等资料。1 2 评价方法限定日剂量DDD(DefinedDaiyDose)确定 :按中华人… 相似文献
14.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大便秘结,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延长,可引起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甚至烦躁焦虑,还可导致痔疮、肛裂从而增加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在精神科病人中便秘的发生率接近50%,而临床上常被医护人员所忽视。在发病期许多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思维、行为又受到幻觉、妄想的支配加之服用精神科药物后导致某种程度的感觉迟钝。这些都是引起便秘的隐患。 相似文献
15.
住院精神病病人自杀行为预测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院精神病人的自杀行为是很常见的 ,它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 ,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查表 (MMPI)的测查结果可对临床提供信息、有助于决定治疗方法及预测病人治疗中病程的发展等[1] 。我们对2 2 0例住院精神病人进行了MMPI的测查 ,以了解病人的心态和行为前景 ,进行自杀行为预测 ,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资料与方法一、资料随机抽取 2 0 0 0年我中心住院精神病人 2 2 0例。性别 :男性 174例 ,女性 4 6例 ;疾病类型 :情感性精神障碍 2 1例 ,精… 相似文献
16.
住院精神病人的自杀行为是很常见的,它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查表(MMPI)的测查结果可对临床提供信息、有助于决定治疗方法及预测病人治疗中病程的发展等[1].我们对220例住院精神病人进行了MMPI的测查,以了解病人的心态和行为前景,进行自杀行为预测,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发生骨折的相关因素,为预防骨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查阅护理部事故登记手册,收集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上海市民政第一精神病院住院患者发生骨折的病例,用自制的《骨折相关因素调查表》对每一例患者进行相关因素的调查,内容包括发生骨折的地点、时间、原因等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间共发生骨折29人。调查显示骨折多发在厕所、走廊和浴室等地点(19人,占65.52%);好发时间为中、夜班(21人,占72.41%);多为不慎跌到、患者推搡、滑倒和骨质疏松等原因。骨折发生部位以下肢最为多见,共24例(占82.76%),其中股骨粗隆骨折7例(占24.13%),股骨颈骨折9例(占31.03%)。结论:骨折与精神疾病、精神科药物、生理和护理管理等因素有关。加强护理管理、防跌倒和预防骨质疏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29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查阅我院1981年至1999年7月底住院死亡精神病患者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于躯体疾病15例(51.7%),其中消化系统9例(60.0%)、自杀6例(20.7%)、猝死5例(17.2%),其他3例(10.4%)。结论:精神科医护人员应加强临床各科基本功训练,提高医疗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特点,以便降低其住院期间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性查阅我院7年间死亡病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年间死亡患者共有139例,死亡率3.85%,其中躯体疾病较多占81.1%,其次为猝死占10.1%。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躯体疾病及时诊治,慎重用抗精神病药物,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9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死亡率.方法:对9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资料分析总结.结果:资料显示,死亡率为0.97%,男性多于女性,其中躯体疾病致死63例,占65.63%,自杀14例,占14.58%,猝死13例,占13.54%,意外死亡6例,占6.25%.结论:躯体疾病、自杀与猝死是引起精神科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