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2.
3.
4.
5.
6.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病情发展快 ,在治疗上必须分秒必争 ,以减轻脑组织的损伤 ,这就要求我们严密观察病情的细微变化 ,及时给医生提供诊断治疗的依据 ,针对病人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观察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 ,其中男 10例 ,女 4例 ,男女之比 1:2 5。年龄最大 68岁 ,最小 4岁。治愈 9例 ,好转 3例 ,死亡 2例。1.2 观察方法 ①观察意识变化。观察意识的变化在颅脑损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判断原发损伤的程度和继发损伤的发生 ,发展都是最可靠的指标 ,急性硬脒外血肿 ,在伤后 2 4小时内多有…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1995年以来,根据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理特征及不同的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临床病理期的康复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5年以来收治60岁~94岁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17例,其中男87例,女30例;平 相似文献
8.
9.
重型颅脑损伤持续颅内压监护108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重型颅脑损伤持续颅内压监护108例报告方乃成姜世齐马毅军杜国森邵高峰何玉领金星火我科自1993年4月~1996年9月对108例重型颅脑损伤进行持续颅内压(ICP)监护,并根据测定结果指导临床诊治及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效果较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病情发展快 ,并有多变、易变、突变的特点 ,随时都有发生脑疝导致死亡的危险。伤后患者首先出现的是脑机能障碍即昏迷。昏迷深浅度 ,可反映出病情的严重程度。 1 996年 1 0月至现在 ,我院共收集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病例 1 8例。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8例中 ,男 1 2例 ,女 6例 ;年龄 1 7~ 52岁 ,平均年龄 3 7岁 ,导伤原因 :坠落 5例 ,车祸 1 1例 ,打击伤 2例。伤后Glasgow昏迷评分 :6~ 8分 1 2例 ,3~ 5分 6例。治疗结果 :痊愈 7例 ,好转 2例 ,未愈要求出院者 4例 ,死亡 5例。全组病人入院时… 相似文献
11.
冯绍杰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2,19(4):216-219
目的 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22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经知情同意后按治疗方法分为HBO联合亚低温组(联合组,88例)、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60例)和HBO治疗组(HBO组,74例),以发病后1~11d为亚低温治疗时间,联合组与HB0组同时辅助HBO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3个月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GOS)及6个月后远期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评分(KPS)比较.结果 亚低温组肺部感染发生率(41.7%)和肾功能损害发生率(25.0%)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显效率(64.8%)和总有效率(93.2%)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后,联合组GCS与GOS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或P<0.01).6个月后联合组KPS也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或P<0.01).结论 HBO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外伤,能明显降低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6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8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纳洛酮3 mg加至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同时加用依达拉奉30mg用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对照组82例,给予常规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的脑水肿程度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水肿程度及GCS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较常规治疗方法,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3.
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选择性脑亚低温与全身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6 9例重型颅脑损伤 (GCS≤ 8分 )患者分成 3组 :(1 )选择性脑亚低温组 2 3例 ,头部局部降温 ,将脑温降至 33~ 35℃ ,治疗 3~ 5日 ;(2 )全身亚低温组 2 2例 ,全身降温 ,将脑温降至 33~ 35℃ ,治疗 3~ 5日 ;(3)常温对照组 2 4例 ,予常规治疗。结果 选择性脑亚低温组预后良好率为 5 6 .5 % (1 3/ 2 3) ,病死率 2 1 .7% (5 / 2 3) ,与全身亚低温组相仿 [分别为 5 4 .5 % (1 2 / 2 2 )和 2 2 .7% (5 / 2 2 ) ],与对照组比较 (良好率 2 5 % ,病死率 4 5 .8% ) ,有显著差异(P <0 .0 5 )。全身组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选择性脑亚低温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身组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选择性脑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与全身亚低温相仿 ,明显优于常温对照组 ,是目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安全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电击伤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以再生医学理论为指导,探讨对电击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本组23例患者均采用湿润暴露疗法,外涂湿润烧伤膏,结合全身营养支持并辅以抗生素及高压氧治疗。结果:23例患者愈合时间最短10天,最长116天。结论:电击伤可造成机体深部组织损伤,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护理是患者痊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脑水肿是颅脑损伤后引起颅内高压的重要原因,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高渗治疗通过静脉输注高渗制剂,在颅内建立渗透压梯度,以减轻脑水肿。这一疗法仍是目前颅脑损伤指南中控制颅内高压的主要推荐治疗方案。本文简要回顾了高渗治疗的作用机制,介绍了常用高渗制剂甘露醇与高渗盐水的理化特性与使用方案,并综合分析了临床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5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8例,女性17例;年龄16~65岁,平均38.2岁。其中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18例,合并血气胸、创伤性湿肺、多发肋骨骨折及心脏挫伤12例,合并骨盆骨折11例,合并严重口腔颌面部损伤9例,合并四肢骨折15例;GCS≤8分,ISS≥16分。结果 65例患者中,恢复良好30例(46.2%),轻度残疾12例(18.5%),重度残疾8例(12.3%),植物生存状态及自动出院6例(9.2%),9例死亡(13.8%)。结论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伤情重且复杂,病死率及致残率高,采用多发伤一体化救治模式及损害控制外科原则,优先处理重型颅脑损伤,结合重症综合治疗,对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以评估治疗这类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1日~2010年10月1日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术后5~9天的患者60例,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非高压氧治疗组)各30例,观察患者入院时及高压氧治疗前、后1、2、3、4周的GCS评分;比较高压氧治疗开始前、高压氧治疗4周、入院后3月的随访GOS分级提高的患者数;比较高压氧治疗4周和入院后3月内的气管套管拔除例数。结果两组患者高压氧治疗后1周GC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压氧后2、3、4周GC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两阶段的GOS预后评分提高患者例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高压氧治疗4周内拔除气管套管例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后3月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早期意识改善及预后有疗效;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且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恢复早期治疗作用较后期突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救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坪医院自1997年7月-2007年1月37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T复查示迟发性颅内血肿26例,弥漫性脑肿胀7例,挫裂伤脑水肿2例;另2例未行CT复查原因不清。对侧钻孔确认后直接开颅7例,手术过程中复查CT后手术5例,关颅后复查CT再手术20例,未复查切除脑叶者2例。死亡7例,包括4例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伤后半年GOS评估,植物生存1例,重残3例,中残6例,良好20例。结论术中出现脑膨出时,首先考虑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可能,对侧可疑部位钻孔探查手术,或快速CT复查,明确诊断后再次手术。梯度减压开颅、异丙酚麻醉、控制性低血压及去骨瓣减压是防治弥漫性脑肿胀的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改良氧利用率(BMO2UC)、动静脉血乳酸差值监测对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多种原因引起的颅脑损伤患者119例(其中严重颅脑损伤75例),在链式流程急救复苏、呼吸循环支持后,生命体征平稳,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达0.98~1.0时,通过颈内静脉穿刺插管采血,测定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 O2)及乳酸水平,计算出脑改良氧利用率和动静脉血乳酸差值并分析它们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大脑皮质直接损伤间的关系。结果脑改良氧利用率、动静脉血乳酸差值水平与入院、出院时GCS均呈正相关(r=0.82,r=0.86;r=0.80,r=0.82)。有大脑皮质直接损伤组患者脑改良氧利用率及动静脉血乳酸差值水平低于无大脑皮质直接损伤组。结论严重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压稳定在正常范围时,脑改良氧利用率下降及动静脉血乳酸差值水平低是脑组织损伤轻重程度的重要标志,并可以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