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观察前列腺液 (EPS)中尿酸 (UA)、肌酐 (Cr)浓度与ⅢA和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 (CP)之间的相互关系 ,了解EPS中UA的来源 ,探讨EPS中UA、Cr测定在Ⅲ型CP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对入选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分别进行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 (CPSI)和检测EPS中UA、Cr浓度、尿液中UA、Cr浓度以及血清中UA、Cr和PSA的水平。结果 :EPS中UA浓度ⅢB组高于ⅢA组和对照组 (4 86 .3∶32 8.4∶2 93.9,P <0 .0 5 ) ,EPS中Cr浓度ⅢB组高于ⅢA组和对照组 (14 75∶135 4∶992 ,P <0 .0 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血液和尿液中UA和Cr浓度在三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血清PSA浓度ⅢA组高于ⅢB组和正常对照组 (2 .92∶0 .91∶0 .86 ,P <0 .0 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ⅢB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 .91∶0 .86 ,P >0 .0 5 )。结论 :Ⅲ型CP患者EPS中UA浓度明显增高 ,其中ⅢB组的UA高于ⅢA组。ⅢA组的EPS中UA大部分来自尿液前列腺反流 ;ⅢB组的EPS中UA除了部分来自尿液前列腺反流外 ,局部前列腺上皮分泌异常也是EPS中UA升高的原因。ⅢB型前列腺炎并不影响血前列腺屏障的通透性。通过EPS中UA和Cr浓度的检测 ,可了解EPS中UA浓度和尿液前列腺反流程度 ,为进一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前列腺按摩液(EPS)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CP类型、EPS中的白细胞(WBC)计数、卵磷脂小体(LLZXT)、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CPSI)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按照NIH分类标准,根据EPS常规检查和"二杯法"细菌培养,诊断CP患者196例,其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68例,炎症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A型)76例,非炎症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B型)52例,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对196例CP患者EPS中CRP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结果显示,CP组浓度[(2.945±1.996)mg/L]明显高于对照组[(1.101±0.440)mg/L](P<0.01)。Ⅱ型组、ⅢA型组、ⅢB型组呈现从高到低的变化规律,其中Ⅱ型组与ⅢA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8),Ⅱ型组、ⅢA型组与ⅢB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LLZXT与CRP含量呈负相关(r=-0.33,P<0.01)。WBC计数与CRP含量呈正相关(r=0.63,P<0.01)。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前6项(NIH-CPSI6)与CRP含量正相关(r=0.28,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EPS中CRP水平在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EPS中的CRP水平不仅可作为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与分型的依据,而且可望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评价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IL-2、IL-8及IL-10水平分析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目的: 检测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L 2、IL 8及IL 10的水平,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对CP发病机制及诊断方面的价值。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 31例CP患者前列腺液中IL 2、IL 8及IL 10的水平,并以 10例健康男性为对照。对每例患者进行两杯法尿液细菌培养、前列腺常规检查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 (NIH CPSI)。按NIH分类法将 31例CP患者分为 3型:Ⅱ型 5例,ⅢA型 13例,ⅢB型 13例。 结果: CP组与对照组比较,前列腺液IL 8含量显著升高(P<0. 05),IL 2和IL 10含量显著降低 (P均<0. 05)。Ⅱ型CP组前列腺液IL 2、IL 8和IL 10水平与ⅢA型CP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ⅢB型CP组与Ⅱ型和ⅢA型CP组比较,前列腺液IL 8水平显著降低(P均<0. 05)。CP患者前列腺液IL 8水平与IL 10水平呈负相关(r=-0. 503,P<0. 05),与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 663,P<0. 05)。前列腺液IL 2、IL 8和IL 10水平与NIH CPSI评分无相关性(P>0. 05)。 结论: 前列腺液中IL 2、IL 8及IL 10在CP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诊断CP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活性氧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前列腺液(EPS)中活性氧(ROS)表达变化与CP类型、EPS中WBC计数的相关关系.方法 按照NIH分类标准,根据EPS常规检查,二杯法细菌培养,诊断CP患者87例,其中Ⅱ型10例、ⅢA型30例、ⅢB型30例、Ⅳ型17例, 26例健康志愿者作正常对照组.显色法检测各组ROS值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各组ROS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P>0.1.其中Ⅱ型组ROS均值(233.1±56.1)U/ml,ⅢA型组(180.5±70.7)U/ml,ⅢB型组(156.8±38.9)U/ml,Ⅳ型组(124.9±34.1)U/ml,正常对照组(87.9±26.3)U/ml.CP患者EPS中ROS值明显高于对照组.Ⅱ型组、ⅢA型组、ⅢB型组、Ⅳ型组、正常对照组的ROS水平呈现从高到低的变化规律,其中Ⅱ型与Ⅲ型、ⅢA型与Ⅳ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B型与Ⅳ型、Ⅳ型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A型与ⅢB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患者EPS中WBC计数与ROS水平呈正相关性(r=0.275,P=0.01),87例患者按EPS中WBC数分组0~9个/HP组30例,ROS为(153.7±35.9)U/ml;10~19个/HP组16例,ROS为(153.3±44.8)U/ml;20~49个/HP组24例,ROS为(163.7±57.1)U/ml;≥50个/HP组17例,ROS为(205.3±929)U/ml.各组间RO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97,P<0.05).卵磷脂小体含量与ROS水平呈负相关性(r=-0.31,P<0.01),87例患者按EPS中卵磷脂小体含量分组(+)组22例,ROS值为(187.8±76.4)U/ml;(++)组32例,ROS值为(173.6±53.7)U/ml;(+++)组24例,ROS值为(160.0±49.7)U/ml;(++++)组9例,ROS值为(117.0±43.5)U/ml.各组间RO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63,P<0.05).结论 CP患者EPS中ROS表达增高,并参与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可作为CP临床诊断和严重程度定量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和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细胞因子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对86例CAP患者(其中CAPⅠ组60例,WBC≥10个/HP;CAPⅡ组26例,WBC<10个/HP)血清和EPS进行白细胞介素2(IL-2)、IL-4、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同时,以20例健康男性作对照,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APⅠ组血清和EPS中的IL-2、IL-8、TNF-α,以及血清IL-4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EPS中的IL-4在CAPⅠ组、CAPⅡ组、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APⅡ组血清和EPS中的IL-2、IL-4、TNF-α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EPS中WBC数与IL-8水平存在相关性(r=0.62,P<0.05)。结论:IL-2、IL-8、TNF-α水平可能在CAP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对CAP的辅助性诊断和分型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前列腺液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对20例炎症性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A)、20例非炎症性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B)、10例健康对照者前列腺按摩液(EPS)中IFN-γ、TGF-β1含量进行测定。并与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IFN-γ、TGF-β1在ⅢA[(14.92±7.85)、(8 477.50±4 612.45)ng/L]和ⅢB[(13.74±5.96)、(7 946.50±5 044.06)ng/L]患者EPS中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7.47±1.49)、(2 462.50±985.31)ng/L](P<0.05和P<0.001)。但在ⅢA和ⅢB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EPS中IFN-γ、TGF-β1的水平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无相关性(r=0.02,P=0.86;r=0.31,P=0.76)。结论: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FNγ-、TGF-β1在CP/CPPS的病理学改变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可作为CP/CPPS的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检测尿液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PSEP)在Ⅲ型前列腺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60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60例和正常对照组患者30例的前列腺液(EPS)和尿液标本,采取湿片镜检法行常规EPS检测,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收集的尿液标本进行PSEP的检测,对所有入选对象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问卷调查。比较三组间尿液PSEP水平的差异,将ⅢA、ⅢB型前列腺炎组尿液PSEP分别与EPS白细胞计数(WBC)、NIH-CPSI作相关性分析。结果:三组尿液PSEP数据均呈非正态分布,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中段尿液中位PSEP 3.97(1.31~6.26)ng/ml显著高于ⅢB型前列腺炎尿液中位PSEP 0.85(0.26~1.98)ng/ml(P0.001)及对照组前列腺尿液中位PSEP 0.92(0.21~1.47)ng/ml(P0.001),ⅢB型前列腺炎尿液中位PSE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6);ⅢA型前列腺炎尿液PSEP与NIH-CPSI呈低度正相关性(r=0.377,P0.05),与EPS WBC呈显著正相关性(r=0.761,P0.001),ⅢB型前列腺炎尿液PSEP与NIH-CPSI无明显相关性(r=0.114,P=0.385),与EPSWBC无明显相关性(r=0.16,P=0.222)。结论:尿液PSEP对于ⅢA型前列腺炎和ⅢB型前列腺炎的分型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被用来评估ⅢA型前列腺的炎症程度,而且可望作为ⅢA型前列腺炎疗效评价的定量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液中尿酸引起ⅢB前列腺炎84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前列腺液 (EPS)中尿酸 (UA)与前列腺素E2 (PGE2 )浓度与慢性盆痛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及UA引发ⅢB前列腺炎的可能机制。方法 :按国际慢性前列腺炎分类诊断标准诊断 ,将 8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两组 ,即ⅢA组 39例 ;ⅢB组 4 5例 ;正常对照 (对照组 ) 13例。分别进行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 (CP SI)和检测EPS中白细胞数、pH值、UA和PGE2 浓度。结果 :①ⅢB组患者慢性盆痛症状评分 (CPSI P)高于ⅢA组 ,EPS中UA浓度高于ⅢA组和正常对照组 ,pH值低于ⅢA和正常对照组 ,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均 P <0 .0 5 )。②ⅢB组和ⅢA组的PGE2 平均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是ⅢA组和Ⅲ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CPSI P与EPS中的UA ,PGE2 之间存在正相关 (P <0 .0 1)。结论 :ⅢB组患者EPS中高浓度的UA激活环氧化酶 ,使局部的PGE2 升高 ,从而引起慢性盆痛症状 ,其严重程度与EPS中的UA、PGE2 浓度呈正比。同时PGE2 又使UA更容易渗入EPS ,形成UA和PGE2 之间的恶性循环 ,使ⅢB前列腺炎迁延不愈。  相似文献   

9.
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临床对照随机试验。282例慢性前列腺炎,分型后各型均随机等分为两组,分别以前列腺安栓和抗菌药治疗。根据治疗前后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白细胞数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表(NIH—CPSI)评分评价疗效。结果:Ⅱ型和ⅢA型治疗后,EPS白细胞个数明显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症状程度改善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ⅢB型治疗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结论: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安全、有效、方便、患者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FN-γ和IL-10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前列腺局部细胞因子IFN-γ及IL-10的变化,探讨二者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男科门诊的前列腺炎患者应用“两杯法”尿液细菌培养、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检查将52名CP患者进行分型,并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应用舣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及16例正常对照者EPS中IFN-γ及IL-10的水平。进行差异及相关关系的统计分析。结果Ⅱ及Ⅲ_a型CP患者组EPS中IFN-γ和IL-10水平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别P<0.05);Ⅲ_b型CP患者组IFN-γ和IL-10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别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别P>0.05);CP患者EPS中IL-10水平与NIH-CPSI疼痛不适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503,P<0.01)。CP患者EPS中WBC计数与IL-10、IFN-γ水平和临床症状无相关性。结论IFN-γ和IL-10在Ⅱ及Ⅲ_a型CP患者EPS中水平升高,二者可能在慢性前列腺炎病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炎性因子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对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取的380例前列腺炎患者,对其进行尿液、前列腺按摩液细菌培养,结合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和NIH-CPSI评分进行分类.其中细菌性前列腺炎组患者(Ⅱ型)61例,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组患者(Ⅲa型)235例,前列腺痛组患者(Ⅲb型)84例.另选取2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病人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IL-1β、IL-8、TNF-α、PGE2以及血清中PCT含量.对比各组患者前列腺液炎性因子与血清PCT水平,用前列腺按摩液炎性因子与血清PCT水平对所有患者进行拟诊断,评价联合检测对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细菌性前列腺炎组患者前列腺按摩液炎性因子的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组、前列腺痛组和对照组患者(P<0.05).细菌性前列腺炎组患者血清PCT水平高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组、前列腺痛组与对照组患者(P<0.05).联合检测的准确性为96.67%,显著高于单独用前列腺按摩液炎性因子检测(P<0.05).结论 前列腺按摩液中炎性因子联合血清PCT检测可以为临床区分前列腺炎的性质提供参考依据,能够更准确地诊断细菌性前列腺炎.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成分与血清PSA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按摩液 (EPS)中卵磷脂小体及白细胞 (WBC)含量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之间的关系 ,以及细菌性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对血清PSA浓度的影响。 方法 :ELISA法测定 6 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及 2 2例正常人的血清PSA含量。分析EPS中卵磷脂小体及WBC含量与血清PSA升高的相关性 ,并比较细菌性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平均血清PSA间的差异。 结果 :前列腺炎患者血清PSA含量为 (1.79± 0 .6 8)μg/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0 .6 3± 0 .2 9) μg/L (P <0 .0 0 1)。EPS镜检白细胞含量低的 (+~ ++)与含量高的 (+++~ ++++)两组患者的血清PSA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卵磷脂小体含量低的 (-~ ++) 35例与含量高的 (+++~ ++++) 2 7例患者的血清PSA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细菌性与非细菌性炎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PSA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前列腺炎可以导致血清PSA升高 ,这种升高与EPS中WBC的含量呈正相关 ,与卵磷脂小体的含量无关 ,与前列腺炎类型 (细菌性或非细菌性 )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在Ⅲ型前列腺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ⅢA型36例与ⅢB型87例分别进行前列腺按摩液(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EPS)细菌培养、EPS常规检查、NIH-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1NE)、NE浓度的测定,然后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简单相关分析。正常对照组84例同样进行上述检食后分别与ⅢA型和ⅢB型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①ⅢA型和ⅢB型患者EPS中NE(t=6.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E与白细胞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878,P〈0.05),两者CPSI(t=1.85,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ⅢA型和对照组患者EPS中白细胞(t=13.74,P〈0.05)、NE(t=6.499,P〈20.05)、CPSI(t=23.7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B型和对照组患者EPS中NE(t=2.14,P〈0.05)、CPSI(t=33.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细胞(t=1.49,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E在Ⅲ型前列腺炎的诊断中能够作为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而NE浓度与白细胞呈较强的正比关系,提示NE浓度的高低能够反映出慢性前列腺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Ⅲ型前列腺炎前列腺按摩液中细胞因子IFN-γ、IL-10、Il-4水平变化对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按照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分类方法诊断Ⅲ型前列腺炎共76例。ⅢA型前列腺炎47例,ⅢB型前列腺炎29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评估疼痛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前列腺液(EPS)中IFN-γ、IL-10、IL-4水平,分析各细胞因子变化和症状评分的相关性。结果ⅢA、ⅢB型前列腺炎两组疼痛症状和排尿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FN-γ、IL-10、IL-4均和疼痛症状评分呈正相关(P〈0.05),其中IL-10起主要相关;IFN-γ、IL-10、IL-4均和排尿症状评分无相关(P〉0.05)。结论Ⅲ型前列腺炎EPS中IFN-γ、IL-10、IL-4水平和疼痛症状有关,其中IL-10可能起主要作用;但IFN-γ、IL-10、IL-4和排尿症状无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前列腺液(EPS)中CD+4T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分化在Ⅲ型前列腺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门诊诊断前列腺炎患者76例,年龄18~47岁,平均32岁.患者均有慢性前列腺炎典型临床症状,病程均>3个月.按美国国立卫生院分类方法分为ⅢA型组(47例)、ⅢB型组(29例).其中ⅢA型组根据炎症程度又分为ⅢAl组(轻度炎症26例)和ⅢA2组(重度炎症21例).另设健康对照组(16例),年龄19~45岁,平均31岁.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EPS中Th1类细胞因子(IFN-γ)、Th2类细胞因子(IL-4)水平及Th1/Th2比值(IFN-γ/IL-4),比较各组问差异.结果 ⅢA、ⅢB组IFN-γ水平[(134.78±43.67),(109.82±30.09)pg/m1]与对照组[(60.63±15.16)pg/m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A组较ⅢB组升高更明显(P<0.05);ⅢA组IL-4水平[(51.99±20.59)pg/m1]与对照组[(53.88±17.92)pg/m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B组IL-4水平[(76.40±17.99)pg/m1]明显上调(P<0.05);ⅢA组IFN-γ/IL-4水平(2.94±1.12)明显高于对照组(1.20±0.48,P<0.05),Ⅲ B组(1.49±0.48)无明显改变(P>0.05).与对照组比较,Ⅲ A1组IL-4水平[(63.03±18.86)pg/m1]无明显变化(P>0.05),而ⅢA2组水平[(30.20±13.16)pg/m1]显著下调(P<0.05);ⅢA1组和m A2组IFN-γ水平均明显上调[(127.65±36.57),(143.49±50.76)pg/m1],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A2组IFN-γ/IL-4明显高于ⅢA1组(3.67±0.82 vs 2.34±0.97,P<0.05).结论 ⅢA型前列腺炎Th1细胞分化占优势,Th1/Th2平衡向Th1漂移,以细胞免疫反应为主;Th细胞分化也参与了ⅢB型前列腺炎的发病,但Th1/Th2处于相对平衡状态.Th1的优势分化可能是导致前列腺局部炎症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研究枸橼酸他莫昔芬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合并少精症的效果.方法 28例诊断为Ⅲ型前列腺炎合并少精症患者,给予枸橼酸他莫昔芬10 mg,每日2次,连续12周,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EPS常规、NIH-CPSI评分、精液常规分析、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IEF-5评分).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前列腺炎常规检查总WBC计数,精液常规中精子量、精子计数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及NIH-CSPI总评分,A+B级精子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他莫昔芬对Ⅲ型前列腺炎合并少精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方法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症状指数(NIH-CPSI),将86例CP患者分为轻度组(38例)、中度组(31例)、重度组(17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WBC)计数、TGF-β1和CTGF的表达水平,分析NIH-CPSI、EPS-WBC、TGF-β1和CTGF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P组EPS-WBC计数中++~++++比例明显增高(P<0.05);不同NIH-CPSI评分的CP患者EPS-W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CP患者EPS-WBC计数++~++++比例显著高于Ⅲ型(P<0.05)。与对照组比较,CP组TGF-β1、CTGF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随着症状严重程度的增加,TGF-β1和CTGF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TGF-β1与CTGF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TGF-β1、CTGF的表达水平与NIH-CPSI呈显著正相关(P<0.05);GF-β1、CTGF与EPS-WBC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CP患者TGF-β1、CTGF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与NIH-CPSI明显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C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前列腺按摩液(EPS)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其在慢性前列腺炎分型中的意义。方法:50例临床诊断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其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16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23例,分为ⅢA型11例,ⅢB型12例。无症状性炎症性前列腺炎Ⅳ型11例。收集EPS。同时选取15例健康自愿者做正常对照。RT-PCR法扩增MIP-1αmRNA,统计分析各组mRNA表达差异。ELISA法检测MIP-1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各组EPS的MIP-1α浓度差异。结果:RT-PCR半定量分析显示,MIP-1αmRNA在CPPSⅢA组和CPPSⅢB组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ELISA分析显示,MIP-1α蛋白浓度在CPPSⅢA组[(1 174.3±89.2)pg/ml]和CPPSⅢB组[(842.3±76.2)pg/ml]也显著高于正常组[(198.0±37.8)pg/ml]、CBP组[(347.0±61.6)pg/ml]及Ⅳ型组[(292.0±56.4)pg/ml](P<0.05)。结论: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EPS中MIP-1α可能有助于慢性前列腺炎的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列腺液16s rDNA检测对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选择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诊断标准的Ⅱ型前列腺炎和Ⅲ型前列腺炎患者67例。常规前列腺液镜检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检查,并对前列腺液中的16s rDNA进行PCR检测,治疗全部采用以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以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为疗效指标,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Ⅱ、ⅢA和ⅢB型前列腺炎16s rDNA阳性率分别为100%(11/11)、62.5%(20/32)、66.7%(16/24)。Ⅱ型前列腺炎治疗显效率100%;在Ⅲ型前列腺炎中,ⅢA、ⅢB组无差异,而16s rDNA阳性组治疗总显效率(80.0%)明显高于16s rDNA阴性组(52.4%)(P〈0.05)。结论前列腺液16s rDNA表达与前列腺炎的疗效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Ⅲ型前列腺炎选用抗生素治疗的依据,并对前列腺炎分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