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临床分离的粘质沙雷菌E121编码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方法PCR扩增ESBLs编码基因片段,克隆入pUCm—T载体,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并确定亚型,等电聚焦测定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pI)。结果PCR扩增结果显示粘质沙雷菌E121产生的ESBLs为SHV型,其基因片段含756个核苷酸,GenBank查询其核苷酸序列与SHV-28型ESBLs完全相同。该耐药株至少含有等电点pI约为5.4和8.2的两种β-内酰胺酶。结论重庆地区粘质沙雷菌E121所产ESBLs亚型为SHV-28。  相似文献   

2.
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探讨我院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分布规律。方法对20株经双纸片试验确证为ESBLs表型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bla TEM-1、blaSHV-1、CTX—M-1组、TOHO-1组等4种基因PCR扩增,并对16株blaSHV-1基因PCR扩增阳性的菌株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在Internet网上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进行核苷酸相似性分析,并进行编码基因对位和氨基酸序列对比分析。结果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blaTEM-1,blaSHV-1,CTX—M-1组等3种基因扩增阳性率分别是50.0%、95.0%、20.0%。1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有4株序列与SHV—1a(序列号:X98101,74→934)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有3株序列与SHV-2(序列号:AY570959,42→812)100%相同;有2株序列与SHV-11(序列号:AY293069,41→817)100%相同;有4株序列与SHV-27(序列号:AF293345,2→821)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有1株序列与SHV-28(序列号:AF538324,12→823)100%相同;有2株序列在GenBank中未找到与之完全相同的序列。结论本地肺炎克雷伯菌中有SHV—1a、SHV-11、SHV-28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和SHV-2、SHV-27 ESBLs基因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1999~2000年合肥市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布情况和耐药性分析。方法标本为安徽省细菌耐药性监控中心所留取的1999年9月~2000年9月从合肥市4家大医院临床分离的、已被证实产ESBLs的98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SHV型β-内酰胺酶菌株基因片段,克隆入pGEM-Teasy载体,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以鉴定基因型。按照2005年CLSI推荐标准,用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临床分离菌株和转移结合子对11种不同抗菌药物的MIC值,并比较分析两者的不同结果。结果98株产ESBLs菌株中有29株产SHV型β-内酰胺酶,其中SHV-1型8株,SHV-11型5株,SHV-12型11株,SHV-18型1株,SHV-28型1株,SHV-89型3株[序列号为(DQ193536)]。临床分离株的MIC结果显示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敏感率低;转移结合子的敏感性较临床分离菌株有所上升。结论合肥市部分医院产SHV型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较高,我们在国内外首次报道了SHV-89;并且本地区产SHV型β-内酰胺酶菌株的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肺炎克雷伯氏菌K99-1029中的ESBLs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了解华山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K99—1029菌株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方法 编码框以外设计引物、PCR扩增K99—1029转移接合子中的ESBLs全编码基因,克隆人pHSG398质粒、表达,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其基因型。结果 K99—1029转移接合子所产生的三种酶编码基因序列分别与GenBank中TEM—1、SHV—12、CTX—M—3编码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100%;产SHV—12或门CTX—M—3克隆菌株对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SHV—12和CTX—M—3对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水解作用,CTX—M—3对头孢噻肟的水解能力明显强于头孢他啶;产TEM—1克隆菌株仅对青霉素类耐药,TEM—1对青霉素类有明显的水解作用。结论 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K99—1029菌株同时产生TEM—1、SHV—12、CTX-M—3型酶,可导致对大多数的β—内酞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β-内酰胺酶亚型SHV-56的发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鲍曼不动杆菌SHV型β-内酰胺酶(BLA)的编码基因并确定其亚型。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BLA编码基因片段,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确定亚型。结果 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HZ29株产生SHV型BLA,其扩增片段含825个核苷酸,核苷酸及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经GenBank查询无相同序列,为新发现的一种BLA亚型,其序列已以SHV-56名称在美国核酸数据库GenBank成功登录(GenBank注册号:AY352599)。结论 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HZ29株所产SHV型BLA为一种新发现的BLA亚型。  相似文献   

6.
3株含qnr基因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含qnr基因,(质粒介导的喹酮类耐药基因)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别。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3株临床分离含qnr基因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NCCLS表型确证试验进行产ESBLs菌株的表型鉴定、采用TEM、SHV、CTX-M-1组、CTX-M-2组、CTX-M-13组、OXA-1组、OXA-2组、OXA-10组、PER-1、VEB-1β-内酰胺酶通用引物以及TEM、CTX-M-13组、OXA-1组全编码基因引物、I类整合酶基因引物进行PCR检测和DNA序列分析;同时对这些菌株进行PFGE检测。结果3株临床分离含qnr基因肺炎克雷伯菌均为产ESBLs菌株,ESBLs基因型别为CTX-M-14,其中2株细菌同时产生TEM-1型广谱β-内酰胺酶、1株同时产生TEM-1和OXA-30型广谱β-内酰胺酶,I类整合酶基因均为阳性;这些菌株对青霉素类、一代、二代、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以及多种喹诺酮类均显示耐药。3株菌株中有2株的PFGE谱型相同。结论临床分离含qnr基因肺炎克雷伯菌可同时产生CTX-M-14超广谱β-内酰胺酶,引起多重耐药,并存在克隆传播,临床应加强检测。  相似文献   

7.
了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产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TEM或SHV型ESBLs,并探讨ESBLs进化及分类关系。方法 对用PCR法扩增的产ESBLs比大肠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的TEM型及SHV型ESBLs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通过网上相似性检索确定其编码酶的亚型,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ClustalX1.8构建分子进化树,对ESBLs进化及分类关系进行探讨。结果 本研究检出的ESBLs亚型为SHV—2和TEM—19。根据进化和同源关系,ESBLs可分为了TEM型、SHV型、CTX—M型、OXA型及一些不属于上述任何一个家族的类型,其中CTX—M族酶分为四组。结论 本研究检出的ESBLs比亚型以SHV—2为主。本研究构建的ESBLs的分子进化树较好地反映了ESBLs的进化和分类关系,是其分类研究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8.
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分离率及各种基因型的流行病学分布。方法收集广州地区13家医院2001-10~2002-12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511株,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规定的ESBL表型筛选和确证试验确定ESBL的发生率、PCR扩增对产ESBL菌初步分型,然后对部分PCR扩增阳性产物测序,序列分析进一步确定基因型。结果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分离率为40.1%。TEM型49株占21.9%,均为TEM-1型;CTX-M型59株占28.8%;SHV型96株占46.8%。结论SHV型是广州地区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流行的常见基因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及其基因型分布特征,指导临床进行抗感染治疗,更好地控制耐药菌株的播散.方法 对38株经双纸片试验确认为ESBLs表型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PCR法对ESBLs阳性株进行TEM型、SHV型、CTX-M型、VEB型和PER型ESBL基因检测,对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确定基因型别;同时采用PCR法检测整合酶基因,对PCR产物进行测序确定整合酶类别.结果 38株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性十分严重,对庆大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嚼唑的耐药率也均>90%,未检测到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菌株.38株ESBLs阳性菌株检测到3种ESBLs型,分别为TEM型、SHV型和CTX-M型,VEB型和PER型没有被检出.CTX-M型、TEM型和SHV型阳性率分别为92.1%(35/38)、84.2%(32/38)、76.3%(29/38).整合酶基因阳性率为94.7%(36/38).经测序,所有TEM型均为TEM-1广谱β内酰酶.29株SHV型阳性的PCR产物经测序证实,SHV-12有19株,SHV-11有4株,SHV-2有3株,SHV-28有2株及SHV-1有1株.35株CTX-M型中,CTX-M-14有22株,CTX-M-15有13株.同时检测到3种基因的有22株(57.9%),同时检测到2种基因的有14株(36.8%).整合酶基因PCR产物经测序为Ⅰ类整合子.结论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严重,Ⅰ类整合子是其多重耐药和耐药性传播的主要原因;CTX-M-14及SHV-12为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主要基因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新生儿医院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的耐药状况及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TEM、SHV、OXA、PER、GES、VEB、CTX型存在状况。方法 将我院2004年7月新生儿病房感染的14株肺炎克雷伯菌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配套卡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和ESBLs检测,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方法分析菌株内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结果 14株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药敏结果一致,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均耐药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也耐药,对亚胺培南敏感。均检出blacTX-M和blaTEM基因,未检出blasm,、扰noxA、blaPER、扰nGES和blaVEB基因。对blarm和blacTX-M基因扩增产物测序,经BLAST程序分析基因为TEM-1和CTX-M-3型。结论 本院感染流行的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第三代头孢菌素和耐酶抑制剂,基因类型为TEM-1和CTX-M-3。新生儿属于ESBLs的高危人群,新生儿病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感染应引起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blaSHV-5进行基因重组表达,为建立SHV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产blaSHV-5肺炎克雷伯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自行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blaSHV-5基因片断,定向克隆入质粒载体pBK—CMV构建重组质粒,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XL1-Blue MRF’后,Nitrocefin显色结合SDS—PAGE分析目的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及其酶活性。结果PCR扩增获得了大小约为900bp的DNA条带,定向克隆入质粒载体pBK—CMV后筛选到大小约为5.4kb的重组质粒,Sac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可切下大小约900bp的插入片段,DNA测序发现插入片断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序列完全一致,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XL1-Blue MRF'后可表达分子量约为31500的重组蛋白。重组菌裂解液对nitrocefin显示出较强水解活性。结论超广谱β-内酰胺酶SHV-5在大肠埃希菌XL1-Blue MRF'中实现了基因重组表达。为进一步进行酶的纯化等相关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产金属β-内酰胺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所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酶学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采用纸片协同法筛选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测定产酶株所产β-内酰胺酶对亚胺培南的稳定性和丝氨酸β-内酰胺酶、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抑酶保护效应;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用PCR法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全基因,并测序。结果 纸片协同法筛选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4株,药敏试验显示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酶稳定性试验显示,4株产酶菌产碳青霉烯水解酶。酶抑制试验表明,克拉维酸对这4株菌所产酶无抑酶保护效应,而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EDTA对4株菌所产酶有抑制作用,且酶活性能被ZnCl2复活。等电聚焦显示,2株菌(710、750)产的碳青霉烯水解酶pI为6.6,l株菌(603)的pI为6.2,EDTA抑制试验证实均为金属β-内酰胺酶。PCR结果显示,以4株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用所设计的金属β-内酰胺酶全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2株(750,7lO)扩增结果为阳性,进行序列分析,均为867bp。经GeneBank网上同源性比较.发现与金属酶Ll的编码基因blaS(注册号AJ291672.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9%。结论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710和750号产Ll型金属β-内酰胺酶;603号可能产非Ll型金属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先前筛得的可抑制TEM-1型β-内酰胺酶的多肽SIPIS-04-01对SHV型β-内酰胺酶的结合能力,从一株临床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肺炎克雷伯菌10032克隆了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并替换质粒pUC18上原有的bla基因,转化大肠杆菌DH5α后表明该基因使宿主菌具有抗氨苄青霉素的能力。进一步将其克隆到一个高效表达载体pLY-5中,优化表达和纯化条件获得了SHV型β-内酰胺酶。体外试验证明该酶能降解氨苄青霉素,重组多肽SIPIS-04-01对此降解有所抑制。  相似文献   

14.
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浓度梯度法(Etest)测定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β-内酰胺酶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外膜蛋白(OMP)分析。用抑制试验进行主动外排机制检测。结果4株菌株全部携带有SHV-12型和DHA-1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3株携带CTX-M-14型ESBLs基因;4株菌外膜蛋白分析发现,肺炎克雷伯菌亚胺培南耐药株与敏感株相比,缺少分子量在32500~47500之间的一条带,从位置判断该条带可能为OMP 36000或OMP 37000的一种外膜蛋白;主动外排检测全部为阴性。结论同时产多种β-内酰胺酶合并外膜蛋白缺失可能是导致本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佳木斯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型的流行状况,分析ESBLs的产生情况,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双纸片扩散法对产ESBLs菌株进行确证,应用PCR基因扩增技术及双脱氧DNA测序方法 ,分别对TEM、SHV、CTX-M编码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结果 显示,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对酶抑制剂类抗生素较敏感,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在67株产ESBLs菌株中有57株为CTX-M型(85.1%),36株为TEM型(53.7%),47株SHV型(70.9%).结论 随着抗菌药物的持续使用,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日趋严重,主要临床流行基因型是CTX-M型,耐药性基因型监测对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系统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特征及其基因型分布。方法:收集广州地区13家医院2001年7月~2003年8月间临床分离的尿培养阳性肺炎克雷伯菌130株,采用NCCLs规定的ESBLs初筛和确证试验方法检测ESBLs,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所分离的产ESBLs菌株进行SHV、CTX-M基因型检测。结果: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41.5%(54株),其中66.7%(36株)携带CTX-M基因,53.7%(29株)携带SHV型基因,并有20.4%(11株)同时携带CTX-M基因和SHV型基因。产酶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产ESBLs细菌对青霉素类、环丙沙星及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较高(高达75.9~99.7%1,加酶抑制剂克拉维酸或他唑巴坦后耐药率有明显下降。结论:广州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的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其中CTX-M型是流行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30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类型与应用第3代头孢菌素治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01~2002-07选取的26位产ESBLs细菌感染患者应用第3代头孢菌素治疗情况.用接合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克隆测序鉴定从上述患者体内分离的产ESBLs细菌的β内酰胺酶类型.结果大多数(86.2%)患者1周内接受了第3代头孢菌素治疗,头孢他啶12例次,头孢曲松12例次.PCR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CTX-M、TEM、SHV基因阳性分别为4,6,9株和11,15,1株.其中,CTX-M型ESBLs 4种亚型,SHV型ESBLs 2种亚型.SHV型β内酰胺酶主要分布于肺炎克雷伯菌中(P<0.01),头孢他啶治疗组中CTX-M型ESBLs占58.3%,头孢曲松治疗组占66.6%(P>0.05).结论质粒介导的CTX-M型ESBLs的传播是影响ESBLs类型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获得浙江地区临床分离的 4株肺炎克雷伯菌所产的TEM型β 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的序列,鉴定其基因型,并了解其相关特性。方法 PCR扩增TEM型β 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片段,克隆入pGEM Teasy载体,表达于感受态细胞大肠埃希菌DH5α中,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确定基因型;其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 (pET 28c)连接,并在感受态细胞大肠埃希菌DH5α中进行原核表达,提取质粒,用PCR进行表达鉴定,用等电聚焦电泳测定原核表达菌株中酶的等电点(pIs),用ESBLs表型确认试验鉴定表达菌株的表型,另外对这些临床菌株进行接合试验。结果 PCR扩增结果显示这 4株细菌产生的TEM型β 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片段含1 009个核苷酸,其表达酶的性质均为非ESBLs,pIs均为5 4,临床菌株的质粒接合试验均为阳性。这 4株临床菌株所产生的TEM型β 内酰胺酶的编码基因已被GenBank命名为TEM 105(GenBank注册号:AF516720)。结论 浙江地区这 4株细菌所产TEM型β 内酰胺酶均为TEM 105,在世界上我们首次从临床分离株中发现TEM 105。  相似文献   

19.
临床分离耐药摩氏摩根菌的β-内酰胺酶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耐药摩氏摩根菌3-87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常规琼脂二倍稀释法对摩氏摩根菌3-87进行15种抗菌药的MIC测定;超声破碎法提取β-内酰胺酶;并用nitrocefin做定性检测,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酶活性;超薄层等电聚焦测定β-内酰胺酶等电点和酶抑制实验;ESBLs表型鉴定;AmpC酶的检测;纸片协同法筛选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以摩氏摩根菌3—87质粒DNA为模板扩增blaSHV、blaTEM和blaCTX-M基因,以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ampC结构基因;ampC结构基因扩增产物的DNA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摩氏摩根菌3—87对10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2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敏感。产酶活性为3727.5U的β-内酰胺酶。产生的p17.3、8.2及9.6的三种β-内酰胺酶分别能被氯唑西林、克拉维酸、EDTA部分抑制。β-内酰胺酶表型鉴定试验结果显示菌株产ESBLs、AmpC酶及金属β-内酰胺酶三种β-内酰胺酶。blaCTX-M基因引物扩增出阳性扩增条带。ampC结构基因引物扩增阳性扩增带,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与已报道的摩氏摩根菌ampC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高度同源,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1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异。结论临床分离耐药摩氏摩根菌3—87呈多重耐药,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机制是产生了ESBLs、AmpC酶及金属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20.
迄今为止 ,绝大多数广谱 β-内酰胺酶是青霉素酶TEM- 1、TEM- 2和 SHV- 1的突变体。然而 ,已有许多研究报道非 TEM、非 SHV型广谱 β-内酰胺酶出现正在增加。最近 ,有 2种相关的 β-内酰胺酶 ,即来自肺炎克雷伯氏菌的 GES- 1和来自阴沟肠杆菌 IBC- 1。广谱β-内酰胺酶常见于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 ,在铜绿假单胞菌中一般少见 ,至今已在铜绿假单胞菌中出现各种 TEM和 SHV型广谱β-内酰胺酶以及非 TEM和非 SHV型广谱β-内酰胺酶 (PER- 1和 VEB- 1)。铜绿假单胞菌 5 5 5 5于 1998年分离自希腊Thessaloniki的一位住院治疗的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