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途径。方法对100例老年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评估侧支循环变化。结果大脑中动脉主干重度狭窄或闭塞59例,TCD显示软脑膜吻合侧支通路开放34例,占57.6%。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或闭塞30例,侧支通路开放24例,占80.0%,其中前动脉交通侧支开放8例,后动脉交通侧支开放2例,前动脉交通与后动脉交通侧支同时开放4例,眼动脉侧支开放6例,前动脉交通、后动脉交通和眼动脉侧支同时开放4例。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7例,TCD发现窃血改变4例,占57.1%。椎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3例中,2例椎动脉起始部闭塞患者出现颈外动脉-椎动脉侧支开放。左侧颈总动脉闭塞伴头臂干中度狭窄1例,TCD显示椎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侧支通路开放。结论 TCD技术有助于了解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途径。  相似文献   

2.
刘强  华扬  凌晨  段春  张蕾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6,3(6):244-247,277
目的探讨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患侧大脑半球血流速度及血管搏动指数的改变与颅内Willis环主干、颈内-外动脉侧支循环开放的相关性.方法选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一侧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而另一侧正常或狭窄50%以下且颅内动脉无狭窄的患者112例作为闭塞组;以颈内动脉颅外段和颅内动脉检测结果均正常的112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CD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后动脉(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MCA的血管搏动指数(PI),比较两组患者双侧MCA、ACA、PCA的PSV和PI的差异,计算并分析患侧MCA的PSV、PI差值(PSVD、PID).结果①闭塞组患者双侧MCA的PSV和PI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SV相差61 cm/s,PI相差≥70%,P=0.000、P=0.000).②闭塞组患者患侧MCA、ACA的PSV和PI较健侧明显降低(P=0.000),患侧PCA的PSV较健侧增高,PI相对降低(P=0.000),患侧MCA的PSV下降率明显高于ACA的PSV下降率.③闭塞组患者患侧MCA的PSV与双侧ACA及患侧PCA的PSV直接相关(P=0.000、P=0.000、P=0.006).结论对双侧MCA的PSV、PI及ACA、患侧PCAPSV的差值分析,可以提高TCD对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的认识和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一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时颅内侧支循环代偿能力的评价。方法选择一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172例(病例组),健康体检者158例(对照组),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并根据临床上有无神经功能障碍和脑缺血发作体征将病例组又分为症状组100例和无症状组72例。结果病例组双侧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终末段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血管搏动指数不对称,患侧血流频谱异常。与健侧同名动脉比较,呈低搏动血流频谱,表现为收缩期峰值流速减低,峰时延迟,峰型平坦圆钝,呈典型低搏动性特征。病例组患侧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终末段的收缩期峰值流速、平均流速和血管搏动指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有3种侧支循环建立方式,前交通动脉侧支通路开放者96例(55.8%),后交通动脉侧支通路开放者82例(47.7%),眼动脉侧支通路开放者69例(40.1%)。症状组患者52例未发现上述3种侧支循环开放,临床上均伴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病例组26例(15.1%)有1个侧支通路建立(前交通动脉或后交通动脉);其中症状组22例(84.6%),无症状组4例(15.4%);79例(45.9%)有2个侧支通路建立(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前交通动脉+眼动脉或后交通动脉+眼动脉),其中症状组26例(32.9%),无症状组53例(67.1%);15例(8.7%)有3个侧支通路建立(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眼动脉),均见于无症状组患者。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经济、无创的检查方法,它对于一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后不仅可以评估患侧大脑中动脉的灌注程度,直接反映侧支循环建立是否充分,而且可以确定侧支循环通路建立的方式,从而对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预后情况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颈内动脉颅外段(EICA)重度狭窄或闭塞后患者颅内血流的改变及病情的变化。方法选择EI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95例,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62例)和中年组(33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患侧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判断侧支循环开放情况,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与中年组比较,老年组搏动指数和NIHSS评分明显升高,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EICA重度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开放的情况无明显变化,但患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较低,动脉弹性差,临床病情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单侧颈内动脉狭窄≥70%或闭塞患者颅内动脉侧支循环开放类型。方法比较51例单侧颈内动脉狭窄≥70%或闭塞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血管搏动指数(PI)。并分为无症状组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14例及卒中组28例,经统计学分析颅内侧支循环类型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①患侧PSVMCA和PIMCA明显低于健侧,分别为(66±21)cm/s、0.63±0.16与(138±54)cm/s、0.86±0.20,P=0.000。②无症状组及TIA组中,前、后交通动脉同时开放者占39.2%(20/51),卒中组单支开放或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外侧支同时开放者占29.4%(15/51),P=0.005。结论TCD对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检测,可为临床提供侧支循环建立的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颈内动脉颅外段(ICAex)重度狭窄或闭塞后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ICAex重度狭窄或闭塞的52例病人为观察组,另选取52例ICAex血管正常的病人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血管搏动指数(PI),并判断侧支循环开放类型。结果 ICAex重度狭窄或闭塞病人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改变,与健侧相比,患侧MCA、ACA血流速度明显下降,频谱形态呈弥散圆钝状,PSV和PI值明显下降(P0.01);患侧PCA血流速度明显上升,PSV和PI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OA血流方向逆转,血流速度相对升高,PI减低;TCD检测的侧支循环开放类型及程度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检出结果基本一致,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可以检测到ICAex重度狭窄或闭塞后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能为临床及时选择适宜治疗方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血管超声联合检测颈外动脉-颈内动脉窃血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7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脑血管狭窄诊断与介入治疗中心诊治的颈总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患者28例,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测颈外动脉-颈内动脉窃血。结果单纯颈总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患者颈动脉超声显示,颈总动脉分叉处典型U形图像8例;TCD显示,颈外动脉血流方向逆转,流速代偿性增快。颈总动脉重度狭窄/闭塞病变同侧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颈动脉超声显示,不典型U形图像13例;TCD显示,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增快,部分可见颈外动脉血流方向逆转。7例患者因伴有颈内动脉闭塞,无U形图像。结论采用血管超声联合检测可准确识别颈外动脉-颈内动脉窃血。  相似文献   

8.
老年后循环血流异常的多普勒超声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评估后循环血流异常的类型、病变部位及产生原因。方法对375例经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的颅内外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老年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颈动脉连续波多普勒超声(CWD)评估后循环血流异常。结果375例患者共检测1875支后循环动脉,其中776支动脉血流异常:分别为狭窄血流(73支)、无血流(44支)、低流速低搏动(48支)、低流速高搏动(38支)、代偿血流(472支)和窃血频谱(101支)。狭窄血流和无血流均在病变部位直接检出,其他4种类型血流异常则是出现在病变部位近端或远端动脉的间接血流改变。结论采用TCD和CWD评估后循环血流异常,可为临床寻找后循环缺血的原因和更深入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何伯永 《山东医药》2011,51(1):95-96
目的 通过TCD观察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患者的脑血流代偿情况。方法选择100例经彩超诊断为单侧颈内动脉闭塞的患者作为闭塞组,同时选择100例经彩超检查颈内动脉颅外段和颅内动脉检测结果均正常的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其颅内动脉血流的改变和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结果闭塞组患侧颈内动脉的Gosling搏动指数(即PI值)低于健侧及对照组同侧的颈内动脉(P〈0.01)。闭塞组中72例(72%)出现前交通动脉代偿途径,48例(48%)出现后交通动脉代偿途径,33例(33%)出现眼动脉代偿途径。前交通动脉代偿途径的阳性例数高于其他代偿途径(X2=187.5,P〈0.05)。结论前交通动脉代偿途径是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最有效的通路。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回顾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分布特征及侧支循环开放情况。方法收集166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1例、中年组67例和老年组88例,记录其动脉狭窄及侧支循环开放情况。结果 166例患者中,30.1%有颅内病变,39.8%有颅外病变,30.1%颅内外病变并存;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以颈内动脉居多,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以大脑中动脉最明显;与青年组比较,中年组、老年组颅内动脉狭窄率明显降低(P<0.01),颅内外动脉狭窄并存比例明显升高(P<0.05)。61例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存在侧支循环,其中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代偿形式以初级侧支循环开放为主,占67.7%,大脑中动脉以次级侧支循环开放为主,占72.2%。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颅外动脉病变的比例逐渐增高。颅内外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存在3级侧支循环的开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联合应用,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CEA前采用CDFI和TCD评价186例患者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及颅内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将其结果与DSA对照。术中应用TCD对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在CEA不同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动态监测,指导转流管的使用。术后即刻行TCD和CDFI检查,评估手术前后术侧颈动脉的内径变化及颅内外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①186例患者CDFI检出狭窄程度与DSA完全一致的为178例,与DSA对照,CDFI判断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符合率为95.7%。②术中CDFI和TCD监测的186例患者中,167例侧支循环建立良好,无需放置转流管,其余19例颈动脉压迫试验显示代偿不完全。③术后即刻复查CDFI、TCD,186例患者经CEA后狭窄均得到解除,管径明显增宽,狭窄处残余内径由(1.5±0.4)mm增至(5.9±0.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动脉狭窄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患侧MCA的舒张期末血流速度(PSV)、血管搏动指数(PI)恢复正常。颈动脉狭窄处血流速度由术前(547±51)cm/s降至(89±28)cm/s(P〈0.01);患侧MCA的PSV由术前(58±14)cm/s升至(80±5)cm/s(P〈0.01);患侧MCA的PI由术前的0.56±0.11升至0.92±0.13(P〈0.01),脑部血液供应得到明显改善。结论CDFI和TCD在CEA术前筛查、术中监测及术后评估中,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在CEA围手术期有很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系统动脉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能力。方法 对213例颈内动脉系统动脉闭塞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技术检测颅内侧支循环通路。结果 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经颅多普勒显示眼动脉侧支通路开放58%,前交通动脉侧支通路开放93%,后交通动脉侧支通路开放60%。颈内动脉远段闭塞,经颅多普勒显示眼动脉侧支通路开放15%,前交通动脉侧支通路开放51%,后交通动脉侧支通路开放61%。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患者均出现软脑膜吻合侧支循环,91%病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代偿性增快,9%病侧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代偿性增快。15例(7%)未发现侧支循环,108例(55%)1个侧支通路建立,79例(40%)2个侧支通路建立,11例(5%)3个侧支通路建立。结论 经颅多普勒有助于了解颈内动脉系统动脉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能力,为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评价选择性分流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TCD对169例接受CEA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行术中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脑血流连续监测.根据是否实施分流术,将患者分类为分流组(n=32)和未分流组(n=137).记录术前侧支循环开放途径,比较麻醉后、颈动脉夹闭前后、分流前后以及颈动脉开放后双侧M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MV)、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和MV变化率.结果 颈动脉夹闭前分流组与未分流组MV分别为(34.73±13.54)cm/s和(35.32±13.18)cm/s,无显著差异(P=0.825).颈动脉夹闭后分流组MV较未分流组显著降低(P=0.000),MCAMV下降率平均为69.34%±20.93%,较未分流组显著降低(P=0.000).分流后MCA MV显著提高,平均提高(35.68±16.69)cm/s(P=0.000).结论 TCD可客观评价分流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颈动脉次全或完全闭塞患者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前血管结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血管再通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05年1月—2014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DSA确诊为颈动脉次全闭塞(狭窄率95%~99%)或完全闭塞,并接受CEA治疗的患者共107例,平均年龄(61±9)岁。根据DSA结果,将107例患者分为颈动脉次全性闭塞组63例和颈动脉完全性闭塞组44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病变各段血管内径、病变的位置(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管腔内回声特征及颈内-外动脉侧支循环是否开放、与血管再通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完全性闭塞组患者远心段血管内径较次全性闭塞组明显增宽[(4.1±1.1)、(3.2±0.8)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闭塞位置与手术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0);血管腔内均质回声(低回声与等回声)充填者的再通率[94.1%(16/17)和86.7%(13/15)]均明显高于不均质回声患者的再通率[0(0/12),P0.01]。在颈内动脉完全闭塞患者中,颈内-外侧支动脉开放时CEA的再通率增加[70.0%(14/20)比0%(0/3)]。总体比较,颈动脉次全性闭塞组较完全性闭塞组的再通比率明显升高[90.5%(57/63)比65.9%(29/44),P0.01]。结论颈动脉管径正常或增宽、闭塞管腔内均质回声及颈内-外动脉侧支开放与血管再通密切相关。术前超声检查对颈动脉闭塞性病变CEA实施后再通性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颞窗穿透不良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患者经眼窗监测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探讨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方法经眼窗监测CEA手术患者8例。采用TCD评价术前侧支循环的开放情况,并经DSA证实。于术中进行脑血流监测,记录麻醉后、颈动脉夹闭前后、转流管放置及颈动脉开放前后,不同时间点患侧眼动脉(OA)和(或)颈内动脉虹吸部(CS)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MV)、血管搏动指数(PI)等参数。结果①手术监测成功7例。8例患者中有4例因交通动脉代偿不良,使用转流管。术中采用双深度监测OA及CS者3例,单独监测CS者2例(1例未成功),单独监测OA者3例。②夹闭颈动脉后与夹闭前比较,OA的PSV、MV、EDV及PI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血流开放后,OA的PI明显升高(P〈0.05);夹闭颈动脉后较夹闭前CS的PSV显著下降(P〈0.05),但开放后血流与夹闭前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8例患者中,有1例术后1周发生脑梗死,7例预后良好。结论经眼窗监测CEA术中脑血流改变,可有效解决颞窗穿透不良的难题。采用双深度间断监测患侧OA和CS血流参数是较理想的方式。对前交通动脉和(或)后交通动脉代偿不完全患者,建议使用转流管,可预防术中脑缺血,降低术后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检测双侧颈内动脉病变患者支架置入术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经DSA证实的双侧颈内动脉颅外段(ICAe)重度狭窄(8例)或一侧重度狭窄、另一侧闭塞(10例)患者,共18例.应用TCD榆测支架置入前、后颅内、外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①TCD对ICAe闭塞诊断的敏感性为100%(10/10),对狭窄或闭塞诊断的特异性为96%(25/26),总体符合率为97%(35/36).②术前ICAe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为(241 ±55)cm/s,术后1、3、6、12、24个月分别为(59 ±15)、(58±12)、(59 ±15)、(61 ±14)、(64 ±16)cm/s,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术后各阶段比较,差异尤统计学意义.③术后支架侧大脑中动脉(MCA)的PSV较术前升高[(59 ±14)、(120±24)cm/s,P=0.000],血管搏动指数(PI)明显改善(0.64 ±0.15,1.05 ±0.19;P=0.000).术后闭塞侧MCA的PSV亦有所升高[(48 ±17)、(70 ±16)cm/s,P=0.005],而PI值的变化不明显(P=0.379).④术前有2例前交通动脉(AcoA)开放,双侧颈动脉置入支架后,AcoA关闭;术后有11例AcoA开放,其中10例为一侧闭塞,另一侧狭窄的患者,1例为双侧重度狭窄而仪一侧置人支架的患者.术前后交通动脉(PcoA)开放24支(10例为双侧同时开放,4例为单侧开放),术后18支PcoA关闭(6例为双侧同时期,6例为单侧关闭).结论 TCD可用于双侧ICAe病变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颅内外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ICA)中、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同侧颈总动脉(CCA)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分析CCA血流动力学改变与ICA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单侧ICA颅外段50%~99%狭窄或闭塞,且双侧CCA管径正常或狭窄率<50%的患者200例。按患侧ICA狭窄率将患者分为50%~69%狭窄组(50例)、70%~99%狭窄组(68例)及闭塞组(82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双侧CCA的管径(ID)、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流速(MV)及阻力指数(RI)。计算颈动脉血流量(BFV)、患侧的ICA与CCA峰值流速比值(PSVICA/PSVCCA)以及健侧与患侧CCA血流动力学各参数比值。结果①各组内患侧与健侧及各组间患侧CCA的I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与健侧比较,50%~69%组除患侧的PSVICA/PSVCCA增高外(1.90±0.36对0.88±0.23,P<0.001),其他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与同组健侧比较及与50%~69%组患侧比较,70%~99%组和闭塞组(闭塞组无PSVICA/PSVCCA)患侧的PSVICA/PSVCCA、RI增高(P<0.001);PSV...  相似文献   

18.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双侧颈内动脉狭窄血流速度高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评价双侧颈内动脉狭窄后一侧颈内动脉(ICA)狭窄率为70%~99%或闭塞时,对另一侧的ICA(狭窄率为50%~69%)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05年6月_2011年6月由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TCD联合筛查、DSA证实的双侧ICA狭窄(一侧颈内动脉狭窄率为70%~99%或闭塞,另一侧为50%-69%)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组(A组),同期选择单侧ICA狭窄率为50%~69%、对侧正常的患者89例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中狭窄率为50%~69%狭窄侧的ICA和大脑前动脉(A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血管阻力指数(RI)和血管搏动指数(PI)的差异。并根据TCD和DSA检测的结果,将A组分为前交通支开放组(A1组54例)与未开放组(A2组48例),进一步比较两组间中狭窄率为50%~69%狭窄侧ICA、ACA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①A组患者中狭窄率为50%~69%侧ICA、ACA的PSV、EDV高于B组(均P〈0.05),RI及PI值较B组降低(P=0.001,P=0.000)。②A1组中狭窄率为50%~69%狭窄侧ICA、ACA的PSV、EDV均高于A2组(均P〈0.01),但A1组ICA的RI值及ACA的PI均低于A2组(P=0.000,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CA的PSV、EDV与ACA的呈正相关(r=0.327、r=0.422,P=0.007、P=0.000)。结论当一侧ICA狭窄率为70%~99%,狭窄率为50%~69%狭窄侧ICA的流速测值明显高于实际病变程度的诊断标准。前交通支开放是双侧ICA狭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基础,双侧ICA狭窄程度的判断应结合颅内外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实验性一侧颈内动脉狭窄并可活体检测的新西兰大白兔动物模型.方法对5只大白兔采用2F球囊导管伸入一侧颈动脉内行内膜毁损术,造成血管内膜增生、管腔狭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一侧颈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利用数学公式计算狭窄后脑血流减少程度.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狭窄程度,通过病理学检查证实动脉内膜增生管腔狭窄.结果模型制作后2只兔存活.TCD、DSA和病理学检查证明,成功建立了实验性一侧颈内动脉狭窄模型,计算出2只兔一侧颈内动脉狭窄后的脑血流量减少指数分别为17%和45%.结论成功地建立了实验性一侧颈内动脉狭窄兔模型,并可活体检测判断实验性一侧颈内动脉狭窄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