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氧化亚氮对异氟醚吸入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新鲜气流中加入氧化亚氮对异氟醚吸入浓度的影响。方法 80例ASAⅠ~Ⅱ级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纯氧组(Ⅰ组)和氧气一氧化亚氮组(Ⅱ组),各40例。充分去氮,静脉诱导气管插管,控制呼吸,维持PETCO230~34mmHg。调节新鲜气体流量:Ⅰ组氧气1L/min;Ⅱ组氧气和氧化亚氮各0.5L/min。异氟醚蒸发器开至1.6%刻度,于吸入麻醉开始、麻醉后5、10、20、30、40和60min测定新鲜气、吸入和呼出异氟醚浓度、MAP、HR、SpO2、PETCO2。结果 (1)两组异氟醚吸入浓度逐渐升高,麻醉后5、10和20minⅠ组高于Ⅱ组(P<0.05,P<0.01),至30min后浓度上升缓慢,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呼出和呼出/吸入浓度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新鲜气流中异氟醚浓度Ⅰ组显著高于Ⅱ组。结论 新鲜气流中加用氧化亚氮早期可减慢吸入异氟醚浓度的上升速度,其原因主要是氧化亚氮使蒸发器输出浓度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2.
儿童扁桃腺摘除术应用全身麻醉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等在30例4~14岁扁桃体摘除手术中以氯胺酮5~6mg/kg肌注,待患儿进入麻醉状态,以羟基丁酸钠50~80mg/kg静注诱导,1%丁卡因表面麻醉下插入气管导管后接麻醉机,吸入安氟醚或异氟醚达一定深度,放入开口器开始手术,术中基本保持较弱自主呼吸+辅助呼吸。术毕前5min停止吸入麻醉,待患儿清醒肢动后,拔除气管导管,送回病房。  相似文献   

3.
吸入麻醉对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观察异氟醚和安氟醚吸入麻醉对病人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方法:38例行肺叶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异氟醚麻醉组20例、安氟醚麻醉组18例。术前、麻醉后1小时,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2周分别检测血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结论安氟醚吸入麻醉对病人细胞免疫的抑制作用较异氟醚吸入麻醉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异氟醚、安氟醚诱导麻醉对大鼠边缘系统部分核团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的改变,探讨异氟醚、安氟醚麻醉诱导期的作用机制。方法 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安氟醚组、异氟醚组。对照组动物除不吸入麻醉气体外,其他条件均与两麻醉组相同。安氟醚组、异氟醚组大鼠分别吸入2%安氟醚或2%异氟醚至步态不稳、一侧肢体着地,即翻正反射即将消失时,移出麻醉箱,立即取标本。用NADPH-d组化法观察吸入2%异氟醚、2%安氟醚诱导麻醉对大鼠边缘系统部分核团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和灰度值的影响。结果 安氟醚组大鼠脑的外侧隔核、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室周核、视上核、杏仁基外侧核和伏隔核等6个核团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和染色深度均低于对照组,异氟醚组在上述6个核团中N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平均灰度水平也低于对照组,下丘脑室周核和视上核NOS阳性神经元数目有减少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核团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异氟醚、安氟醚诱导期的作用机理可能与边缘系统部分核团NOS阳性神经元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吸入全麻和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术后清醒时肺泡气安氟醚MAC和Steward苏醒评分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吸入全麻组(全麻组)和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联合组),每组15例。患者术前肌肉注射阿托品0.01 mg·kg~(-1),联合组硬膜外给予1.5%利多卡因10~12 ml,使麻醉平面控制在C_7~T_8。两组均采用异丙酚2.5mg·kg~(-1)和氯化琥珀胆碱2 mg·kg~(-1)诱导插管,用维库溴铵、安氟醚维持麻醉,两组术中安氟醚用量相同。手术结束时维持呼气末安氟醚浓度0.5 MAC 15 min,然后用快速洗出方法洗出体内安氟醚,记录睁眼时的呼气末安氟醚浓度,并进行Steward苏醒评分。结果 全麻组清醒MAC为(0.40±0.06)%,Steward苏醒评分为4.20±0.04;联合组清醒MAC:为(0.25±0.05)%,Steward苏醒评分为4.80±0.06。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术后清醒时肺泡气安氟醚浓度低,Steward苏醒评分高。  相似文献   

6.
对异氟醚在小儿齿科麻醉中应用的适应性仍有争议,McAteer 等认为异氟醚能满意地取代氟烷,而Cattermole 等认为异氟醚有辛辣味不推荐应用,本文研究目的是比较小儿拔牙手术时应用氟烷或异氟醚麻醉对气道刺激及氧饱和度的影响。全组48例,未用术前药,随机分成二组,或应用氟烷或应用异氖醚,二组的年龄和体重无明显区别,术中监测心率、心律和动脉压,用Nellcor N100脉搏血氧仪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SaO_2)。病人置平卧位,测定心率、动脉压和SaO_2后,开始麻醉诱导,通过Bain's 系统和面罩吸入67%N_2O—O_2,蒸发器浓度平均每六次呼吸增加0.5%,直到氟烷最高浓度为3%,异氟醚为4%,当出现气道并发症时,蒸发器浓度以0.5%递减,而呼吸形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异氟醚和安氟醚吸入麻醉对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C)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38例肺叶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异氟醚麻醉组(20例)和安氟醚麻醉组(18例)。于术前、麻醉后1h、术后1d、术后7d、术后14d,分别检测血清T细胞亚群及NKC活性。结果:两组术后的NKC活性均降低;异氟醚组T细胞亚群无明显改变;安氟醚组CD4活性降低,CD8活性升高,CD4/CD8比值下降。结论:安氟醚对病人细胞免疫抑制的作用较异氟醚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深低温对吸入麻醉药MAC、心脏麻醉指数和心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氟烷、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组。采用夹尾试验法测定常温下(38℃±0.5℃)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行体表降温后测定深低温下(23℃±0.5 ℃)的MAC。维持深低温增加吸入性麻醉药的浓度,同时用50Hz、25V电压胸外电击心脏。记录出现室颤或室性心律失常时的肺泡呼气末吸入麻醉药浓度。结果:从38℃到23℃兔体温每降低1℃,MAC下降值为:氟烷5.1%、安氟醚3.6%、异氟醚4.4%、七氟醚4.3%;氟烷、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心脏麻醉指数分别为4.4、3.18、6.25和4.6,异氟醚明显高于其它麻醉药;麻醉药浓度8MAC以内安氟醚和氟烷发生室颤的机率(100%)明显高于七氟醚和异氟醚(40%)。结论:异氟醚是深低温麻醉的最佳选择用药,而安氟醚则不宜用于低温麻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与异氟醚组(Ⅰ组),每组20例。两组静注异丙酚2mg/kg、维库溴胺0.05mg/kg,随即S组吸入8%七氟醚或Ⅰ组吸入4.5%异氟醚2min后行气管插管术,术中分别以七氟醚或异氟醚维持麻醉。监测围术期血压、心率、心电图及脉搏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记录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及认知恢复的时间。结果麻醉诱导后,S组与Ⅰ组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降低,心率加快(P〈0.01);气管插管后MAP、HR均升高(P〈0.05或P〈0.01)。七氟醚或异氟醚维持麻醉均满足手术要求,两组麻醉苏醒顺利,不良反应少,但S组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及认知恢复的时间均快于Ⅰ组(P〈0.01)。结论七氟醚或异氟醚全麻均适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七氟醚的麻醉苏醒比异氟醚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婴幼儿常用的两种麻醉方法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和氯胺酮复合安(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优缺点。方法:将78例病人随机分为氯胺酮复合硬膜外组、氯胺酮复合安(异)氟醚组,分别在围麻醉期对其生命体征、麻醉诱导时间及清醒时间、麻醉药物用量等方面观察。结果:氯胺酮复合硬膜外组麻醉诱导时间20±3min、氯胺酮平均用量16mg/kg、术中比术前血压下降10±5mmHg、术后清醒时间5±3/min、术中复用安定4例;氯胺酮复合安(异)氟醚吸入组麻醉诱导时间7±2min、氯胺酮平均用量13.6mmHg、术中比术前血压下降3±1mmHg、术后清醒时间1±1min、术中复用安定0例。结论:氯胺酮复合安(异)氯醚吸入组在麻醉诱导时间、氯胺酮用量、术后清醒时间、对循环系的干扰方面明显优于氯胺酮复合硬膜外组。  相似文献   

11.
小儿腺样体扁桃体手术的麻醉王心怡,王恕成我院1989年以来共作腺样体扁桃体手术的麻醉75例,均采用气管内插管。71例在静脉诱导后以安氟醚吸入维持,少数吸入异氟醚,部分采用静吸复合麻醉,4例单用静脉复合麻醉维持,部分病人术中加用0.25%利多卡因或0....  相似文献   

12.
氟烷麻醉时,成年人眼内压显著下降,而安氟醚降眼压的作用就更明显,但Ausinson等人强调氟烷和异氟醚麻醉对安静合作和健康患儿眼内压并无显著影响。作者随机将20例成年眼科手术病人分成安氟醚组和异氟醚组,每组10例。其中白内障摘球除术9例,视网膜修补术5例,角膜于术4例和眼球摘除2例。此20例病人中13例合并全身性疾病(糖尿病7例,动脉硬化6例,高血压8例),但术前已充分治疗。麻醉诱导前1小时,全部病例均口服安定5—10mg和缓泻药镁乳30ml。诱导前10分钟用0.5%盐酸地卡因3滴滴跟后测眼压,然后静注芬太尼1.5μg/kg、氟哌啶2.5mg,同时伍用利多卡因1.5μg/kg静注消除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麻醉诱导用硫喷妥钠3-5mg/kg,箭毒0.5mg/hg以利于气管插管,并在F_1O_2=0.4情况下吸NO_2,情况许可后顺利插入气管导竹。然后用1%的安氟醚或0.70%异氟醚(均相当吸入氧中含麻醉气体0.6MAC)维持麻醉。  相似文献   

13.
应用FOS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临床上常用的四种吸入麻醉药在间脑的作用部位,为进一步探讨吸入麻醉机理提供形态学定位依据。材料和方法成年SD大鼠30只均分为对照组、2%安氟醚、2%异氟醚、2%氟烷和2%甲氧氟烷五组。对照组除不吸入麻醉气体外,其它条件均与麻醉组相同,1小时后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后立即开胸经升主动脉灌注4%多聚甲醛。麻醉组吸入不同麻醉药后1小时开胸灌注固定90分,取全脑置于20%庶糖液中过夜,连  相似文献   

14.
异氟醚麻醉对美维松肌松时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维松是新型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在体内由血浆胆碱酯酶迅速水解。异氟醚同其它吸入麻醉药一样可增强肌松药的肌松作用。本文观察异氟醚对美维松肌松作用的影响,和吸入不同浓度的异氟醚麻醉对美维松肌松时效的影响。资料和方法ASA~级的成年病人18例,无神经肌肉系统疾病,择期在全麻下行外科手术。麻醉前30分钟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g和阿托品0.5mg。将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6例,组术中持续吸入异氟醚1MAC(浓度:1.2%);组术中持续吸入异氟醚1.5MAC(浓度:1.8%);组为对照组,术中用芬太尼维持麻醉。面罩吸氧去氮5分钟,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1…  相似文献   

15.
地氟醚与其他吸入麻醉药在平衡麻醉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地氟醚、七氟醚、异氟醚及安氟醚在平衡麻醉中的心血管反应及地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妇科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地氟醚(D)组、七氟醚(S)组、异氟醚(I)组及安氟醚(E)组。在平衡麻醉下进行手术,术中维持吸入麻醉药的肺泡浓度在1MAC,即D组3%,S组0.7%,I组0.5%,E组0.6%和1:2的O2:N2O。同时经静脉连续输入芬太尼2μg.kg^-1.h^-1,半小时的速度减半。手术  相似文献   

16.
七氟醚或异氟醚对肝功的影响比氟烷或安氟醚小,但近来有报道七氟醚或异氟醚麻醉后肝功能的确有变化。为此作者分别比较七氟醚或异氟醚麻醉后病人血清肝脏酶浓度的变化,90名择期行脑外科手术的病人(45~70岁)随机分成七氟醚和异氟醚组,每组45名,静注咪达唑仑、硫喷妥钠后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氧化亚氮-氧气维持麻醉,常规使用渗透性利尿药,抗癫癎药和抗生素类药,术前1~3d和术后1、2、3、7、14d分别检查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酰基转肽酶(GTP)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浓度,参数均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传统的氯胺酮静脉麻醉这两种小儿手术中的复合麻醉法的比较,探讨怎么样更有效和安全的对小儿手术进行麻醉.方法:200例小儿外科病儿用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法(PI组=100)和氯胺酮静脉麻醉法(KT组=100),P1组用异丙酚2mg/kg静脉注射至患儿入睡后,再通过回路或加压面罩半开放吸入吸氧和异氟醚至手术结束.KT组用咪唑安定0.1-0.2 mg/kg,氯胺酮1-2mg/kg缓慢静脉注射至患儿睡后,再以0.1%的氯胺酮液,术中维持直至术毕前10分钟停掉.通过对麻醉时间,麻醉的苏醒时间,循环,小儿的呼吸,以及在小儿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对比,得出结论: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法的麻醉时间和氯胺酮静脉麻醉法麻醉时间相似.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法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静脉麻醉法的苏醒时间.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法的呼吸抑制比较明显,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法在麻醉期间的血压,心率明显比氯胺酮静脉麻醉法低.所以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法更适合应用在小儿手术中,它的安全性高,而且在小儿手术中和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新的吸入麻醉药——异氟醚的应用,使吸入麻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异氟醚为安氟醚的同分异构体,其物理性状和药理作用与安氟醚相同,但在药代动力学方面,其在体内蓄积量少,毒性低;在药效动力学方面,其麻醉效能强。与同类吸入麻醉药相比,异氟醚具育独特的心血管效应。本文将从心肌收缩力、心脏前负荷、后负荷以及心律等方面分别讨论异氟醚对心血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小儿全麻术后早期缺氧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总结1167例患儿全麻术后早期缺氧的发生分布情况,探讨患儿全麻术后早期缺氧的相关因素。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1167例患儿,男675例,女492例,年龄5个月~14岁,ASAⅠ~Ⅲ级。手术包括小儿腹部、泌尿手术,口腔整形,小儿骨科及耳鼻咽喉、眼科手术。麻醉方法 麻醉前用药阿托品和安定(<1岁不用)肌注。不合作患儿肌注氯胺酮,麻醉诱导采用面罩吸入N2O+安(或异)氟醚,或静注硫喷妥钠或异丙酚或氯胺酮,气管插管患儿加用肌松药(潘库溴铵或维库溴铵)和芬太尼(<1岁不用)。术中吸入N2O、安(或异)氟醚等维持麻醉。术毕用肌松药者予新斯的明拮…  相似文献   

20.
小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明显优于氟烷,但小儿血管反应与异氟醚相似。用七氟醚时儿茶酚胺对心肌影响介于异氟醚和安氟醚之间,但低于氟烷。七氟醚对小儿心率的影响则较小。作者选择120例择期手术病儿(ASAⅠ~Ⅱ级)1~12岁,手术时间1~5h。作者将病儿随机分成三组:单纯用七氟醚(S组n=40);七氟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