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苏州口岸鼠类种群结构和季节动态变化.方法 于2010年8月-2011年7月采用夹夜法对苏州口岸的鼠类种群的构成、密度、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共捕获鼠类87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3属4种,小家鼠为优势鼠种;6月为高峰期,年平均鼠密度为1.02%.结论 苏州口岸鼠密度较低,应继续加强鼠害监测与防制工作,进一步降低鼠密度,防止病媒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在1983年对西安机场啮齿类动物本底调查的基础上,近年来,对该地区鼠情进行了监测,西安机场啮齿动物经过大面积定期药物灭鼠后,鼠类密度由15.38%降到0.85%,达到了中央爱卫会“无鼠害”口岸标准。鼠类种群由8种减少到4种,优势鼠种,黑线姬鼠,由首位降到第三位。通过灭鼠工作,控制了西安机场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病例的发生。证实药物灭鼠效果显著,提示继续巩固目前灭鼠成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苏州口岸鼠类及寄生虫种群结构和季节动态变化.方法 于2012年8月-2013年7月采用夹夜法对苏州口岸的鼠类及寄生虫种群的构成、密度、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共捕获鼠类115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4属5种,小家鼠为优势鼠种;4月和10月为高峰期,年平均鼠密度为0.81%.本次鼠体寄生虫监测共发现鼠体携带的蚤类4只、螨类7只、臭虫4只.结论 苏州口岸鼠密度较低,应继续加强鼠害监测与防制工作,进一步降低鼠密度,防止病媒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防制国境口岸因鼠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对口岸人民带来的健康危害,我国已有19个口岸将鼠密度降低到不足为害水平。[方法] 根据国境口岸鼠类生物学特征采取综合防制手段,即以改造环境与生态灭鼠为主导,并应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以及各种科学防制手段,选经过试点再逐步推广到全面。[结果] 经过两部一委组织专家考核鉴定19个口岸室内外夹日法鼠密度在1.0%以下,粉迹法不超过2.0%,鼠迹监测法不超过3处。[结论] 被国家授予无鼠害口岸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郑州铁路口岸鼠类种群结构、密度、季节消长等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3月,采用鼠笼、鼠夹法对郑州铁路口岸鼠类开展本底调查。结果共捕获鼠类28只,隶属于2科4属4种,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占53.57%。其他依次排序为黑线姬鼠、褐家鼠和布氏田鼠,分别占28.57%,14.29%和3.57%。鼠密度季节消长明显,4月、10月各出现一个高峰期,年度调查密度为0.81%。结论郑州铁路口岸鼠密度较低,应继续加强鼠害监测与防治工作,防止病媒传染病发生。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国境口岸鼠类专项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掌握山东省内各国境口岸鼠患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防制工作。[方法]2001年9月中旬对山东省18个国境口岸进行秋季鼠类专项调查。各口岸采用ELTON夹夜法、粉剂法进行调查,分2次进行,每次3d。[结果]共捕鼠类144只,经鉴定隶属2目3科7种。褐家鼠为优势种,黄胸鼠所占比率上升至17.36%,平均鼠密度为1.77%。[结论]山东省国境口岸秋季鼠密度比以往有所升高,黄胸鼠数量上升,应继续加强国境口岸尤其是内陆口岸的鼠害监测与防制工作,把鼠类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掌握西安陆运口岸国际集装箱堆放场鼠类本底资料、研究制定检疫策略和卫生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给该国际集装箱堆场的卫生监管注册工作打下基础。方法从2002年12月~2003年11月,对西安火车西站国际集装箱堆场鼠类的种群构成、密度、生境分布、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捕获鼠类49只,经鉴定归属为1科2属3种,其中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获鼠形动物总数的63.27%,其次为小家鼠(34.69%)和黄胸鼠(2.04%)。结论西安陆运口岸国际集装箱堆场年平均鼠密度为0.68%,在无鼠害口岸评判标准以下,但是集装箱堆场外围区域的鼠密度(1.60%)却超出标准。要保证西安口岸鼠密度控制在标准以内,集装箱堆场外围区域是今后灭鼠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鼠害控制的理论与应用》一书 ,选载了我国知名的媒介生物学家郑智民主任技师自 6 0年代至 2 0 0 0年所发表的有关鼠害控制研究的代表性论文和译 (校 )文 46篇 ,39万字。该书已由厦门大学出版社于 2 0 0 0年 8月出版 ,定价 35元 (另加包装邮寄费 2元 )。该书共分三大部分 ,即鼠类与人类的关系、鼠类生物学和鼠害的综合治理。第一部分内容涉及鼠类与疾病、农作物的关系 ,以及鼠类的利用 ;第二部分涉及鼠类的分类区系、生理和个体、种群与群落生态学及其在生态系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为城乡、农田、港口及特殊行业等区域类型鼠害的综合治理的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肖厝口岸鼠类及其体表寄生虫本底情况,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和医学媒介生物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鼠笼法,每个月连续监测2 d,持续12个月。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鼠形动物413只,经鉴定隶属于2目2科3属5种。以臭鼩鼱为优势种,占26.15%。鼠形动物总密度为2.24%,5月和10月为高峰期。检出蚤1只、螨15只、蜱1只。结论肖厝口岸还未达到国家无鼠害港规定的鼠密度低于1%的要求,应继续加强鼠类监测与防治工作,进一步降低鼠密度,防止有关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大榭口岸鼠类及其体表寄生虫本底情况,为传染病监测和媒介生物控制提供依据,同时为大榭港区创建国际卫生港口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从2006—2010年,采用夹夜法对大榭口岸的鼠类种群的构成、密度、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从2007—2010年,采用鼠笼法捕捉活鼠,对鼠类体表寄生虫进行了调查。结果夹夜法共捕获鼠类486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4属7种,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占44.14%;大林姬鼠为首次发现;年平均鼠密度为0.38%,4月和9月为高峰期。在用鼠笼法捕捉到的44只活鼠中检出寄生虫64只,经鉴定隶属蚤、蜱、螨3类。结论大榭口岸鼠密度较低,应继续加强鼠害监测与防制工作,进一步降低鼠密度,防止病媒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扬州口岸鼠类种群及密度分布情况,为口岸卫生监督、传染病监测及鼠害防制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爱卫会规定的四害密度监测方法,于2001年4月至2002年3月对扬州口岸地区进行全年的密度及种群调查。结果:啮齿目有1科2属2种,食虫目1科1属1种,分别为黑线姬鼠、小家鼠、臭鼩Qing;优势种群为黑线姬鼠。结论:本次调查基本掌握了扬州口岸常见鼠的种群及密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2.
港口鼠类为害比较严重,但港口鼠类的研究目前尚少报道,至于创建“无鼠害港口”的报道还没有见到,本文仅就大连创建“无鼠害港口”进行鼠类研究的情况作一报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全面掌握中越边境口岸鼠类的种类和组成,为口岸鼠类科学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夹夜法和笼夜法捕获鼠类.结果 东兴口岸捕获鼠类4种498只,凭祥口岸捕获14种756只,水口口岸捕获6种75只,龙邦口岸捕获8种173只,褐家鼠为各口岸的优势鼠种.结论 褐家鼠是各口岸重点监测和控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连云港口岸2014—2015年鼠类调查结果的分析,掌握该口岸鼠类的种群分布、季节消长、病原携带等情况,强化病原检出的应急处置能力。方法采用夹夜法开展口岸鼠类调查与监测,并对捕获的鼠类及其体表寄生虫进行分类鉴定;解剖捕获的鼠类,利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对特异性核苷酸序列扩增并检测分型,确认口岸地区鼠类携带汉坦病毒的状况。结果全年共捕获鼠类92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1科3属3种,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获鼠类的64.13%,其次为小家鼠,占30.43%,黑线姬鼠占5.44%。鼠体表寄生虫检查均为阴性,共检出鼠类携带汉坦病毒阳性8只,分型均为汉城病毒,阳性率为8.70%,其中褐家鼠6只,小家鼠2只,分别占捕获鼠种的10.17%和7.14%。结论连云港口岸地区存在一定数量鼠类携带汉坦病毒,并且部分生境鼠类中汉城型汉坦病毒的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对口岸地区鼠类的监测和控制,提高口岸应对能力,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在口岸地区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皇岗口岸鼠类、蚊类的本底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12月~2007年11月采用鼠笼法对皇岗口岸的鼠类进行了调查,采用灯诱法进行蚊类调查。结果共捕鼠104只,经鉴定为2目2科3属4种。褐家鼠为优势种,年平均密度为8.78%。捕蚊249只,经鉴定为1亚科2属3科。蚊类平均密度为0.56只/小时^*灯,其中致倦库蚊为优势种。结论皇岗口岸鼠密度超过国家标准要求,应尽快采取措施加强灭鼠工作,减低鼠害发生的风险。成蚊密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继续开展口岸生物媒介本底调查,掌握其变化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灭鼠、灭蚊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皇岗口岸鼠类、蚊类的本底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12月。2007年11月采用鼠笼法对皇岗口岸的鼠类进行了调查,采用灯诱法进行蚊类调查。[结果]共捕鼠104只,经鉴定为2目2科3属4种。褐家鼠为优势种,年平均鼠密度为8.76%。捕蚊249只,经鉴定为1亚科2属3科,致倦库蚊为优势种,蚊类平均密度为0.56只/h·灯。[结论]皇岗口岸鼠密度超过国家标准要求,应尽快采取措施加强灭鼠工作,减低鼠害发生的风险。成蚊密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应继续开展口岸生物媒介本底调查,掌握其变化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灭鼠、灭蚊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国境口岸地区鼠类自然携带汉坦病毒( Hantavirus,HV)状况,为国境口岸地区鼠类防治及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对采集于口岸地区的鼠类样品的核酸(RNA)提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凝胶电泳分析以及核酸序列分析等过程,对口岸地区鼠类携带汉坦病毒的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佛山口岸近年鼠类变化情况,为指导口岸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捕法,对佛山口岸鼠类的种群构成、生境分布、季节消长和携带病媒昆虫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505只,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2科(鼠科、嗣鼱等),6种(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板齿鼠、黄毛鼠、臭嗣鼱),以臭嗣鼱为各生境优势种,占鼠类种群构成的61.98%,其次为褐家鼠占19.60%。年平均鼠密度3.88%,全年鼠密度高峰出现在6月和12月,分别为5.45%和6.58%。鼠染革螨率为25.74%,染蚤率为28.31%;革螨指数0.26,蚤指数为0.28。[结论]佛山口岸鼠密度高于1%的无鼠害标准,要降低鼠密度除合理用药灭鼠外,还应加强口岸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浙江各口岸(宁波除外)鼠形动物的种群构成、季节消长、体表寄生虫(蜱、蚤、螨)携带情况和鼠血清携带病原体(出血热抗原抗体和鼠疫抗体)情况,做好口岸鼠类监测工作,为口岸灭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一采用ELTON夹日法,每月中旬连续3d,连续12个月。〔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各类鼠形动物585只,隶属于2目2科4属7种,蜱102只、蚤34只、螨353只,鼠密度为1.67%,出血热抗体检测506份,阳性标本22份,抗原检测22份,阳性标本8份;鼠疫抗体检测220份,全部为阴性。〔结论〕浙江局口岸鼠密度较高,离无鼠害口岸的标准(<1%)有较大的差距,今后应大力开展防鼠灭鼠工作,加强鼠密度监测,有效地控制口岸鼠密度,以期能达到国家无鼠害口岸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长春市的家栖鼠类群落结构特征,为鼠害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夹夜法捕鼠。结果长春市家栖鼠类群落由褐家鼠、大林姬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东方田鼠、布氏田鼠、黑线仓鼠组成,鼠密度为7.7%,褐家鼠为优势种群。结论褐家鼠是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中鼠害防制的重点鼠种,要有针对性制定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