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燥综合征伴发的脑血管炎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30岁,因发作性意识丧失3个月于2003年12月入院。患者3个月内共有3次无诱因的意识丧失,发作前无头晕、心悸、眼前发黑和肢体抽动,发作时间3~5min,肢体抽动轻微,但非强直阵挛样,一次有舌咬伤。均无大小便失禁,发作后有头昏1h左右。发作期间偶有头晕和头痛,无耳鸣。无自发性流产病史。病前1.5年生育后感轻微记忆力减退,睡眠  相似文献   

2.
表现为丘脑"蝶形"病灶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65岁,主因“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伴双眼睑下垂2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d扫地时突发意识丧失,摔倒在地,并呕吐1次,量约100ml,无双眼上吊、肢体抽搐及二便失禁,约6h后患者清醒,双眼不能睁开,反复发作多次意识丧失,每次持续2-5h不等,头CT示双侧丘脑对称性低密度,以“脑梗死”于2005年1月6日收入院。  相似文献   

3.
发作性运动障碍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资料 :1 8例均为癫门诊患者 ,其中男 1 1例 ,女 7例 ;年龄 1 1~ 2 8岁 ;起病年龄 7~ 1 6岁 ;平均病程 7 6年。其中有家族史者 3例 ,高热惊厥史者 1例。根据Demirkiran等的诊断标准 ,运动诱发性 1 4例 ,非运动诱发性 2例 ,劳累诱发性 2例。临床特点为出现一侧或双侧发作性头、面、颈、肢体及躯干不自主动作 (姿势性肌张力障碍、舞蹈及徐动 )者1 3例 ,四肢发僵不能活动 5例。发作时所有患者均有构音障碍 ,甚至言语不能 ,间歇期均正常 ,其中 5例在查体中因运动诱发。 1 0例 (53 8% )每日均有发作 ,其余 8例发作时间不定 ,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性发作后常见症状的临床特征及其在性发作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了 67例癫患者和 3 6例非性发作 (non epilepticseizure ,NES)患者发作后症状。结果 :3 5例癫患者 (5 2 2 % )和 2例NES患者 (5 6% )有发作后头痛 (P <0 0 0 1) ;17例癫患者 (5 9 4% )和 6例NES患者 (16 7% )有发作后疲劳 (P <0 0 0 1)。发作后的意识模糊等症状在性发作和NES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在所研究的病例中 ,所有癫患者至少有一次发作后症状 ,而 2 1例非癫患者 (5 8 3 % )在所研究的时期内未见发作后症状 (P =0 0 0 1)。结论 :发作后头痛和疲劳有助于性发作的鉴别诊断 ,临床诊断为NES而有发作后头痛和疲劳的患者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2岁,因"反复发作性行走1w,发作性愣神半天"入院.患者1w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发作性持续绕圈行走,不能自己控制,持续0.5~1min后自行缓解,发作时神志清楚,无肢体麻木、无力,无头晕、头痛等不适,发作后诉四肢乏力,可回忆起发作全过程,诉听到家属说话,但无法回答。无大小便失禁,1~2d发作1次。近2d发作频次逐渐增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岁。因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抽搐6个月,于1998-05-28就诊。患者于6个月前,白天清醒时突然出现双眼上翻,四肢强直,叫之不应,口唇紫绀,约30min后出现四肢抽搐,持续约4~5min缓解,发作时伴尿裤及咬破舌。之后约每20~30d发作1次,均在白天清醒时发作,最后1次发作于就诊前1d,发作形式同前。患者既往健康,第一胎,足月  相似文献   

7.
扭转性发作是一种较少见的癫痫发作形式。发作时以躯体扭转为主要表现 ,意识保持清楚。现报告 1例如下。1 病例 女 ,12岁。因反复发作性躯体右转 1年 ,加重 7天于 2 0 0 1年 4月 17日来我院门诊。患者突然发作 ,身体以中轴为中心向右旋转 (坐位时 ,仅头部右转 ) ,双眼球右侧凝视 ,右口角抽搐 ,有时伴不自主发笑 ,持续 1分钟左右自行缓解 ,发作时神志清楚 ,发作后稍有头晕。开始时数天发作 1次 ,但近 1周发作频繁 ,每 1~ 2小时发作 1次。患者系第一胎 ,顺产。发育良好 ,智力正常 ,学习成绩优秀。无头部外伤、脑部和躯体疾病史。无家族类似…  相似文献   

8.
发作性运动障碍是一类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其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的不自主运动 ,不伴意识障碍。根据诱因、发作持续时间及病因等将本病分为四型 :发作性运动诱发的异常运动(PKD) ;发作性非运动诱发的异常运动 (PNKD) ;发作性持续运动诱发的肌张力障碍 (PED ) ;夜间发作性肌张力障碍(HPD)。现将笔者遇到的 1例PKD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3 5岁。 17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上下肢不自主扭动 ,在惊吓或紧张时易发 ,每次持续 1~ 2min ,无意识丧失 ,缓解时肢体活动正常 ,睡眠时不发作 ,但惊醒后易发作 ,患者开始时每天发作…  相似文献   

9.
1 病例 例1女,6岁,因发作性睡眠3年于2001年10月20日就诊,3年来患儿白天多睡,其特点是在走路、吃饭、玩耍和听课等各种活动中突然发生,不能克制,每次持续约2~3小时,发作时不伴有肢体抽搐和肌肉纤颤,用强刺激可以唤醒,但仍呈意识模糊状态,常有尿失禁,醒后不能回忆,病初期数日或数月发生1次,近半年来,发作为数日1次或1日数次,夜间睡眠正常,无脑炎及颅脑外伤史,也无癫痫和发作性睡眠家族史。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好,无神经系统受损体征,心、肺、腹检查均正常,脑电图示额叶出现少量双侧同步而对称的100~200μV尖波,诊断为发作性睡眠。给予鲁米那每次20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半月后发作停止,鲁米那减量维持,随访半年未复发,复查脑电图恢  相似文献   

10.
资料与方法 205例患者来自本院门诊和住院部,经临床确诊。其中男132例,女73例,年龄2—71岁,平均(25.2&#177;3.1)岁;病程1d~28年,平均(8.3&#177;1.9)年;发作1次/年~13次,d,平均(6.3&#177;2.1)次/年。按国际防治癫痫联盟提出的分类,单纯部分性发作18例,复杂部分性发作37例,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发作75例,失神发作36例,肌痉挛性发作14例,全身强直阵挛发作7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发作性共济失调1、2型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效果。资料:5例发作性共济失调患者(2例1型,3例2型)的临床资料。结论:发作性共济失调虽然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但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观察,特别是对于散发性患者。乙酰唑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1疗史简介患者,女性,69岁,因发作性嗜睡2年就诊我院。患者于2007年7月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头昏,有时复视,当时行颅脑CT检查无异常,渐出现睡眠时间过长,晚上21时入睡次日14时左右才觉醒,每两天发作一次。曾到某省级医院就诊,行脑电图检查示轻度异常,拟诊癫痫,给子卡马西平0.3g/日,γ-氨酪酸1.5g/日,其后睡眠过度发作减少,约20余天发作一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明确抗生素与癫痫的相关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20年12月华西第四医院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痫性发作住院患者共617例,其中筛选出与抗生素相关的痫性发作患者共33例并纳入研究。从纳入患者的基础疾病、抗癫痫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期间使用的抗生素、痫性发作情况、处理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例患者治疗期间服用较多的抗癫痫药物是丙戊酸(VPA),其次为左乙拉西坦(LEV)。住院期间使用的可能诱发痫性发作的抗生素中,青霉素、头孢类药物使用最多,其次为氟喹诺酮类药物。抗生素使用以静脉滴注者最多,口服者较少(仅5例)。纳入患者中茶碱类药物、非甾体类药物使用率也较高,均达到了18%,33例中癫痫大发作8例,局灶性发作14例,非痉挛性发作11例。患者自首次使用抗生素到第一次痫性发作间隔时间从10 min到7 d不等,其中1~24 h内发病的患者占所有病例的76%。结论 抗生素相关性癫痫多发生于抗生素使用后24 h内,氟喹诺酮类药物与痫性发作可能并非因果关系,而是多种因素综合导致了抗生素使用期间的痫性发作。  相似文献   

14.
发作性睡病同时合并四组症状者少见,今将所见1例报告如下: 患者张××,男,57岁,已婚,初中文化,部队干部。性格内向、无不良嗜好。既往无头部外伤及癫痫病史,无特殊病家族史。患者于1973年3月无明显原因出现发作性不能克制的嗜睡,每次约5~10分钟,每日3~5次。发作时突感全身无力而倒地鼾睡,与普通睡眠无异。一般刺激不能使其觉醒,醒后如常人,对发作过程能清楚回忆。发作前不头疼,无抑郁心境体验,夜间  相似文献   

15.
<正>1 病例报告患者男,47岁,工人。因“发作性头部不自主抖动10 d”入院。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点头样动作,持续约1 min后缓解,自述发作过程中意识清楚,能理解别人言语,伴持续性耳鸣,呈高调,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咬舌、二便失禁等症状,否认与情绪变化有关,发作后未感不适。发病当天出现类似发作5~6次,第2天曾就诊于当地医院,按脑血管病给予输液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明显改善,发作频率逐渐增至8~9次/d, 持续时间同前,  相似文献   

16.
有面部皮肤牛奶咖啡斑伴癫痫发作,而无神经纤维瘤的病例临床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1病例男,46岁。因"发作性意识丧失、抽搐10余年,再发2 d"于2010年10月25日入院。近10余年来患者出现发作性意识丧失、抽搐,持续约1~3 min缓解,发作前常有心悸、胸闷,发作频率3次/d~1次/2周。自幼起面部有"土色斑"。患者的父母、兄弟姐妹(两姐、一弟、两妹)以及3个女儿均健康,无皮肤牛奶咖啡斑和癫痫发作。查体:面部可见大面积蝶形牛奶咖啡斑,不突出于皮肤表面,边界清楚,压之不褪色。与正常皮肤分界于前额发际下约0.5 cm、颜面与下颏交界处(图1)。全身未触及肿块。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  相似文献   

17.
发作性运动障碍病的分类及其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作性运动障碍病(PMD)由发作性异常运动(PD)和发作性共济失调(EA)两大类疾病组成。现就PMD的分类及其临床特点综述如下。1PMD的分类1940年Mount和Reback首次报道了第1例PMD病例,命名为家族性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之后有很多病例报道,并形成了一些分类[1]。1977年Lance[2]报道了12例家族性发作性肌张力障碍性舞蹈手足徐动症(PDC),并回顾分析了已报道的100例病例,根据发作的持续时间建议分类为:(1)PDC,发作时间持续2min~4h;(2)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PKC),被突然的自主运动所诱发,发作时间短暂,数秒~5min;(3)中间型,…  相似文献   

18.
肢痛性癫痫是一种少见的癫痢发作类型,现报告2例如下。1病例 1.1例1男,10岁。因发作性左膝部疼痛4年于1998年11月2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4年前于玩耍时,突发左膝关节疼痛,呈刺痛,并立即抬起左下肢,持续2S缓解。发作时意识清楚,无跌倒,事后继续玩耍。约数日发作1次,而未就诊。半年后,患者出现发作性左膝关节刺痛继而四肢抽搐、意识丧失,持续30s缓解,数日发作1次,持续数秒至3min不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开颅手术后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皮质静脉梗死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全军神经外科中心自2011年6月至2019年9月收治11例开颅手术后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皮质静脉梗死性脑出血患者, 均为开颅术中皮质静脉损伤所致, 原发病为脑膜瘤7例、对冲性额叶脑挫裂伤2例、高血压脑出血1例、强迫症1例。现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 末次随访时采用Engel分级评估患者癫痫发作的控制效果。结果 11例患者术后4 h~7 d出现首次癫痫发作, 其中局灶性知觉保留性发作2例、局灶性演变为双侧强直阵挛发作3例、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6例。复查头颅CT显示术区或邻近部位皮质及皮质下散在出血9例(血肿量15~50 mL), 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5例, 急诊行单纯血肿清除术3例, 保守治疗1例。复查头颅CT显示术区少量弥散性出血伴严重脑水肿2例, 保守治疗2个月后一过性肢体瘫痪恢复。11例患者随访(4.5±1.7)年(2.3~7.0年), 末次随访时恢复正常4例;一侧肢体轻度至中度偏瘫5例, 右眼视力轻度下降1例, 长期昏迷1例。癫痫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拉考沙胺(lacosamide, LCM)治疗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PK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为关键词在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监测中心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22年9月,共计25例患者符合PKD诊断标准,排除20例使用其他治疗方案的患者,最终纳入使用LCM治疗的5例患者,对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基因检测结果、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来自4个家系,男3例,女2例,起病年龄4~17岁,发作均出现于突然运动或有运动想法之后,其中4例患者为双侧症状,1例为单侧肢体症状及面部症状,发作频率5~15次/d,每次持续3~20 s。4例PRRT2基因(+),LCM初始剂量为25~50 mg/d,3 d加量至维持剂量为100~200 mg/d(2.5~3.1 mg/kg);1例PRRT2基因(-),LCM初始剂量为100 mg/d,当天服药即控制症状,目前维持剂量为100 mg/d(1.2 mg/kg)。4例(4/5)患者服药后无发作,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