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常生活中,人们持续修正行为来确保他们能够适应环境,在体育运动中更是如此。"perception–action cycle"概念,强调对结果的知觉与执行网络之间持续的相互影响。在准备阶段中存在两个事件相关电位(ERP)成分:单侧预备电位(LRP)以及关联负波(CNV),这两个成分的出现代表不同的准备过程。在运动准备过程中,刺激-反应相关的先验概率(prior probability,PP)在决策制定过程和行为表现调节中起重要作用。LRP和CNV是研究先前信息对准备过程影响的重要指标。CNV与人的注意力以及大脑皮层的兴奋集中能力密切相关,是与预期注意、准备、运动和信息加工相关的皮质激活。  相似文献   

2.
TRPV1阻断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是瞬时感受器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蛋白家族成员之一,主要表达在初级传入感觉神经元上,是一种非选择性的阳离子通道。该受体可探测和整合诱发痛觉的化学和热刺激信号,主要有辣椒素(红辣椒的辛辣成分),伤害性热(>43℃)和质子等。它可将化学、机械和热刺激信号转化为动作电位,并将这些信息上传到中枢,最后使机体产生痛觉或不舒服的感受。近年来,TRPV1通道蛋白已成为开发新的镇痛药物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3.
视觉生理的研究,近20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视网膜的光感受系统,直到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的机能定位关系,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是整个神经生理学领域中,研究得最为透彻的一个分枝之一。有关视觉生理的一些新近进展,读者可以参阅一些有关的专著和综述。众所周知,视觉信息(例如光信号)作用在人或动物的视网膜,最先使视网膜的光感受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产生感受器电位,到了神经节细胞则转变成电脉冲(动作电位)。视觉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传递和处理等,都是以电脉冲的  相似文献   

4.
情绪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情绪 (emotion)是指人类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 ,是情感的外部表现 ,它的产生不是自发的 ,而是由内部或外在的刺激引起的。在心理学研究中 ,情绪比一般的认知活动更为复杂 ,更多地涉及社会环境与文化。事件相关电位 (eventrelatedpoten tial,ERP)是评价大脑信息处理活动的一种无创伤性方法 ,大量实验证明 ,ERP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情绪活动在脑内的活动过程。近年来 ,人们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 ,分析不同模式、不同性质、不同强度的情绪刺激条件下 ,ERP各成分的波幅、潜伏期、头皮分布区域等参数变化 ,以对情绪处理有关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视觉、听觉、体感3种不同模态下靶刺激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ERP)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体感电刺激作为脑机接口(BCI)一种新的信号诱发模式的可能性,为基于体感ERP的BCI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7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听力正常、躯体感觉正常且无任何大脑病史的被试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9例;年龄20~26岁,平均年龄22.6岁;均为右利手。分别记录17例健康的被试者在视觉、听觉、体感单通道靶刺激下诱发的脑电图;对3类靶刺激下ERP的时域参数(幅值、潜伏期)、行为学数据(反应时间、错误率)、脑源定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类靶刺激模式下的ERP波形具有相似性,体感电刺激诱发的ERP幅值与视觉、听觉靶刺激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体感电刺激诱发ERP的峰值潜伏期显著长于视觉靶刺激;体感电刺激的反应时间显著长于视觉靶刺激,错误率也高于视觉、听觉靶刺激;体感电刺激诱发ERP的脑内源与视觉靶刺激相比具有相似性。结论相比于视觉、听觉靶刺激,大脑对于体感电刺激的探测难度高,敏感程度低;但从ERP的波形和幅值上看,体感电刺激可以诱发出稳定的、可被检测到的ERP波形,完全有可能应用于BCI系统作为一种新的ERP诱发模式。  相似文献   

6.
35例正常青年人同时进行视觉、听觉不同刺激模式检测的事件相关电位(ERP)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不同刺激模式诱发出的ERP各波的潜伏期,波幅均不相同,尤其是不同模式的靶与非靶刺激诱发的P_2波的波幅有明显的差距(P<0.05)。本文对其原因和不同年龄的P_3波在颅顶有不同的分布部位以及其中一些人P_3波电位值两半球不对称性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诱发电位快速提取算法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发电位 (EP)和事件相关电位 (ERP)的单次提取是生物医学信号处理领域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 EP/ERP快速提取算法的一些新进展 ,主要介绍了子空间正则化、自适应斯径向基神经网络、独立分量分析和奇异性检测四种方法 ,这些方法都立足于用较少的刺激次数提取出较高质量的诱发电位或事件相关电位 ,展示了 EP/ERP快速提取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一、眼震电图的特点利用眼震电图判定前庭功能,在航天、航空、航海人员的选拔和健康鉴定及耳神经科疾病的诊断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前庭感受器受到角加速度刺激时,眼球就会产生一系列节律性的摆动,称为前庭动眼反射。眼球的摆动,可以引起角膜—网膜电位变化,它与眼球移动的角度近似成线性关系,将一对引导电极置于双眼外侧颞部,参考电极置于额中部,可以记录下这种电变化,经放大后在笔记录器上记录下来,就称为眼震电图(图1)。  相似文献   

9.
1 痛觉诱发电位的传导路径痛觉系统生理性的诱发电位和传导径路上的表现形式为 :伤害性感受器电位→周围神经动作电位→突触后电位→传导束电位。从感受器感受刺激转换成神经冲动后 ,要经过传入纤维 (包括传导快痛的Aδ纤维和传导慢痛的C纤维 )、脊髓背角的神经元、脊髓丘脑束、丘脑的神经元和核团最后投射到达皮层体感区及有关联的皮层与核团 ,形成痛觉诱发电位[1,2 ] 。2 痛觉诱发电位的刺激形式任何可以引起疼痛的伤害性刺激均可诱发脑电位。因神经生理学检查对电刺激的应用较成熟 ,最早和最常用的是电刺激。机械压迫、超声、化学性…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电位     
视网膜电位黑岩羲之,王丽红综述视觉诱发电位(VEP)是由各种视觉刺激而产生的电反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VEP的现代研究得以提高,广义VEP可分:①视网膜电位(ERG),产生于视网膜感觉细胞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②皮层下VEP[1],发源于视神经、视...  相似文献   

11.
正肺是机体与环境接触的主要屏障,容易受到感染。支配肺的伤害性感受器(nociceptor)感觉神经元可检测到有毒或有害刺激,然后通过介导咳嗽、疼痛和支气管收缩来保护机体。然而,感觉神经元在肺宿主防御中的作用尚不清楚。Baral等发现,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阳性(TRPV1~+)伤害感受器可抑制针对致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视部的结构在各时期和版本的《人体解剖学》和《运动解剖学》教科书中,均论述为内、外二层(部),由色素层和神经层构成,视细胞位于色素上皮与双极细胞之间,与双极细胞和节细胞一起属于神经细胞。1视细胞的属性问题作者认为,视细胞应与内耳螺旋器、囊斑和壶腹嵴中的毛细胞一样视为特化的感觉上皮细胞,并与分布在其中的感觉神经末梢构成特殊感受器。视细胞内含感光物质,与双极细胞构成类似于肌梭一样的突触联系。在光波的刺激作用下,能产生光化学反应、电位变化,将刺激的能量转变为神经冲动,这是一种感受器的换能作用,与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正常大鼠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ERP)的P3样波 (下简称听觉P3样电位 )特点及癫大鼠P3样电位变化。方法 :癫组大鼠每日予戊四氮腹腔注射 ,直至达到点燃标准 ;正常组大鼠每日注射生理盐水。记录并分析两组动物听觉ERP特点及其P3样电位的变化。结果 :①在大鼠可发现与人类听觉ERP的P3电位波形、潜伏期及反应特点相似的ERP ;②癫大鼠与正常大鼠相比 ,其P3样电位的听觉ERP的P3电位潜伏期明显延长 (P <0 0 1) ,波幅相对降低 (P >0 0 5 ) ,波形分化不清。结论 :P3样电位的产生具有跨越种属的相似性 ,提示P3样电位在哺乳动物中可能具有共同的神经回路  相似文献   

14.
对30名正常青年人分别采用左、右手按键测定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RP)。我们发现,当靶刺激或非靶刺激出现时,不同的手按键,各导联诱发的P_3或P_2波的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但当靶刺激出现时,不同的手按键能引起按键手对侧半球后部P_3波电位值的降低,而颅顶中线各导联之P_3波电位值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第三节II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地形图(Visual event related potential(P300)mapping)一、概念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地形图其是一种人们对某种刺激(视觉)事件进行信息加工时,有心理或语言等因素参与的诱发电位地形图,其是观察人脑信息加工过程的电位活动的重要手段。它又称为:视觉认知电位(cognitive potential)地形图,或称为:视觉后发性正相成分(late positive component,LPC)地形图,有的称为:视觉联系皮层电位地形图。二、基本方法和原理  相似文献   

16.
Müller细胞是脊椎动物视网膜中的主要胶质细胞, 其纵向跨越整个视网膜, 几乎与视网膜中的每一种细胞类型都有接触。因其独特的定位, 可以参与维持视网膜内稳态所需的各种功能。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是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 在炎症的作用下内皮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之间相互作用造成眼底微血管病变。在PDR中, Müller细胞经历反应性胶质增生, 一方面起到保护视网膜的作用, 另一方面, 由于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水平升高, 可导致瘢痕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损害玻璃体。由此可见, Müller细胞胶质化对于视网膜有着双重作用。另外, Müller细胞表达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associated protein 1, LRP1), LRP1对新生血管和炎症有着密切联系。对Müller细胞、PDR玻璃体和LRP1展开研究可能为"趋利避害"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双轴旋转运动作用于前庭感受器引起前庭神经核复合体(VNC)神经元活动。方法:将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数目相等的四组:正常对照组、正常动物旋转刺激组、前庭感受器损毁组和前庭感受器损毁后旋转刺激组。向动物双侧鼓室内各注射10 mg 4-胺苯胂酸钠盐(sodium arsanilate)损毁前庭感受器。所有动物装入有机玻璃圆筒内于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正常动物旋转刺激组和前庭感受器损毁后旋转刺激组动物接受双轴旋转运动刺激2 h;其余动物置于运动刺激仪旁作为对照组。此后,处死动物并取材,以Western Blot监测VNC部位Fos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正常动物旋转刺激组VNC内Fos表达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 05);而前庭感受器损毁组和前庭感受器损毁后旋转刺激组的Fos表达水平相当。以正常对照组VNC表达量为基准进行标准化,正常动物旋转刺激组、前庭感受器损毁组和前庭感受器损毁后旋转刺激组的相对表达值分别为1. 129±0. 0631,0. 959±0. 0487,1. 023±0. 237。结论:双轴旋转运动激活了VNC神经元; 4-胺苯胂酸钠盐可损毁前庭感受器。  相似文献   

18.
机体自常氧转入底氧环境后,通气增加是最先出现而又持续很久的现象。在最初若干分钟内通气量的陡然增加,纯粹是由于低氧血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所致。在此基础上产生续发的通气增强也称为“通气习服”(ventilatory acclimatization),其原因尚  相似文献   

19.
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简称ERP)最早由Sutton在1965年开始研究。在以后的四十多年中,ERP的实验研究和临床上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院自1994年就开展了ERP的临床应用研究,我们除了对正常儿童、青年人进行了不同刺激诱发ERP的测定外,至今已检测了临床各种疾病患者近万例。本文笔者想就ERP的概念、原理、方法、内容、影响因素以及临床上一些疾病的ERP的改变和临床意义作一简要介绍。概念和原理众所周知,ERP属于诱发电位,但它不同于一般的诱发电位,而是一种特殊的诱发电位,属于近场电位之一。它反映人对一个事件…  相似文献   

20.
一、概况 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1965年由Sutton提出。一般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指ERP的全部成分,包括P1、N1、P2、N2、P3,MMN、N400、CNV,而狭义仅指P1、N1、P2、N2、N3。关于刺激模式,国内外大多采用听觉刺激。目前国内使用的仪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