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成骨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刘莉  赵明 《中华骨科杂志》1995,15(8):519-522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的主要作用和用途是诱导新骨形成和促进骨损伤的修复。作用采用多种动物模型,观察了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BMP-2(rhBMP-2)的生物学作用。小鼠股部肌肉内植入试验结果表明,rhBMP-2具有较强的诱导成骨活性。植入后第21天,局部有硬有的形成,新生骨有骨皮质和不规则的骨髓腔,植入区局部的股骨增粗,股骨重量明显增加。组织形  相似文献   

2.
珊瑚复合人工骨骨诱导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弥补单纯珊瑚无骨诱导活性、骨修复能力弱等缺陷,为临床提供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方法将珊瑚与胶原和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复合,制备珊瑚/胶原/rhBMP2复合人工骨,将其植入大鼠背部肌肉陷窝,以珊瑚/胶原和珊瑚/rhBMP2复合人工骨植入作对照;取材后通过组织学方法和图像分析评价其骨诱导活性。结果珊瑚/胶原/rhBMP2植入后1周,在局部诱导出软骨细胞分化和软骨基质形成;植入后4周,形成含骨髓的板层骨;诱导成骨的量有明显的rhBMP2剂量依赖性(P<0.01);而珊瑚/胶原和珊瑚/rhBMP2植入区均无骨或软骨形成。结论珊瑚/胶原/rhBMP2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异位诱导成骨活性,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bFGF增强rhBMP-2诱导成骨的调节机理进行探讨。方法:2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70只,试验侧均位于右后肢。设立rhBMP-2/牛松质骨载体、单纯牛松质骨载体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2h~21d共11个时间点取材,观察其诱导成骨过程。结果:rhBMP-2/bFGF/聚乙烯吡咯啉酮/牛松质骨载体组在诱导间充质细胞增殖、分化,软骨细胞、新生骨形成方面均早于rhBMP-2/牛松质骨载体组,成骨量优于rhBMP-2/牛松质骨载体组,而单纯牛松质骨载体组在21d仅出现了少量增殖的间充质细胞。结论:rhBMP-2和bFGF在诱导成骨调节中存在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可降解多孔β—TCP/rhBMP—2人工骨的骨诱导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丹  郑昌琼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11):689-691,I003
目的:检测可降解多孔β-TCP/rhBMP-2人工骨的诱导成骨能力。方法:自制要降解多孔β-TCP与rhBMP-2复合后植入45只小鼠股后肌袋作为实验组,单纯β-TCP植入对侧作对照,术后24,72小时,1,2,4,8周分别取材做组织学检查,2,4周取材的部分标本做扫描电镜观察:1,2,4周取材的部分标本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结果:实验组有大量新生软骨和骨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成量逐渐  相似文献   

5.
多孔β—TCP/BMP复合人工骨的研制和动物体内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梁戈  胡蕴玉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2):75-79,I003
多数人工骨缺损修复材料无骨诱导活性,为使人工植骨材料具有骨诱导活性并可在体内降解,本研究采用可降解陶瓷β-磷酸三钙(β-TCP)与骨形成蛋白(BMP)复合形成具有骨诱导能力的人工骨。将β-TCP/BMP、单纯TCP、羟基磷灰石(HA)和TCP/HA分别植入168只小鼠股部肌肉内,在24、72小时,1、2、4、8周取材,作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及碱性磷酸酶(ALP)检测。另将上述材料植入55只兔桡骨1.5cm缺损中,分别在2、4、8、12、16周取材,作大体、X线、组织形态学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将β-TCP/BMP植入小鼠肌袋后1周软骨生成,4周有造血骨髓的板层骨生成。ALP检测1、2周水平最高。植入材料与骨组织之间无纤维组织间隔。在兔桡骨缺损修复的研究中发现,β-TCP/BMP的骨缺损修复作用最强,16周植入材料的降解达53%,成骨量亦最多。研究结果表明:β-TCP/BMP是一种可降解、具有较强骨诱导能力、生物相容性较好的人工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bFGF增强rhBMP-2诱导成骨的调节机理进行探讨。方法:2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70只,试验侧均位于右后肢。设立rhBMP-2/牛松质骨载体、单纯牛松质骨载体为对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2h~21d共11个时间点取材,观察其诱导成骨过程。结果:rhBMP-2/bFGF/聚乙烯吡咯啉酮/牛松质骨载体组在诱导间充质细胞增殖、分化,软骨细胞、新生骨形成方面均早于rhBMP-2/  相似文献   

7.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多种生长因子参与骨和软骨的生成过程逐渐为人们所认识。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为一种诱导成骨因子,目前已能利用基因工程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rhBMP2〔1〕,体外和体内实验均证明rhBMP2〔1〕有明显骨诱导活性〔2〕。它能诱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复合基因重组人BMP2 的异种骨(rhBMP2/BCB) 移植及其与骨膜联合移植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将rhBMP2 与去抗原牛松质骨载体(BCB)复合,制成rhBMP2/BCB;并采用兔桡骨干1.5 cm 缺损的动物模型,通过X线、生物力学、骨密度、组织学等检测手段,比较单纯rhBMP2/BCB移植、rhBMP2/BCB 与带血运骨膜联合移植及rhBMP2/BCB 与游离骨膜联合移植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疗效。结果 (1) 单纯rhBMP2/BCB 移植,可在16 周使节段性骨缺损基本修复,其修复机制与过程和重组异种骨相似;(2)rhBMP2/BCB与带血运骨膜联合移植,8 周即可修复骨缺损,其修复机制与骨折修复相仿,包括膜内成骨和软骨成骨两种机制;(3)rhBMP2/BCB与游离骨膜联合移植,在骨缺损修复早期( ≤12 周) ,其成骨速度及成骨质与量均优于单纯rhBMP2/BCB移植,约在12 周使骨缺损基本修复。结论 上述三种方法均可有效地修复节段性骨缺损,但以rhBMP2/BCB与带血运骨膜联合移植较为理想。该方法同时具有良好的骨生成、骨传导和骨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胎儿骨修复长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寻找满意的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载体一直是应用BMP修复骨缺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探讨胎儿骨(FB)能否成为BMP载体,制备了复合BMP胎儿骨(BMP/FB),将其植入兔桡骨中段15mm人工缺损处,以单纯FB植入、异体骨(ALB)植入、空白作为对照,通过X线摄片,光镜观察,电子探针钙磷元素测定等方法了解各组骨缺损修复速度和愈合程度。结果发现BMP/FB植入侧4周时骨缺损处有大量间充质细胞聚集,8周形成骨小梁,FB基本被吸收,12周出现部分板层骨,钙磷值达到正常桡骨皮质骨水平,16周骨细胞成熟,髓腔再通,外观塑形较好,在不同时间点骨缺损修复程度,BMP/FB组明显优于FB组,FB组优于ALB组,空白组骨缺损则被纤维组织,脂肪组织等填充。实验证明FB是一种良好的BMP载体。  相似文献   

10.
将人重组骨形成成骨白-2与经综合化学处理的新生小羊骨松质结合制备成新型复合异种骨。将其移植修复兔下颌骨缺损,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表明;复合异种骨移植后,术后各时期移植工成骨活跃,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呈强阳性染以;而单纯松质骨组移植区新骨形成少,染色浅谈,从而证实,rhBMP-2对复合异种骨内新骨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骨胶原的制备及作为骨形成蛋白载体修复骨缺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提取BMP的过程中,从废去的中间产物骨基质胶中同时提取胶原作为BMP的载体用于修复兔颅骨缺损。4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A、B两组,在兔颅顶骨两侧对称各制造直径为1cm的圆形骨缺损,A组兔颅顶骨缺损左侧植入骨胶原/BMP,右侧植入单纯骨胶原。B超兔左侧植入BMP,右侧空白对照,组织学检查显示:植入后7天,骨胶原/BMP组即有软骨细胞岛出现,且在各期的成骨面积均大于单纯BMP组和胶原组。另外,移植材料内  相似文献   

12.
聚乳酸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聚乳酸(polyldac acid,PLA)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on 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载体的可行性及观察其诱导成骨能力。方法 手术造成日本大耳白兔左尺骨中上段12mm骨缺损实验模型。随机分为实验。对照及空白组,实验组植入以PLA为载体的BMP10mg、对照组植入以牛松质骨基质为载体的BMP10mg、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摄X线片观察各组不同时相骨缺损修复情况,并于术后第4、8、12周观察各组缺损内组织学变化。图像分析骨小梁的生成量。结果 实验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无论是骨连接发生时间还是骨成熟时间,实验组均较对照组提前2周左右,同期骨生成量也明显多于对照组,而空白组缺损内主要形成纤维组织。结论 PLA可以作为BMP的载体修复骨缺损,它比异种松质骨基质载体的成骨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三种重组合人工骨的成骨能力。方法 在50 只兔的100 个颅骨缺损动物模型中分别植入:①牛脱蛋白骨(b D P B)/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 B M P)/肿瘤坏死因子α( T N Fα);②b D P B/b B M 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 G F);③b D P B/b B M P/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 G F);④b D P B/b B M P。植入后1、2、4、6 及8 周行组织学检查及 X 线摄片; 植入后10 及42 天行 35 S和45 Ca 液闪计数及灰重测定。结果 成骨能力:b D P B/b B M P/ T N Fα> b D P B/b B M P/b F G F( P< 0.01) > b D P B/b B M P/ E G F( P< 0.01);b D P B/b B M P/ E G F 与 b D P B/b B M P 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  T N Fα与 B M P及载体复合后,在体内对骨修复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载体/骨诱导因子/生长因子的重组合人工骨模式中, D P B/b B M P/ T N Fα是一种有价值的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14.
BMP/DBM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旨在对骨形态生成蛋白/脱钙骨基质(BMP/DBM)复合体在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在16只雄性兔双侧股骨髁间凹各做一直径4mm,深2.5mm的全层关节软骨缺损。16个右膝缺损区植入BMP/DBM,8个左膝缺损内单独植入DBM,另外8个左膝为空白。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材,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做苏木素一伊红,甲苯胺蓝及safranin-O染色。结果显示,在BMP/DBM组,植入物完全被吸收并被新生软骨替代,14例(14/16)愈合,且12例safranin-O阳染,新生软骨厚度和特征与邻近正常软骨相似。DBM组只有2例(2/8)愈合,safranin-O染色全部阴性。空白组未见新生软骨。结果说明,BMP/DBM能在关节腔内诱导软骨再生,并能以透明软骨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15.
骨诱导性载体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双重成骨作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胡晓波  夏筠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2):80-83,I004
本文用猪骨基质明胶(pBMG)复合猪骨形态发生蛋白(pBMP)植入小鼠肌肉内,以期达到pBMG和pBMP双重诱导成骨的叠加作用,并与单独植入的明胶海绵、pBMG、pBMP和无机骨-pBMP(AOB-pBMP)的成骨效应相比较。结果显示,含有pBMP的各组术后4天有明显的间充质细胞化,新骨在10天左右开始形成。ALP的活性高峰出现在术后21~28天,组间钙、磷含量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明胶海绵组最低,而pBMG-pBMP组含量最高。各组的钙、磷相关系数为高度正相关。作者讨论了pBMG复合pBMP后的双重成骨作用及其优越性,认为ALP主要由诱导性新骨成熟期的成骨细胞和骨细胞所产生,新骨中的钙、磷含量因呈高度正相关,两者均可作为新骨定量的指标,但以钙含量为主。  相似文献   

16.
纯化天然骨唾液蛋白的体内成骨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评价骨唾液蛋白(bone sialprotein,BSP)在大 本内的成骨活性。方法 应用从牛骨中提取纯化的BSP与经盐酸胍处理诱导活性的不溶性骨基质(insoluble bone mtrix,IBM)或提纯的1型胶原形成共价交联的复合物,将BSP-IBM复合物和BSP-1型胶原复合物分别植入直径8mm的大鼠颅骨骨缺损和胸部皮下组织内。不含BSP的IBM或1型胶原也分别植入上述部位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7.
生物性骨载体修复股骨长段缺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骨干长段缺损的修复是骨科临床的难题之一。人骨生物性骨载体(BBC)属同种生物源性材料,组织相容性好,又具有骨的成份、结构和相似的生物力学强度,植入后能很快与人体组织建立血运,由植入时的无活力状态变成具有正常代谢的骨组织,是修复骨干长段缺损理想的替代材料之一。应用BBC修复股骨长段缺损2例,缺损长度分别为13cm和11cm,随访2~3年,植入的BBC已与原股骨呈骨性连接,具有正常骨的代谢和密度,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及骨祖细胞的分布与作用,探讨不同愈合方式的细胞与分子机理。方法:制造兔桡骨中下段骨折,缺损3mm,不同时期取骨痂作HE及BMP免疫组化染色显微下观察结果并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膜内成骨区及软骨内成骨区骨祖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及未成熟的骨细胞BMP染色呈强阳性;但肥大的软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为阴性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显示:膜内成骨区较软骨内成骨区有较高BMP浓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松质骨基质-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工人骨在骨缺损区的成骨作用,探索该组织工程化人工骨修复颅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成年新西兰兔骨髓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后,接种于藻酸盐-松质骨基质中,形成松质骨基质-藻酸盐-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人工骨,修复自体颅骨缺损。分别植入松质骨基质和骨髓基质成骨细胞作为对照。植入4周和8周后行X线摄片和组织学检查,观察骨形成情况。结果 复合人工成骨量优于单纯植入松质骨基持或骨髓基质成骨细胞组,并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结论 松质骨基质-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人工骨髓修复颅骨缺损效果良好,可以作为临床大型骨缺损修复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自身骨泥成骨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观察长管状骨钻孔产生的骨泥的成骨活性。方法:选健康家兔22只,桡骨中段连续钻孔采集骨泥,植入兔股四头肌。2周取5只兔做ECT检查,1、2、3周分别做组织学检查、Elivision二步法免疫组化染色及碱性磷酸酶测定。结果:自身骨泥具有良好的异位诱导成骨活性。植入区放射性浓聚程度明显高于对侧正常组织(P<005)。植入1周软骨生成,3周网织骨形成。组织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肌肉(P<001),免疫组化发现细胞及组织BMP强阳性。结论:长管状骨钻孔产生的自身骨泥具有诱导成骨作用,可做为需少量植骨的植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