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使用GE公司16层螺旋CTLightspeed16对临床拟诊肺动脉栓塞的29例患者进行原始数据采集,经GE深蓝版工作站ADW4.2进行多平面重建(MPR)。结果:CT诊断肺动脉栓塞25例,经治疗后复查诊断得到证实。结论:16层螺旋CT可无创、快速、准确诊断肺动脉栓塞,应作为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CT表现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PE)的CT表现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因素,并探讨CT肺动脉造影(CTPA)评价急性PE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48例经CTPA确诊的急性PE患者,根据其疾病严重程度分为危重组21例和非危重组27例。对两组的栓塞指数、中央肺动脉受累比例、右心室最大层面短轴(RVMMA)和左心室最大层面短轴(LVMMA)比(RV:LV)、主肺动脉和(或)右肺动脉干、支气管动脉扩张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CT表现中与PE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因素,并对RV:LV和栓塞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危重组21例的肺动脉栓塞指数(22%-85%,中位数38%)、中央肺动脉受累(占42.5%)、RV:LV(0.90-1.90,中位数1.30)、肺动脉扩张(14例)、支气管动脉扩张(8例)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均高于非危重组;非危重组27例的肺动脉栓塞指数为5%-48%(中位数22%),中央肺动脉受累占31%,RV:LV为0.80-1.40(中位数1.00),肺动脉扩张5例,支气管动脉扩张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Z=4,27、χ^2=5.40、Z=2,58、χ^2=11.45、χ^2=4,87,P值均〈0.05);RV:LV与栓塞指数呈正相关(r=0.61,P〈0.05)。绪论CTPA评价急性PE的危重程度是可行的,栓塞指数、RV:LV和中央肺动脉受累占的百分比越大,PE患者发生严重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几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肠系膜上动脉梗死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CT表现特点。方法:搜集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例6例,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63岁,其中5例手术证实,1例DSA证实。6例均行腹部平扫加增强CT扫描。结果:肠系膜上动脉内充盈缺损6例,肠壁增厚4例,肠系膜增厚、血管增粗3例,肠腔扩张、肠壁薄纸样改变2例;腹腔积液2例。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一种有效且无创伤的影像检查方法,可以明确阻塞动脉的部位及范围,对手术较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40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40层螺旋CT扫描机(Siemens Defination AS 40)对临床初步诊断肺动脉栓塞的38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层厚5 mm行胸部增强扫描.利用3D后处理工作站进行重建为0.75 mm的轴面及多平面重建(MPR).比较层厚5 mm和1mm的轴面图像及MPR图像.结果:CT诊断肺动脉栓塞31例.病变共累计肺动脉260支.对于主肺动脉及肺叶动脉栓塞,3种图像检出结果一致.但对于肺段及亚段肺动脉栓塞的显示,层厚0.75 mm优于5 m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0.75 mm的MPR与轴面图像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40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具有无创、快速、敏感性高的优点,应当作为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20例肺动脉栓塞螺旋CT增强扫描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肺动脉栓塞螺旋CT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充分认识肺栓塞的CT征象,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水平。方法:共20例,男14例,女6例。使用东芝Xpress/SXCT扫描机作造影增强螺旋CT扫描。统计分析肺叶及肺叶以上肺动脉栓塞CT增强的综合表现。结果:肺动脉栓塞原发病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多见,有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有2例是由桑拿浴引起。将肺栓塞的程度分为轻度栓塞、中度栓塞、重度栓塞和完全栓塞。轻度栓塞为栓塞面占肺动脉管径<30%;中度栓塞为栓塞面30%~50%;重度栓塞为栓塞面>50%,周围仍见对比剂显影或通过;完全栓塞的栓塞面周边无对比剂显影通过。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是栓塞部位不强化,呈充盈缺损改变。此外,还见9个继发征象:肺动脉总干增宽,右心室和右心房增大。肺叶透亮度增加,肺血管纹理稀疏、细小。肺静脉变小,基底静脉变小,边缘不整,呈干藤样改变。左心房变小。左心室亦变小,室间隔向左后移位。肺组织实变,呈三角形。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结论:肺动脉栓塞胸部螺旋CT增强扫描的表现是一组综合征象,笔者称为肺栓塞10联征。充分认识10联征,能大大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水平。肺动脉栓塞有多种原发病,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多见,桑拿浴可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是肺栓塞的一个诱因。  相似文献   

6.
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经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诊断的肺栓塞(pulmonary cmbolism,PE)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CIPA的诊断价值及其扫描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硬化梗死再生结节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肝硬化梗死再生结节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于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后就诊.多数病灶呈圆形,病灶数目均大于10枚,直径0.5~2.0 cm,病灶边界多清晰,多位于肝周边邻近肝包膜下.4例结节呈簇状分布,1例呈散在分布,病灶均呈低密度,增强扫描边缘强化.1例3周后复查,之前所见结节消失.结论 肝硬化梗死再生结节多发生于上消化道出血后.CT检查多表现为肝脏周边近包膜下簇状分布的多发、小而呈圆形的低密度灶,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强化,在一段时间的CT随访中,病灶可消失或大小有所缩小,这些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源CT肺动脉成像(MSCTPA)对肺动脉栓塞(P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拟诊为PE的患者行MSCTPA,观察肺动脉栓子的部位、数目、形态等直接征象,并分型;观察肺叶继发性改变。结果:发现栓子657支,其中段以上栓子481支,包括中心型栓子176支,附壁型259支,完全阻塞型46支。间接征象包括马赛克征、肺梗死、胸腔积液、肺动脉增粗等。结论:MSCTPA能够方便、快捷、清楚地显示肺动脉栓子,提高PE的临床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CT表现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2012年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50例,根据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严重程度分为危重组和非危重组,其中危重组患者为26例,非危重组患者为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CT肺动脉造影的各项主要观察指标[肺动脉栓塞指数、右心室同左心室之间的最大层面短轴比(RV∶LV)、肺主动脉的横径以及受累的中央肺主动脉数目]值的差异,并计算分析肺动脉阻塞指数与心血管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危重组的患者的肺动脉栓塞指数、右心室同左心室之间的最大层面短轴比(RV∶LV)、肺主动脉的横径以及受累的中央肺主动脉数目都要显著大于非危重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通过计算并分析两组患者的肺动脉阻塞指数与心血管测量值的关系发现两者直接为正相关.结论 CT能准确的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且肺动脉的栓塞程度与肺动脉阻塞指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动脉3期成像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8例临床确诊PE患者的平扫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表现。增强扫描选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浓度300mgI/ml,总量100ml,从外周静脉高压注射,速度3.5~4.0ml/s,延迟时间第1期为9~11s,第2期为20~25s,第3期为60~80s。结果:28例显示累及肺动脉564支。急性PE 22例,慢性6例。肺动脉内充盈缺损包括中心型(7.45%)、附壁环型(38.48%)、偏心型(33.51%)、闭塞型(20.57%)。结论:MSCT肺动脉3期成像对PE的诊断更准确、更可靠,是无创性快速诊断PE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肺动脉造影(CTPA)能否预测急性骑跨型肺动脉栓塞1个月的早期病死率.方法:搜集经CTPA确诊为急性骑跨型肺栓塞的患者115例,根据1个月内的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非死亡组,测量并计算CTPA中右房横径/左房横径比值(RAd/LAd)、右室面积/左室面积比值(RVa/LVa)、脊柱室间隔夹角(Cobb角)及Mastora肺栓塞指数,上述参数值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死亡组中RAd/LAd比值(P=0.001)、RVa/LVa比值(P=0.006)、Cobb角(P=0.001)及Mastora栓塞指数(P=0.001)均明显高于非死亡组.ROC曲线显示RAd/LAd比值(Z=4.241,P<0.0001)、RVa/LVa比值(Z=6.670,P<0.0001)、Cobb角(Z=4.711,P<0.0001)及Mastora肺栓塞指数(Z=3.948,P=0.0001)等4个参数预测骑跨型肺动脉栓塞早期病死率的截断点数值分别为2.2、2.0、58.和69%.结论:RAd/LAd比值、RVa/LVa比值、Cobb角及Mastora肺栓塞指数,尤其是RVa/LVa和Cobb角,可能有助于预测急性骑跨型肺动脉栓塞的早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脓毒性肺栓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脓毒性肺栓塞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脓毒性肺栓塞MSCT表现,并与X线胸片比较.结果 所有12例患者,X线胸片和CT表现比较,分别见结节(8、12例),滋养血管征(0、9例),空洞(6、10例),楔形阴影(4、7例),局灶浸润影(2、4例),气囊(2、5例)及胸腔积液、脓胸(3、6例),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0、3例).发现病灶分布在外周或胸膜下分别为8和12例,CT较X线胸片可更清晰地显示病灶.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大多数滋养血管环绕结节周围,MPR显示结节边缘规整.结论 脓毒性肺栓塞的CT表现多样,但MIP、MPR能更好显示滋养血管征及结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超声心动图作为诊断右心功能的标准,探讨64层CT肺血管造影(CTPA)对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了临床疑诊肺栓塞的41例行CTPA检查的患者,阳性组根据右心功能、肺动脉栓塞部位及肺动脉压力指数分组,薄层数据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VRT),分析各组数据中右心功能参数的差异。结果 41例患者中肺栓塞阳性24例,阴性17例,CTPA诊断右心功能不全13例,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功能不全11例。以超声心动图为标准,64层CTPA诊断右心功能不全的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90.9%,阳性预测值90.9%,阴性预测值76.9%,Kappa值为0.669,诊断具有中度一致性。对于主肺动脉干(PA)、升主动脉(Aorta)、上腔静脉(SVC)、奇静脉(AV)、冠状静脉窦(CS)、PA/Aorta比、LVd、RVd及RVd/LVd比之间比较,第一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PA、PA/Aorta比,LVd、RVd及RVd/LVd,CS;第二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第三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PA/Aorta比。结论 MSCTPA及其后处理重建技术可以在诊断肺栓塞的同时对心功能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4.
CT肺血管成像对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动态分析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肺血管成像(CTPA)对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动脉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的动态分析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CTPA资料,分析治疗前、治疗后24 h及14 d时的CTPA肺动脉栓塞指数及右心功能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和X2检验分析治疗前后的变化,并采用Pearson法分析肺动脉栓寨指数与右心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TPA肺动脉栓塞指数在溶栓治疗后逐渐减小,Qanadli和Mastora评分在治疗前(分别为50.0、46.5分)与治疗后24 h(分别为42.5、12.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30、6.493,P值均<0.01);治疗后24 h与治疗后14 d(分别为25.0、8.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40、4.299,P值均<0.01).治疗后24 h,右心室最大短轴直径(4.58 cm)及横截面积(23.10 cm2)明显减小,左心室最大短轴直径(4.41 cm)及横截面积(26.37 cm2)明显增大,双侧心室最大直径比(1.07)和面积比(0.94)明显减小,与上述各指标治疗前相比(分别为5.07 cm、25.42 cm2、3.57 cm、20.17 cm2、1.59,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1~4.959,P值均<0.05);治疗后24 h,肺动脉收缩压(40.92 mm Hg)明显变小,与治疗前(58.61 mm 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4,P<0.01);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CTPA肺动脉栓塞指数与右心功能参数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r=0.034~0.598,P值均<0.01).结论 CTPA可以动态观察急性肺栓塞的肺动脉阻塞程度及右心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官瑾   《放射学实践》2012,27(8):860-862
目的:探讨64排容积CT(VCT)增强扫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17例经64排VCT增强扫描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三维容积成像(VRT)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对血栓的形态、部位、表现形式以及其它相关改变进行归类分析。结果:17例共累及肺动脉及其分支87处,其CT表现直接征象:中心性充盈缺损(轨道征)9处、偏心性或附壁性充盈缺损26处、完全阻塞性充盈缺损(血管截断征)13处;间接征象:肺动脉增宽7例、局限性肺纹理稀疏和肺灌注不均(马塞克征)14例、肺梗死6例、胸腔积液6例、心包积液4例。结论:64排VCT增强扫描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诊断肺栓塞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其检出率高,可作为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CT能谱成像定量碘基物质图对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 53例怀疑PE的患者行CT常规平扫及能谱增强扫描,并进行数据后处理,同时获得单能量肺CTA及碘基物质图像.观察肺动脉内有无栓子,记录栓子的位置、数目及栓塞程度;分析碘基物质图表现,记录肺内灌注异常的位置及数目,测量碘含量.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不同碘含量比较分别采用两样本的秩和检验及符号秩和检验.结果 33例患者的碘基物质图密度均匀,CTA未显示PE;19例患者共显示93个栓子,其中肺叶26个,肺段54个,亚段13个.51个栓子为闭塞性,42个栓子为非闭塞性.所有闭塞性栓塞均有灌注减低表现,非闭塞性栓塞中11个显示灌注降低.CTA栓子的栓塞程度与肺内有无灌注减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4,P<0.01).正常肺实质区[(1.92±0.54)g/L]与灌注减低区[(0.30±0.20)g/L]碘基物质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3,P<0.01).PE低灌注区抗凝治疗前[(0.26±0.23)g/L]与治疗后[(0.94±0.50)g/L]的碘基物质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3,P<0.01).结论 CT能谱成像可以为PE提供定性、定量分析,可以作为评价病变程度以及指导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源 CT 软件对肺栓塞(PE)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疑似肺动脉栓塞66名患者行双源CT 双能量肺动脉扫描,数据经后处理得到肺动脉血管图(CTPA)、肺灌注图(PBV)、Lung vessles 图,对每一例正常者肺部任意一部位的 CTPA 图像及 Lung vessles 图肺动脉一致性分析后作 Kappa 系数检验。计算对用 CTPA、Lung PBV 软件、Lung Vessles 软件、Lung PBV 及 Lung Vessles 软件4种方法诊断 PE 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并算出各自的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统计对用 CTPA、Lung Vessles 软件、Lung PBV 及 Lung Vessles 软件3种方法检测不同部位肺动脉血栓诊断率并用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检验。结果:每一例正常者(共32例)肺部任意一部位的 CTPA 图像及 Lung vessles图肺动脉一致性好,Kappa 值为0.71,P <0.05。CTPA、Lung PBV 软件、Lung Vessles 软件、Lung PBV 及 Lung Vessles软件4种方法诊断 PE 患者时 Lung Vessles 软件、Lung PBV 及 Lung Vessles 软件诊断灵敏度最高为100%,但存在假阳性,阳性预测值(PPV)分别为94.4%、97.1%,CTPA 特异度最高为100%,Lung PBV 软件及 Lung Vessles 软件特异度低分别为53.8%,84.6%。在诊断不同部位 PE 时,CTPA、Lung Vessles 软件、Lung PBV 及 Lung Vessles 软件3种方法在检测主肺动脉数值完全一致,在叶肺动脉、段肺动脉血栓诊断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检测亚段以下肺动脉血栓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P <0.05),总体对肺动脉血栓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P <0.05)。结论:双源 CT 双能量扫描 Lung Vessles 软件显示肺动脉与 CTPA 显示肺动脉一致性好;Lung Vessles 软件、Lung PBV 及 Lung Vessles 软件综合起来诊断 PE 患者灵敏度最高为100%,CTPA 特异度最高为100%,Lung PBV 软件及 Lung Vessles 软件诊断 PE患者特异度低分别为53.8%,84.6%;软件 Lung PBV 及 Lung Vessles 联合应用有重要临床价值能提高亚段以下肺动脉血栓及总的肺动脉血栓诊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22例临床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先行螺旋CT平扫,后经肘静脉注入碘海醇100 ml,延迟15~20 s和25~30 s行两次扫描。结果:平扫的间接征象:肺纹理稀疏11例,肺梗死灶形成9例,肺动脉高压2例,胸膜肥厚3例,胸腔积液8例。增强后的直接征象:充盈缺损(附壁性32支,部分性30支,完全性92支和中心性即轨道征15支)和动脉面细小14支。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急性肺动脉栓塞安全、迅速、无创伤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临床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资料,并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等方法显示肺动脉。结果:19例患者中,其中左右肺动脉栓塞有8支,叶肺动脉栓塞27支,段及亚段肺动脉栓塞56支。偏心型41支,闭塞型38支,中央型8支,附壁环形型4支。结论: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可作为肺动脉栓塞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值得注意的急性肺动脉栓塞平扫CT征象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描述能提示急性肺动脉栓塞的CT平扫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经临床治疗证实的急性肺动脉栓塞病例的螺旋CT影像,发现能提示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平扫异常征象。结果在49例平扫影像中,共有10例出现肺动脉密度改变,其中局限性密度增高6例,局限性密度减低4例。结论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确诊需要行CT增强扫描,但对于不能使用对比剂或因非典型心肺症状而仅作平扫的病例,肺动脉CT平扫的异常密度改变能提示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